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Fork/Join 框架是 Java7 提供的一个用于并行执行任务的框架,是一个把大任务分割成若干个小任务,最终汇总每个小任务结果后得到大任务结果的框架。
下图是网上流传的 Fork Join 的运行流程图,直接拿过来用了:

工作窃取算法

工作窃取(work-stealing)算法是指某个线程从其他队列里窃取任务来执行。
那么为什么要使用这个算法呢?
假如我们需要做一个比较大的任务,可以把这个任务分割为若干个互不依赖的子任务,为了减少线程间的竞争,把这些子任务分别放到不同的队列里,并为每个队列创建一个单独的线程来执行队列里的任务,线程和队列一一对应。比如A线程负责处理A队列里的任务。但是,有的线程会先把自己队列里的任务干完,而其他线程队列对应的队列里还有任务等待处理。干完活的线程与其等着,不如去帮其他线程干活,于是它就去其他线程的队列里窃取一个任务来执行。而在这时它们会访问同一个队列,为了减少窃取任务线程和被窃取任务线程之间的竞争,通常会使用双端队列,被窃取任务线程永远从双端队列的头部拿任务执行,而窃取任务的线程永远从双端队列的尾部拿任务执行。
工作窃取算法的优缺点:

  • 优点:充分利用线程进行并行计算,减少了线程间的竞争。
  • 缺点:在某些情况下还是存在竞争,比如双端队列里只有一个任务时。并且该算法会消耗了更多的系统资源,比如创建多个线程和多个双端队列。

Fork/Join 框架工作流程

首先,是分割任务。需要有个fork类来把大任务分割成子任务,有可能子任务还是很大,那么还需要不停的分割,知道分割的任务足够小。
然后,执行任务的合并结果。分割的子任务分别放在双端队列里,然后几个启动线程分别从双端队列里获取任务执行。子任务执行完的结果统一放在一个队列里,启动一个线程从队列里拿数据,然后合并这些数据。

Fork/Join 框架的使用

Fork/Join 的使用需要使用两个类:

  • ForkJoinTask:要使用 Fork/Join 框架首先要创建一个 ForkJoin 任务,它提供在任务中执行 fork() 和 join() 操作的机制。通常情况下,我们不需要直接继承ForkJoinTask类,只需要继承它的子类,Fork/Join 框架提供了下面两个子类:
    • RecursiveAction:用于没有返回结果的任务。
    • RecursizeTask:用于有返回结果的任务。
  • ForkJoinPool:ForkJoinTask 需要通过 ForkJoinPool 来执行。

任务分割出的子任务会添加到当前工作线程所维护的双端队列中,进入队列的头部。当一个工作线程的队列暂时没有其他任务时,它会随机从其他工作线程的队列的尾部获取一个任务。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了解一下 Fork/Join 框架的使用:计算 1+2+3+…..+10的结果。
使用 Fork/Join 框架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分割任务,这个需要我们在代码里面实现。
因为这个是需要返回结果的任务,因此只能使用 RecursiveTask 来实现。代码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3
54
55
56
public static void testForkJoin() {
ForkJoinPool forkJoinPool = new ForkJoinPool();
// 生成一个计算任务
CountTask countTask = new CountTask(1, 10);
// 执行任务
Future<Integer> result = forkJoinPool.submit(countTask);
int sum = 0;
try {
sum = result.ge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Execution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Log.e("Test","sum = "+sum);
}
public static class CountTask extends RecursiveTask<Integer> {
// 设置一个阈值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THRESHOLD = 2;
private int mStart;
private int mEnd;
public CountTask(int start, int end) {
mStart = start;
mEnd = end;
Log.e("Test", "CountTask start = "+start+", end= = "+end);
}
@Override
protected Integer compute() {
int sum = 0;
boolean canCompute = (mEnd - mStart) <= THRESHOLD;
if (canCompute) {
for(int i = mStart; i<=mEnd;i++){
sum += i;
}
} else {
// 如果大于阈值,就要继续分割任务
int middle = (mStart + mEnd) / 2;
CountTask leftTask = new CountTask(mStart, middle);
CountTask rightTask = new CountTask(middle + 1, mEnd);
// 执行子任务
leftTask.fork();
rightTask.fork();
//等待子任务执行完,并获取执行结果
int leftResult = leftTask.join();
int rightResult = rightTask.join();
// 合并子任务
sum = leftResult + rightResult;
}
return sum;
}
}

ForkJoinTask 与一般任务的主要区别在于它需要实现 compute 方法,在这个方法里面,首先要判断任务是否足够小,如果足够小就直接执行任务,如果不够小,就必须分割成两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在调用 fork 方法时,又会进入 compute 方法,看看当前子任务是否需要继续分割成子任务,如果不继续分割,则执行当前任务并返回结果。使用 join 方法会等待任务执行完并得到其结果。

Fork/Join 框架的异常处理

ForkJoinTask 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可能会抛出异常,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在主线程里直接捕获异常,所以 ForkJoinTask 提供了 isCompletedAbnormally() 方法来判断任务是否已经抛出异常或者已经取消了,并且可以通过 ForkJoinTaskgetException() 方法获取异常。

