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LP 关键词提取算法分析详解

l 参考论文:《TextRank: Bringing Order into Texts》

l TextRank算法提取关键词的Java实现

l TextRank算法自动摘要的Java实现这篇文章中作者大概解释了一下TextRank公式

1. 论文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the TextRank graphbased ranking model for graphs extracted from natural

language texts

TextRank是一个非监督学习算法,它将文本中构造成一个图,将文本中感兴趣的东西(比如分词)当成一个个顶点,然后应用TextRank算法来抽取文本中的一些信息。

Such keywords may constitute useful entries for building an automatic index for a document collection, can be used to classify a text, or may serve as a concise summary for a given document.

提取出来的关键词,可用来作为文本分类,或者概括文本的中心思想。

TextRank通过不断地迭代来提取关键词,每一轮迭代,算法给图中的顶点打分。直到满足某个条件(比如说迭代次数克到200次,或者设置的某个参数达到一个阈值)为止。

For loosely connected graphs, with the number of edges proportional with the number of vertices,

undirected graphs tend to have more gradual convergence curves.

对于稀疏图而言,边的数目与顶点的数目成线性关系,对这样的图进行关键词提取,有着更平缓的收敛曲线(或者叫收敛得慢吧)

It may be therefore useful to indicate and incorporate into the model the “strength”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wo vertices $V_i$ and $V_j$ as a weight $w_{ij}$ added to the corresponding edge that connects the two vertices.

有时,图中顶点之间的关系并不完全平等,比如某些顶点之间关系密切,这里可用边的权重来衡量顶点之间的相关性重要程度,而这就是带权图模型。

2. 源码实现

2.1 关键词提取流程

给定若干个句子,提取关键词。而TextRank算法是 graphbased ranking model,因此需要构造一个图,要想构造图,就需要确定图中的顶点如何构造,于是就把句子进行分词,将分得的每个词作为图中的顶点。

在选取某个词作为图的顶点的时候,可以应用一些过滤规则:比如说,去除掉分词结果中的停用词、根据词性来添加顶点(比如只将名词和动词作为图的顶点)……

The vertices added to the graph can be restricted with syntactic filters, which select only lexical units of a certain part of speech. One can for instance consider only nouns and verbs for addition to the graph, and consequently draw potential edges based only on relations that can be established between nouns and verbs.

在确定好哪些词作为图的顶点之后,另一个是确定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也即:图中的哪些顶点有边?比如说设置一个窗口大小,落在这个窗口内的词,都添加一条边。

it is the application that dictates the type of relations that are used to draw connections between any two such vertices,

确定了边的关系后,接下来是确定边上权值。这个也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2 根据窗口大小确定词的邻接点

前面提到,若干句话分词之后,得到的一个个的词,或者叫Term。假设窗口大小为5。解释一下TextRank算法提取关键词的Java实现文章中提到的如何确定某个Term有哪些邻接Term。

比如说:'程序员' 这个Term,它在多个句子中出现了,因此分词结果'程序员' 出现在四个地方:

索引0处:'程序员'的邻接点有:

英文、programmer、从事、程序

索引9处:'程序员'的邻接点有:

开发、维护、专业、人员、分为、程序、设计、人员

索引26处,'程序员'的邻接点有:

中国、软件、从业人员、分为、高级、程序员、系统分析员、项目经理

索引28处,'程序员'的邻接点有:

从业人员、分为、程序员、高级、系统分析员、项目经理、四大

结合这四处窗口中的所有的词,得到'程序员'的邻接点如下:

因此,当窗口大小设置为5时,Term的前后四个Term都将视为它的邻接点,并且当这个Term出现多次时,则是将它各次出现位置处的前后4个Term合并,最终作为这个Term的邻接点。

从这里可看出:如果某个Term在句子中出现了多次,意味着该Term会比较重要。因为它的邻接点会比较多,也即有很多其他Term给它投了票。这就有点类似于Term Frequency来衡量Term的重要性。

2.3 得分(score)的更新算法

m.put(key, m.get(key) + d / size * (score.get(element) == null ? 0 : score.get(element)));代码的解读:

m.get(key)如果是第一次进入for (String element : value),则是拿到公式前半部分1-d的结果;如果是已经在for (String element : value)进行了迭代,for循环相当于求和:Σvj∈In(vi)Σvj∈In(vi)

for (String element : value) {

int size = words.get(element).size();

m.put(key, m.get(key) + d / size * (score.get(element) == null ? 0 : score.get(element)));

}

以”他说的确实在理“ 举例来说:,选取窗口大小为5,经过分词并去除停用词后:

构造的无向图如下:(每条边的权值都为1)

