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http://blog.csdn.net/mu0206mu/article/details/7464987 

在使用update.zip包升级时怎样从主系统(main system)重启进入Recovery模式,进入Recovery模式后怎样判断做何种操作,以及怎样获得主系统发送给Recovery服务的命令,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是通过整个软件平台的不同部分之间的密切通信配合来完成的。为此,我们必须要了解Recovery模式的工作原理,这样才能知道我们的update.zip包是怎样一步步进入Recovery中升级并最后到达主系统的。

一、Recovery模式中的三个部分

         Recovery的工作需要整个软件平台的配合,从通信架构上来看,主要有三个部分。

①MainSystem:即上面提到的正常启动模式(BCB中无命令),是用boot.img启动的系统,Android的正常工作模式。更新时,在这种模式中我们的上层操作就是使用OTA或则从SD卡中升级update.zip包。在重启进入Recovery模式之前,会向BCB中写入命令,以便在重启后告诉bootloader进入Recovery模式。

②Recovery:系统进入Recovery模式后会装载Recovery分区,该分区包含recovery.img(同boot.img相同,包含了标准的内核和根文件系统)。进入该模式后主要是运行Recovery服务(/sbin/recovery)来做相应的操作(重启、升级update.zip、擦除cache分区等)。

③Bootloader:除了正常的加载启动系统之外,还会通过读取MISC分区(BCB)获得来至Main system和Recovery的消息。

二、Recovery模式中的两个通信接口

       在Recovery服务中上述的三个实体之间的通信是必不可少的,他们相互之间又有以下两个通信接口。

(一)通过CACHE分区中的三个文件:

Recovery通过/cache/recovery/目录下的三个文件与mian system通信。具体如下

①/cache/recovery/command:这个文件保存着Main system传给Recovery的命令行,每一行就是一条命令,支持一下几种的组合。

--send_intent=anystring   //write the text out to recovery/intent     在Recovery结束时在finish_recovery函数中将定义的intent字符串作为参数传进来,并写入到/cache/recovery/intent中

--update_package=root:path   //verify install an OTA package file     Main system将这条命令写入时,代表系统需要升级,在进入Recovery模式后,将该文件中的命令读取并写入BCB中,然后进行相应的更新update.zip包的操作。

--wipe_data    //erase user data(and cache),then reboot。擦除用户数据。擦除data分区时必须要擦除cache分区。

--wipe_cache   //wipe cache(but not user data),then reboot。擦除cache分区。

②/cache/recovery/log:Recovery模式在工作中的log打印。在recovery服务运行过程中,stdout以及stderr会重定位到/tmp/recovery.log在recovery退出之前会将其转存到/cache/recovery/log中,供查看。

③/cache/recovery/intent:Recovery传递给Main system的信息。作用不详。

(二)通过BCB(Bootloader Control Block):

BCB是bootloader与Recovery的通信接口,也是Bootloader与Main system之间的通信接口。存储在flash中的MISC分区,占用三个page,其本身就是一个结构体,具体成员以及各成员含义如下:

struct bootloader_message{

char command[32];

char status[32];

char recovery[1024];

};

①command成员:其可能的取值我们在上文已经分析过了,即当我们想要在重启进入Recovery模式时,会更新这个成员的值。另外在成功更新后结束Recovery时,会清除这个成员的值,防止重启时再次进入Recovery模式。

②status:在完成相应的更新后,Bootloader会将执行结果写入到这个字段。

③recovery:可被Main System写入,也可被Recovery服务程序写入。该文件的内容格式为:

“recovery\n

<recovery command>\n

<recovery command>”

该文件存储的就是一个字符串,必须以recovery\n开头,否则这个字段的所有内容域会被忽略。“recovery\n”之后的部分,是/cache/recovery/command支持的命令。可以将其理解为Recovery操作过程中对命令操作的备份。Recovery对其操作的过程为:先读取BCB然后读取/cache/recovery/command,然后将二者重新写回BCB,这样在进入Main system之前,确保操作被执行。在操作之后进入Main system之前,Recovery又会清空BCB的command域和recovery域,这样确保重启后不再进入Recovery模式。

三、如何从Main System重启并进入Recovery模式

我们先看一下以上三个部分是怎样进行通信的,先看下图:

我们只看从Main System如何进入Recovery模式,其他的通信在后文中详述。先从Main System开始看,当我们在Main System使用update.zip包进行升级时,系统会重启并进入Recovery模式。在系统重启之前,我们可以看到,Main System定会向BCB中的command域写入boot-recovery(粉红色线),用来告知Bootloader重启后进入recovery模式。这一步是必须的。至于Main System是否向recovery域写入值我们在源码中不能肯定这一点。即便如此,重启进入Recovery模式后Bootloader会从/cache/recovery/command中读取值并放入到BCB的recovery域。而Main System在重启之前肯定会向/cache/recovery/command中写入Recovery将要进行的操作命令。

至此,我们就大概知道了,在上层使用update.zip升级时,主系统是怎样告知重启后的系统进入Recovery模式的,以及在Recovery模式中完成什么样的操作。

Android系统Recovery模式的工作原理【转】的更多相关文章

  1. Android系统Recovery工作原理

    Android系统Recovery工作原理之使用update.zip升级过程分析(一)---update.zip包的制作 http://blog.csdn.net/mu0206mu/article/d ...

