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键字:其实就是某种语言赋予了特殊含义的单词。

保留字:其实就是还没有赋予特殊含义,但是准备日后要使用过的单词。

2,标示符:其实就是在程序中自定义的名词。比如类名,变量名,函数名。包含 0-9、a-z、$、_ ;

注意:

1),数字不可以开头。

    2),不可以使用关键字。
      

3,常量:是在程序中的不会变化的数据。命名全部大写,单词之间加下划线

4,变量:其实就是内存中的一个存储空间,用于存储常量数据。

作用:方便于运算。因为有些数据不确定。所以确定该数据的名词和存储空间。

特点:变量空间可以重复使用。

什么时候定义变量?只要是数据不确定的时候,就定义变量。

变量空间的开辟需要什么要素呢?

1,这个空间要存储什么数据?数据类型。

2,这个空间叫什么名字啊?变量名称。

3,这个空间的第一次的数据是什么? 变量的初始化值。

变量的作用域和生存期:

变量的作用域:

作用域从变量定义的位置开始,到该变量所在的那对大括号结束;

生命周期:

变量从定义的位置开始就在内存中活了;

变量到达它所在的作用域的时候就在内存中消失了;

数据类型:

1):基本数据类型:byte、short、int、long、float、double、char、boolean

2):引用数据类型: 数组、类、接口。

级别从低到高为:byte,char,short(这三个平级)-->int-->float-->long-->double

自动类型转换:从低级别到高级别,系统自动转的;

强制类型转换:什么情况下使用?把一个高级别的数赋给一个别该数的级别低的变量;

 

运算符号:

1)、算术运算符。

+ - * / %   %:任何整数模2不是0就是1,所以只要改变被模数就可以实现开关运算。

+:连接符。

++,--

2)、赋值运算符。

=  += -= *= /= %=

3)、比较运算符。

特点:该运算符的特点是:运算完的结果,要么是true,要么是false。

4)、逻辑运算符。

&  |  ^  !   &&   ||

逻辑运算符除了 !  外都是用于连接两个boolean类型表达式。

&: 只有两边都为true结果是true。否则就是false。

|:只要两边都为false结果是false,否则就是true

^:异或:和或有点不一样。

两边结果一样,就为false。

两边结果不一样,就为true.

和 &&区别: & :无论左边结果是什么,右边都参与运算。

 &&:短路与,如果左边为false,那么右边不参数与运算。

和|| 区别:|:两边都运算。

||:短路或,如果左边为true,那么右边不参与运算。

5)、位运算符:用于操作二进制位的运算符。

&  |  ^

<<  >>   >>>(无符号右移)

5,语句。
 
 

If  switch  do while   while  for

这些语句什么时候用?

1)、当判断固定个数的值的时候,可以使用if,也可以使用switch。

但是建议使用switch,效率相对较高。

switch(变量){

case 值:要执行的语句;break;

default:要执行的语句;

}

工作原理:用小括号中的变量的值依次和case后面的值进行对比,和哪个case后面的值相同了

就执行哪个case后面的语句,如果没有相同的则执行default后面的语句;

细节:1):break是可以省略的,如果省略了就一直执行到遇到break为止;

2):switch 后面的小括号中的变量应该是byte,char,short,int四种类型中的一种;

3):default可以写在switch结构中的任意位置;如果将default语句放在了第一行,则不管expression与case中的value是否匹配,程序会从default开始执行直到第一个break出现。

2)、当判断数据范围,获取判断运算结果boolean类型时,需要使用if。

3)、当某些语句需要执行很多次时,就用循环结构。

while和for可以进行互换。

区别在于:如果需要定义变量控制循环次数。建议使用for。因为for循环完毕,变量在内存中释放。

break:作用于switch ,和循环语句,用于跳出,或者称为结束。

break语句单独存在时,下面不要定义其他语句,因为执行不到,编译会失败。当循环嵌套时,break只跳出当前所在循环。要跳出嵌套中的外部循环,只要给循环起名字即可,这个名字称之为标号

continue:只作用于循环结构,继续循环用的。

作用:结束本次循环,继续下次循环。该语句单独存在时,下面不可以定义语句,执行不到。

6,函 数:为了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可以将其定义成一个单独的功能,该功能的体现就是java中的函数。函数就是体现之一。

java中的函数的定义格式:

修饰符 返回值类型 函数名(参数类型 形式参数1,参数类型 形式参数1,…){

       执行语句;

       return 返回值;

    }

当函数没有具体的返回值时,返回的返回值类型用void关键字表示。

如果函数的返回值类型是void时,return语句可以省略不写的,系统会帮你自动加上。

return的作用:结束函数。结束功能。

如何定义一个函数?

函数其实就是一个功能,定义函数就是实现功能,通过两个明确来完成:

1)、明确该功能的运算完的结果,其实是在明确这个函数的返回值类型。

2)、在实现该功能的过程中是否有未知内容参与了运算,其实就是在明确这个函数的参数列表(参数类型&参数个数)。

函数的作用:

1)、用于定义功能。

2)、用于封装代码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注意:函数中只能调用函数,不能定义函数。

主函数:

1)、保证该类的独立运行。

2)、因为它是程序的入口。

3)、因为它在被jvm调用。

函数定义名称是为什么呢?

