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缓存击穿

在谈论缓存击穿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下从缓存中加载数据的逻辑,如下图所示

因此,如果黑客每次故意查询一个在缓存内必然不存在的数据,导致每次请求都要去存储层去查询,这样缓存就失去了意义。如果在大流量下数据库可能挂掉。这就是缓存击穿。

场景如下图所示:

我们正常人在登录首页的时候,都是根据userID来命中数据,然而黑客的目的是破坏你的系统,黑客可以随机生成一堆userID,然后将这些请求怼到你的服务器上,这些请求在缓存中不存在,就会穿过缓存,直接怼到数据库上,从而造成数据库连接异常。

解决方案

在这里我们给出三套解决方案,大家根据项目中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讲下述三种方案前,我们先回忆下redis的setnx方法

SETNX key value

将 key 的值设为 value ,当且仅当 key 不存在。

若给定的 key 已经存在,则 SETNX 不做任何动作。

SETNX 是『SET if Not eXists』(如果不存在,则 SET)的简写。

可用版本:>= 1.0.0

时间复杂度: O(1)

返回值: 设置成功,返回 1。设置失败,返回 0 。

效果如下

redis> EXISTS job                # job 不存在

(integer) 0

redis> SETNX job "programmer"    # job 设置成功

(integer) 1

redis> SETNX job "code-farmer"   # 尝试覆盖 job ,失败

(integer) 0

redis> GET job                   # 没有被覆盖

"programmer"

1、使用互斥锁

该方法是比较普遍的做法,即,在根据key获得的value值为空时,先锁上,再从数据库加载,加载完毕,释放锁。若其他线程发现获取锁失败,则睡眠50ms后重试。

至于锁的类型,单机环境用并发包的Lock类型就行,集群环境则使用分布式锁( redis的setnx)

集群环境的redis的代码如下所示:

String get(String key) {

String value = redis.get(key);

if (value  == null) {

if (redis.setnx(key_mutex, "1")) {

// 3 min timeout to avoid mutex holder crash

redis.expire(key_mutex, 3 * 60)

value = db.get(key);

redis.set(key, value);

redis.delete(key_mutex);

} else {

//其他线程休息50毫秒后重试

Thread.sleep(50);

get(key);

}

}

}

优点

  1. 思路简单

  2. 保证一致性

缺点

  1. 代码复杂度增大

  2. 存在死锁的风险

2、异步构建缓存

在这种方案下,构建缓存采取异步策略,会从线程池中取线程来异步构建缓存,从而不会让所有的请求直接怼到数据库上。该方案redis自己维护一个timeout,当timeout小于System.currentTimeMillis()时,则进行缓存更新,否则直接返回value值。

集群环境的redis代码如下所示:

String get(final String key) {

V v = redis.get(key);

String value = v.getValue();

long timeout = v.getTimeout();

if (v.timeout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 异步更新后台异常执行

threadPool.execute(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String keyMutex = "mutex:" + key;

if (redis.setnx(keyMutex, "1")) {

// 3 min timeout to avoid mutex holder crash

redis.expire(keyMutex, 3 * 60);

String dbValue = db.get(key);

redis.set(key, dbValue);

redis.delete(keyMutex);

}

}

});

}

return value;

}

优点

  1. 性价最佳,用户无需等待

缺点

  1. 无法保证缓存一致性

3、布隆过滤器

1、原理

布隆过滤器的巨大用处就是,能够迅速判断一个元素是否在一个集合中。因此他有如下三个使用场景:

  1. 网页爬虫对URL的去重,避免爬取相同的URL地址

  2. 反垃圾邮件,从数十亿个垃圾邮件列表中判断某邮箱是否垃圾邮箱(同理,垃圾短信)

  3. 缓存击穿,将已存在的缓存放到布隆过滤器中,当黑客访问不存在的缓存时迅速返回避免缓存及DB挂掉。

OK,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布隆过滤器的原理

其内部维护一个全为0的bit数组,需要说明的是,布隆过滤器有一个误判率的概念,误判率越低,则数组越长,所占空间越大。误判率越高则数组越小,所占的空间越小。

假设,根据误判率,我们生成一个10位的bit数组,以及2个hash函数((f_1,f_2)),如下图所示(生成的数组的位数和hash函数的数量,我们不用去关心是如何生成的,有数学论文进行过专业的证明)。

假设输入集合为((N_1,N_2)),经过计算(f_1(N_1))得到的数值得为2,(f_2(N_1))得到的数值为5,则将数组下标为2和下表为5的位置置为1,如下图所示