  2. Android系统Recovery工作原理之使用update.zip升级过程分析(三)【转】

    本文转载自:http://blog.csdn.net/mu0206mu/article/details/7464699 以下的篇幅开始分析我们在上两个篇幅中生成的update.zip包在具体更新中所经 ...

  3. Android系统Recovery工作原理之使用update.zip升级过程---updater-script脚本语法简介以及执行流程(转)

    目前update-script脚本格式是edify,其与amend有何区别,暂不讨论,我们只分析其中主要的语法,以及脚本的流程控制. 一.update-script脚本语法简介: 我们顺着所生成的脚本 ...

  4. Android系统Recovery工作原理之使用update.zip升级过程分析(九)---updater-script脚本语法简介以及执行流程【转】

    本文转载自:http://blog.csdn.net/mu0206mu/article/details/7465603       Android系统Recovery工作原理之使用update.zip ...

  5. Android系统Recovery工作原理之使用update.zip升级过程分析(六)---Recovery服务流程细节【转】

    本文转载自:http://blog.csdn.net/mu0206mu/article/details/7465439  Android系统Recovery工作原理之使用update.zip升级过程分 ...

  6. Android系统Recovery工作原理之使用update.zip升级过程分析(八)---解析并执行升级脚本updater-script【转】

    本文转载自:http://blog.csdn.net/mu0206mu/article/details/7465551  Android系统Recovery工作原理之使用update.zip升级过程分 ...

  7. 【转】android camera(二):摄像头工作原理、s5PV310 摄像头接口(CAMIF)

    关键词:android  camera CMM 模组 camera参数  CAMIF平台信息:内核:linux系统:android 平台:S5PV310(samsung exynos 4210) 作者 ...

  8. 7.redis 集群模式的工作原理能说一下么?在集群模式下,redis 的 key 是如何寻址的?分布式寻址都有哪些算法?了解一致性 hash 算法吗?

    作者:中华石杉 面试题 redis 集群模式的工作原理能说一下么?在集群模式下,redis 的 key 是如何寻址的?分布式寻址都有哪些算法?了解一致性 hash 算法吗? 面试官心理分析 在前几年, ...

  9. kube-proxy IPVS 模式的工作原理

    原文链接:https://fuckcloudnative.io/posts/ipvs-how-kubernetes-services-direct-traffic-to-pods/ Kubernete ...

随机推荐

  1. 两个页面js方法兼容

    1. a.js页面 //Js获取Url参数 function request(paras) { var url = location.href; var paraString = url.substr ...

  2. c#调用WinRAR软件压缩和解压文件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Web; using System.IO; using System.Linq ...

  3. C#中后台线程和UI线程的交互

    在C#中,从Main()方法开始一个默认的线程,一般称之为主线程,如果在这个进行一些非常耗CPU的计算,那么UI界面就会被挂起而处于假死状态,也就是说无法和用户进行交互了,特别是要用类似进度条来实时显 ...

  4. mysql 主从切换

    4)提升slave为master Stop slave: Reset master; Reset slave all; 在5.6.3版本之后 Reset slave; 在5.6.3版本之前 查看sla ...

  5. JAVA、Android与Cordova环境搭建

    一些坑(如Manager.exe闪退的问题)请查看:https://www.cnblogs.com/CyLee/p/9911195.html 官方网址: # Cordova http://cordov ...

  6. 利用$(window).resize()实现窗口大小自适应宽度问题

    ©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问题描述:利用iframe做页面引入,用$(window).resize()作自适应:结果窗口变小时,利用$(window).width()获取到的宽 ...

  7. 《HTML 5网页开发实例具体解释》样章、内容简单介绍、前言

    http://spu.jd.com/1167757597.html http://product.dangdang.com/23484942.html 样章 http://download.csdn. ...

  8. 事件驱动模型实例详解(Java篇)

    或许每个软件从业者都有从学习控制台应用程序到学习可视化编程的转变过程,控制台应用程序的优点在于可以方便的练习某个语言的语法和开发习惯(如.net和java),而可视化编程的学习又可以非常方便开发出各类 ...

  9. find 多文件查找需要单引号

    [root@db01 local]# find  -name '*.com'|xargs egrep "qq"./tt.com:qq[root@db01 local]# find  ...

  10. CP936 转换成 UTF-8

    最近写了一个抓取脚本,抓取的大部分内容正常,但少部分乱码 检测字符编码,得出的结果是CP936 mb_detect_encoding($str, 'GBK, gb2312, GB18030, IS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