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介绍Pytorch中常用的几个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包括RNN,LSTM,GRU,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点。

nn.Embedding

在使用各种NLP模型之前,需要将单词进行向量化,其中,pytorch自带一个Embedding层,用来实现单词的编码。Embedding层 随机初始化了一个查询表,他可以将一个词转换成一个词向量。需要注意的是,Embedding层输入的是一个tensor long 类型,表示读取第多少个tensor,等于token的数量。

import torch.nn as nn
embeds = nn.Embedding(2,5) word_to_ix = {"one":0,"hot":1}
token_id = torch.tensor([word_to_ix["one"]],dtype=torch.long) one_embed = embeds(token_id)

RNN

计算公式如下:

\[h_t = thah(W_{hh}h_{t-1} + W_{xh}x_t +b_{hh}) \\ y_t = W_{hy}h_t
\]

Pytorch中的RNN

nn.RNN(
input_size,
hidden_size,
num_layers,
nonlinearity,
bias,
batch_first,
dropout,
bidirectional
)

input_size: 输入维度

hidden_size:隐层维度,在RNN中也是输出的维度

num_layers :RNN的层数,默认为1

nonlinearity :非线性函数,默认为'tanh' , 也可以设置为'relu'

bias : 偏置参数,默认为True

batch_first : 输入向量第一维度是batch 还是 seq(序列长度), 默认为False

dropout :默认为0,设置是否在RNN层的末尾增加dropout操作

bidirectional : 是否为双向RNN,默认为False

RNN 中的输入与输出

out 等于所有step 中h 的输出的拼接

x : ( batch, seq , input_size) 当btach_first = True

h0 / ht : (num_layers, batch, hidden_size)

out : (batch, seq, hidden_size)

out , ht = RNN(x, h0)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输入为 (3,10,100),表示3个batch,长度为10,每个单词表征为100维度。设置hidden_size 为20,这个时候,h的尺寸为[1,3,20]表示1层rnn,3个batch,20是隐层,然后out是[3,10,20].

rnn = nn.RNN(input_size =100,hidden_size = 20,batch_first=True)
x = torch.randn(3,10,100) out, h = rnn(x,torch.zeros(1,3,20))
print(out.shape)
print(h.shape) # [3,10,20]
# [1,3,20 ]

也可以直接查看RNN中的参数的尺寸

rnn = nn.RNN(100,20)
# rnn的参数名为:
# odict_keys(['weight_ih_l0','weight_hh_l0','bias_ih_l0','bias_hh_l0'])
print(rnn.weight_hh_l0.shape)
# [20,20]

多层RNN要注意的是要这是layer的双向设置,如何layer设置是双向的,那么 计算方式如下:

x : ( batch, seq , input_size) 当btach_first = True

h0 / ht : (num_layers2, batch, hidden_size) #只有这里有区别,num_layers2

out : (batch, seq, hidden_size)

RNNCell

RNNCell 计算公式和RNN一样,不过RNNCell每次运行只执行一步,因此,RNNCell的尺寸计算方式也会有所区别

RNNCell(
input_size,
hidden_size,
bias=True,
nonlinearity='tanh',
device=None,
dtype=None
)

输入输出尺寸:

xt : [batch, wordvec]

ht_1 / ht : [batch, hidden_size]

举个例子:

cell1 = nn.RNNCell(100,20)
xt = torch.randn(3,100) h1 = cell1(xt, torch.randn(3,20))
print(h1.shape)
# [3,20]

LSTM

LSTM 的计算公式和结构图如下所示:包含四个门,输入门 i 控制多少信息可以输入,遗忘门f作用在先前的记忆c^{t-1} 上,作用是过滤一部分之前的记忆,输出门作用在新的记忆c^{t} 上,得到最终的输出h

Pytorch 中的LSTM

在Pytorch中LSTM的使用跟RNN一样,区别是LSTM中的output有两个,一个是c一个是h,这里的c和h的尺寸大小是一样的。

nn.LSTM(
input_size,
hidden_size,
num_layers,
bias,
batch_first,
dropout,
bidirectional
)

input_size: 输入维度

hidden_size:隐层维度,在RNN中也是输出的维度

num_layers :RNN的层数,默认为1

nonlinearity :非线性函数,默认为'tanh' , 也可以设置为'relu'

bias : 偏置参数,默认为True

batch_first : 输入向量第一维度是batch 还是 seq(序列长度), 默认为False

dropout :默认为0,设置是否在RNN层的末尾增加dropout操作

bidirectional : 是否为双向RNN,默认为False

用法示例:

>>> rnn = nn.LSTM(10, 20, 2)
>>> input = torch.randn(5, 3, 10)
>>> h0 = torch.randn(2, 3, 20)
>>> c0 = torch.randn(2, 3, 20)
>>> output, (hn, cn) = rnn(input, (h0, c0))

