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合点介绍

“性能测试”一般思路是“多用户并发测试”,但真正的并发其实是不存在的,为了更真实、更接近的实现并发,在需要压力的地方设置集合点,等所有用户都到位的时候,然后一起访问,从而实现并发。

举个例子,要测试100个用户同时登录,每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的地方,所有的虚拟用户都相互等待,等100个用户都输入完毕,相当于集结在一起了 ,然后再一起访问。

(1)集合点含义

集合点可以简单得理解为一种控制虚拟用户行为的机制,该机制可以达到效果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将一定数量的虚拟用户,阻挡在一个操作行为点前的位置,进行互相等待。在条件(达到虚拟用户数量或超时)到达后,唤醒全部等待中的虚拟用户。从而达到,使一定数量的虚拟用户,可以同时进入下一个操作行为点的目的。

(2)集合点作用

让所有请求在不满足条件的时候处于等待状态,等待满足条件后,再同时一起发起请求。也就是模拟让所有用户,恰好在同一时刻执行任务,进行同步并发。常用在并发测试或压力测试中。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初衷是为了实现最大意义上的并发,来考察系统应对此种极端情况的表现。

常见应用场景:秒杀。

提示:实现集合点的组件为同步定时器。

2、同步定时器界面介绍

Synchronizing Timer组件翻译过来叫同步定时器。

添加同步定时器组件方式:选中“取样器”右键 —> 添加 —> 定时器 —> Synchronizing Timer

界面内容如下图所示:

同步定时器界面详细说明:

  • 名称同步定时器组件的自定义名称,见名知意最好。
  • 注释:即添加一些备注信息,对该同步定时器组件的简短说明,以便后期回顾时查看。
  • 模拟用户组的数量(Number of Simulated Users to Group by):一次集合多少用户后再执行请求。也就是设置模拟并发请求的线程数。

    如果设置为0,默认等于线程组元件中设置的线程数。
  • 超时时间以毫秒为单位(Timeout in milliseconds):集合这些用户所花费的时间。

    1)设置为0,无限等待,直到达到集合点设置的线程数。

    2)设置指定时长,如果到达指定时长,集合点数量未到达,这时该集合中有多少用户,就释放多少用户数量。

提示

  • 如果设置Timeout in milliseconds为0,且线程数量无法达到Number of Simultaneous Users to Group by中设置的值,那么测试将无限等待,除非手动终止。(可能会导致程序挂起)
  • 同步定时器组件仅作用于同一个线程组,所以如果使用并发测试,确保Number of Simultaneous Users to Group by中设置的值,不大于它所在线程组设定的用户数。(集合数最好能被线程组中设置的线程数整除)
  • 集合时间最好大于等于线程组中的启动时间。当集合线程数不能被线程组的线程数整除时,集合时间不要设置为0。
  • 作用域:当执行一个Sampler之前时,和Sampler处于相同作用域的定时器都会被执行。如果希望定时器仅应用于其中一个Sampler,则把该定时器作为子节点加入。

3、集合点的使用

例如:现在有一个需求,实现批量用户进行部门查询操作。

(1)测试计划内包含的元件

添加元件操作步骤

  1. 创建测试计划
  2. 创建线程组:选中“测试计划”右键 —> 添加 —> 线程(用户) —> 线程组
  3. 在线程组中,添加取样器”HTTP请求“组件:选中“线程组”右键 —> 添加 —> 取样器 —> HTTP请求
  4. 在取样器中,添加定时器Synchronizing Timer组件:选中“取样器”右键 —> 添加 —> 前置处理器 —>Synchronizing Timer
  5. 在线程组中,添加监听器察看结果树组件:选中“线程组”右键 —> 添加 —> 监听器 —> 察看结果树

最终测试计划中的元件如下:

点击运行按钮,会提示你先保存该脚本,脚本保存完成后会直接自动运行该脚本。

(2)线程组元件内容

设置该线程组的线程数为50,来模拟50个用户进行数据的查询。

下图中的设置为,在1秒内启动50个线程。

(3)HTTP请求组件内容

一个查询请求的基本编辑,如下图所示:

(4)同步定时器内容

我们设置同步定时器为:

  • 集合数为50:和线程组设定的线程数相同。
  • 集合等待时间设置为3秒:集合等待时间大于线程组中所有线程的启动时间。

界面内容如下:

(5)运行脚本查看结果

下图为脚本的运行结果,这样看没有什么意义,一般要配合聚合报告组件查看。

提示:聚合报告内容下一篇文章详细说明。

4、集合点设置情况说明

  • 场景一:

    线程数设置为10,集合点为5,超时为0。

    会看到有10个结果,此处分成了2组进行并发,每次是5个用户。
  • 场景二:

    线程数设置3,集合点设置为4,超时为0。

    发现没有执行请求,需要手动stop脚本的运行。原因:不够并发数且超时设置为0。
  • 场景三:

    线程数设置6,集合点设置为4,超时为0。

    发现只有4个请求,然后一直都没有停止,需要手动stop脚本的运行。原因:第一组够集合点,一起并发,第二组只有2个,不够集合点,且设置超时为0。
  • 场景四:

    线程数设置6,集合点设置为6,超时为0。

    可以看到有6个请求。分1组执行。
  • 场景五:

    线程数设置6,集合点设置为4,超时为5000,点击运行。

    分2组执行,发现先有4个请求,为第一组,5秒后,出现后2个请求,为第二组,共6个。

5、集合点总结

集合点最关键的就是策略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

  1. 同步并发时机问题:即什么时候同步并发?
  2. 超时问题:比如目的是达到100个用户时,才向服务器发请求,而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个超时问题,可能是从第50个并发到第100个并发之间超时了,超时怎么处理?