同理,经过计算(f_1(N_2))得到的数值得为3,(f_2(N_2))得到的数值为6,则将数组下标为3和下表为6的位置置为1,如下图所示

这个时候,我们有第三个数(N_3),我们判断(N_3)在不在集合((N_1,N_2))中,就进行(f_1(N_3),f_2(N_3))的计算

  1. 若值恰巧都位于上图的红色位置中,我们则认为,(N_3)在集合((N_1,N_2))中

  2. 若值有一个不位于上图的红色位置中,我们则认为,(N_3)不在集合((N_1,N_2))中

以上就是布隆过滤器的计算原理,下面我们进行性能测试,

2、性能测试

代码如下:

(1)新建一个maven工程,引入guava包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com.google.guava</groupId>

<artifactId>guava</artifactId>

<version>22.0</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ies>

(2)测试一个元素是否属于一个百万元素集合所需耗时

package bloomfilter;

import com.google.common.hash.BloomFilter;

import com.google.common.hash.Funnels;

import java.nio.charset.Charset;

public class Test {

private static int size = 1000000;

private static BloomFilter<Integer> bloomFilter =BloomFilter.create(Funnels.integerFunnel(), siz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bloomFilter.put(i);

}

long startTime = System.nanoTime(); // 获取开始时间

//判断这一百万个数中是否包含29999这个数

if (bloomFilter.mightContain(29999)) {

System.out.println("命中了");

}

long endTime = System.nanoTime();   // 获取结束时间

System.out.println("程序运行时间: " + (endTime - startTime) + "纳秒");

}

}

输出如下所示

命中了

程序运行时间: 219386纳秒

也就是说,判断一个数是否属于一个百万级别的集合,只要0.219ms就可以完成,性能极佳。

(3)误判率的一些概念

首先,我们先不对误判率做显示的设置,进行一个测试,代码如下所示

package bloomfilter;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com.google.common.hash.BloomFilter;

import com.google.common.hash.Funnels;

public class Test {

private static int size = 1000000;

private static BloomFilter<Integer> bloomFilter =BloomFilter.create(Funnels.integerFunnel(), siz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bloomFilter.put(i);

}

List<Integer> list = new ArrayList<Integer>(1000);

//故意取10000个不在过滤器里的值,看看有多少个会被认为在过滤器里

for (int i = size + 10000; i < size + 20000; i++) {

if (bloomFilter.mightContain(i)) {

list.add(i);

}

}

System.out.println("误判的数量:" + list.size());

}

}

输出结果如下

误判对数量:330

如果上述代码所示,我们故意取10000个不在过滤器里的值,却还有330个被认为在过滤器里,这说明了误判率为0.03.即,在不做任何设置的情况下,默认的误判率为0.03。

下面上源码来证明: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误判率为0.03时,底层维护的bit数组的长度如下图所示

将bloomfilter的构造方法改为

private static BloomFilter<Integer> bloomFilter = BloomFilter.create(Funnels.integerFunnel(), size,0.01);

即,此时误判率为0.01。在这种情况下,底层维护的bit数组的长度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见,误判率越低,则底层维护的数组越长,占用空间越大。因此,误判率实际取值,根据服务器所能够承受的负载来决定,不是拍脑袋瞎想的。

3、实际使用

redis伪代码如下所示

String get(String key) {

String value = redis.get(key);

if (value  == null) {

if(!bloomfilter.mightContain(key)){

return null;

}else{

value = db.get(key);

redis.set(key, value);

}

}

return value;

}

优点

  1. 思路简单

  2. 保证一致性

  3. 性能强

缺点

    1. 代码复杂度增大

    2. 需要另外维护一个集合来存放缓存的Key

    3. 布隆过滤器不支持删值操作

转自:https://blog.csdn.net/hjm4702192/article/details/80518952

【Redis】- 缓存击穿的更多相关文章

  1. redis 缓存击穿 看一篇成高手系列3

    什么是缓存击穿 在谈论缓存击穿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下从缓存中加载数据的逻辑,如下图所示 因此,如果黑客每次故意查询一个在缓存内必然不存在的数据,导致每次请求都要去存储层去查询,这样缓存就失去了意义.如果 ...

  2. redis缓存击穿和缓存雪崩

    工作中经常会用到redis来做缓存,以防止后台db挂掉.但是db数据一般都在10T以上,不可能把mysql中的数据全部放入redis中,所以一般是将一些热key放入redis中. 缓存击穿 一个请求先 ...

  3. Redis缓存击穿

    缓存击穿 缓存击穿,是指一个key非常热点,在不停的扛着大并发,大并发集中对这一个点进行访问,当这个key在失效的瞬间,持续的大并发就穿破缓存,直接请求数据库,就像在一个屏障上凿开了一个洞. 比如在做 ...

