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ocaoseo.com/thread-53-1-1.html
先声明一下,按照传统的定义,我还真不是数据分析高手,各种关联算法,只会最简单的一种(话说不少场合还算管用);各种挖掘技术,基本上一窍不通;各种牛逼的数据分析工具,除了最简单的几个免费统计平台之外,基本上一个都不会用。所以,各种高手高高手请随意BS,或自行忽略。这里说点高手不说的。从微博段子说起,微博上关于数据分析有两个段子,我经常当作案例讲,第一个段子,说某投资商对某企业所属行业有兴趣,要做背景调查,甲是技术流,一周分析各种网上数据,四处寻找行业材料,天天熬夜,终于写出一份报告;乙是人脉流,和对方高管喝了次酒,请对方核心人员吃了顿饭,所有内幕数据全搞定,问谁的方法是对的;第二个段子,某电商发现竞争对手淘宝店,周收入突然下降了30%,但是隔周后又自然恢复,中间毫无其他异常现象,于是老板让分析师分析,苦逼的分析师辛苦数日,做各种数学模型,总算找到勉强的理由自圆其说,老板读毕,虽说不能让人信服,却也没有更合理的解释,某日,见对手老板,闲聊此事,“你们某段时间怎么突然收入下降?”“嗨,别提了,丈母娘去世了,回家奔丧,公司放羊了。”老板恍然大悟。

两个段子,第一个段子,微博上一边倒的说,苦逼分析没有人脉有用;第二个段子类似,一边倒的认为,人脉的消息比苦逼分析管用多了。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个解读绝对是错的!

先说第一个段子,其实网络不乏这种“人脉达人”,特别是媒体圈,一些所谓的“IT名记”或者“著名评论家、分析师”和各种互联网大佬称兄道弟,天天秘闻不断,但是呢?他们从不研究产品,不分析用户,所以,他们知道了数据,却不懂数据背后是什么,更不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我有时会批评身边这样的朋友,别天天觉得自己知道几个互联网大佬的花边新闻,就当自己是资深业内人士了,正因为掌握这些东西又觉得炫耀,才反而忽视了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和有价值的数据。这就是为什么混网络媒体的,见过市面的各种达人,在互联网创业浪潮里,几乎没有成功几率的真实原因,自以为人脉广泛,无所不知,其实正因为缺乏最基本的数据背景分析,所以才是看上去什么都懂,细究下其实什么都不懂。请记住一点,除非你是富二代,官二代,衔着金钥匙出生,那不在我的讨论范围里,否则,没有苦逼的经历,就没有牛逼的成就。

我常订阅一些著名分析师的微博,他们透露的数据往往是很有价值的(这是我订阅的原因),但是他们的解读通常是惨不忍睹的,这就是只看表象的恶果,而且随便翻看一下他们的数据解读,可以说他们的数据感和数据认知贫乏到可笑,甚至缺乏最基本的数据校核和考证的能力,他们拿到了某公司核心数据又怎样?没经历过苦逼的分析,他们其实什么都看不到。

第二个段子同理,如果不是持续有效的数据跟踪,怎么能得出下降30%的结论,这一数据结论与人脉得到的消息相互验证,才会得到完整真实的结果,否则仅仅是闲聊,你怎能知道对方企业管理对业绩影响的范畴,苦逼的分析也许一时没有人脉的消息管用,但是你所得到的对数据的认知和积累,是人脉永远不会给你的。

所以,再次强调,基本的数据跟踪和日常的数据感养成,绝不是可以忽略和无视的。人脉情报可以成为数据解读重要的信息来源,但是绝不能喧宾夺主,替代基本的数据分析工作。


下面说一下数据感,什么是数据感?就是别人说一个数据出来,你会琢磨一下这个是否符合常理,与你日常的数据观测经验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那么可能的理由是哪些? 比如12306号称一天几十亿次点击,如果你有数据感,第一眼就会质疑这个“点击”定义的合理性;比如曾经有人说某国内图片分享网站一天多少亿访问量,第一眼就知道这个“访问量”定义是有歧义的,(事后官方解释是图片加载量,这个和访问量差异几十倍。) 数据感需要不断的培养,和基本的逻辑(比如你应该知道中国有多少网民,每天有多少人上网,一个大概什么类型,什么排名的网站会覆盖网民的比例是多少),以及善于利用各种工具,我以前在巨头公司,得益于公司巨大的数据资源,可以看到很多互联网的核心数据;但是离开后,才发现,其实互联网上公开可获取的数据途径是非常多的,而且善于利用的话非常有效。每天去查询一些感兴趣的数据,经过一段时间积累,想没有数据感都难。