以顶点'理'为例,来看一下'理'的得分是如何被更新的。在for (String element : value)一共有两个顶点对 '理'进行投票,首先是 '确实'顶点,与'确实'顶点邻接的顶点有两个,因此:int size = words.get(element).size();中size=2。接下来,来分解一下这行代码:

m.put(key, m.get(key) + d / size * (score.get(element) == null ? 0 : score.get(element)))

m.get(key)为1-d,因为在外层for循环中,m.put(key, 1 - d)已经公式的前半分部(1-d)存储了。

score.get(element) == null ? 0 : score.get(element)这个是获取上一轮迭代的结果。对于初始第一轮迭代而言,score.get(element)为0.8807971,这个值是每个顶点的得分初始值:

//依据TF来设置初值,  words 代表的是 一张 无向图

for (Map.Entry<String, Set<String>> entry : words.entrySet()) {

score.put(entry.getKey(), sigMoid(entry.getValue().size()));//无向图的每个顶点 得分值 初始化

}

score.get(element)相当于公式中的WS(Vj)WS(Vj)

最后来分析一个 size,size是由代码int size = words.get(element).size()获得的,由于每条边权值为1,size其实相当于:ΣVk∈Out(Vj)wjkΣVk∈Out(Vj)wjk。

In('理')={'确实','说'}

当VjVj为'确实'时,Out(Vj)Out(Vj)为{'说','理'},因此:ΣVk∈Out(Vj)wjk=2ΣVk∈Out(Vj)wjk=2。于是,更新顶点'理'的得分:1−d+d∗(1/2)∗0.8807971=0.52433871−d+d∗(1/2)∗0.8807971=0.5243387。然后再通过m.put将临时结果保存起来。

接下来,for (String element : value)继续,此时:VjVj为顶点'说',由于顶点'说'也有两条邻接边,因此有:ΣVk∈Out(Vj)wjk=2ΣVk∈Out(Vj)wjk=2。于是更新顶点'理'的得分:0.5243387+d∗(1/2)∗0.8807971=0.898677470.5243387+d∗(1/2)∗0.8807971=0.89867747。而这就是第一轮迭代时,顶点'理'的得分。

根据上面的1、2中的步骤,for (String element : value)就相当于:ΣVj∈In(Vi)ΣVj∈In(Vi),因为每次都把计算好的结果再put回HashMap m中。

因此,在第一轮迭代中,顶点'理'的得分就是:0.89867747

类似于,经过:max_iter次迭代,或者达到阈值:

if (max_diff <= min_diff)

break;

时,就不再迭代了。

下面再来对代码作个总体说明:

这里是构造无向图的过程

for (String w : wordList) {

if (!words.containsKey(w)) {

//排除了 wordList 中的重复term, 对每个已去重的term, 用 TreeSet<String> 保存该term的邻接顶点

words.put(w, new TreeSet<String>());

}

// 复杂度O(n-1)

if (que.size() >= 5) {

//窗口的大小为5,是写死的. 对于一个term_A而言, 它的前4个term、后4个term 都属于term_A的邻接点

que.poll();

}

for (String qWord : que) {

if (w.equals(qWord)) {

continue;

}

//既然是邻居,那么关系是相互的,遍历一遍即可

words.get(w).add(qWord);

words.get(qWord).add(w);

}

que.offer(w);

}

这里是对图中每个顶点赋值一个初始score过程:

Map<String, Float> score = new HashMap<String, Float>();//保存最终每个关键词的得分

//依据TF来设置初值,  words 代表的是 一张 无向图

for (Map.Entry<String, Set<String>> entry : words.entrySet()) {

score.put(entry.getKey(), sigMoid(entry.getValue().size()));//无向图的每个顶点 得分值 初始化

}

接下来,三个for循环:第一个for循环代表迭代次数;第二个for循环代表:对无向图中每一个顶点计算得分;第三个for循环代表:对某个具体的顶点而言,计算它的每个邻接点给它的投票权重。

for (int i = 0; i < max_iter; ++i) {

//....

for (Map.Entry<String, Set<String>> entry : words.entrySet()) {

//...

for (String element : value) {

这样,就实现了论文中公式:

WS(vi)=(1−d)+d∗ΣVj∈In(Vi)wjiΣVk∈Out(Vj)wjk∗WS(Vj)

WS(vi)=(1−d)+d∗ΣVj∈In(Vi)wjiΣVk∈Out(Vj)wjk∗WS(Vj)

而最终提取出来的关键词是:

[理, 确实, 说]

上面只是用 ”他说的确实在理“ 这句话 演示了TextRank算法的具体细节,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不合理。因为会存在:

现有统计信息不足以让TextRank支持 某个词 的重要性,算法有局限性。

可见:TextRank提取关键词是受到分词结果的影响的;其次,也受窗口大小的影响。虽然说代码是大致看懂了,但是还是有一些疑问的:比如,为什么用上面那个公式计算,得分高的词语就是关键词了?根据TextRank求关键词与Term Frequency求关键词有什么优势?选取文本中的哪些词建立模型作为图的顶点?基于文本之间的什么样的关系作为图的边?

