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者模式讨论篇:java的动态绑定与双分派
java的动态绑定
所谓的动态绑定就是指程执行期间(而不是在编译期间)判断所引用对象的实际类型,根据其实际的类型调用其相应的方法。java继承体系中的覆盖就是动态绑定的,看一下如下的代码:
class Father {
public void method(){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Father's method");
}
}
class Son1 extends Father{
public void method(){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Son1's method");
}
}
class Son2 extends Father{
public void method(){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Son2's method");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Father s1 = new Son1();
s1.method();
Father s2 = new Son2();
s2.method();
}
}
运行结果如下:
This is Son1's method
This is Son2's method
通过运行结果可以看到,尽管我们引用的类型是Father类型的,但是运行时却是调用的它实际类型(也就是Son1和Son2)的方法,这就是动态绑定。在java语言中,继承中的覆盖就是是动态绑定的,当我们用父类引用实例化子类时,会根据引用的实际类型调用相应的方法。
java的静态绑定
相对于动态绑定,静态绑定就是指在编译期就已经确定执行哪一个方法。在java中,方法的重载(方法名相同而参数不同)就是静态绑定的。重载时,根据对象的表面类型决定调用哪个方法。看一下代码:
class Father {}
class Son1 extends Father{}
class Son2 extends Father{}
class Execute {
public void method(Father father){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Father's method");
}
public void method(Son1 son){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Son1's method");
}
public void method(Son2 son){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Son2's method");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Father father = new Father();
Father s1 = new Son1();
Father s2 = new Son2();
Execute exe = new Execute();
exe.method(father);
exe.method(s1);
exe.method(s2);
}
}
运行结果如下:
This is Father's method
This is Father's method
This is Father's method
在这里,程序在编译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使用method(Father father)方法了,不管我们在运行的时候传入的实际类型是什么,它永远都只会执行method(Father father)这个方法。也就是说,java的重载是静态绑定的。
instanceof操作符与转型
有时候,我们希望在使用重载的时候,程序能够根据传入参数的实际类型动态地调用相应的方法,也就是说,我们希望java的重载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但是由于java的重载不是动态绑定,我们只能通过程序来人为的判断,我们一般会使用instanceof操作符来进行类型的判断。我们要对method(Father father)进行修改,在方法体中判断运行期间的实际类型,修改后的method(Father father)方法如下:
public void method(Father father){
if(father instanceof Son1){
method((Son1)father);
}else if(father instanceof Son2){
method((Son2)father);
}else if(father instanceof Father){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Father's method");
}
}
请注意,我们必须把判断是否是父类的条件(也就是判断是否为Father类的条件)放到最后,否则将一律会被判断为Father类,达不到我们动态判断的目的。修改代码后,程序就可以动态地根据参数的实际类型来调用相应的方法了。运行结果如下:
This is Father's method
This is Son1's method
This is Son2's method
但是这种实现方式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它是伪动态的,仍然需要我们来通过程序来判断类型。假如Father有100个子类的话,还是这样来实现显然是不合适的。必须通过其他更好的方式实现才行,我们可以使用双分派方式来实现动态绑定。
用双分派实现动态绑定
首先,什么是双分派?可以理解为执行一个方法,到实际的执行,需要分派2次。
我们可以看一下java双分派的特点:首先要有一个访问类B,类B提供一个showA(A a) 方法,在方法中,调用类A的method1方法,然后类A的method2方法中调用类B的showA方法并将自己作为参数传给showA。双分派的核心就是这个this对象。说到这里,我们已经明白双分派是怎么回事了,但是它有什么效果呢?就是可以实现方法的动态绑定,我们可以对上面的程序进行修改,代码如下:
class Father {
public void accept(Execute exe){
exe.method(this);
}
}
class Son1 extends Father{
public void accept(Execute exe){
exe.method(this);
}
}
class Son2 extends Father{
public void accept(Execute exe){
exe.method(this);
}
}
class Execute {
public void method(Father father){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Father's method");
}
public void method(Son1 son){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Son1's method");
}
public void method(Son2 son){
System.out.println("This is Son2's method");
}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Father father = new Father();
Father s1 = new Son1();
Father s2 = new Son2();
Execute exe = new Execute();
father.accept(exe);
s1.accept(exe);
s2.accept(exe);
}
}
可以看到我们修改的地方,在Father,Son1,Son2中分别加入一个双分派的方法。调用的时候,原本是调用Execute的method方法,现在改为调用Father的accept方法。运行结果如下:
This is Father's method
This is Son1's method
This is Son2's method
运行结果符合我们的预期,实现了动态绑定。双分派实现动态绑定的本质,就是在重载方法委派的前面加上了继承体系中覆盖的环节,由于覆盖是动态的,所以重载就是动态的了,与使用instanceof操作符的效果是一样的(用instanceof操作符可以实现重载方法动态绑定的原因也是因为instanceof操作符是动态的)。但是与使用instanceof操作符实现动态绑定相比,双分派方式的可扩展性要好的多。
转自CSDN :http://blog.csdn.net/zhengzhb/article/details/7496949
访问者模式讨论篇:java的动态绑定与双分派的更多相关文章
- java的动态绑定与双分派(规避instanceof)
1. 动态绑定的概念 指程执行期间(而不是在编译期间)判断所引用对象的实际类型,根据其实际的类型调用其相应的方法 . 例如: package org.demo.clone.demo; public c ...
