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vdial是LINUX下的智能化拨号工具,利用wvdial和ppp可以实现linux下的轻松上网。在整个过程中wvdial的作用是拨号并等待提示,并根据提示输入相应的用户名和密码等认证信息;ppp的作用是与拨入方协商传输数据的方法并维持该连接。

一、wvdial及其相关配置
  wvdial的功能很强大,会试探着去猜测如何拨号及登录到服务器,同时它还会对常见的错误智能的进行处理,不象chat一样,要求你去写登录脚本。wvdial只有一个配置文件:/etc/wvdial.conf。

  wvdial的启动过程是这样的:首先需要载入wvdial.conf配置文件,然后再初始化modem并拨

号,拨号后等待拨入方的响应,收到拨入方响应后则启动pppd。可以用wvdialconf程序自动生成

wvdial.conf配置文件,运行该程序的格式为:

wvdialconf /etc/wvdial.conf

  在执行该程序的过程中,程序会自动检测你的modem的相关配置,包括可用的设备文件名,

modem的波特率,初始化字符等相关的拨号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自动生成wvdial.conf配置文件。

如果/etc/wvdial.conf文件已经存在时,再次执行该命令只会改变其中的 Modem、Band、Init等选

项。一个典型的自动生成的配置文件可能是这样的

[Dialer Defaults]
Modem = /dev/ttyACM0
Baud = 115200
Init1 = ATZ
Init2 = ATQ0 V1 E1 S0=0 &C1 &D2 S11=55 +FCLASS=0
;Phone =
;Username =
;Password =

wvdial的执行格式为:wvdial -help | -version | section
相关的说明如下:
-help:显示简单的帮助信息
-version:显示wvdial的版本号
section:这里的section有点象windows里的ini文件,一个wvdial.conf配置文件可以有好多个section,每一个section由一些变量组成,即由变量=值的语句组成,如上所示。使用wvdialconf自动生成配置文件时将会自动生成一些常用的变量说明如下:Inherits=InheritedSection:
  使用wvdialconf自动生成配置文件时将会自动生成[Dialer Defaults],除此之外,你还可以自定义你自己的section。程序运行时,首先载入[Dialer Defaults],然后再用指定的section的相应选项覆盖[Dialer Defaults]的相应选项。比如,我们在 wvdial.conf中还有[Dialer Tom],假如我们运行wvdail Tom,则系统将先读入[Dialer Defaults],然后再用[Dialer Tom]覆盖[Dialer Defaults]的相应选项。如果除了以上的section之外还有[Dialer 169]并且内容如下:

[Dialer Tom]
Username=tom
Password=xxx
Inherits=169
[Dialer 169]
Phone=169

  如果这时候我们执行“wvdial Tom”则系统将先读入[Dialer Defaults],然后再用[Dialer Tom]覆盖[Dialer Defaults]的相应选项,最后再用[Dialer 169]的相应选项来覆盖前二者的相应选项。由此可见,利用wvdial,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在不同的ISP或modem之间来回移动(假如你有几个ISP或medom的话)。
Modem=/dev/ttySx:用于指定是用的modem,缺省的为/dev/modem。当然,在这里我们的medom是由wvdialconf自动检测并配置的,所以我们可以忽略该变量。
Band=115200:wvdial与modem通信的波特率,同上可以忽略。
Area Code=xxxx : 设置区号
Dial Prefix=x: 假如你正在使用分机,拨外线需拨9时,可设该值为9。
Username=xxxx:登录时的用户名
Password=xxxxxx:登录密码
Phone=xxxxx: 所拨的号码
PPPP Path=:设置pppd所在的路径,缺省为/usr/sbin/pppd
Force Address=x.x.x.x :设置静态ip,一般的isp都会为你分配动态的ip地址。
New PPPD= 1 or 0: pppd 2.3.0及其以上版本需要/etc/ppp/peers/wvdial文件,如果你的pppd是2.3.0以上版本请设为1.
Auto Reconnect=on :断线时是否自动重新连接,缺省设为是。
以上只是wvdial.conf中的常用选项,具体情参考wvdial手册。

