详情:http://bbs.21ic.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9584

 
USB 1.0的最高12Mbps.
USB 2.0的高速模式480Mbps,全速模式12Mbps,低速模式1.5Mbps

而是设置STM32端的USART的波特率。PC与STM32传输速度是以USB1.1的理论速度传输的,是不能设置的。

接收到数据,置NAK->将缓冲区数据拷贝到用户区(用户处理过程)->发ACK通知主机完成了完整的接收可以发送下一个->主机发送下一个,
 
 
 前天测试自己编写的USB驱动程序时候发现从主机到STM32的OUT传输(主机到设备)速率竟然只有最高33KB/S,实在是晕死了。经过研究后发现是 驱动程序中设置的PIPE MaxTransferSize参数的关系,原先设置64只能33KB/S,后参考其他USB设备驱动程序的值,设置成了65535,再测试USB OUT的速度,达到了500KB/S,终于解决了驱动程序的瓶颈。不过算下USB 2.0全速的通讯速率是12Mb/S,排除掉CRC、令牌、SOF等等开销怎么也应该不止最大500KB/S啊。到网上看了看,基本上应该能达到 600KB/S~700KB/S以上,我现在的速度应该还有很大的提升才是。
    看看程序,发现
void EP3_OUT_Callback(void)//EP3 OUT的回调函数,当EP3接收到数据时候中断调用该函数
{
  count_out = GetEPRxCount(ENDP3);//获得接收到的数据长度
  PMAToUserBufferCopy(buffer_out, ENDP3_RXADDR, count_out);//将数据从USB EP3 RX的缓冲区拷贝到用户指定的数组中
  SetEPRxValid(ENDP3); //完成拷贝后置有效状态,从而EP3发送ACK主机可以进行下一个数据包的发送
}
    试着将PMAToUserBufferCopy这句注释掉(这样STM32就不处理接收到的数据了)后再测试速度,惊奇地发现速度竟然达到了 997KB/S!晚上仔细想了想,数据肯定是要使用的,这个数据拷贝的过程的时间消费总是少不了的;由于通常情况下USB设备BULK数据接收的步骤就 是:接收到数据,置NAK->将缓冲区数据拷贝到用户区(用户处理过程)->发ACK通知主机完成了完整的接收可以发送下一个->主机 发送下一个,按照以上的步骤USB接收一步步的进行,只要STM32不完成数据处理,状态就一直是NAK,主机就会不停地发送该数据包,浪费了带宽,因此 就会导致我上面最大速度500KB/S难以再增加的情况!不甘心啊~~
    昨天晚上又仔细研究了STM32的技术参考手册的USB章节内容,里面提到BULK可以采用双缓冲机制(PING-PONG)进行处理,正好可以解决上面 的情况。双缓冲机制的原理就是分配2块接收缓冲,STM32的用户处理和USB接口可以分别交替占用2个缓冲区,当USB端点接收数据写其中一个缓冲区的 时候,用户的应用程序可以同时处理另一个缓冲区,这样缓冲区依次交换占有者,只要用户处理程序在USB端点接收的时间片段内完成处理,就能够完全不影响 USB的通讯速度!
    程序部分修改
一、EP3_OUT的设置修改,
//ZYP:修改EP3为BULK双缓冲方式-------------------------
  SetEPType(ENDP3, EP_BULK);
  SetEPDoubleBuff(ENDP3);
  SetEPDblBuffAddr(ENDP3, ENDP3_BUF0Addr, ENDP3_BUF1Addr);
  SetEPDblBuffCount(ENDP3, EP_DBUF_OUT, VIRTUAL_COM_PORT_DATA_SIZE);
  ClearDTOG_RX(ENDP3);
  ClearDTOG_TX(ENDP3);
  ToggleDTOG_TX(ENDP3);
  SetEPRxStatus(ENDP3, EP_RX_VALID);
  SetEPTxStatus(ENDP3, EP_TX_DIS);
//------------------------------------------------------
二、EP3_OUT回调函数的修改
void EP3_OUT_Callback(void)
{
//ZYP:以下是修改成EP3双缓冲OUT后的处理函数
  if (GetENDPOINT(ENDP3) & EP_DTOG_TX)//先判断本次接收到的数据是放在哪块缓冲区的
  {
    FreeUserBuffer(ENDP3, EP_DBUF_OUT); //先释放用户对缓冲区的占有,这样的话USB的下一个接收过程可以立刻进行,用另一块缓冲区,同时用户并行进行下面处理,在另一块接收完之前,处理完用户数据就行,否则缓冲区竞争。
    count_out = GetEPDblBuf0Count(ENDP3);//读取接收到的字节数,
    PMAToUserBufferCopy(buffer_out, ENDP3_BUF0Addr, count_out);
  }
  else
  {
    FreeUserBuffer(ENDP3, EP_DBUF_OUT);
    count_out = GetEPDblBuf1Count(ENDP3);
    PMAToUserBufferCopy(buffer_out, ENDP3_BUF1Addr, count_out);
  }
}
    经过上面的修改,终于解决了STM32在处理接收数据时导致主机等待的情况,用BUS HOUND软件测试了下
 