LSTM 中的输入与输出

与RNN不一样的是,LSTM 中多了一个记忆参数c, 所以输入输出都多了c, 这里的c 和 h 的尺寸一模一样。

output, (hn, cn) = rnn(input, (h0, c0))

x : ( batch, seq , input_size) 当btach_first = True

h / c : (num_layers, batch, hidden_size)

output : (batch, seq, hidden_size) # h的拼接

一个例子:

lstm = nn.LSTM(input_size = 100,hidden_size=20,num_layer=4,batch_first=True)
x = torch.randn(3,10,100)
out, (h,c) = lstm(x)
print(out.shape,h.shape,c.shape) # [3,10,20] [4,3,20] [4,3,20]

LSTMCell

同样的LSTM也有Cell版本,和上述RNNCell原理一样,都是只执行一个时间步

nn.LSTMCell(
input_size,
hidden_size,
bias=True,
device=None,
dtype=None
)

尺寸计算:

xt : [batch, wordvec]

h / c : [batch, hidden_size]

举个例子:

cell = nn.LSTMCell(100,20)
xt = torch.randn(3,100)
h = torch.zeros(3,20)
c = torch.zeros(3,20) h_out, c_out = cell(xt, [h,c])
print(h_out.shape)
# [3,20]

通过LSTMCell 构建多层LSTM

cell1 = nn.LSTMCell(100,30)
cell2 = nn.LSTMCell(30,20) h1 = torch.zeros(3,30)
c1 = torch.zeros(3,30)
h2 = torch.zeros(3,30)
c2 = torch.zeros(3,30) for xt in x:
h1,c1 = cell1(xt,[h1,c1])
h2,c2 = cell2(h1,[h2,c2])
print(h2.shape,c2.shape)
# [3,20] [3,20]

GRU

GRU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重置门rt 用于过滤一部分过去的信息,更新门zt 用来控制多少保留多少旧信息和输出多少新信息

Pytorch 中的GRU

这里GRU的参数跟RNN的参数基本一样,区别是GRU中不能设置激活函数。

nn.GRU(
input_size,
hidden_size,
num_layers,
bias,
batch_first,
dropout,
bidirectional
)

input_size: 输入维度

hidden_size:隐层维度,在RNN中也是输出的维度

num_layers :RNN的层数,默认为1

bias : 偏置参数,默认为True

batch_first : 输入向量第一维度是batch 还是 seq(序列长度), 默认为False

dropout :默认为0,设置是否在RNN层的末尾增加dropout操作

bidirectional : 是否为双向RNN,默认为False

序列模型采样方法

针对一段长文本,如果要使用循环神经网络去训练,必须要做采样,因为循环神经网络无法做长序列学习,这里常用的采样方式有两种。

  1. 随机采样

随机的选取一段样本用来训练,这个时候,每一个batch中的尾巴和下一个batch 的头部是没有任何关联的,所以需要训练的时候,每一个batch后,需要重新初始化一下隐层,此外还需要对隐层进行detach,中断计算图。

  1. 相邻采样

令相邻的两个随机小批量在原始序列上的位置相毗邻, 这样由于相邻的batch是连接起来的,所以这个时候,只需要在第一个batch前初始化一个隐藏状态,无需在每个batch结束后初始化。另外,由于模型串联使得梯度计算开销增大,所以在这里依然还是要在每个batch 结束后进行detach操作,中断计算图。

完整示例

一个lstm网络示例,注意这里使用Glove来初始化Embedding权重,然后取LSTM最后一层的输出,喂入到线性层中。

class BLSTM(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USE_GLOVE,pretrained_emb,token_size,batch_size,device):
super(BLSTM, self).__init__() self.embedding = nn.Embedding(
num_embeddings=token_size,
embedding_dim=300
)
self.device = device
# Loading the GloVe embedding weights
if USE_GLOVE:
self.embedding.weight.data.copy_(torch.from_numpy(pretrained_emb)) self.text_lstm = nn.LSTM(300,150,num_layers=1,batch_first=True) #b,n,150 self.linear = nn.Sequential(
nn.Linear(150,125),
nn.ReLU(),
nn.Dropout(0.2),
nn.Linear(125,32),
nn.ReLU(),
nn.Dropout(0.4),
nn.Linear(32,1)
) def forward(self,text_feat): text_emb = self.embedding(text_feat) first_lstm_out = [] init_h = torch.full((1,text_feat.shape[0],150),0).float().to(self.device)
init_c = torch.full((1,text_feat.shape[0],150),0).float().to(self.device) out,_ = self.text_lstm(text_emb,[init_h,init_c])
out_pre = out[:,-1,:] # get last representation
output = self.linear(out)
return output

Pytorch系列:(六)自然语言处理NLP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自然语言处理(NLP) - 数学基础(1) - 总述

    正如我在<2019年总结>里说提到的, 我将开始一系列自然语言处理(NLP)的笔记. 很多人都说, AI并不难啊, 调现有库和云的API就可以啦. 然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首先, AI这 ...

  2. 自然语言处理(NLP) - 数学基础(1) - 排列组合

    正如我在<自然语言处理(NLP) - 数学基础(1) - 总述>一文中所提到的NLP所关联的概率论(Probability Theory)知识点是如此的多, 饭只能一口一口地吃了, 我们先 ...