二、pppd及其相关配置
  pppd的配置选项相对要复杂得多,你可以用命令行的形式引用有关的选项,也可以把要引用的选项写到/etc/ppp/options中进行引用。下面的示例文件包含了最常用的选项及其相关的说明:
# 如果没有给定本地ip, pppd 将使用主机的第一个ip地址;
# 如果指定了"noipdefault" 选项, pppd将使用拨入方提供的ip地址

# 选定该选项, pppd 将接受拨入方提供的ip地址:ipcp-accept-local
# 选定该选项, pppd 将接受拨入方自己的ip地址:ipcp-accept-remote
# 设置缺省网关:defaultroute
# 在传输数据包之前,让拨入方先自我认证,注意一般的ISP(如169、163)都不包含该机 # 制,故应选中noauth
# 使用硬件流控制:crtscts
#将拨号信息作日志:debug
以上只是options中的常用选项,具体情参考pppd手册。

三、一个实例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应用,在该应用中我们实现了拨号和断开连接的自动化。涉及到的配置文件有:
/etc/wvdial.conf:wvdial的配置文件
/etc/ppp/option:pppd的配置文件
/etc/ppp/ppp-on:拨号自动化脚本
/etc/ppp/ppp-off:断开连接自动化脚本
步骤一:确保modem已经正确连接,linux已检测并自动配置了该modem
步骤二:运行wvdialconf,生成 /etc/wvdial.conf 文件并修改如下:

[Dialer Defaults]
Modem = /dev/ttyACM0
Baud = 115200
Init1 = ATZ
Init2 = ATQ0 V1 E1 S0=0 &C1 &D2 S11=55 +FCLASS=0
New PPPD= 1
[Dialer Tom]
Phone = 169
Username = tom
Password = *******

步骤三:编辑并配置/etc/ppp/options,如下所示:
noipdefault
ipcp-accept-local
ipcp-accept-remote
defaultroute
noauth
crtscts
debug

步骤四:编写自动化脚本
1.拨号脚本 /etc/ppp/ppp-on:
#!/bin/sh
# This script initiates the ppp connections by wvdial
wvdial tom &

2.断开连接自动化脚本/etc/ppp/ppp-off:
#!/bin/sh
#!stop wvdial
killall wvdial
# If the ppp0 pid file is present then the program is running. Stop it
if [ -r /var/run/ppp0.pid ]; then
kill -INT `cat /var/run/ppp0.pid`
echo "PPP link to ppp0 terminated."
else
echo "ERROR: PPP link is not active on ppp0"
exit 0
fi
exit 1

  编辑完后,执行 chmod u+x /etc/ppp/ppp* 改变文件权限。到此大功告成,以后只要运行 /etc/ppp/ppp-on 便自动拨号,执行 /etc/ppp/ppp-off 便自动断开连接。

LINUX下的拨号利器:wvdial和pppd —— 转载的更多相关文章

  1. linux下ppp拨号无线上网

    linux下用ppp上网需要两个程序:pppd和chat.ubuntu自带pppd和chat,可以使用man查看具体使用方法. 典型的ppp拨号需要准备几个文件: 1. pppd脚本. 2. chat ...

  2. linux下远程管理利器-tmux

    linux下远程管理利器-tmux 1.控制键       控制键就是tmux的主键.当你在tmux环境下按下这个键的时候,tmux就会把你后面输入的指令,解析成它内置的功能.tmux默认的控制键是 ...

  3. Linux下Nagios的安装与配置(转载)

    一.Nagios简介 Nagios是一款开源的电脑系统和网络监视工具,能有效监控Windows.Linux和Unix的主机状态,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置,打印机等.在系统或服务状态异常时发出邮件或短信报 ...