PS:上面的FreeUserBuffer(ENDP3, EP_DBUF_OUT); 这句话的上下位置是关键,如果放到函数的后面,则仍旧会有主机等待STM32处理数据的情况,速度仍然是500KB/S!

    把这句话放在拷贝函数的前面的话就真正把双缓冲PING-PONG机制用起来了。大致算了下 PMAToUserBufferCopy(buffer_out, ENDP3_BUF1Addr, count_out);这句话当count_out为最大值64的时候STM32执行需要302个周期,72MHZ情况下约4.2微秒执行时间,而USB 传输按照12Mb/s的线速度传输64字节的数据至少也得40微秒,因此只要PMAToUserBufferCopy的时间不超过40微秒,就不会导致缓 冲区竞争的情况。 

STM32的bulk双缓冲传输速度的讨论,硬件的坑永远填不完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双缓冲(Double Buffer)原理和使用

    转自双缓冲(Double Buffer)原理和使用 一.双缓冲作用            双缓冲甚至是多缓冲,在许多情况下都很有用.一般需要使用双缓冲区的地方都是由于"生产者"和& ...

  2. 双缓冲(Double Buffer)原理和使用【转】

    转自:http://blog.csdn.net/acs713/article/details/16359551 原文出自:http://blog.csdn.net/xiaohui_hubei/arti ...

  3. C++双缓冲多线程分析大文件词频

    实习生活告一段落,我正式从一名.NET程序员转入Java阵营,不得不说刚开始用Java的东西是多么的不习惯,但是经过三个月的使用与开发,我也发现了Java的优势:不在于语言,而在于开源.这意味着有更多 ...

  4. OpenGL的消隐与双缓冲

    首先是大家可能已经发现,在我们之前提到的所有例子中,在图形的旋转过程中整个图形都有一定程度的闪烁现象,显得图形的过渡极不平滑,这当然不是我们所要的效果,幸好opengl 支 持一个称为双缓存的技术,可 ...

  5. Win32 GDI 非矩形区域剪裁,双缓冲技术

    传统的Win32通过GDI提供图形显示的功能,包括了基本的绘图功能,如画线.方块.椭圆等等,高级功能包括了多边形和Bezier的绘制.这样app就不用关心那些图形学的细节了,有点类似于UNIX上的X- ...

  6. 双缓冲技术(Double Buffering)(1、简介和源代码部分)

    这一节实在是有些长,翻译完后统计了一下,快到2w字了.考虑到阅读的方便和网络的速度,打算把这节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双缓冲技术的一个 简介和所有的代码,如果能够看懂代码,不用看译文也就可以了.第二部 ...