作为公司或团队负责人,怎么培养员工的数据感,我其实也有一个建议,平时可以搞一些小的竞猜,比如团队集体竞猜新产品或产品改版上线后的日活跃用户,或者pv数字,或者收入数据,等等;然后看谁的最准,一种是惩罚制,最不准的请最准的喝奶茶,吃冰淇淋;另一种不惩罚,最准的累计积分后公司可以发一些奖品鼓励,这样下去大家的数据感就会在日常培养起来,而且对团队的气氛培养也有帮助。

数据感之后,谈数据分析的方法,我的建议是,不炫技,不苛求技术复杂度,最简单的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往往是最有价值的,而很多人恰恰这一步都没做好,就总想着弄一堆挖掘算法;数据的价值在于正确的解读,而不是处理算法的复杂度,切不可喧宾夺主。 大公司的kpi制度,往往会产生偏差,比如技术工程师的评定,要讲究“技术复杂度”、“技术领先性”,直接导致简单的事情没人肯做,最基本的工作不认真做!所以往往是大公司的分析工程师,为了评高级工程师,非要简单问题复杂化,四则运算就搞定的事情一定要弄一套诡异的算法,最终非但浪费了资源,消耗了时间,而且往往由于工程师对业务理解的漠视,对应的产品人员又对算法的陌生,导致了严重的理解歧义,从而出现各种误读。


下面说关键,数据解读,正确的数据解读,是所有数据分析工作最关键的一步,这一步错了,前面的所有努力都是白搭,然后,往往很多人简单的以为“数据会说话”,他们认为把数据处理完一摆就ok了,所以我看到很多知名分析师拿着正确的数据信口胡诌;而更有甚者,显然是故意的行为,一个非常非常著名的、口碑极佳的跨国企业,曾经就同一份很酷的数据,在不同的场合下,为了市场公关的需求,做出不同的解读;这简直就是道德问题了。

数据解读,不能是为了迎合谁,要遵循数据的本质,要遵循科学的逻辑,要有想象力(配合求证),可能有时候也需要依赖人脉关系所获得的情报,(这个也有很多典型范例),这个具体再怎么说可能我也说不清楚,说几个反面例子也许更容易理解。

1、因果关联错误,或忽略关键因素,A和B的数据高度相关,有人就片面认为A影响了B,或者B影响了A;但是,有时候真实原因是C同时影响了A和B,有时候C被忽略掉了。

2、忽略沉默的大多数,特别是网上投票,调查,极易产生这种偏差,参与者往往有一定的共同诉求,而未参与者往往才是主流用户。

3、数据定义错误,或理解歧义,在技术与市场、产品人员沟通中产生信息歧义,直接导致所处理的数据和所需求的数据有偏差,结果显著不正确。

4、强行匹配;不同公司,不同领域的数据定义可能不一致,在同一个公司内或领域内做对比,往往没有问题,大家对此都很习惯,却有评论家不懂装懂,强行将不同定义的数据放在一起对比做结论,显著失真;海外著名金融机构在分析中国页游和端游市场就连续犯这类错误。

5、忽略前提;有些数据结论是基于某种前提,符合某种特定场景下得出的,但是解读者有意或无意忽略前提,将结论扩大化,显著误读。

6、忽略交互;在商业模式改造和产品改进,往往都会出这类问题,最简单说,你游戏中的道具降价,对收入的影响是增还是减?如果忽略交互,仅仅依赖于数据推算,当然是减,但是实际呢?做运营的都知道。

7、缺乏常识;如果对一些重要的纪念日,节日,或者网购节不了解,那去处理有关数据显然就不知所云了。做行业报告更是如此,很难想像对行业不了解的人能做出怎样的报告。

8、无视样本偏差;我们通常做数据调研,是基于样本数据,而采样过程本身很难做到完全的公平和分散,样本偏差要控制在合理范畴内,即便无法控制,在结论中也需要标注;这才是严谨的数据解读,对样本偏差视而不见,甚至为了某种宣传目的刻意寻找偏差的样本,都不可能做出好的数据结论。


