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视图

  简化sql语句的编写,限制可以查看的数据

  一张虚拟的表,不占任何内存,查视图时都是临时从所查的表中拿数据

  特点:

    对于视图的增删改查 都会同步到原始表

    对原始表的修改,会同步到视图内可查看的数据,

    视图的修改会同步到原始表中,但由于视图可能部分字段,很多时候会失败。所以一般不对视图修改

  创建语法:

    create [or replace] view view_name [表的查询结果];

    or replace ,如果存在视图则替换

  查看视图:

    desc view_name; //查看数据结构

    show create view view_name; //创建语句

  修改视图

    alter view view_name as select_statement;

  删除视图

    drop view view_name;

2、触发器

  当达到某个条件时,触发某个代码的执行。

  语法:

    create trigger t_name t_time t_event on table_name for each row

    begin

      具体代码

    end

    支持的时间点t_name: before|after

    支持的事件t_event: update inset delete

      update 可以用old访问旧数据 new访问新数据

      insert 可以用new访问新数据

      delete 可以用old访问旧数据

      (new和old是内部封装的对象,指的是这条数据的所有字段)

  删除触发器: drop trigger trigger_name;

#准备数据
CREATE TABLE cmd (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USER CHAR (),
priv CHAR (),
cmd CHAR (),
sub_time datetime, #提交时间
success enum ('yes', 'no') #0代表执行失败
);
#错误日志表
CREATE TABLE errlog (
id INT PRIMARY KEY auto_increment,
err_cmd CHAR (),
err_time datetime
);
# 创建触发器
delimiter //
create trigger trigger1 after insert on cmd for each row
begin
if new.success = "no" then
insert into errlog values(null,new.cmd,new.sub_time);
end if;
end//
delimiter ; #往表cmd中插入记录,触发触发器,根据IF的条件决定是否插入错误日志
INSERT INTO cmd (
USER,
priv,
cmd,
sub_time,
success
)
VALUES
('jerry','','ls -l /etc',NOW(),'yes'),
('jerry','','cat /etc/passwd',NOW(),'no'),
('jerry','','useradd xxx',NOW(),'no'),
('jerry','','ps aux',NOW(),'yes');
# 查看错误日志表中的记录是否有自动插入
select *from errlog;

案例

  注意:

    1. delimiter 修改默认的行结束符

    2. 外键不能触发事件,主表删除摸个主键,从表删除也会相应删除,但是不会执行触发器

    3. 触发器中不能使用事务,不能使用select查询数据

    4. 相同时间点的相同事件的触发器不能同时存在

3、事务

  事务是一组逻辑上的操作,要么成功要么失败

  好处:解决了一些不可控因素造成的数据不完全修改问题,保证了数据库的完整性;

  如何使用:

    开启事务:start transaction;

    设置保存点: savepoint save_name;

    提交: commit; 使数据生效,

    回滚: rollback; 如果没有提交,可以使数据回到原来状态,rollback save_name;

  使用pymysql实现事务:

    pymysql内部封装了事务的开启,我们需要的做的事执行成功后提交事务commit()

    注:连接时,autocommit=True,则不开启事务,一般不修改,默认为False。

try:
conn =pymysql.connect(host="127.0.0.1",
user="root",
password="",
db="day46")
print("连接服务器成功!") cursor = conn.cursor(pymysql.cursors.DictCursor)
sql = 'update account set money = money - 1000 where id = 1;'
sql2 = 'update account set money = money + 1000 where id = 2;' # money打错了将导致执行失败
try:
cursor.execute(sql)
cursor.execute(sql2)
conn.commit()
print("执行成功 提交")
except:
print("发送错误 回滚..")
conn.rollback()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连接服务器失败.....")
print(type(e),e)
finally:
if cursor:cursor.close()
if conn:conn.close()