文章转载自hapjin 的博客

HanLP 关键词提取算法分析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HanLP 关键词提取算法分析

    HanLP 关键词提取算法分析 参考论文:<TextRank: Bringing Order into Texts> TextRank算法提取关键词的Java实现 TextRank算法自动 ...

  2. pyhanlp 共性分析与短语提取内容详解

    pyhanlp 共性分析与短语提取内容详解   简介 HanLP中的词语提取是基于互信息与信息熵.想要计算互信息与信息熵有限要做的是 文本分词进行共性分析.在作者的原文中,有几个问题,为了便于说明,这 ...

  3. JMeter 后置处理器之正则表达式提取器详解

    后置处理器之正则表达式提取器详解   by:授客 QQ:1033553122 1. 添加正则表达式提取器 右键线程组->添加->后置处理器->正则表达式提取器 2. 提取器配置介绍 ...

  4. 自然语言处理工具hanlp关键词提取图解TextRank算法

    看一个博主(亚当-adam)的关于hanlp关键词提取算法TextRank的文章,还是非常好的一篇实操经验分享,分享一下给各位需要的朋友一起学习一下! TextRank是在Google的PageRan ...

  5. Jmeter 正则表达式提取器详解(Regular Expression Exactor)

    Jmeter 正则表达式提取器详解(Regular Expression Exactor) Name(名称):随意设置,最好有业务意义. Comments(注释):随意设置,可以为空 Apply to ...

  6. jmeter之json提取器详解

    Json提取器详解 *Apply to:参照正则表达式提取器 *Names of created:自定义变量名. 变量名可以填写多个,变量名之间使用分号进行分隔. 一旦变量名有多个,则下方的json ...

  7. Visual Studio的Web Performance Test提取规则详解(3)

    总结 Visual Studio的Web Performance Test是基于HTTP协议层的,它不依赖于浏览器,通过直接接收,发送HTTP包来和Web服务器交互.Web Performance T ...

  8. Visual Studio的Web Performance Test提取规则详解(2)

    总结 Visual Studio的Web Performance Test是基于HTTP协议层的,它不依赖于浏览器,通过直接接收,发送HTTP包来和Web服务器交互.Web Performance T ...

  9. Visual Studio的Web Performance Test提取规则详解(1)

    总结 Visual Studio的Web Performance Test是基于HTTP协议层的,它不依赖于浏览器,通过直接接收,发送HTTP包来和Web服务器交互.Web Performance T ...

随机推荐

  1. 升级ChinaCock 10.3遇到的问题

    1.引用ChinaCockFMX.jar,无法编译 因为专家重新改了fmx.dex.jar中的内容,并集成到ChinaCockFMX.jar中,所以需要去掉fmx.dex.jar的引用. 2.导航无法 ...

  2. python 爬虫第三方库

    这个列表包含与网页抓取和数据处理的Python库 网络 通用 urllib -网络库(stdlib). requests -网络库. grab – 网络库(基于pycurl). pycurl – 网络 ...

  3. python 读写、创建 文件的方法(必看)

    python 读写.创建 文件的方法(必看) 更新时间:2016年09月12日 10:26:41 投稿:jingxian 我要评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一篇python 读写.创建 文件的方法(必看). ...

  4. Linux 下各个目录的作用及内容

    在 Linux 下,我们看到的是文件夹(目录): 在早期的 UNIX 系统中,各个厂家各自定义了自己的 UNIX 系统文件目录,比较混乱.Linux 面世不久后,对文件目录进行了标准化,于1994年对 ...

  5. SQL注入之Sqli-labs系列第二十三关(基于过滤的GET注入)

    开始挑战第二十三关(Error Based- no comments) 先尝试下单引号进行报错 再来利用and来测试下,加入注释符#,编码成%23同样的报错 再来试试--+,同样的效果 同样的,先看看 ...

  6. [转]linux C/C++服务器后台开发面试题总结

    linux C/C++服务器后台开发面试题总结  https://www.cnblogs.com/nancymake/p/6516933.html 一.编程语言 1.根据熟悉的语言,谈谈两种语言的区别 ...

  7. github上DQN代码的环境搭建,及运行(Human-Level Control through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conda配置

    最近师弟在做DQN的实验,由于是强化学习方面的东西,正好和我现在的研究方向一样于是我便帮忙跑了跑实验,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这个内容. 首先在github上进行搜寻,如下图: 发现第一个星数最多,而且远高于 ...

  8. Python中的filter()函数的用法

    转载自:脚本之家 Python内建的filter()函数用于过滤序列. 和map()类似,filter()也接收一个函数和一个序列.和map()不同的时,filter()把传入的函数依次作用于每个元素 ...

  9. 对Functional Language的认识

    What: A functional language is a programming language built over and around logical functions or pro ...

  10. Tomcat介绍、安装jdk、安装Tomcat、配置Tomcat监听80端口

    1.Tomcat介绍 2.安装jdk下载:wget -c http://download.oracle.com/otn-pub/java/jdk/10.0.1+10/fb4372174a714e6b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