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协议:三次握手、四次挥手,你真的了解吗?
什么是TCP网络分层

应⽤层
应用层是网络协议栈中的最顶层,主要负责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其中一种常见的应用层协议是HTTP协议,它定义了应用程序之间如何传递报文。
传输层
传输层是为两台主机之间的应用进程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的层级。其中一种常见的传输层协议是TCP协议,它负责可靠的数据传输。
⽹络互连层
网络互连层负责主机之间的通信,它将传输层产生的数据包封装成分组数据包,并通过路由选择将其发送到目标主机。IP协议是网络互连层的主要协议,TCP和UDP协议都使用IP协议作为网络层协议。该层的主要作用是为数据包添加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并将数据包传送到目标地址。
⽹络访问层
网络访问层,也称为网络接口层,负责主机连接到物理网络所需的硬件和相关协议。以太网、Wi-Fi和蓝牙工作在这一层。网络访问层提供了主机与物理网络之间的接口。
网络协议栈中的分层结构有许多优点:
- 各层独立:分层结构限制了依赖关系的范围,使得各层之间可以使用标准化的接口进行通信。每一层不需要了解上下层的具体工作方式,这样增加或修改一个应用层协议不会对传输层协议造成影响。
- 灵活性更好:分层结构使得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可以只加载较少数量的协议,不需要应用层和传输层的功能。这样可以根据设备的需求选择加载的协议,提高了设备的灵活性。
- 易于测试和维护:分层结构提高了可测试性,可以独立地测试特定层的功能。此外,如果某一层有了更好的实现,可以整体替换掉该层,而无需对其他层进行修改,简化了系统的维护工作。
- 能促进标准化:分层结构使得每一层的职责清晰明确,便于进行标准化工作。每一层都有自己的规范和接口,使得不同厂商或组织可以遵循相同的标准进行开发,提高了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的互操作性。
TCP的三次握手中为什么是三次?为什么不是两次、四次?

TCP的三次握手是为了建立可靠的连接,确保通信双方都能够正常发送和接收数据。下面是三次握手的过程:
- 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带有SYN标志的数据包,表示请求建立连接。客户端将随机生成一个初始序列号(ISN)并将其放入SYN字段中。
-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的请求后,会发送一个带有SYN和ACK标志的数据包作为响应。服务器将确认序列号(ACK)设置为客户端的ISN加一,并生成自己的初始序列号。
-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响应后,会发送一个带有ACK标志的数据包作为确认。客户端将确认序列号设置为服务器的ISN加一。
通过三次握手,双方确认了彼此的收发能力和初始序列号,并建立了可靠的连接。为什么是三次握手而不是两次或四次呢?
如果只有两次握手,那么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不可靠的连接建立。例如,客户端发送了一个建立连接的请求,但由于网络延迟或其他原因,该请求在传输过程中被延迟到达服务器。服务器此时会误认为客户端要建立连接,于是发送确认响应。然而,客户端并未发送过请求,因此不会回复确认。这样就会导致服务器一直等待客户端的回复,浪费资源。
通过引入第三次握手,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在第一次握手时,客户端发出建立连接的请求,服务器接收到后进行响应。但是如果响应丢失了,客户端会再次发送请求,即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接收到后再次响应,这样就确保了双方都能正确地建立连接。
至于为什么不是四次握手,主要是因为虽然四次握手也可以实现可靠地同步双方的初始序列号,但由于第二步和第三步可以合并为一步,所以最终演变成了三次握手。而两次握手只能保证一方的初始序列号被对方成功接收,无法保证双方的初始序列号都能被确认接收。因此,三次握手是为了确保TCP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采取的最佳选择。
TCP的四次挥手为什么是四次?为什么不能是三次?