  4. Redis缓存击穿、缓存穿透、缓存雪崩

    文章原创于公众号:程序猿周先森.本平台不定时更新,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上篇文章谈到了Redis分布式锁,实际上就是为了解释为什么做缓存采用Redis而不使用map/guava.缓存 ...

  5. 谈谈redis缓存击穿透和缓存击穿的区别,雪崩效应

    面试经历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以为缓存击穿和缓存穿透是一个东西,直到最近去腾讯面试,面试官问我缓存击穿和穿透的区别:我回答它俩是一样的,面试官马上抬起头用他那细长的单眼皮眼睛瞪着我说:"你 ...

  6. Redis 缓存击穿(失效)、缓存穿透、缓存雪崩怎么解决?

    原始数据存储在 DB 中(如 MySQL.Hbase 等),但 DB 的读写性能低.延迟高. 比如 MySQL 在 4 核 8G 上的 TPS = 5000,QPS = 10000 左右,读写平均耗时 ...

  7. redis缓存击穿问题一种思路分享

    思路每一个key都有一个附属key1,附属key1可以是key加特定前缀组成,key对应value为真正的缓存数据,附属key1对应的value不重要,可以是随便一个值,附属key1的作用主要是维护缓 ...

  8. redis缓存穿透,缓存击穿,缓存雪崩

    概念解释 redis 缓存穿透 key对应的数据在数据源并不存在,每次针对此key的请求从缓存获取不到,请求都会到数据源,从而可能压垮数据源.比如用一个不存在的用户id获取用户信息,不论缓存还是数据库 ...

  9. Redis缓存雪崩、缓存穿透、热点Key解决方案和分析

    缓存穿透 缓存系统,按照KEY去查询VALUE,当KEY对应的VALUE一定不存在的时候并对KEY并发请求量很大的时候,就会对后端造成很大的压力. (查询一个必然不存在的数据.比如文章表,查询一个不存 ...

  10. redis缓存介绍以及常见问题浅析

    # 没缓存的日子: 对于web来说,是用户量和访问量支持项目技术的更迭和前进.随着服务用户提升.可能会出现一下的一些状况: 页面并发量和访问量并不多,mysql足以支撑自己逻辑业务的发展.那么其实可以 ...

随机推荐

  1. 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

    分布式文件系统概述 相对于传统的本地文件系统而言,分布式文件系统(Distribute File System)是一种通过网络实现文件在多台主机上进行分布式存储的文件系统.分布式文件系统的设计一般采用 ...

  2. Python学习手册之正则表达式和元字符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 Python 的数据封装.类方法.静态方法和属性函数,现在我们介绍 Python 的正则表达式和元字符.查看上一篇文章请点击:https://www.cnblogs.com ...

  3. 爬虫-windows下安装Scrapy及scrapy模块介绍

    一:安装wheel  wheel介绍 二:安装twisted twisted是由python编写的一款基于事件驱动的网络引擎,使用twisted模块将python的异步请求(异步模型介绍)成为可能且简 ...

  4. rails应用使用carrierwave和mini_magick上传用户头像

    1. 在Gemfile添加 gem 'carrierwave' gem 'mini_magick' 执行 bundle install 2. 生成uploader rails generate upl ...

  5. c++动态库封装及调用(1、动态库介绍)

    1.一个程序从源文件编译生成可执行文件的步骤: 预编译 -->  编译 -->  汇编 --> 链接 (1)预编译,即预处理,主要处理在源代码文件中以“#”开始的预编译指令,如宏展开 ...

  6. 华天正real210开发板测试-第1篇

    1. 网上买的real210二手开发板,今天刚到测试一下 2. 启动方式,不过目前唯一的问题是没有开发资料,然后给原厂发了份邮件要资料,原厂爽快的给了,必须给华天正这服务态度点个赞啊 3. 调到nan ...

  7. 关于DataTable.Select方法偶尔无法正确查到数据的处理方法

    项目中经常用DataTable在内存中存储并操作数据,在进行报表开发的时候,报表的各种过滤功能用这个内存表可以大现身手,但最近在使用过程中却遇到一个奇怪的现象,现将该问题及处理方法记录一下.这是在做护 ...

  8. [转帖]localhost与127.0.0.1的区别

    localhost与127.0.0.1的区别 https://www.cnblogs.com/hqbhonker/p/3449975.html 前段时间用PG的时候总有问题 当时没有考虑 localh ...

  9. javaweb(九)—— 通过Servlet生成验证码图片

    一.BufferedImage类介绍 生成验证码图片主要用到了一个BufferedImage类,如下:

  10. 【JAVA】关于java中 类.class.getResource("/").getPath()获取路径有空格的问题

    写了一个web工程,在本地测试正确,但是部署到服务器上就出现错误.原因是读取不到配置文件. 后来从打印出来的文件路径中发现是用Java的class.getResour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