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k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练习之计数排序
算法说明
计数排序属于线性排序,它的时间复杂度远远大于常用的比较排序。(计数是O(n),而比较排序不会超过O(nlog2nJ))。
其实计数排序大部分很好理解的,唯一理解起来很蛋疼的是为了保证算法稳定性而做的数据累加,大家听我说说就知道了:
1、首先,先取出要排序数组的最大值,假如我们的数组是int[] arrayData = { 2, 4, 1, 5, 6, 7, 4, 65, 42 };,那么最大值就是65.(代码17-21行就是在查找最大值)
2、然后创建一个计数数组,计数数组的长度就是我们的待排序数组长度+1。即65+1=66。计数数组的作用就是用来存储待排序数组中,数字出现的频次。 例如,4出现了两次,那么计数数组arrayCount[4]=2。 OK,现在应该明白为什么计数数组长度为什么是66而不是65了吧? 因为为了存储0
然后再创建一个存储返回结果的数组,数组长度与我们的原始数据长度是相同的。(24和26行)
3、进行计数(代码29至31行)
4、将计数数组进行数量累计,即arrayCount[i]+=arrayCount[i-1](代码35行至代码37行)。
目的是为了数据的稳定性, 这块我其实看了许久才看懂的…再次证明我的资质真的很差劲。 我来尽力解释一下:
其实这个与后边那步结合着看理解起来应该更容易些。
例如我们计数数组分别是 1 2 1 2 1 的话,那么就代表0出现了一次,1出现了两次,2出现了一次,3出现了两次。
这个是很容易理解的。 那我们再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根据这个计数数组得到每个数字出现的索引位置,即数字0出现的位置是索引0,数字1出现的问题是索引1,2;数字2出现的位置是索引3,数字4出现的位置是索引4,5。。。。
OK,大家可以看到,这个索引位置是累加的,所以我们需要arrayCount[i]+=arrayCount[i-1]来存储每个数字的索引最大值。 这样为了后边的输出
5、最后,把原始数据从后往前输出;然后每个数字都能找到计数器的最后实现索引。 然后将数字存储在实际索引的结果数组中。 然后计数数组的索引--, 结果就出来了。
PS:计数排序其实是特别吃内存的,所以应用场景是最大值确定并且不大,必须是正整数。
时间复杂度:
O(n+k)
请对照下方代码:因为有n的循环,也有k的循环,所以时间复杂度是n+k
空间复杂度:
O(n+k)
请对照下方代码:需要一个k+1长度的计数数组,需要一个n长度的结果数组,所以空间复杂度是n+k
代码
使用的是java
/*
* 计数排序
*/
public class Counting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ayData = { 2, 3, 1, 5, 6, 7, 4, 65, 42 };
int[] arrayResult = CountintSort(arrayData);
for (int integer : arrayResult) {
System.out.print(integer);
System.out.print(" ");
}
} public static int[] CountintSort(int[] arrayData) {
int maxNum = 0;
// 取出最大值
for (int i : arrayData) {
if (i > maxNum) {
maxNum = i;
}
} // 计数数组
int[] arrayCount = new int[maxNum + 1];
// 结构数组
int[] arrayResult = new int[arrayData.length]; // 开始计数
for (int i : arrayData) {
arrayCount[i]++;
} // 对于计数数组进行 i=i+(i-1)
// 目的是为了保证数据的稳定性
for (int i = 1; i < arrayCount.length; i++) {
arrayCount[i] = arrayCount[i] + arrayCount[i - 1];
} for (int i = arrayData.length - 1; i >= 0; i--) {
arrayResult[arrayCount[arrayData[i]] - 1] = arrayData[i];
arrayCount[arrayData[i]]--;
} return arrayResult; }
}
结果
1 2 3 4 5 6 7 42 65
参考:
http://blog.csdn.net/sjin_1314/article/details/8655061
http://www.cnblogs.com/eaglet/archive/2010/09/16/1828016.html
Hark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练习之计数排序的更多相关文章
- Hark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练习之锦标赛排序
算法说明 锦标赛排序是选择排序的一种. 实际上堆排序是锦标赛排序的优化版本,它们时间复杂度都是O(nlog2n),不同之处是堆排序的空间复杂度(O(1))远远低于锦标赛的空间复杂度(O(2n-1)) ...
- Hark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练习之圈排序
算法说明 圈排序是选择排序的一种.其实感觉和快排有一点点像,但根本不同之处就是丫的移动的是当前数字,而不像快排一样移动的是其它数字.根据比较移动到不需要移动时,就代表一圈结束.最终要进行n-1圈的比较 ...