TCP的四次挥手是为了结束已建立的连接,确保双方都能正确地关闭连接并释放资源。下面是四次挥手的过程:
- 第一次挥手:客户端发送一个带有FIN(结束)标志的数据包,表示自己已经没有数据要发送了,请求关闭连接。
- 第二次挥手: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的结束请求后,会发送一个带有ACK(确认)标志的数据包作为响应,表示已收到客户端的结束请求。
- 第三次挥手:服务器发送一个带有FIN标志的数据包,表示自己也没有数据要发送了,请求关闭连接。
- 第四次挥手: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的结束请求后,会发送一个带有ACK标志的数据包作为确认,表示已收到服务器的结束请求。
通过四次挥手,双方确认彼此的结束请求,并最终关闭连接。为什么是四次挥手而不是三次?
在关闭连接时,需要确保双方都完成了数据的传输和接收,以防止数据丢失或错误。如果只有三次挥手,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
假设只有三次挥手,当客户端发送结束请求后,服务器收到后会发送确认,表示已收到客户端的结束请求。但是在此过程中,服务器可能还有未发送完的数据,如果直接关闭连接,那么这些数据就会丢失。因此,引入第三次挥手,服务器在发送结束请求前,先发送所有未发送完的数据,并等待客户端的确认。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的结束请求后,会确认并处理完未接收的数据,然后发送确认,表示自己已准备好关闭连接。
通过四次挥手,可以确保双方都能正确地结束连接,并处理未发送和未接收的数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因此,关闭连接需要四次挥手。
总结
分层结构具有多个优点。首先,每个层次都是相对独立的,这意味着可以在不影响其他层次的情况下进行修改和更新。其次,分层结构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删除或调整层次。第三,由于各层次之间的明确接口,易于测试和维护。最后,分层结构有助于促进标准化,因为每个层次的功能和接口都可以被规范化和标准化。
TCP协议中的三次握手用于建立可靠的连接。通过三次握手,客户端和服务器可以确认对方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并同意建立连接。而四次挥手的设计则旨在确保连接可以正确关闭。在四次挥手过程中,双方通信结束前,首先向对方发送关闭连接的请求,然后等待对方确认关闭请求,最后确认对方关闭请求并关闭连接。这两个过程是TCP协议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以上只是一篇关于TCP协议的面试文章的一小部分内容。后续将会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面试题,以深入探讨TCP协议的相关细节。
🔥🔥TCP协议:三次握手、四次挥手,你真的了解吗?的更多相关文章
- TCP协议—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的原理<转>
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的原理 TCP是面向连接的,无论哪一方向另一方发送数据之前,都必须先在双方之间建立一条连接.在TCP/IP协议中,TCP 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连接是通过三次握手进行初始化的.三 ...
- Tcp协议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一.什么是TCP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连接导向)的.可靠的. 基于IP的传输层协议.TCP在IP报文的协议号是6. 二.什 ...
- TCP协议 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当某个应用端想基于TCP协议与另一个应用端通信时,它会发送一个通信请求. 这个请求必须被送到一个确切的地址.在双方“握手”之后,TCP 将在两个应用程序之间建立一个全双工 (full-duplex) ...
- Python进阶----网络通信基础 ,OSI七层协议() ,UDP和TCP的区别 , TCP/IP协议(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Python进阶----网络通信基础 ,OSI七层协议() ,UDP和TCP的区别 , TCP/IP协议(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一丶CS/BS 架构 C/S: 客户端/服务器 定义: ...
- 在深谈TCP/IP三步握手&四步挥手原理及衍生问题—长文解剖IP
如果对网络工程基础不牢,建议通读<细说OSI七层协议模型及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封装过程?> 下面就是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Interne ...
- [na]TCP的三次握手四次挥手/SYN泛洪
1.TCP报文格式 上图中有几个字段需要重点介绍下: (1)序号:Seq序号,占32位,用来标识从TCP源端向目的端发送的字节流,发起方发送数据时对此进行标记. (2)确认序号:Ack序号,占32位, ...
- TCP/IP协议 | TCP协议 | UDP协议 | 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TCP/IP协议不仅仅指的是TCP 和IP两个协议,而是指一个由FTP.SMTP.TCP.UDP.IP等协议构成的协议簇, 只是因为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和IP协议最具代表性,所以被称为TCP ...
