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之函数:2、globlal与nonlocal和闭包函数、装饰器、语法糖
一、global与nonlocal
1、global
- 在py文件中,一般无法调用函数体内变量名,而global可使函数体代码内的变量名直接在函数体外部调用,条件是在需要调用的代码体中使用global 调用需要的变量名
未使用global情况:
# 在外部绑定一个变量名
name = 'kangkng'
# 定义一个函数体代码
def func():
# 函数体内部重新绑定一个变量名
name = 'zhangzhang'
# 调用函数func
func()
# 这时无法打印函数体内部的变量名
print(name)
------------------------------------------------------------------------ kangkang
使用global情况:
# 在函数体内部使用global时,可在外部直接调用函数内部变量名
name = 'kangkng'
# 定义一个函数体代码
def func():
# 使用global调用变量名
global name
# 函数体内部重新绑定一个变量名
name = 'zhangzhang'
# 调用函数func
func()
# 外py中打印name
print(name)
------------------------------------------------------------------------
zhangzhang
2、nonlocal
- 在函数嵌套使用时,通常在父代码体中无法调用子代码中变量名,
而nonlocal的作用是,可以在父代码中直接调用子代码中的变量名,条件是需要在子代码中使用nonlocal 调用需要的变量名
未使用nonlocal情况:
# 定义一个函数体代码
def outer():
# 绑定一个变量名
name = 'kangkang'
# 代码体内部再次定义一段函数体
def subcoat():
# 内层中绑定变量名
name = 'zhangzhang'
# 在函数外层打印变量名
print(name)
# 调用外层函数体代码
outer()
-----------------------------------------------------------------------
kangkang
使用nonlocal情况:
# 在函数体内部使用global时,可在外部直接调用函数内部变量名
def outer():
# 函数外层绑定一个变量名
name = 'kangkang'
# 代码体内部再次定义一段函数体
def subcoat():
# 在函数体内层使用nonlocal,调用变量名
nonlocal name
# 内层中绑定变量名
name = 'zhangzhang'
# 调用内层函数
subcoat()
# 在函数外层打印变量名
print(name)
# 调用外层函数体代码
outer()
----------------------------------------------------------------------
zhangzhang
二、函数名的多种用法
引言:
函数名就相当于变量名,只不过函数名绑定的是一段函数体代码,在我们使用这个函数名加括号时就可以调用这段代码体,具体由以下几种用法:
1、当做变量名赋值
def func():
print('我是func函数体代码')
res = func
print(res())
------------------------------------------------------------------------
我是func函数体代码
None
2、当作函数的参数
def func():
print('我是func函数体代码')
def func1(a):
print('我是func1函数体代码', a)
a()
func1(func)
------------------------------------------------------------------------
我是func1函数体代码 <function func at 0x000001D0C14D6310>
我是func函数体代码
3、当作函数的返回值
def func():
print('我是func函数体代码')
def func1():
print('我是func1函数体代码')
return func
res = func1()
print(res)
res()
------------------------------------------------------------------------
我是func1函数体代码
<function func at 0x00000218F95B6310>
我是func函数体代码
4、当作容器类型的数据
def spring():
print('我是春季,生机盎然')
def summer():
print('我是夏季,活力四射')
def autumn():
print('我是秋季,翩翩起舞')
def winter():
print('我是冬季,大雪纷飞')
while True:
season_dict = { '1': spring,
'2': summer,
'3': autumn,
'4': winter
}
season_select = input('根据编号,选择您喜欢的季节>>>:').strip()
if season_select in season_dict:
season_dict.get(season_select)()
else:
print('你选择的编号不存在')
------------------------------------------------------------------------
三、闭包函数
1、什么是闭包函数
一个函数的返回值是另外一个函数,返回的函数调用父函数内部的变量,如果返回的函数在外部被执行,就产生了闭包
2、闭包函数需满足的条件
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就是闭包函数:
条件一:
定义在函数内部的函数
条件二:
用到了外部函数空间名称中的名子
3、闭包函数的作用
作用:
使函数外部能够调用函数内部放入属性和方法
缺点:
闭包操作导致整个函数的内部环境被长久保存,占用大量内存
4、闭包函数的实际应用