  4. Windows下与Linux下编写socket程序的区别 《转载》

     原文网址:http://blog.chinaunix.net/uid-2270658-id-308160.html [[Windows]] [Windows: 头文件的区别] #include< ...

  5. Linux下的硬件驱动——USB设备(转载)

    usb_bulk_msg函数 当对usb设备进行一次读或者写时,usb_bulk_msg 函数是非常有用的; 然而, 当你需要连续地对设备进行读/写时,建议你建立一个自己的urbs,同时将urbs 提 ...

  6. [后渗透]Linux下的几种隐藏技术【转载】

    原作者:Bypass 原文链接:转自Bypass微信公众号 0x00 前言 攻击者在获取服务器权限后,会通过一些技巧来隐藏自己的踪迹和后门文件,本文介绍Linux下的几种隐藏技术. 0x01 隐藏文件 ...

  7. linux下的终端利器 tmux 安装以及使用

    ref :https://www.jianshu.com/p/fd3bbdba9dc9 Introduction 为什么使用tmux? 因为如果我们用terminal连接remote server.发 ...

  8. linux下的终端利器----tmux

    转:tmux 是指通过一个终端登录远程主机并运行后,在其中可以开启多个控制台的终端复用软件.类似GNU Screen,但来自于OpenBSD,采用BSD授权.使用它最直观的好处就是,通过一个终端登录远 ...

  9. Linux下多线程下载利器 axel

    参考 https://teddysun.com/377.html 使用示例: axel -an https://ubuntu-mate.org/raspberry-pi/ubuntu-mate-16. ...

随机推荐

  1. android textview显示html问题

    我在textivew中填充了html标签后,末尾端总是有2.3个空行.debug也没发现有什么换行符.空格符,后来查了半天html的标签,发现里面有个<div>标签,这个标签的作用是把内容 ...

  2. Centos Python2 升级到Python3

    1. 从Python官网到获取Python3的包, 切换到目录/usr/local/src #wget https://www.python.org/ftp/python/3.5.1/Python-3 ...

  3. 或许是 Nginx 上配置 HTTP2 最实在的教程了

    导读 从 2015 年 5 月 14 日 HTTP/2 协议正式版的发布到现在已经快有一年了,越来越多的网站部署了 HTTP2,HTTP2 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更好的浏览体验,只要是 Modern 浏览器 ...

  4. 黑马程序员——JAVA基础之标准输入输出流

    ------- android培训.java培训.期待与您交流! ---------- 标准输入输出流: System中的基本字段,in,out 它们各代表了系统标准的输入和输出设备. 默认输入设备是 ...

  5. Event List

    Created by John Boteler on 2015.01.16 Go to start of metadata   About The current up-to-date list of ...

  6. SNMP-配置文件详解

    当下的 SNMP 服务器通常用来被诸如 Nagios.Cacti.Zabbix 等监控软件收集数据,SNMP 的很多高级特性用的不是特别频繁.因而只需对 SNMP 进行一些简单.基础的配置以满足各种监 ...

  7. 全面理解Javascript中Function对象的属性和方法

    http://www.cnblogs.com/liontone/p/3970420.html 函数是 JavaScript 中的基本数据类型,在函数这个对象上定义了一些属性和方法,下面我们逐一来介绍这 ...

  8. div的显示和隐藏

    本文从学习角度出发,仅当做笔记.高手可以忽略本文. 借助div的display属性可以实现div的显示或隐藏,而且在隐藏后不占用原来显示的空间. js控制显示和隐藏的代码: <script ty ...

  9. MyEclipse Spring 学习总结三 SpringMVC

    MyEclipse Spring 学习总结三 SpringMVC 一.SpringMVC原理 1.Springmvc 框架介绍 1)Spring 框架停工了构建Web应用程序的全功能MVC模块.Spr ...

  10. 基于Open vSwitch搭建虚拟路由器

    As part of my work in OpenDaylight, we are looking at creating a router using Open vSwitch... Why?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