4、事务的特性

  原子性:一个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么都成功,要么都失败

  一致性:事务前后的数据完整性应保持一致。(数据库的完整性:如果数据库在某一时间点下,所有的数据都符合所有的约束,则称数据库为完整性的状态)

  隔离性:多个并发事务之间数据要相互隔离

  持久性:一个事物一旦提交,他对数据的改变就是永久性的。

5、事务的用户隔离

  遇到的并发问题:

    脏读:当前事务读到的数据是别的事务想要修改但还没有修改成功的数据

    不可重复读:当前事务先进行了一次数据读取,然后再次读取到的数据,

          就是别的事务修改成功的数据,导致两次读取的数据不匹配。

    幻读:事务A首先根据条件索引得到N条数据,然后事务B改变了这N条数据之外的M条或添加M条如何事务A搜索条件的数据,导致事务A再次搜索发现了N+M条数据了。

  解决办法:

    read uncommitted -- 不做任何隔离,可能脏读

    read committed -- 可以防止脏读,不能防止不可重复读和幻读

    Repeatable read -- 可以防止脏读,不可重复读,但不能防止幻读

    Serializable -- 数据库运行在串行化实现,所有问题都没有,就是性能低

  修改隔离级别:

    select @@tx_isolation; -- 查看当前级别

    set [session|golbal] transaction isolation level read uncommitted; -- 修改级别

    在配置文件内修改:

      transaction_isolation=REPEATABLED-READ

6、存储过程

  一个存储过程中包含任意sql语句,以及流程控制事务等,

  创建存储过程

    create procedure p1(type 参数名 数据类型)

    type: in输入参数, out输出参数, inout既能输出又能输入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p2(in a double,in b double,out res char())
begin
select *from account where money >= a and money <= b;
set res = "success";
end//
delimiter ; set @x='' --设置变量
call p2(,,@x);
select @x;

  删除存储过程:drop procedure 名称;

  查看存储过程:

    # 当前库中所有的存储过程名称

    select name from mysql.proc where db='db02' and type='procedure';

    # 查看创建语句

    show create procedure p1;

    # 查看所有库的状态

    show procedure status;

import pymysql

conn = pymysql.connect(host="127.0.0.1",user="root",password="",
database = "day46",autocommit = False)
cursor = conn.cursor(pymysql.cursors.DictCursor) #调用存储过程 如果是一个输出out参数 随便给个值就行
cursor.callproc("p2",(,,)) # pymysql会自动定义变量 @_存储过程名称_参数索引
# 分别是 : @_p2_0 @_p2_1 @_p2_2 # 获取结果
print(cursor.fetchall())
# 获取存储过程的结果
cursor.execute("select @_p2_2")
print(cursor.fetchall()) 注:若存储过程内有多个select,pymysql只能得到第一个select的结果

pymysql中调用存储过程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p5(OUT p_return_code char(20))
BEGIN
DECLARE exit handler for sqlexception
BEGIN
# ERROR
set p_return_code = "出现异常,回滚!";
rollback;
END;
# exit 也可以换成continue 表示发生异常时继续执行
DECLARE exit handler for sqlwarning
BEGIN
# WARNING
set p_return_code = "出现警告,回滚!";
rollback;
END; START TRANSACTION;
update account set money = money - 1000 where id = 1;
update account set moneys = money - 1000 where id = 1; # moneys字段导致异常
COMMIT; # SUCCESS
set p_return_code = 0; #0代表执行成功
END //
delimiter ; #在mysql中调用存储过程
call p5(@res);
select @res;

存储过程的事务的应用

  存储过程与函数的区别:

    函数仅仅是一个单纯工具 与数据无关 所以函数中不能出现msl语句

    存储过程即可包含mysql的逻辑代码 也能包含sql语句

7、函数

CREATE FUNCTION f_name(paramters)
returns dataType
return value; # 说明:
# paramters 只能是in输入参数
# 必须有返回值
# returns后面是返回值的类型,这里不加分号
# return后面要的是返回值