1.函数内部变量名在外部被访问
def fun1():
name = 'python'
def inner():
print(name)
return inner
result = fun1()
result()
------------------------------------------------------------------------
python
2.函数体内部函数体代码可以通过外部访问
def fun2():
def inner():
print("执行了内部函数inner")
def all():
return inner
return all
result = fun2()
result()()
------------------------------------------------------------------------
执行了内部函数inner
四、装饰器
当我们需要将一段函数体代码在不改变调用方式和源代码的情况下,需要给这个段代码添加新的功能时,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给这段代码安装一个装饰器,装饰器是指将这段代码封装在闭包函数内,来达到既能满足上述条件,又能增加新的功能的条件
概念
- 在不修改被装饰对象源代码和调用方式的情况下给被装饰的对象添加新的功能
本质
- 并不是一门新的技术,而是由函数参数、名称空间、函数名多种用法、闭包函数组合到一起的效果
口诀
- 对修改封闭,对扩展开放
1、装饰器推导流程
1、首先定义一段函数体代码,当我们给这段函数传入指定的参数时,他就会暂停一秒,然后运行,使它在运行结束后,能够统计它的运行时间
import time
def index(a, b):
time.sleep(1)
print(index,a, b)
2、通常,我们只需要在这段代码运行前打印一个时间戳,运行后再次打印一个时间戳,在这段代码运行结束后通过前后时间的插值就能统计出这段代码的运行时间,但这种办法使用起来比较麻烦且只能使用一次
方法一:
import time
def index(a, b):
start = time.time()
time.sleep(1)
print(index, a, b)
end = time.time()
print(end - start)
index(1,2)
方式二:
import time
def index(a, b):
time.sleep(1)
print(index, a, b)
start = time.time()
index(1,2)
end = time.time()
print(end - start)
3、通过上述方法的方式二,我们可以得出将函数名包裹在统计时间功能代码内,这样在调用时相对便捷,进一步思考,若将这段代码使用函数封包,那样在调用时就可以更为便捷,在以后统计该代码时,只需要调用封包这段代码的函数名就可以直接统计这段代码的运行时间
import time
def index(a, b):
time.sleep(1)
print(index, a, b)
def time_():
start = time.time()
index()
end = time.time()
print(end - start)
time_()
------------------------------------------------------------------------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D:/pytcharm项目文件路径/38/11.py", line 297, in <module>
time_()
File "D:/pytcharm项目文件路径/38/11.py", line 293, in time_
index()
TypeError: index() missing 2 required positional arguments: 'a' and 'b'
4、虽然这种方式可以行得通,但只能针对没有参数的函数体代码,若这段代码需要传参者无法运行,并直接报错。再次进一步思考,只需要将封包的这段函数设置为有参函数就可解决这个问题
import time
def index(a, b):
time.sleep(1)
print(index, a, b)
def core(a,b):
start = time.time()
index(a, b)
end = time.time()
print(end - start)
core(1, 2)
------------------------------------------------------------------------
<function index at 0x000001F4A0026310> 1 2
1.0047826766967773
5、由上推导可看出,虽然此功能可以更为便捷的统计代码执行时间,但若是源代码的参数需要修改则封包它的参数也需要修改,这时我们可联想到将参数修改为可变长参数,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import time
def index(a, b):
time.sleep(1)
print(index, a, b)
def core(*args,**kwargs):
start = time.time()
index(*args, **kwargs)
end = time.time()
print(end - start)
core(1,2)
------------------------------------------------------------------------
<function index at 0x000002ECDD4E6310> 1 2
1.004744529724121
6、这样无论源代码参数如何修改,我们都可以进行传参,虽然这个问题解决了,但考虑使用的广泛性,若有其他函数体也需要用到这个功能时,还需要重新修改封包内代码,这时,我们可以使用闭包的方式来满足这个条件
import time
def index(a, b):
time.sleep(1)
print(index, a, b)
def func(x, y, z):
time.sleep(2)
print(func, x, y, z)
def outer(index):
def core(*args, **kwargs):