1
2
3
4
5
if (leftTask.isCompletedAbnormally()) {
if (leftTask.getException() != null ) {
leftTask.getException().printStackTrace();
}
}

getException() 方法返回 Throwable 对象,如果任务取消了则返回 CancellationException。如果任务没有完成或者没有抛出异常则返回 null。

Fork/Join 框架的实现原理

参考

《Java 并发编程的艺术》

Java 并发编程 -- Fork/Join 框架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并发编程--Fork/Join框架使用

    上篇博客我们介绍了通过CyclicBarrier使线程同步,可是上述方法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假设一个大任务跑了2个线程去完毕.假设线程2耗时比线程1多2倍.线程1完毕后必须等待线程2完毕.等待的过程线 ...

  2. 【fork/join】java并发编程-fork/join示例

    package com.chinamobile.epic.tako.common.graphite.query.sync.impl; import com.google.common.collect. ...

  3. java 中的fork join框架

    文章目录 ForkJoinPool ForkJoinWorkerThread ForkJoinTask 在ForkJoinPool中提交Task java 中的fork join框架 fork joi ...

  4. Java 并发之 Fork/Join 框架

    什么是 Fork/Join 框架 Fork/Join 框架是一种在 JDk 7 引入的线程池,用于并行执行把一个大任务拆成多个小任务并行执行,最终汇总每个小任务结果得到大任务结果的特殊任务.通过其命名 ...

  5. JAVA中的Fork/Join框架

    看了下Java Tutorials中的fork/join章节,整理下. 什么是fork/join框架 fork/join框架是ExecutorService接口的一个实现,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充分利用多核 ...

  6. Java并发编程之——Amino框架

    Amino框架是一个采用无锁方式实现并行计算的框架,可惜的是,网上关于Amino框架的介绍甚少.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稍微总结一下: 1. 锁机制到无锁机制 锁机制可以确保程序和数据的线程安全,但是锁是一 ...

  7. Java并发编程--4.Executor框架

    简介 Executor框架是启动,管理线程的API, 它的内部实现是线程池机制,它有很多好处,比如使任务提交和任务执行解耦合,防止this逃逸:它的主要API包括: Executor,  Execut ...

  8. Java并发编程(08):Executor线程池框架

    本文源码:GitHub·点这里 || GitEE·点这里 一.Executor框架简介 1.基础简介 Executor系统中,将线程任务提交和任务执行进行了解耦的设计,Executor有各种功能强大的 ...

  9. JAVA并发编程J.U.C学习总结

    前言 学习了一段时间J.U.C,打算做个小结,个人感觉总结还是非常重要,要不然总感觉知识点零零散散的. 有错误也欢迎指正,大家共同进步: 另外,转载请注明链接,写篇文章不容易啊,http://www. ...

随机推荐

  1. WOW.js 和 animate.css 使用

    animate.css 动画样式,用户也可以非常容易修改设置喜欢的动画库. Wow.js 允许用户滚动页面的时候展示 CSS 动画.配合animate.css ,做出很棒的效果,它支持 animate ...

  2. E - Rebuild UVALive - 7187 (二次函数极值问题)

    题目链接: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5531 Problem Description Archaeologists find ruins of ...

  3. CF1137E Train Car Selection(单调栈维护凸函数)

    首先本题的关键是一次性加0操作只有第一个0是有用的.然后对于1 k操作,其实就是把之前的所有数删除.对于其他的情况,维护一次函数的和,将(i,a[i])看成平面上的一个点,用单调栈维护一下. #inc ...

  4. Equal Cut

    Equal Cut 题目描述 Snuke has an integer sequence A of length N. He will make three cuts in A and divide ...

  5. SAP 配置表记录创建人/创建日期/创建时间/更改人/更改日期/更改时间

    在实际开发需求中,为了使客制功能具有灵活的可配置性,通常采用开发功能+配置表的形式处理.有些客制的配置功能需要追溯到谁在什么时候增加了什么配置,或者谁在什么时候更改了什么位置,配置表的Log功能就显得 ...

  6. python编程常用功能(随时添加)

    1 pandas查看DataFrame列或具体值数据类型 2 left join/right join/inner join的区别 3 df_series.value_counts() 4 删除dat ...

  7. LGOJ2257 YY的GCD

    这题美好体验就是卡常 Description link 求 \[\sum^{n}_ {i=1} \sum^m_{j=1} [gcd(i,j)\in prime]\] 其中:\(1\leq n,m \l ...

  8. android 圆环进度view

    新建RoundProgressBar class RoundProgressBar : View { private val paint = Paint() var max = 100 //最大进度 ...

  9. docker常用的命令-在自己心情低落的时候,告诫自己不要把负能量带给别人。

    daocker基础命令:https://www.cnblogs.com/xiaowenshu/p/10474746.html 一.Docker常用命令 安装部署好Dokcer后,执行的命令是docke ...

  10. [LC] 398. Random Pick Index

    Given an array of integers with possible duplicates, randomly output the index of a given target nu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