自定义函数

8、数据备份

#单库备份
mysqldump -uroot -p123 db1 > db1.sql
mysqldump -uroot -p123 db1 table1 table2 > db1-table1-table2.sql #多库备份
mysqldump -uroot -p123 --databases db1 db2 mysql db3 > db1_db2_mysql_db3.sql #备份所有库
mysqldump -uroot -p123 --all-databases > all.sql

备份

1、退出数据库后
mysql -u -p < filename.sql;
2、在数据库内
use db1;
source /root/db1.sql

恢复

9、索引

什么是索引?
一索引是一种单独的, 物理层面的数据结构,其作用是用于加速查询
为什么需要索引?
mysql把数据存储到硬盘中,硬盘读写速度非常慢,
一个应用程序,本质就是对数据进行增删改查
一旦数据量大时,硬盘响应变慢, 查询操作是应用程序使用中频率最高的操作,所以索引的目的就是提高查询速度
加入索引带来的问题:
1. 添加索引,使得整体的数据更大了
2. 数据修改时,都会引发索引的重建(效率降低了) 索引的实现:
查询之所以慢的原因,硬盘的IO速度问题
mysql 通过B+树结构来组织数据,降低IO次数,
树的结构越低越IO次数越少 所以建议把数据量小的作为索引 来降低高度
(B+树使用最左匹配原则) 如何使用索引?
聚集索引(主键)
主键索引,速度快,因为只要根据id找到椰子节点,那么该行的所有数据都能拿到
innodb 需要主键索引来建立数据结构
所以每个表都应该有主键 辅助索引
除了主键索引之外的所有索引都是辅助索引
辅助索引会单独创建树结构,其中存储索引数据本身以及该数据对应主键值 查找过程中可定出现的情况:
覆盖索引:是在当前树结构中就拿到所需的数据
回表: 在辅助索引中没有查询到需要的数,需要拿id回到主键索引中查找 查询速度
主键 > 辅助索引 > 回表 编写sql时,如果有主键值 有限使用聚集索引
如果没有主键值 需要用辅助索引,这时就尽量少查字段 最好保证需要的数据就要在辅助索引中
避免 select * 索引优化:
索引结构优化
数据量小的
应该把重复度低的字段作为索引 sql语句的优化
sql语句中条件应该时索引字段
避免模糊查询类似的“like '%aaaa'”法
不要再主键进行运算,例如: where id*10=100;应该先算出来再查询
在and 语句中mysql 会优先查询带索引的字段 无论书写位置在前或在后 or 语句中 不会自动选择有索引的 时依次执行 无论是否有条件成立都查一遍
优化:使用union 创建索引的语法:
create index 索引的名字 on 表名(字段名)
删除索引
drop index 索引名字 on 表名; 多字段联合索引
要查询的字段较多,如果每个字段创建索引 会造成额外的容量的占用,并且 当你修改一条记录时,有可能所有索引都需要重建 顺序是重点:创建索引时,把重复度低的字段放到最左边
create index all_index on user(email, name, gender);
编写sql时,保证重复度低的字段出现即可

索引简单了解

mysql学习基础知识3的更多相关文章

  1. MySQL学习基础知识1

    什么是数据库? 数据库就是存储数据的仓库. 存储方式: 变量 无法永久存储 文件处理,可以永久存储,弊端:文件只能在自己的计算机读写,无法被分享(局域网除外) 数据库分类: 1.关系型数据库 提供某种 ...

  2. MySQL学习基础知识2

    1.基础语句 查 select(* | 字段名 | 四则运算 | 聚合函数) from 表名称; 加上as取别名 as可省略 如:select name, (math+english)/2 total ...

  3. MySQL学习——基础

    本文是MySQL的基础知识. Linux启动MySQL服务命令 : service mysql start Linux关闭MySQL服务命令 : service mysql stop 登录MySQL命 ...