start = time.time()
index(*args, **kwargs)
end = time.time()
print(end - start)
return core
res = outer(func)
res(1, 2, 3)
------------------------------------------------------------------------
<function func at 0x0000018C23686670> 1 2 3
2.00856614112854
7、通过将源代码函数名放至闭包函数参数内,就可以达到可以调动任何函数体代码都可以执行此功能的方法,但并未满足闭包函数的条件,源代码的调用方式改变了,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将原函数体代码赋值的方式来达到调用方式和源代码都未改变的情况下来增加此功能
import time
def index(a, b):
time.sleep(1)
print(index, a, b)
def func(x, y, z):
time.sleep(2)
print(func, x, y, z)
def outer(index):
def core(*args, **kwargs):
start = time.time()
index(*args, **kwargs)
end = time.time()
print(end - start)
return core
index = outer(index)
index(1,2)
func = outer(func)
func(1, 2, 3)
------------------------------------------------------------------------
<function outer.<locals>.core at 0x0000026C17F58280> 1 2
1.004807710647583
<function outer.<locals>.core at 0x0000026C17F58940> 1 2 3
2.0077626705169678
8、虽然上述推导过程都已满足装饰器条件,但是考虑到源代码有返回值的情况,我们没有并没有获取,这时在进一步推导,可在装饰器函数内部调用源代码函数名的位置设置一个变量名用于接收返回值,传给装饰器底层return用于接收即可解决这个问题
import time
def index(a, b):
time.sleep(1)
print(index, a, b)
return 'index'
def func(x, y, z):
time.sleep(2)
print(func, x, y, z)
return 'func'
def outer(index):
def core(*args, **kwargs):
start = time.time()
res = index(*args, **kwargs)
end = time.time()
print(end - start)
return res
return core
index = outer(index)
res = index(1,2)
print(res)
func = outer(func)
res = func(1, 2, 3)
print(res)
------------------------------------------------------------------------
<function outer.<locals>.core at 0x0000020C50A78280> 1 2
1.0050580501556396
index
<function outer.<locals>.core at 0x0000020C50A78940> 1 2 3
2.0094454288482666
func
2、装饰器语法糖
什么是装饰器语法糖
当我们使用装饰器调用被装饰的函数体代码时,总是需要在调用前通过赋值的方式来调用,这样的方式相对比较麻烦,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到装饰器语法糖来节省时间和代码
语法糖的使用方法和条件
用法:
在源代码函数体上方使用@加装饰器函数名条件:
源代码需在装饰器下方
具体用法
import time
def outer(index):
def core(*args, **kwargs):
start = time.time()
res = index(*args, **kwargs)
end = time.time()
print(end - start)
return res
return core
@outer
def index(a, b):
time.sleep(1)
print(index, a, b)
return 'index'
index(1,2)
3、装饰器模板
def outer(func):
def inner(*args, **kwargs):
# 执行被装饰对象之前可以做的额外操作
res = func(*args, **kwargs)
# 执行被装饰对象之后可以做的额外操作
return res
return inner
Python基础之函数:2、globlal与nonlocal和闭包函数、装饰器、语法糖的更多相关文章
- Fluent_Python_Part3函数即对象,07-closure-decoration,闭包与装饰器
第7章 函数装饰器和闭包 装饰器用于在源码中"标记"函数,动态地增强函数的行为. 了解装饰器前提是理解闭包. 闭包除了在装饰器中有用以外,还是回调式编程和函数式编程风格的基础. 1 ...
- Python编程四大神兽:迭代器、生成器、闭包和装饰器
生成器 生成器是生成一个值的特殊函数,它具有这样一个特点:第一次执行该函数时,先从头按顺序执行,在碰到yield关键字时该函数会暂停执行该函数后续的代码,并且返回一个值:在下一次调用该函数执行时,程序 ...
- python装饰器 语法糖
简介: 装饰器(Decorators)是 Python 的一个重要部分.简单地说:他们是修改其他函数的功能的函数. 比如说我们写flask,路由就是用装饰器定义的.如果写权限控制,那么权限控制一般也是 ...
- python 装饰器(语法糖)
def login(func): def testlogin(): for i in range(3): _username="abc" ...
