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HTML、CSS、JavaScript是前端的根基,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正如一辆车当然都是由一堆钢板和螺钉组成的,但是现在还有人拎着个锤子敲敲打打的造车吗?李书福说过,“汽车不过是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去一趟家具城和轮胎店,车不就造出来了吗?(好吧,我承认夸张系数有点大)

  码农的世界里面经常会提到造轮子,也就是你为了造车而先拿扳手大锤去敲一个车轮出来,然后再用你做出来的车轮你做出来的座椅去组装成车。这种方式绝对的私人订制,但是这都是BAT干的事,其他团队和开发者这么干估计只能造一辆小孩子的玩具车,还是给3岁以下儿童用的这种:

  

  大部分团队要做的是尽量使用现成的东西组装,而不是全部自己开发,就像现在网上卖的家具一样,一套组件寄过来组装一下就成了一张漂亮的桌子。工程上对于规模较大的产品,必须要用组件化的思维去开发,将项目分解成一个个小组件分给各个小组去开发,各个小组之间相互独立,最后将所有组件拼成一个完整的成品。而很多小部件其实是通用的,也有很多组织或者个人将自己做好的组件共享出来,直接使用这些现成的组件,显然是能大大加快开发进度的。

  另外,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终端设备的多样化、页面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前端技术已经越来越复杂了,再也不是3岁小孩的玩具水平了。比如说用户交互的增强,比如说终端的多样化,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前端开发的复杂度。这个时候从最底层从0开始开发,跟放着现成的打火机不用而去钻木取火一样,元谋人都笑了。

  一套Web代码,多平台应用

  众所周知,目前移动设备有安卓、苹果两大阵营,而国内微信的恐怖占有率也让我们不得不开发微信公众号版本,也就是一个应用至少需要android、iOS、Web App三个版本。3个版本使用完全不同的技术开发,相互之间不能共用代码,也就是说至少需要3班人马去开发。当然大家都希望直接用一套代码跑在3个平台上,具有这个能力的就只有Web App技术了,因为他本质上是一个网页,而网页是不分平台的。

  但纯Web App有两个问题,一是对硬件的操作能力较弱(原生只有HTML5的一些硬件API),二是性能比原生差。为了提高对硬件的操作能力,可以使用phoneGap、Titanium这种底层中间件来调用底层硬件,而且可以通过插件的形式扩展,可以说在调用硬件的能力上,这种方式跟原生已经没什么差异了。这种开发方式与开发Web App无异,目前多数hybrid App都是用这种方式开发的。另一方面,性能方面由于HTML5技术的发展,结合CSS3的话,性能上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这里你可能会说,Web App在安卓版微信上非常容易卡顿呀。这里要科普一下,Web App是通过Web View渲染的,如果Web View的渲染能力不行,就会有明显的卡顿现象,而安卓微信的Web View用的是10cent的X5内核,国产虽好,仍需努力!作为对比,可以将同样的Web App放到iOS版微信去看看,性能基本不输原生,因为iOS版微信用的是与Safari同样的Web View内核!在谷歌火狐等移动浏览器上,性能也相当高,而且随着技术发展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Web App和原生App在性能上的差异基本可以忽略了。

  前端好热闹

  因为设备的进化太快、多平台也需要web开发的需求旺盛,所以现在前端变得前所未有的热闹。各大互联网巨头都推出了自己的前端框架,但框架虽多,核心思想都只有一个:组件化开发。

  何为组件化开发呢?搭过积木吗?组件化就是讲一个个页面功能体做成一个个的积木块,开发的时候再将各个部分拼接出一个页面,如下每个框就是一个组件:

  

  一个网站由多个页面组成,一个页面由多个组件组成,然后大组件又可以由小组件组成,将小组件拼成大组件,将大组件拼成大组件,再拼成页面模块,这就是组件化开发。

  So Easy?Too Naive!