- Hark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练习之Bogo排序
算法说明 Bogo排序是交换排序的一种,它是一种随机排序,也是一种没有使用意义的排序,同样也是一种我觉得很好玩的排序. 举个形象的例子,你手头有一副乱序的扑克牌,然后往天上不停的扔,那么有一定机率会变 ...
- Hark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练习之珠排序
---恢复内容开始--- 算法说明 珠排序是分布排序的一种. 说实在的,这个排序看起来特别的巧妙,同时也特别好理解,不过不太容易写成代码,哈哈. 这里其实分析的特别好了,我就不画蛇添足啦. 大家看一 ...
- Hark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练习之梳排序
算法说明梳排序是交换排序的一种,它其实也是改自冒泡排序,不同之处是冒泡排序的比较步长恒定为1,而梳排序的比较步长是变化的. 步长需要循环以数组长度除以1.3,到最后大于等于1即可. 光说可能比较抽象, ...
- Hark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练习之奇偶排序
算法说明 奇偶排序又叫奇偶换位排序,砖排序.它是一种交换排序,也是冒泡的一个变种 顾名思义,奇偶排序,其实就是先循环奇数位,然后将奇数位与偶数位比较计算. 然后再循环偶数位,再和奇数位比较运算.看一下 ...
- Hark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练习之鸡尾酒排序
算法说明 鸡尾酒排序又叫定向冒泡排序,鸡尾酒搅拌排序,搅拌排序,涟漪排序,回来排序,快乐小时排序. 鸡尾酒排序是交换排序的一种,它是冒泡排序的一个轻微的变种.冒泡是从低向高比较排序,鸡尾酒从低向高,从 ...
- Hark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练习之煎饼排序
算法说明 假设煎锅里边有N个煎饼摞在了一起,它们大小不一并且顺序不一致,我们需要通过拿铲子将它们不停的翻个,进行排序,最终得到一个底下是大的煎饼,上边是小的煎饼的序列.这个排序的过程就是煎饼排序. 这 ...
- Hark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练习之图书馆排序
算法说明 图书馆排序是插入排序的变种,典型的以空间换时间的一种方法.我个人感觉这种思路可以学习借鉴,但直接使用的场景应该不大. 我们知道,真正的插入排序通常往前边插入元素后,我们要把后边所有的元素后移 ...
随机推荐
-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须遵守这个标准.设计HTTP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发布和接 ...
- git入门知识了解
文章转自:http://www.cnblogs.com/cocowool/archive/2012/02/17/2356125.html 源代码管理系统(SCM)与版本控制 版本控制是一种记录若干 ...
- 【原创】express3.4.8源码解析之中间件
前言 注意:旧文章转成markdown格式. 中间件(middleware)的概念来自于TJ的connect库,express就是建立在connect之上. 就如同connect的意思是 连接 一样, ...
- 三个css3趣玩小试
http://jsbin.com/semeh/8 请使用chrome打开 1.类似于网易新闻客户端的loading效果,左边的圆圈 2.发散式心跳效果,右边的圆圈 3.youtub上,搜索进度条效果, ...
- zstu.4194: 字符串匹配(kmp入门题&& 心得)
4194: 字符串匹配 Time Limit: 1 Sec Memory Limit: 128 MB Submit: 206 Solved: 78 Description 给你两个字符串A,B,请 ...
- [Educational Codeforces Round 16]A. King Moves
[Educational Codeforces Round 16]A. King Moves 试题描述 The only king stands on the standard chess board ...
- 一起做RGB-D SLAM (1)
前言 2016.11 更新 增加了对16.04的支持. 整理了过时的代码. SLAM,即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中文译作同时定位与地图创建,是近几十 ...
- systemd在各个linux发行版的普及
后面我要说下自己的意见: 原则如果阻碍了进步,那还算个屁,不客气地说,UNIX 原则已经过时了. 移植性问题:我除了 Mac 外不用任何 BSD 系统,当然 Mac 上一般只做开发不做运维(但就算如此 ...
- 1.10 编程之美-双线程下载[double threads to download]
[本文链接] http://www.cnblogs.com/hellogiser/p/double-threads-to-download-and-write.html [题目] 网络上下载数据,然后 ...
- Java中删除文件、删除目录及目录下所有文件
转载自:http://www.cnblogs.com/eczhou/archive/2012/01/16/2323431.html 功能:删除某个目录及目录下的所有子目录和文件 知识点:File.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