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题:TCP协议三次握手
一、首先了解TCP报文格式
其中必须了解的字段有:
1、源端口与目的端口:16位,标识出发送端与接收端的端口号。
2、序号:32位,也叫顺序号、seg序号,本报文段所发送的数据的第一个字节的序号,用来标记数据报顺序。
3、确认号:32位,ack序号,用来标记期待收到对方下一个报文段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序号,确认信号ack=发送过来的seg+1,收发两端配对。
4、标志位:共有6个。
ACK起应答作用,占1位;仅当ACK=1时,确认号字段才有效,ACK=0时,确认号无效。
SYN起同步作用;当SYN=1,ACK=0时表示: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报文段。若同意连接,则在响应报文段中使得SYN=1,ACK=1。因此,SYN=1表示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或连接接受报文。
FIN用来释放一个连接;FIN=1表示:此报文段的发送方的数据已经发送完毕,并要求释放运输连接。
PSH表示接收方应将报文交给应用层,
RST表示连接重置,
URG表示紧急指针,不常用。
二、“三次握手”
概念:所谓“三次握手”就是TCP连接建立的过程,即需要客户端与服务端总共发送三个包(所以着重记忆这三个包就可以了)以确认连接的建立。
意义:通过“三次握手”保证了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的是双工连接,而可靠性是更多是通过重发机制实现的。
其它:在Socket编程中,这一过程由客户端执行connect来触发。
流程图如下:
(注:如下出现的ack与ACK标志不能混淆,前者是确认序号,后者是TCP状态标识位应答标识,切记!)
1、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SYN包(SYN=1,令ack=0,随机产生一个值给seg,seg=X)给服务器端请求连接,客户端进入SYN_SENT,等待服务器端确认。
2、第二次握手:服务器端接收SYN包,由SYN=1知道客户端请求连接,服务器端发送SYN+ACK包(SYN=ACK=1,ack=X+1,随机产生一个值给seg,seg=Y)给客户端确认连接请求,服务器端进入SYN_RCVD状态。
3、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后,检查ack是否为X+1,ACK标志是否为1,如果正确,发送ACK包(ACK标志置为1,令ack=Y+1),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检查ack是否为Y+1,ACK标志是否为1,如果正确则建立连接,客户端与服务器端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可以开始传输数据了!
三、“四次挥手”
概念:所谓“四次挥手”就是关闭TCP连接的过程,就是指断开一个TCP连接时,需要客户端和服务端总共发送4个包以确认双方连接的断开。
意义:同样是保证TCP连接的全双工连接。
其它:在socket编程中,这一过程由客户端或服务端任一方执行close来触发。
流程图如下:
由于TCP连接是全双工的,因此每个方向都必须单独进行关闭。这个原则是当一方完成它的数据发送任务后就能发送一个FIN包来终止这个方向的连接。收到一个 FIN包只意味着这一方向上没有数据流动,一个TCP连接在收到一个FIN后仍能发送数据。首先进行关闭的一方将执行主动关闭,而另一方执行被动关闭。
1、第一次挥手:客户端发送一个FIN包(FIN=1,随机产生一个值给seg,seg=u)给服务器端,用来关闭客服端到服务器端的数据传输,客户端进入FIN_WAIT_1状态。
2、第二次挥手:服务器端收到FIN包后,发送一个ACK包(ACK=1,ack=u+1,在随机产生一个值给seg,seg=v)给客户端,客户端进入CLOSE_WAIT状态。
3、第三次挥手:服务器端发送一个FIN包(FIN=1,ACK=1,ack=u+1,在随机产生一个值给seg,seg=w)给客户端,用来关闭服务器端到客户端的数据传输,服务器端进入LAST_ACK状态。
4、第四次挥手:客户端接收FIN包,然后进入TIME_WAIT状态,接着发送一个ACK包(ACK=1,seq=u+1,ack=w+1)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确认序号,进入CLOSED状态,完成四次挥手。
上述挥手过程是一方主动,另一方被动,然而有一定可能性是,双方同时主动申请关闭连接,这种情况流程图如下:
同时挥手:
四、其他问题(转载自星宇蓝海的博客http://www.cnblogs.com/cy568searchx/p/3711670.html)
1.为什么建立连接协议是三次握手,而关闭连接却是四次握手呢?