  这里看到的组件化只是UI表现层的组件化,完整的组件化还包括交互事件、展现样式、数据交互,也就是说组件拥有自己的属性、方法以及数据交互能力。比如常见的搜索提示列表,用户输入信息传到服务器上,服务器根据用户输入词查找后将数据返回前端,再由前端展示,效果如下:

  

  常用的UI库如Bootstrap实现了样式和动画的封装,但是数据交互方面还要自己处理。自己写也是可以的,服务器将数据返回来,然后前端用字符拼接或者DOM模板技术合成HTML放入网页中,这一步俗称渲染。当然渲染可以在前端做,也可以在服务器端完成。简单的字符串拼接大概是这样的:

 

<input type="text" id="" value="红烧肉" />
<input type="button" id="" value="搜索" />
<ul id="test-ul"> </ul>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var temp = '',
list = ['红烧肉 罐头', '红烧肉 调料', '红烧肉 猪肉', '红烧肉 包邮'], 
listNod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ul');
for (let n = 0, len = list.length; n < len; n++) {
temp +='<li>' + list[n] + '</li>';
}
listNode.innerHTML = temp;
</script>

  

  上面只是示例,实际工程中用的更多的是模板技术,现在模板技术多如牛毛,比如模板的Dust.js、doT.js,MVVM框架级的Angularjs、Knockoutjs等,王婆们都说自己瓜最甜了,选择困难症患者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组件完成之后,还需要一套底层框架来将组件们有机组织起来,根据场景调度出不同的组件来实现需求。这就是路由模块,以前路由模块都放在服务器端,现在还需要前端路由来实现单页应用。在应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除了需要用路由模块实现跳转之外,也还需要根据路由去按需加载每个场景所需的资源,同时保证各个资源的调度不发生冲突,这个资源加载器也算一个框架。

  从上面来看,为了实现组件化开发,我们至少要使用几个框架来组织代码,如果业务负责弹性较大的话,这样一套底层架构可不是随随便便简简单单就能做出来的。而如果自己制作UI的话,那工作量起码还得翻几倍,在人员不增的情况下,也就意味着开发周期翻几倍。想一想现在的互联网发展速度吧,等你花几周时间做出一套还算精致的UI,你那原本价值几百亿美刀的idea可能已经被10cent、100du这些公司做了,泪流满面之际你终于想起了火云邪神说的: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快,就是互联网行业的葵花宝典(妹子们放心、程序猿叔叔们都不看第一页的)。

  选择一个好用的开发环境

  为了实现组件化开发,我们一般会用到UI库、MVVM框架、模块加载器、项目管理和配置工具等一套东西,这个时候一个好的的开发环境就比较重要了,单纯用编辑器敲代码的刀耕火种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了。前端开发环境上,有些公司会用大而全的IDE,有些公司会用各种轻量化的工具组合,这个要看公司技术水平和技术架构的设定。另外,每个公司的开发都会或多或少引入一些现有的框架和类库,也就是俗称的轮子。近些年前端空前繁荣,各种框架层(qun)出(mo)不(luan)穷(wu),如何找到最适合你的项目的框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前端框架的更新非常快,一个框架火起来到退出人们视野,可能就只有短短两三年时间。显然,追随热门的风险相当大,特别是一些个人贡献的框架,因为精力有限,后续的技术支持其实很难保证。要选择适合公司业务而且稳定的主流的框架技术,这需要有相当的技术积累才能敲定,否则就是带着开发的小伙伴们去踩坑,等你把坑填好,突然发现这条路已经out了……

  在开发工具上,前端界比较火是sublime text(这只是一个编码器)和webstorm,这两个定制性很强,换句话说就是你要安装很多插件或者搭配很多工具才好用,比如好用的编码插件、调试必备的chrome、精致的UI组件库、合适的自动化部署工具、顺手的测试工具、规范的工程管理插件等等。对于初学者或者技术积累不足的开发人员来说,这些框架/工具的筛选都相当困难,这需要有大牛才可以定技术选型。另外大牛下面的小伙伴们十八种武艺也都要能耍一下才行,因此,对于技术架构并没那么完整的团队,这种技术套装显然不太明智。