那么, 数据处理也多说一点,虽说是个技术活,但是有些不那么技术的事情,也必须做到位才行;很多时候,我看到一个数据,不符合我的预期,我第一反应,是了解数据来源和处理逻辑,我们通常面对的数据,包括大量的干扰,噪音数据,以及一些识别上容易产生歧义甚至误判的数据,这都是需要处理的,很多时候工程师只关心算法层面、效率层面,不愿意也不关心这些东西,所得出的数据结论失真度就非常高,越是大公司,这种情况越普遍;在我效力的巨头公司时,这样的范例非常多,处理方法其实很简单,多看看源数据,对中间的噪音和干扰数据正确识别标注,对容易误判的数据进行二次判定,全是苦力活,没啥技术含量,但是这是必须的。


最后,很多人想知道我怎么看数据,或者想问我,他们每天看很多数据,不知道怎么去看,我其实有很简单的三板斧,一学就会,一用就灵,对常见的数据场景,可解决绝大部分日常需求。 简单说就是“对比,细分,溯源” 六字真言,没了。

对比,数据放在那里,是没意义的,你说你游戏周流失率80%,啥情况?不知道,你问我我也不知道。对比起来才知道。

一是横比,你拿出50款游戏来比,别人平均流失率90%,你80%,你游戏还不错勒,别人要平均流失65%,你80%,这就有问题了。

二是纵比,和自己时间轴比,你两个月前1.0版本流失率90%,你现在80%,有进步么,你要是两个月前是50%,现在80%,好好反思喽。

所以,我特别强调,在通常企业数据监控,显示一大屏数据的界面上,对比特征要最大体现,比如所有同比下降超过多少比例的一概红色体现,所有上升多少比例的一概绿色体现,公司运营状况一目了然。

细分,数据出现对比异常,你当然想知道原因,那就需要细分了。

细分先分维度,再分粒度,什么是维度?你按照时间去分,就是时间维度,按照地区去分,就是地区维度,按照来路去分,就是来路维度,按照受访去分,就是受访维度;你说今天网站访问量涨了5%,咋回事不知道,你细分一看,大部分网页都没涨,某个频道某个活动页涨了300%,这就清楚了,这就是细分最简单的范例,其实很多领域都通用。 粒度是什么,你时间维度,是按照天,还是按照小时?这就是粒度差异,你来路维度,是来路的网站,还是来路的url,这就是粒度的差异;这样可以将对比的差异值逐级锁定,寻找原因。

溯源,有时候我对比,细分锁定到具体维度,具体粒度了,依然没有结论,怎么办,溯源,依据锁定的这个维度和粒度作为搜索条件,查询所涉及的源日志,源记录,然后基于此分析和反思用户的行为,往往会有惊人的发现,我们正是基于这一逻辑发现过产品的一些缺陷,而且你不断通过这个方式分析数据,对用户行为的理解也会逐步加深。


其实,这个话题还有很多延伸,比如,如何看一个年轻人有没有数据分析潜质;以及如何培养数据分析和产品分析人才,等等,不过,就这样吧。今天说的不少了,我水平有限,吃饭的就这几招,而且又老又笨,大家都会了我离下岗也不远了,您就凑活看吧。


感谢诸多网友反馈提到的错误用词,纬度修改为维度,特此标注。

还有这个人品大爆发,连续被名人推荐,受宠若惊,其实,这个,愧不敢当。caoz:数据分析这点事

以上内容由SEO论坛m提供。http://www.wocaoseo.com/

caoz:数据分析这点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搭建Data Mining环境(Spark版本)

    前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倘若不懂得构建一套大数据挖掘环境,何来谈Data Mining!何来领悟“Data Mining Engineer”中的工程二字!也仅仅是在做数据分析相关的事罢了!此文来 ...

  2. Python+Requests+Re(正则)爬取某糗事百科图片(数据分析一)

    1.博客目前在学习爬虫课程,使用正则表达式来爬取网页的图片信息 2.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归下Python中的正则使用方式/方法 3.糗事百科图片爬取源码如下: import requestsimport ...

  3. 脑成像数据分析:Python工具包

    来源:SealHuang 脑成像技术已经成为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研究领域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帮助研究者不断深入发掘我们脑中的秘密.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各式各样的指标参数和分析方法也不断推陈出新,以迅雷 ...

  4. 数据分析和R语言的那点事儿_1

    最近遇到一些程序员同学向我了解R语言,有些更是想转行做数据分析,故开始学习R或者Python之类的语言.在有其他编程语言的背景下,学习R的语法的确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霸特,如果以为仅仅是这样的话那就图 ...