正确使用集合点:

首先,测试场景的设计中加入集合点,实际上是在忽略ThinkTime(思考时间)和KeyTime的情况下,已经可以叫并发测试了,而且效果也完全达到了预期。

另外,建议将大事务拆解为更加短小精悍的几个小事务,并且通过分组运行调节这些事务之间的关系,比如一个组可以跑整个大事务,或者一些组按大小事务混合跑。在这种情况下精选几个关键性业务的事务组合,并放入集合点。然后一个一个的在压力背景环境下运行测试,重点关注它们的真正并发表现。

参考:

『动善时』JMeter基础 — 53、JMeter集合点功能的使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动善时』JMeter基础 — 6、使用JMeter发送一个最基础的请求

    目录 步骤1:创建一个测试计划 步骤2:创建线程组 步骤3:创建取样器 步骤4:创建监听器 步骤5:完善信息 步骤6:保存测试计划 步骤7:查看结果 总结:JMeter测试计划要素 当我们第一次打开J ...

  2. 『动善时』JMeter基础 — 29、JMeter响应断言详解

    目录 1.JMeter断言介绍 2.响应断言组件界面详解 3.响应断言组件的使用 (1)测试计划内包含的元件 (2)登陆接口请求界面内容 (3)响应断言界面内容 (4)查看运行结果 (5)断言结果组件 ...

  3. 『动善时』JMeter基础 — 58、JMeter分布式测试

    目录 1.JMeter分布式测试概念 2.JMeter分布式测试前提条件 3.JMeter实现分布式测试 (1)在执行机中的配置 (2)在控制机中的配置 (3)启动执行机中的JMeter服务 (4)在 ...

  4. 『动善时』JMeter基础 — 1、JMeter介绍

    1.什么是JMeter Apache JMeter是Apache组织开发的基于Java的压力测试工具,用于对软件做压力测试.它最初被设计用于Web应用测试,但后来扩展到其他测试领域. (Apache ...

  5. 『动善时』JMeter基础 — 57、Linux系统中运行JMeter脚本

    目录 1.Linux系统中安装Java环境 (1)解压Java安装包 (2)配置Java环境变量 (3)验证Java环境是否配置成功 2.Linux系统中安装JMeter (1)下载JMeter (2 ...

  6. 『动善时』JMeter基础 — 8、JMeter主要元件介绍

    目录 1.测试计划(Test Plan) 2.线程组 3.取样器(sampler) 4.逻辑控制器(Logic Controller) 5.配置元件(Config Element) 6.定时器(Tim ...

  7. 『动善时』JMeter基础 — 20、JMeter配置元件【HTTP Cookie管理器】详细介绍

    目录 1.HTTP Cookie管理器介绍 2.HTTP Cookie管理器界面详解 3.JMeter中对Cookie的管理 (1)Cookie的存储 (2)Cookie的管理策略 4.补充:Cook ...

  8. 『动善时』JMeter基础 — 37、将JMeter测试结果写入Excel

    目录 1.环境准备 (1)引入操作Excel文件的基础JAR包 (2)引入封装自定义操作Excel文件的JAR包 2.准备测试需要的数据 3.测试结果写入Excel演示 (1)测试计划内包含的元件 ( ...

  9. 『动善时』JMeter基础 — 40、JMeter中ForEach控制器详解

    目录 1.什么是逻辑控制器 2.ForEach控制器介绍 3.ForEach控制器的使用 (1)测试计划内包含的元件 (2)获取学院列表请求内容 (3)JSON提取器内容 (4)ForEach控制器内 ...

随机推荐

  1. Hive 默认分隔符

    引言 Hive 中的默认分隔符是 ^A (\001) ,这是一种特殊的分隔符,使用的是 ASCII 编码的值,键盘是打不出来的 查看 Hive 默认分隔符文件 Linux 上的文件 以 \001 作为 ...

  2. 搭建LNMP环境部署Wordpress博客

    !!!首先要做的就是关闭系统的防火墙以及selinux: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sed -ri 's/^(SE ...

  3. 分布式存储ceph---ceph概念及原理(1)

    一.Ceph简介: Ceph是一种为优秀的性能.可靠性和可扩展性而设计的统一的.分布式文件系统.ceph 的统一体现在可以提供文件系统.块存储和对象存储,分布式体现在可以动态扩展.在国内一些公司的云环 ...

  4. STM32 中的HARDFAULT 的查找方法

    http://blog.csdn.net/zyboy2000/article/details/7668331

  5. windows下nginx配合nodejs进行反向代理

    本文原创,转载请附上原作者链接!https://www.cnblogs.com/LSWu/articles/14848324.html 1.安装node.js 从node.js官网上下载node.js ...

  6. python 获取当天和前几天时间数据

    python 获取当天和前几天时间数据 import datetime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date, timedelta def dayDateRange( ...

  7. Scrapy中的错误

    TabError: Inconsistent use of tabs and spaces in indentation 需要将  .py  文件中的使用 tab 做的空格符删掉,打成空格符.任何一个 ...

  8. 多边形游戏——区间dp

    题目描述 多边形(Polygon)游戏是单人玩的游戏,开始的时候给定一个由N个顶点构成的多边形(图1所示的例子中,N=4),每个顶点被赋予一个整数值,而每条边则被赋予一个符号:+(加法运算)或者*(乘 ...

  9. VUE3后台管理系统【路由鉴权】

    前言: 在"VUE3后台管理系统[模板构建]"文章中,详细的介绍了我使用vue3.0和vite2.0构建的后台管理系统,虽然只是简单的一个后台管理系统,其中涉及的技术基本都覆盖了, ...

  10. 昇腾AI 软硬件全栈平台

    昇腾AI 软硬件全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