  那何不选择一个大而全的开发环境呢?比如说Eclipse,关于Eclipse就不多介绍了,这里想说的是基于Eclipse开发的WeX5。首先,Wex5是基于Eclipse开发的,而Eclipse无需多言,IBM出品Java开发首选IDE,也就意味着WeX5可以做到前后端无缝结合。另外,WeX5选用的框架都是非常稳定流行的bootstrap、jquery、phonegap,再加上起步的技术支持,再也不用夜深人静时独自对着大坑默默流泪了。

  组件化方面,WeX5中集成了非常多的Boostrap组件,并使用knockout框架将组件属性和数据绑定起来,样式、用户交互、数据交互这几方面都完整的封装好了。数据绑定之后,改动前端的数据会自动反映到数据库中,数据库中的数据改动也会自动反映到前端展示,不需要考虑太多数据与表现关联的实现问题。使用的方法也非常简单,直接在属性页设置即可,管理起来也非常方便。

  而且除了组件,WeX5中更有意思的是他提供了很多现成的应用模板,大到一个站点(电商、旅游等业务),小到比如一个登陆页这样的模板,这个真的不要太贴心。我们开发的很多组件都可以从上面直接套用,或者加点小改就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好好利用这些现成的东西,把精力花在业务逻辑上,这才是快速开发的王道啊。  

  WeX5中的可视化开发

  一听到可视化开发,同学们第一反应就是C#的WinForm界面或者PS中的图片编辑效果吧,鼠标指哪,效果就去哪。然而,并不是这样的,前端开发跟桌面软件开发不同,也就是必须要符合W3C标准。最简单的例子:你选择一个按钮,然后在设计视图上绘制按钮,按钮并不在你鼠标指定的位置出现,而是按照W3C标准文档流来确定位置。你也不能随意拖动组件到任意位置,组件的布局和样式都还是要符合标准文档流的要求。当然你可以指定绝对定位来脱离文档流,这样就可以指定位置了,这些都是符合W3C标准的做法。本质上WeX5只是提供了一个界面来方便地添加组件和修改样式,并不是可以让你天马行空地设计界面的作弊器。你要实现一个布局,其实跟直接在编辑器里面写代码一样,还要要指定定位、浮动、边距这些,只是WeX5中可以更直观的实现而已。当然很多同学都想到了Dreamweaver的可视化设计,DW的可视化设计做出来的代码会有很多垃圾代码,只能做原型开发用,并不能直接用于线上发布的,而WeX5生成的是符合W3C标准的代码,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WeX5上开发App用的也是调用底层中间件的方式,用的是phoneGap的内核Cordova框架,UI体系则完全基于W3C的HTML5+CSS3+js;引入jQuery和Bootstrap并对移动做了底层优化,效率和性能接近原生应用。所以,用Wex5开发出来的应用可以打包成安卓App或者iOS App,也可以以Web App的形式运行在微信公众号上,当然PC端也是OK的。回到大家关心的性能和体积上,由于WeX5是以插件的形式调用Cordova框架,UI层上实行按需加载,所以在代码精简和性能上都有不错的表现。

除非你是BAT,前端开发中最好少造轮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web前端开发中常用的尺寸和位置

    我们在日常web前端开发过程中,会经常用到各种尺寸和位置.通常是js做动画的时候.轮播图,滚屏动画,粒子,碰撞检测,拖拽,滚动加载等等.这里我将常用的尺寸和位置的获取进行总结,不包括canvas,SV ...

  2. px em rem在WEB前端开发中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基于像素的字体大小所用的单位是px,但是随着响应式设计的不断火热,基于相对字体大小的单位em变开始流行起来.当然,rem也在Web前端开发人员讨论如何更好设置字体大小的讨论话题之列.是不是需 ...

  3. 一探前端开发中的JS调试技巧

    前言 调试技巧,在任何一项技术研发中都可谓是必不可少的技能.掌握各种调试技巧,必定能在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快速定位问题.降低故障概率.帮助分析逻辑错误等等.而在互联网前端开发越来越重要的今 ...