- TCP/I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本文通过图来梳理TCP-IP协议相关知识.TCP通信过程包括三个步骤:建立TCP连接通道,传输数据,断开TCP连接通道.如图所示,给出了TCP通信过程的示意图. TCP 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主要包括三部 ...
- 软件开发架构介绍||OSI七层协议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mac地址、ip协议、断开协议、tcp协议之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一.网络编程 软件开发架构 C/S架构 C:客户端 想体验服务的时候才会去找服务端体验服务 S:服务端 24小时不间断的提供服务,即时监听,随时待命 B/S架构 B:浏览器 想体验服务的时候 ...
- 救救孩子吧,到现在还搞不懂TCP的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本文在个人技术博客同步发布,详情可用力戳 亦可扫描屏幕右侧二维码关注个人公众号,公众号内有个人联系方式,等你来撩... 前几天发了一个朋友圈,发现暗恋已久的女生给我点了个赞,于是我当晚辗转反侧.彻 ...
随机推荐
- 【环境搭建】docker+nginx部署PHP
目的 使用docker容器完成nginx的安装以及部署PHP网页 步骤 一. 安装nginx 1. 拉取Nginx镜像 docker pull nginx //拉取镜像 docker images / ...
- 如何在Spring Boot中记录用户系统操作流程?
在现代Web应用程序中,记录用户系统操作流程对于监控用户行为.进行故障排查.安全审计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本篇博客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在Spring Boot中使用AOP(面向切面编程)和日志框架来实 ...
- C#.NET 国密SM2 加密解密 与JAVA互通 ver:20230805
C#.NET 国密SM2 加密解密 与JAVA互通 ver:20230805 .NET 环境:.NET6 控制台程序(.net core). JAVA 环境:JAVA8,带maven 的JAVA控制台 ...
- 其实webpack编译"模块化"的源码没那么难
我们在 webpack初体验 这篇文章中演示到,浏览器不支持 CommonJS ,在特定场景下才支持 Es Module ,而 webpack 可以将这些模块化的代码解析成浏览器可识别的语法. 那么 ...
- Jenkins远程执行shell脚本,超时报错(ERROR: Exception when publishing, exception message [Exec timed out or was interrupted after 120,001 ms])
通过Jenkins远程执行脚本时,发现Jenkins构建任务失败,但是服务器本身的脚本是生效的. 排查确认是Jenkins构建任务超时,导致Jenkins看板显示任务构建失败,但是服务器上的自动脚本执 ...
- 关于Vue的就地更新策略的解析
在Vue中使用v-for渲染列表时,默认使用就地更新策略.该策略默认是基于索引的,规定在列表绑定的数据元素顺序变化时,不会重新创建整个列表,而只是更新对应DOM元素上的数据.以下代码实现了一个TODO ...
- ATtiny88初体验(五):ADC
ATtiny88初体验(五):ADC ADC模块介绍 ATtiny88单片机包含一个10bit分辨率的ADC模块,拥有8个通道,最大采样率15kSPS,转换时间14us.ATtiny88的ADC参考电 ...
- Vue【原创】日历组件Calendar
最近项目中封装了一个日历组件,用于节假日管理,支持输入默认选中的日期,选择管理日期. 效果图: calendar组件: 1 <template> 2 <div class=" ...
- nodejs实现的一个简单粗暴的洗牌算法
据说名字长别人不一定看得到 之前用python,自带shuffle用的还是超爽的: 去年6月份自己动手用nodejs写一个21点扑克游戏的后台时,就需要一个洗牌算法,于是简单粗暴的实现了一个. 贴出来 ...
- NineData SQL 窗口支持深色模式,让程序员不再怕长期用眼!
您有没有尝试过被明亮的显示器闪瞎眼的经历? 在夜间或低光环境下,明亮的界面会导致许多用眼健康问题,例如长时间使用导致的眼睛疲劳.干涩和不适感,同时夜间还可能会抑制褪黑素分泌,给您的睡眠质量带来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