  5. 小白学数据分析----->DNU/DAU

    行业指标观察分析-DNU/DAU 写在分析之前 一直以来,我们对于数据都是在做加法,也希望这个过程中,不断搜罗和变换出来更多的数据指标,维度等等.而在实际的分析中,我们发现,一如我们给用户提供产品一样 ...

  6. Hadoop 一二事(1) - 简单介绍与杂谈

    大数据大数据,身边很多朋友都在谈大数据,Big Data!!! 到底是什么,用来干嘛的,也很少有人说得出一二,那今天开始就简单说说这一二事吧 hadoop 的来源:是作者女儿的一个玩具 - 一只黄色的 ...

  7. Python在金融,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Python在金融,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Python最近取得这样的成功,而且未来似乎还会继续下去,这有许多原因.其中包括它的语法.Python开发人员可用的科学生态系统和数据分析库.易于 ...

  8. discuz论坛apache日志hadoop大数据分析项目:清洗数据核心功能解说及代码实现

    discuz论坛apache日志hadoop大数据分析项目:清洗数据核心功能解说及代码实现http://www.aboutyun.com/thread-8637-1-1.html(出处: about云 ...

  9. BuzzSumo:什么样的文章能获得疯转?(基于1亿篇文章大数据分析)

    BuzzSumo:什么样的文章能获得疯转?(基于1亿篇文章大数据分析) 社交媒体追踪服务分析工具BuzzSumo,2014年5月前后对社交媒体上超过1亿篇文章进行了分析,试图找出一个答案: 什么样的内 ...

随机推荐

  1. 如何让img自动适应div容器大小

    IMG样式 (横向拉伸,纵向自动匹配大小) width:100%; height:auto; (纵向拉伸,横向自动匹配大小) width:auto; height:100%; DIV样式(元素居中显示 ...

  2. 10分钟了解js的宏任务和微任务

    熟悉宏任务和微任务以及js(nodejs)事件循环机制,在写业务代码还是自己写库,或者看源码都是那么重要 看了部分文档,自己总结和实践了一下 js中同步任务.宏任务和微任务介绍 同步任务: 普通任务 ...

  3. 【CF600E】Lomset gelral 题解(树上启发式合并)

    题目链接 题目大意:给出一颗含有$n$个结点的树,每个节点有一个颜色.求树中每个子树最多的颜色的编号和. ------------------------- 树上启发式合并(dsu on tree). ...

  4. 一文入门人工智能的明珠:生成对抗网络(GAN)

    一.简介 在人工智能领域内,GAN是目前最为潮流的技术之一,GAN能够让人工智能具备和人类一样的想象能力.只需要给定计算机一定的数据,它就可以自动联想出相似的数据.我们学习和使用GAN的原因如下: 1 ...

  5. 一文打尽Java抽象类和接口的相关问题

    相关文章: <面向对象再探究>:介绍了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详解Java的对象创建>:介绍了对象的创建.构造器的使用 <一文打尽Java继承的相关问题>:介绍了继承 ...

  6. Python 写一个俄罗斯方块游戏

    使用 Python 的 PyGame 库写一个俄罗斯方块游戏的逐步指南 很多人学习python,不知道从何学起.很多人学习python,掌握了基本语法过后,不知道在哪里寻找案例上手.很多已经做案例的人 ...

  7. JS 留言板案例

    css代码 ul { list-style: none; } ul li { background-color: pink; line-height: 40px; margin: 10px; widt ...

  8. LInux回顾与Shell编程

    一.Linux回顾 因为要学习Hadoop大数据,会用到Linux服务器集群来做,因此有必要回顾一下当年大一所学习的Linux知识 ①Linux系统有7个运行级别(runlevel): 运行级别0:系 ...

  9. Markdown基本语法及生成目录结构的方法

    Markdown是一种纯文本格式的标记语言.通过简单的标记语法,它可以使普通文本内容具有一定的格式. 一.标题 在想要设置为标题的文字前面加#来表示一个#是一级标题,二个#是二级标题,以此类推.支持六 ...

  10. C#LeetCode刷题之#724-寻找数组的中心索引( Find Pivot Index)

    问题 该文章的最新版本已迁移至个人博客[比特飞],单击链接 https://www.byteflying.com/archives/3742 访问. 给定一个整数类型的数组 nums,请编写一个能够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