  4. WEB前端开发中的图片压缩

    web前端开发中,图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由于一些图片的大小加上现在国内的网速不给力等种种原因,我们非常有必要对网站使用的图片进行压缩,压缩图片必然会带来图片质量的损失,我们要尽可能的在质量降低很小的 ...

  5. 初学者Web介绍一些前端开发中的基本概念用到的技术

    Web开发是比较费神的,需要掌握很多很多的东西,特别是从事前端开发的朋友,需要通十行才行.今天,本文向初学者介绍一些Web开发中的基本概念和用到的技术,从A到Z总共26项,每项对应一个概念或者技术. ...

  6. 前端开发中的JS调试技巧

    前言:调试技巧,在任何一项技术研发中都可谓是必不可少的技能.掌握各种调试技巧,必定能在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快速定位问题.降低故障概率.帮助分析逻辑错误等等.而在互联网前端开发越来越重要的今 ...

  7. 前端开发中使用mac自带apache服务

    场景 前端开发中,总是会有这样的需求,就是快速的写一个脚本,或者一个简单的demo页面.这时,我们需要马上可以启动一个web服务,来支持开发. 我们可以安装一个全局的cli工具,通过node服务来满足 ...

  8. 【转】分享前端开发中通过js设置/获取cookie的一组方法

    在前端开发中,通常都需要获取并记录用户的某些操作设置,这样可以使用户下一次访问网站时不用进行重复的调整设置同一个功能. js方法的完整代码如下: var cookie = { set:function ...

  9. 【repost】一探前端开发中的JS调试技巧

    有请提示:文中涉及较多Gif演示动画,移动端请尽量在Wifi环境中阅读 前言:调试技巧,在任何一项技术研发中都可谓是必不可少的技能.掌握各种调试技巧,必定能在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快速定位问 ...

随机推荐

  1. Specify 的含义 ------ 转载

    specify block用来描述从源点(source:input/inout port)到终点(destination:output/inout port)的路径延时(path delay),由sp ...

  2. hashcode()和equals()

    一.equal()方法 Object类中equals()方法实现如下: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return (this == obj); } 通过该实 ...

  3. vue+axios完美实现前端路由拦截

    一.路由拦截 1.首先在router的index.js里配置一个自定义字段requireAuth,用该字段来判断进入该路由是否需要登录.如果已经登陆则进入该路由,反之则进入登录页面. 如图是路由配置: ...

  4. python———day01

    一.变量命名规则: 1,要有描述性: 2,变量名只能以  下划线,数字,字母组成,不可以有特殊符号和空格: 3,不能以中文为变量名(规范): 4,不能以数字开头: 5,保留字符(即关键字:如print ...

  5. 使用 nodeJs 开发微信公众号(设置自动回复消息)

    微信向第三方服务器发送请求时会降 signature .timestamp. nonce . openid(用户标识),发送内容会以 xml 的形式附加在请求中 回复消息前提我们得拿到用户id , 用 ...

  6. Intellij IDEA 中如何查看maven项目中所有jar包的依赖关系图(转载)

    Intellij IDEA 中如何查看maven项目中所有jar包的依赖关系图 2017年04月05日 10:53:13 李学凯 阅读数:104997更多 所属专栏: Intellij Idea   ...

  7. Cent OS 6.4下安装JDK1.6

    步骤1:查看Linux自带的JDK是否已安装 (卸载CentOS已安装的JDK)  安装好的CentOS会自带OpenJDK,用命令"java -version"查看,会有下面的信 ...

  8. IDEA中显示RunDashboard

    在打开.idea/workspace.xml,找到RunDashboard的配置,添加红色字体内容 <component name="RunDashboard"> &l ...

  9. EF.Mysql在codefirst模式下调用存储过程,和再DbFirst模式下的调用

    List<GetUserUpCrmList_Result> r = null; using (var context = new HimallContext()) { var parame ...

  10. gitlab 注册runner

    个人pc注册runner 注册gitlab-runner ```textPlease enter the gitlab-ci coordinator URL (e.g. https://gitl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