答:1)、为了对该功能进行标示,方便于调用。

2)、为了通过名称就可以明确函数的功能,为了增加代码的阅读性。

7,数 组:用于存储同一类型数据的一个容器。好处:可以对该容器中的数据进行编号,从0开始。数组用于封装数据,就是一个具体的实体。
 
 

如何在java中表现一个数组呢?两种表现形式。

1)、元素类型[] 变量名 = new 元素类型[元素的个数];

2)、元素类型[] 变量名 = {元素1,元素2...};

元素类型[] 变量名 = new 元素类型[]{元素1,元素2...};

java分了5片内存。

1寄存器。2本地方法区。3方法区。4栈。5堆。

栈:存储的都是局部变量 ( 函数中定义的变量,函数上的参数,语句中的变量 );

只要数据运算完成所在的区域结束,该数据就会被释放。

堆:用于存储数组和对象,也就是实体。啥是实体啊?就是用于封装多个数据的。

1每一个实体都有内存首地址值。

2堆内存中的变量都有默认初始化值。因为数据类型不同,值也不一样。

3垃圾回收机制。

JavaSE 学习笔记之Java语法基础(二)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SE 学习笔记之Java概述(一)

    一.Java的三种技术架构: JAVAEE:Java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开发企业环境下的应用程序,主要针对web程序开发: JAVASE:Java Platfor ...

  2. JavaSE 学习笔记之网络编程(二十三)

    端口: 物理端口: 逻辑端口:用于标识进程的逻辑地址,不同进程的标识:有效端口:0~65535,其中0~1024系统使用或保留端口. java 中ip对象:InetAddress. import ja ...

  3. JavaSE 学习笔记之反射技术(二十四)

    反射技术:其实就是动态加载一个指定的类,并获取该类中的所有的内容.而且将字节码文件封装成对象,并将字节码文件中的内容都封装成对象,这样便于操作这些成员.简单说:反射技术可以对一个类进行解剖. 反射的好 ...

  4. JavaSE 学习笔记之IO流(二十二)

    IO流:用于处理设备上数据. 流:可以理解数据的流动,就是一个数据流.IO流最终要以对象来体现,对象都存在IO包中. 流也进行分类: 1:输入流(读)和输出流(写). 2:因为处理的数据不同,分为字节 ...

  5. 学习笔记_58 python语法基础

    1.python是解析型语言. 有点像javaScript在html运行一样,不需要mian函数入口,随时随地定义函数,执行函数, 执行语句,定义类型 2.python能面向对象 3.python使用 ...

  6. ASP.NET MVC 学习笔记-2.Razor语法 ASP.NET MVC 学习笔记-1.ASP.NET MVC 基础 反射的具体应用 策略模式的具体应用 责任链模式的具体应用 ServiceStack.Redis订阅发布服务的调用 C#读取XML文件的基类实现

    ASP.NET MVC 学习笔记-2.Razor语法   1.         表达式 表达式必须跟在“@”符号之后, 2.         代码块 代码块必须位于“@{}”中,并且每行代码必须以“: ...

  7. JavaSE学习笔记(2)---面向对象基础

    JavaSE学习笔记(2)---面向对象基础 1.面向对象具有三大特征: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而面向过程没有继承性和多态性,并且面向过程的封装只是封装功能,而面向对象可以封装数据和功能.所以面向对象 ...

  8. java学习笔记15--多线程编程基础2

    本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archimedes/p/java-study-note15.html,转载请注明源地址. 线程的生命周期 1.线程的生命周期 线程从产生到消亡 ...

  9. java学习笔记14--多线程编程基础1

    本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archimedes/p/java-study-note14.html,转载请注明源地址. 多线程编程基础 多进程 一个独立程序的每一次运行称为 ...

随机推荐

  1. Java获取路径中的文件名(正则表达式)

    Java获取路径中的文件名(正则表达式) 目标 在这个路径中我想得到model2 /E:/2017-02-21--SoftWare/github/test/Java/poiDemo_word2exce ...

  2. Google Chrome调试常用快捷键

    Ctrl+Shift+I调出开发者工具 Ctrl+R刷新(界面显示不清楚,刷新后变清楚)

  3. angular2之pdf文件操作大全

    最近的项目中需要显示pdf内容.下载pdf.甚至是前端生成pdf 适用于angular2.4或者更高版本 情景1.需要将页面的某个部分转成pdf文件并下载(即将页面的部分html内容转成pdf文件) ...

  4. Github标星4W+,热榜第一,如何用Python实现所有算法

    文章发布于公号[数智物语] (ID:decision_engine),关注公号不错过每一篇干货. 来源 | 大数据文摘(BigDataDigest) 编译 | 周素云.蒋宝尚 学会了 Python 基 ...

  5. android view、viewgroup 事件响应拦截处理机制

    文章中会用到部分网络资源,首先将原作者的链接附上. 但是还是会附上数量较大的关于此部分内容的自己的思考. ----------------------------------------------- ...

  6. invoke与call

    “调用一个委托实例” 中的 “调用” 对应的是invoke,理解为 “唤出” 更恰当.它和后面的 “在一个对象上调用方法” 中的 “调用” 稍有不同,后则对应的是call.在英语的语境中,invoke ...

  7. Hibernate多表映射(三)

    一对多|多对一 一个分类对应多个商品,一个商品只属于一个分类 创建分类表 products用set装,set特点值不能够重复 package com.hibernate.domain; import ...

  8. layui 时间前后节点验证

    var start = { istime: true, format: 'YYYY-MM-DD hh:mm:ss', max: '2099-06-16', istoday: true, choose: ...

  9. 设计模式之合成模式(Java语言描述)

    <JAVA与模式>一书中开头是这样描述合成(Composite)模式的: 合成模式属于对象的结构模式,有时又叫做"部分--整体"模式.合成模式将对象组织到树结构中,可以 ...

  10. android studio高德地图的显示于定位(附带逆地理编码围栏)

    首先注册高德成为开发者(打开高德地图,点击底部的开发者平台),创建应用,按照要求填写相应信息 网站:http://lbs.amap.com/api/android-sdk/guide/create-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