-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n)
参考文章: http://www.importnew.com/15561.html 定义: 封装某些作用于某种数据结构中各元素的操作,它可以在不改变数据结构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的操作. um ...
- Java进阶篇设计模式之十 ---- 访问者模式和中介者模式
前言 在上一篇中我们学习了行为型模式的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 Pattern)和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本篇则来学习下行为型模式的两个模式,访问者模式(Visito ...
- Java设计模式之十 ---- 访问者模式和中介者模式
前言 2018年已经过去,新的一年工作已经开始,继续总结和学习Java设计模式. 在上一篇中我们学习了行为型模式的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 Pattern)和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 ...
- JAVA 设计模式 访问者模式
用途 访问者模式 (Visitor) 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 它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的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 访问者模式是一种行为型模式. 用途
- JAVA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
在阎宏博士的<JAVA与模式>一书中开头是这样描述访问者(Visitor)模式的: 访问者模式是对象的行为模式.访问者模式的目的是封装一些施加于某种数据结构元素之上的操作.一旦这些操作需要 ...
- Java实现在访问者模式中使用反射
集合类型在面向对象编程中很常用,这也带来一些代码相关的问题.比如,“怎么操作集合中不同类型的对象?” 一种做法就是遍历集合中的每个元素,然后根据它的类型而做具体的操作.这会很复杂,尤其当你不知道集合中 ...
- java设计模式---访问者模式
Java深入到一定程度,就不可避免的碰到设计模式这一概念,了解设计模式,将使自 己对java中的接口或抽象类应用有更深的理解.设计模式在java的中型系统中应用广 泛,遵循一定的编程模式,才能使自 ...
- 折腾Java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
博客原文地址:折腾Java设计模式之访问者模式 访问者模式 Represent an operation to be performed on the elements of an object st ...
随机推荐
- leetcode 入门第一题 4ms? 8ms? Two Sum
今天开启leetcode 入门第一题 题意很简单,就是一个数组中求取两数之和等于目标数的一对儿下标 1.暴力 n^2 两个for循环遍历 用时0.1s 开外 代码就不用写了 2.二分 nlogn 我们 ...
- Redis和MySQL数据一致中出现的几种情况
1. MySQL持久化数据,Redis只读数据 redis在启动之后,从数据库加载数据. 读请求: 不要求强一致性的读请求,走redis,要求强一致性的直接从mysql读取 写请求: 数据首先都写到数 ...
- Android Actionbar Tab 导航模式
Android Actionbar Tab 下图中,红色矩形圈起来的就是我们 ActionBar Tab,下面我们将一步一步的实现下图中的效果. 初次尝试 package com.example.it ...
- [leetcode tree]95. Unique Binary Search Trees II
Given an integer n, generate all structurally unique BST's (binary search trees) that store values 1 ...
- C# 简单读写ini文件帮助类 INIHelp
软件里需要读取一些初始化信息, 决定用ini来做,简单方便. 于是查了一写代码,自己写了一个帮助类. INI文件格式是某些平台或软件上的配置文件的非正式标准, 以节(section)和键(key)构成 ...
- 使用 Nexus 搭建私服仓库时我犯的一个小错误
私服搭建好,啥都配置好了,纳闷的是 Repositories 中的 group 为何总是空值?我还反反复复删了又重建,结果还是一样,不经意间再看 Configuration 选项卡的内容,发现左右两个 ...
- bzoj 4127 线段树维护绝对值之和
因为d>=0,所以一个位置的数只会单调不降并且只会有一次穿过0. 用这个性质,我们我可在线段树中记录正数负数的个数和和,以及最大的负数以及答案. 修改操作:如果当前最大负数+d<=0,那么 ...
- KMP 理解
例题 以字符串 ABABACA 为例 a 前缀: 后缀: 结果为0 ab 前缀:a 后缀: b 结果为0 aba 前缀:a ab 后缀: ba a 结果为1,此时 i=2,j=1 abab 前缀:a ...
- 3、Redis中对String类型的操作命令
写在前面的话:读书破万卷,编码如有神 -------------------------------------------------------------------- ------------ ...
- CodeForces 81D.Polycarp's Picture Gallery 乱搞
D. Polycarp's Picture Gallery time limit per test 2 seconds memory limit per test 256 megabytes inp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