  4. Matrix学习——基础知识

    以前在线性代数中学习了矩阵,对矩阵的基本运算有一些了解,前段时间在使用GDI+的时候再次学习如何使用矩阵来变化图像,看了之后在这里总结说明. 首先大家看看下面这个3 x 3的矩阵,这个矩阵被分割成4部 ...

  5. MySQL数据库基础知识及优化

    MySQL数据库基础知识及优化必会的知识点,你掌握了多少? 推荐阅读: 这些必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 关于数据库事务和锁的必会知识点,你掌握了多少? 关于数据库索引,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目录 ...

  6. Mysql之基础知识笔记

    Mysql数据库基础知识个人笔记 连接本地数据库: mysql -h localhost -u root -p 回车输入数据库密码 数据库的基础操作: 查看当前所有的数据库:show database ...

  7. 阿里面试官必问的12个MySQL数据库基础知识,哪些你还不知道?

    数据库基础知识 1.为什么要使用数据库 (1)数据保存在内存 优点: 存取速度快 缺点: 数据不能永久保存 (2)数据保存在文件 优点: 数据永久保存 缺点: 1)速度比内存操作慢,频繁的IO操作. ...

  8. JAVA学习基础知识总结(原创)

    (未经博主允许,禁止转载!) 一.基础知识:1.JVM.JRE和JDK的区别: JVM(Java Virtual Machine):java虚拟机,用于保证java的跨平台的特性. java语言是跨平 ...

  9. MySQL学习基础 之 起航篇

    MySQL 学习来自慕课网<与MySQL的零距离接触> MySQL是一个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MySQL分为社区版和企业版 MySQL登录和退出相关的命令 参数 描述 -D,--da ...

随机推荐

  1. tablednd onDrap 方法不调用

    场景 使用 tablednd 插件时,onDrap 方法不调用 解决 给tr标签加 id 属性

  2. HTTP概念解析

    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详细介绍(火星的小白 51CTO): https://blog.51cto.com/13570193/2108347 先进 ...

  3. webstorm 2018.2.3 cmd+w无法关闭文件

  4. WinForm 国际化的一些问题

    国际化 我之前 WinForm 国际化都是凑一些代码搞起(请看文后 Reference). 最近发现还有个官方国际化方法: 首先设置 Form 的 Localizable 属性为 true 选择 Fo ...

  5. Jenkins分布式部署配置

    为什要使用Jenkins分布式? 利用jenkins分布式来构建job,当job量足够大的时候,可以有效的缓解jenkins-master上的压力,提高并行job数量, 减少job处于pending状 ...

  6. git-lfs插件

    Git本地会保存文件所有版本,对于大文件很容易导致仓库体积迅速膨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Github在2015.4宣布推出Git LFS(Large File Storage),详见:Announcin ...

  7. c#核心基础 - 浅谈 c# 中的特性 Attribute)

    特性(Attribute)是用于在运行时传递程序中各种元素(比如类.方法.结构.枚举.组件等)的行为信息的声明性标签.可以通过使用特性向程序添加声明性信息.一个声明性标签是通过放置在它所应用的元素前面 ...

  8. 任意N个不同数的逆序对平均值

    在学习数据结构的时候看到了以下定理: 但是老师并没有解释,本着钻研的精神决定搞清楚为什么是这个数. 在百度 google一番之后并没有找到,决定自己试着证明. 最开始走了一些弯路,但突然灵光一闪很容易 ...

  9. #033 信安培训基础题Python解决网络安全实验室|网络信息安全攻防学习平台

    第三题猜猜这是经过了多少次加密?分值: 200 加密后的字符串为:一大串 字符串最后面是= 所以是base64.b64decode编码究竟为啥有=就是base64咱也不知道 咱也不敢问咋解密也是从网上 ...

  10. Flink打包生成安装包缺少jar包

    官方默认打包生成的安装包的flink-release-1.7.0\flink-dist\target\flink-1.7.0-bin\flink-1.7.0\lib下缺少jar flink-dist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