  3. CSS 魔法系列:纯 CSS 绘制各种图形《系列六》

    我们的网页因为 CSS 而呈现千变万化的风格.这一看似简单的样式语言在使用中非常灵活,只要你发挥创意就能实现很多比人想象不到的效果.特别是随着 CSS3 的广泛使用,更多新奇的 CSS 作品涌现出来. ...

  4. WCF编程系列(六)以编程方式配置终结点

    WCF编程系列(六)以编程方式配置终结点   示例一中我们的宿主程序非常简单:只是简单的实例化了一个ServiceHost对象,然后调用open方法来启动服务.而关于终结点的配置我们都是通过配置文件来 ...

  5. SQL Server 2008空间数据应用系列六:基于SQLCRL的空间数据可编程性

    原文:SQL Server 2008空间数据应用系列六:基于SQLCRL的空间数据可编程性 友情提示,您阅读本篇博文的先决条件如下: 1.本文示例基于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

  6. R语言数据分析系列六

    R语言数据分析系列六 -- by comaple.zhang 上一节讲了R语言作图,本节来讲讲当你拿到一个数据集的时候怎样下手分析,数据分析的第一步.探索性数据分析. 统计量,即统计学里面关注的数据集 ...

  7. java基础解析系列(六)---深入注解原理及使用

    java基础解析系列(六)---注解原理及使用 java基础解析系列(一)---String.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 java基础解析系列(二)---Integer ja ...

  8. Pytorch系列教程

    介绍 不久前Pytorch发布了1.0版本,官网的doc页也更新了.这里说下官网的教程很实用,边学pytorch搭网络边学NLP-图像等领域的先进技术. 官网的教程都是英文的,本人就用这个系列博客做个 ...

  9. 【转载】PyTorch系列 (二):pytorch数据读取

    原文:https://likewind.top/2019/02/01/Pytorch-dataprocess/ Pytorch系列: PyTorch系列(一) - PyTorch使用总览 PyTorc ...

  10. 自然语言处理NLP快速入门

    自然语言处理NLP快速入门 https://mp.weixin.qq.com/s/J-vndnycZgwVrSlDCefHZA [导读]自然语言处理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一个重要的分支,它研究能实现人与 ...

随机推荐

  1. 攻防世界 resver catch-me

    catch-me asis-ctf-quals-2016 附件给了个压缩包文件,重命名,解压,获取到elf文件 程序有两处关键比较 第一处: 这里进行动态调试,得到v3=0xB11924E1, byt ...

  2. 14、MyBatis教程之全部(包括所有章节)

    MyBatis 3.5.5 教程 1.环境准备 jdk 8 + MySQL 5.7.19 maven-3.6.1 IDEA 学习前需要掌握: JDBC MySQL Java 基础 Maven Juni ...

  3. Android studio 简易登录界面

    •参考资料 [1]:视频资源 [2]:Android TextView设置图标,调整图标大小 •效果展示图 •前置知识 TextView EditText Button 以及按压效果,点击事件 •出现 ...

  4. KubeEdge云边协同设计原理

    云端组件CloudCore与k8s Master的关系 从黑盒角度看,CloudCore就是k8s的一个插件,它是非侵入的来扩展k8s的一部分功能,将原来云上的节点映射到边缘端进行管理,一个Cloud ...

  5. python自动统计zabbix系统监控覆盖率

    脚本主要功能: 1)通过zabbix api接口采集所有监控主机ip地址: 2)通过cmdb系统(蓝鲸)接口采集所有生产主机IP地址.主机名.操作系统.电源状态: 3)以上2步返回数据对比,找出未监控 ...

  6. electron踩坑系列之一

    前言 以electron作为基础框架,已经开发两个项目了.第一个项目,我主要负责用react写页面,第二项目既负责electron部分+UI部分. 做项目,就是踩坑, 一路做项目,一路踩坑,坑多不可怕 ...

  7. go中控制goroutine数量

    控制goroutine数量 前言 控制goroutine的数量 通过channel+sync 使用semaphore 线程池 几个开源的线程池的设计 fasthttp中的协程池实现 Start Sto ...

  8. 安装Dynamics CRM Report出错二

    提示账户不是本地用户且不受支持 找到所需的服务,使用域管理员用户更改服务运行的账户.应用和确定 重新启动服务 重新运行安装向导,环境验证成功

  9. 迷宫问题(BFS)

    给定一个n* m大小的迷宫,其中* 代表不可通过的墙壁,而"."代表平地,S表示起点,T代表终点.移动过程中,如果当前位置是(x, y)(下标从0开始),且每次只能前往上下左右.( ...

  10. 并发编程-线程池&J.U.C

    8. 共享模型之工具 8.1 线程池 池化技术相比大家已经屡见不鲜了,线程池.数据库连接池.Http 连接池等等都是对这个思想的应用.池化技术的思想主要是为了减少每次获取资源的消耗,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