这是因为服务端的LISTEN状态下的SOCKET当收到SYN报文的建连请求后,它可以把ACK和SYN(ACK起应答作用,而SYN起同步作用)放在一个报文里来发送。但关闭连接时,当收到对方的FIN报文通知时,它仅仅表示对方没有数据发送给你了;但未必你所有的数据都全部发送给对方了,所以你可以未必会马上会关闭SOCKET,也即你可能还需要发送一些数据给对方之后,再发送FIN报文给对方来表示你同意现在可以关闭连接了,所以它这里的ACK报文和FIN报文多数情况下都是分开发送的.
2.为什么TIME_WAIT状态还需要等2MSL后才能返回到CLOSED状态?
这是因为虽然双方都同意关闭连接了,而且握手的4个报文也都协调和发送完毕,按理可以直接回到CLOSED状态(就好比从SYN_SEND状态到ESTABLISH状态那样);但是因为我们必须要假想网络是不可靠的,你无法保证你最后发送的ACK报文会一定被对方收到,因此对方处于LAST_ACK状态下的SOCKET可能会因为超时未收到ACK报文,而重发FIN报文,所以这个TIME_WAIT状态的作用就是用来重发可能丢失的ACK报文。
3、状态说明
CLOSED: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了,表示初始状态。
LISTEN: 这个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一个状态,表示服务器端的某个SOCKET处于监听状态,可以接受连接了。
SYN_RCVD: 这个状态表示接受到了SYN报文,在正常情况下,这个状态是服务器端的SOCKET在建立TCP连接时的三次握手会话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状态,很短暂,基本 上用netstat你是很难看到这种状态的,除非你特意写了一个客户端测试程序,故意将三次TCP握手过程中最后一个ACK报文不予发送。因此这种状态 时,当收到客户端的ACK报文后,它会进入到ESTABLISHED状态。
SYN_SENT: 这个状态与SYN_RCVD遥想呼应,当客户端SOCKET执行CONNECT连接时,它首先发送SYN报文,因此也随即它会进入到了SYN_SENT状态,并等待服务端的发送三次握手中的第2个报文。SYN_SENT状态表示客户端已发送SYN报文。
ESTABLISHED:这个容易理解了,表示连接已经建立了。
FIN_WAIT_1: 这个状态要好好解释一下,其实FIN_WAIT_1和FIN_WAIT_2状态的真正含义都是表示等待对方的FIN报文。而这两种状态的区别 是:FIN_WAIT_1状态实际上是当SOCKET在ESTABLISHED状态时,它想主动关闭连接,向对方发送了FIN报文,此时该SOCKET即 进入到FIN_WAIT_1状态。而当对方回应ACK报文后,则进入到FIN_WAIT_2状态,当然在实际的正常情况下,无论对方何种情况下,都应该马 上回应ACK报文,所以FIN_WAIT_1状态一般是比较难见到的,而FIN_WAIT_2状态还有时常常可以用netstat看到。
FIN_WAIT_2:上面已经详细解释了这种状态,实际上FIN_WAIT_2状态下的SOCKET,表示半连接,也即有一方要求close连接,但另外还告诉对方,我暂时还有点数据需要传送给你,稍后再关闭连接。
TIME_WAIT: 表示收到了对方的FIN报文,并发送出了ACK报文,就等2MSL后即可回到CLOSED可用状态了。如果FIN_WAIT_1状态下,收到了对方同时带FIN标志和ACK标志的报文时,可以直接进入到TIME_WAIT状态,而无须经过FIN_WAIT_2状态。
CLOSING: 这种状态比较特殊,实际情况中应该是很少见,属于一种比较罕见的例外状态。正常情况下,当你发送FIN报文后,按理来说是应该先收到(或同时收到)对方的 ACK报文,再收到对方的FIN报文。但是CLOSING状态表示你发送FIN报文后,并没有收到对方的ACK报文,反而却也收到了对方的FIN报文。什 么情况下会出现此种情况呢?其实细想一下,也不难得出结论:那就是如果双方几乎在同时close一个SOCKET的话,那么就出现了双方同时发送FIN报 文的情况,也即会出现CLOSING状态,表示双方都正在关闭SOCKET连接。
CLOSE_WAIT: 这种状态的含义其实是表示在等待关闭。怎么理解呢?当对方close一个SOCKET后发送FIN报文给自己,你系统毫无疑问地会回应一个ACK报文给对 方,此时则进入到CLOSE_WAIT状态。接下来呢,实际上你真正需要考虑的事情是察看你是否还有数据发送给对方,如果没有的话,那么你也就可以 close这个SOCKET,发送FIN报文给对方,也即关闭连接。所以你在CLOSE_WAIT状态下,需要完成的事情是等待你去关闭连接。
LAST_ACK: 这个状态还是比较容易好理解的,它是被动关闭一方在发送FIN报文后,最后等待对方的ACK报文。当收到ACK报文后,也即可以进入到CLOSED可用状态了。
面试题:TCP协议三次握手的更多相关文章
- TCP协议三次握手
TCP协议三次握手过程分析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TCP是主机对主机层的传输控制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确认建立一个连接: ...