  7. c++双缓冲技术,以避免闪烁绘图

    当数据量非常大时,画图可能须要几秒钟甚至更长的时间,并且有时还会出现闪烁现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採用双缓冲技术来画图. 双缓冲即在内存中创建一个与屏幕画图区域一致的对象,先将图形绘制到内存中的这个对 ...

  8. 干货---stm32f103之DMA双缓冲__也算我为网络贡献的微薄之力

    思考再三:终究是要拿出一些干货--单片机基础核心代码,串口的高效率使用请这里开始.--举一反三,我只列出串口一的双dma缓冲应用范例,剩下的自己扩展.并给与了我迄今觉得最好的串口配置架构-感谢野火的高 ...

  9. 【MFC】MFC绘图不闪烁——双缓冲技术

    MFC绘图不闪烁——双缓冲技术[转] 2010-04-30 09:33:33|  分类: VC|举报|字号 订阅 [转自:http://blog.163.com/yuanlong_zheng@126/ ...

随机推荐

  1. Effective Java 71 Use lazy initialization judiciously

    Lazy initialization - It decreases the cost of initializing a class or creating an instance, at the ...

  2. 关于Redis的启动过程

    一.简介 Redis的启动也就是main函数的执行,程序的入口在redis.c中,启动流程: 1. 初始化默认服务器配置,如果是sentinel模式还需进行额外的配置 2. 修改配置文件或配置选项,这 ...

  3. Java解决题目:有一对兔子,从出生第三个月起每个月都生一对兔子,小兔子长到第三个月后,每个月又生一对兔子。。。

    题目:有一对兔子,从出生第三个月起每个月都生一对兔子,小兔子长到第三个月后,每个月又生一对兔子,假如兔子都不死,问M个月时兔子的数量,M为键盘读入的正整数.(请用Java语言作答) 样例输入: 3 样 ...

  4. C# Socket和TCP连接的区别

    网络通信七层参考模型介绍: 物理层: HUB,网线 链路层: MAC,ARP,交换机 网络层:IP,ICMP,IGMP,路由器 传输层: TCP,UDP 会话层: HTTP,SMTP,FTP,POP3 ...

  5. 如何解决mysql stop fail的问题

    最近在学习mysql,碰到了一个mysql stop fail的问题,在这里把碰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过程写出来,不是这个问题有多难,而是我在解决此问题的过程中没有发现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的中文网页,搞 ...

  6. Oracle数据库十大常见性能问题

    错误的连接管理 oracle的连接是耗时耗力的操作,不应像sqlserver那样使用连接 错误的使用游标和共享池 一般是没有使用绑定变量 不好的SQL语句 使用大量资源的SQL语句都应该好好检查是否可 ...

  7. QEMU启动时插入tap虚拟网卡

    1.利用brctl命令创建虚拟网桥br0 brctl addbr br0 ifconfig br0 up //上述两条命令分开执行会导致网络断开 2.将虚拟网桥br0与物理网卡eth0绑定 brctl ...

  8. 【Android Demo】加载.gif格式图片

    Android系统为了节省内存,一般不支持直接显示gif图片,即使你强制设置了,也只会显示图片的第一帧. 这个 Demo 是在网上看到的,是个思路,还是有些局限性,还是记录下,以后研究吧. 1.效果图 ...

  9. 【Android 基础】Android中全屏或者取消标题栏

    先介绍去掉标题栏的方法: 第一种:也一般入门的时候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requestWindowFeature(Window.FEATURE_NO_TITLE);//去掉标题栏 注意这句一定要写在se ...

  10. 怎样快速学会ZBrush 中的移动笔刷的运用

    本篇视频教程,进入ZBrush®最精彩章节,雕刻前我们需要认识的雕刻工具-笔刷.zbrush自带了多种笔刷供大家选择和使用,掌握和用好这些笔刷将让我们的雕刻工作更加自由.本课的内容将主要向大家介绍最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