- Python记录9:函数4:名称空间作用域+闭包函数+装饰器
''' 一: 名称空间namespaces 名称空间就是存放名字与值绑定关系的内存空间 二: 名称空间分为三种 内置名称空间: 1. 特点: 存放是python解释器自 ...
- python_函数名的应用、闭包、装饰器
0.动态传参内容补充: 0.1 单纯运行如下函数不会报错. def func1(*args,**kwargs): pass func1() 0.2 *的魔性用法 * 在函数定义的时候,代表聚合. *在 ...
- python基础知识13---函数对象、函数嵌套、名称空间与作用域、装饰器
阅读目录 一 函数对象 二 函数嵌套 三 名称空间与作用域 四 闭包函数 五 装饰器 六 练习题 一 函数对象 1 函数是第一类对象,即函数可以当作数据传递 #1 可以被引用 #2 可以当作参数传递 ...
- 《python基础教程(第二版)》学习笔记 函数(第6章)
<python基础教程(第二版)>学习笔记 函数(第6章) 创建函数:def function_name(params): block return values 记录函数:def f ...
- 一文搞懂Python函数(匿名函数、嵌套函数、闭包、装饰器)!
Python函数定义.匿名函数.嵌套函数.闭包.装饰器 目录 Python函数定义.匿名函数.嵌套函数.闭包.装饰器 函数核心理解 1. 函数定义 2. 嵌套函数 2.1 作用 2.2 函数变量作用域 ...
随机推荐
- Python入门系列(一)安装环境
python是什么 python是一门很受欢迎的语言,除了不能生孩子以外,其它都可以做. 它擅长的领域是脚本工具和科学数据这一块,比如大数据,数据分析什么的. python安装 为了演示和验证教程可用 ...
- 第十一篇:vue.js监听属性(大作业进行时)
这个知识点急着用所以就跳过<计算属性>先学了 首先理解一下什么是监听:对事件进行监控,也就是当我进行操作(按了按钮之类的事件)时,会有相应的事情发生 上代码 <div id = &q ...
- 第三十二篇:vue的响应式原理
好家伙 什么是响应式?比较官方的回答: Vue.js 的核心包括一套"响应式系统". "响应式",是指当数据改变后,Vue 会通知到使用该数据的代码. 例如,视 ...
- 批量获取代理ip
获取站大爷免费代理ip,然后打印出来,也可以把他存放在其他容器中 # coding:utf-8 import requests, re requests.packages.urllib3.disabl ...
- Linux之搭建FTP服务
引用:FTP服务器(File Transfer Protocol Server)是在互联网上提供文件存储和访问服务的计算机,它们依照FTP协议提供服务. FTP是File Transfer Proto ...
- Docker实用篇
Docker实用篇 0.学习目标 1.初识Docker 1.1.什么是Docker 微服务虽然具备各种各样的优势,但服务的拆分通用给部署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分布式系统中,依赖的组件非常多,不同组件之间 ...
- WinUI(WASDK)项目实践——优雅的开发上位机应用(新)
摘要 这就是一个记录自己进行WinUI项目实践的博客,项目开源地址如下,觉得有帮助的可以去看看,因为项目都开源了,所以保姆级的讲解肯定不如直接看代码来的实在了. 电子脑壳项目地址 为什么叫新 因为之前 ...
- 【读书笔记】C#高级编程 第十九章 程序集
(一)程序集的含义 程序集是.NET用于部署和配置单元的术语. .NET应用程序包含一个或多个程序集.通常扩展名是EXE或DLL的.NET可执行程序称为程序集. 程序集是自我描述的安装单元,由一个或多 ...
- 阿色全息脑图,及制作软件AHMM
阿色全息脑图 AHMM 全息脑图是按照大系统观原理开发的新型思维工具,用于升维思考. 让您以系统的观点看待世界,专注系统的结构信息--全息,抓住事物的本质,透过表象和数据发现规律. 世间每项事物都是一 ...
- kibana启动停止命令
前提条件:kibana文件是属于kibana用户的 注意:路径根据具体实际情况修改 更改日志所属用户和用户组 chown kibana:kibana /usr/local/kibana-7.5.1-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