- TCP 协议三次握手过程分析
TCP 协议三次握手过程分析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TCP是主机对主机层的传输控制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确认建立一个连接: ...
- TCP协议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http://www.cnblogs.com/rootq/articles/1377355.html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TCP是主机对 ...
- TCP协议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通俗解析
TCP/IP协议三次握手与四次握手流程解析 一.TCP报文格式 TCP/IP协议的详细信息参看<TCP/IP协议详解>三卷本.下面是TCP报文格式图: 图1 TCP报文格式 上图中有几个字 ...
- TCP协议—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的原理<转>
三次握手四次挥手的原理 TCP是面向连接的,无论哪一方向另一方发送数据之前,都必须先在双方之间建立一条连接.在TCP/IP协议中,TCP 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连接是通过三次握手进行初始化的.三 ...
- TCP协议“三次握手”与“四次挥手”详解(上)
在使用TCP协议进行数据的传输之前,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需要建立TCP Connection,即建立连接,之后两端才能进行数据的传输. 下面堆TCP连接“三次握手”的过程进行说明. 1.相关概念 首先,我 ...
- TCP协议三次握手过程分析【图解,简单清晰】
转自:http://www.cnblogs.com/rootq/articles/1377355.html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TCP是 ...
- TCP 协议三次握手过程解析带实例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TCP是主机对主机层的传输控制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确认建立一个连接: 位码即tcp标志位,有6种标 ...
- TCP协议三次握手过程分析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 TCP是主机对主机层的传输控制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确认建立一个连接: 位码即tcp标志位,有6种标 ...
随机推荐
- HDU - 6268: Master of Subgraph (分治+bitset优化背包)
题意:T组样例,给次给出一个N节点的点权树,以及M,问连通块的点权和sum的情况,输出sum=1到M,用0或者1表示. 思路:背包,N^2,由于是无向的连通块,所以可以用分治优化到NlgN. 然后背包 ...
- GDI与OpenGL与DirectX之间的区别
图形编程的几种技术对比: GDI,图形设备接口,MS开发的通用的windows系统图形编程接口,功能强涉及面广,一般的编程都用它.但是用来做多媒体开发就差强人意了 OPENGL是SGI开发的一套三维图 ...
- C#结构体数组间的转化
转自:http://developer.51cto.com/art/200908/143779.htm 解决C#结构体数组间的转化问题的由来:在写C#TCP通信程序时,发送数据时,如果是和VC6.0等 ...
- AtCoder Grand Contest 017 迟到记
晚上去操场上浪. 回来以后看到好几个人开着 \(AtCoder\) 在打代码. ... ... 今天有 \(AtCoder\) 比赛 ? 管它呢, \(Kito\) 在切西瓜,先吃西瓜... 然后看 ...
- webpack新版本4.12应用九(配置文件之多种配置类型)
除了导出单个配置对象,还有一些方式满足其他需求. 导出为一个函数 最终,你会发现需要在开发和生产构建之间,消除 webpack.config.js 的差异.(至少)有两种选项: 作为导出一个配置对象的 ...
- WPF 自定义DateControl DateTime控件(转)
自定义日期控件,月份选择.如下是日期的一些效果图. 具体的样式.颜色可以根据下面的代码,自己调节即可 1.日期控件的界面 <UserControl x:Class="WpfApp ...
- Oracle中exp,imp(导入导出)数据迁移注意事项
这几天做开发库schema备份,出现些问题,记录一下.一,exp时,os语言环境和数据库不同时会自动发生转换. 如果操作系统的字符集小于数据库字符集,就可能出现乱码现象.imp时,同理,也是有可能 ...
- SQL Server数据库优化经验总结
优化数据库的注意事项: 1.关键字段建立索引. 2.使用存储过程,它使SQL变得更加灵活和高效. 3.备份数据库和清除垃圾数据. 4.SQL语句语法的优化.(可以用Sybase的SQL Expert, ...
- Python 字典 列表 嵌套 复杂排序大全
https://blog.csdn.net/ray_up/article/details/42084863 一: 字典排序 解析: 使用sorted 方法, 排序后的结果为一个元组. 可以字符串排序( ...
- 关于android api 23 +的权限问题
Beginning in Android 6.0 (API level 23), users grant permissions to apps while the app is running,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