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的通信:为三层交换机创建vlan,设置交换机的两个SVI,并配置IP地址。

(在二层交换机上只能配置一个SVI端口,用来实现交换机交换机远程管理,在三层交换机上可以配置多个SVI端口)

配置sw:

Switch(config)#inter fa0/1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no shut
Switch(config)#vlan 2
Switch(config-vlan)#inter fa0/2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Switch(config-if)#no shut
Switch(config-if)#inter vlan 1
Switch(config-if)#ip add 192.168.1.254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no shut
Switch(config-if)#inter vlan 2
Switch(config-if)#ip add 192.168.2.254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no shut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p routing

输入show run查看:

2:通过路由器的子接口实现vlan间通信。

配置sw:

Switch(config)#vlan 2
Switch(config-vlan)#inter fa0/1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no shut
Switch(config-if)#inter fa0/2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Switch(config-if)#no shut
Switch(config-if)#inter fa0/3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mode  trunk
Switch(config-if)#no shut

配置R:

Router(config)#inter fa0/0
Router(config-if)#no shut                                           (先把主端口打开)
Router(config-if)#inter fa0/0.1                                    (进入fa0/0的子端口)
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1                (为子端口设置封装的协议,dot1.Q协议就是trunk运行的802.1Q协议)
Router(config-subif)#ip add 192.168.1.254 255.255.255.0(为子端口配置ip地址)
Router(config-subif)#no shut
Router(config-subif)#inter fa0/0.100
Router(config-subif)#encapsulation  dot1Q  2
Router(config-subif)#ip add 192.168.2.254 255.255.255.0
Router(config-subif)#no shut

基于三层交换机和基于路由子接口的vlan间路由的更多相关文章

  1. H3C 用802.1Q和子接口实现VLAN间路由

  2. 基于路由器物理接口的vlan间路由

    广播域之间来往的数据包都是路由器中继的,所以vlan间的通信业需要路由器提供中继服务,这称作vlan间路由,可以用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实现. 配置R1: r1(config)#inter fa0/0r1 ...

  3. VLAN实验5(在ensp上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

    原理概述: VLAN将一个物理的LAN在逻辑上划分成多个广播域.VLAN内的主机间可以直接通信,而VLAN间不能直接互通. 在现实网络中,经常会遇到需耍跨VLAN相互访问的情况,工程师通常会选择一些方 ...

  4. eNSP仿真软件之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

    1.实验原理: VLAN将一个物理的LAN在逻辑上划分成多个广播域.VLAN内的主机间可以直接通信,而VLAN间不能直接互通. 在现实网络中,经常会遇到需要跨VLAN相互访问的情况,工程师通常会选择一 ...

  5. VLAN实验5: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

    实验环境: 实验拓扑图:   实验编址: 实验步骤:1.基本配置按照实验编址表在PC上进行基本的IP地址配置,三层交换机上先不做任何配置. 测试PC1与PC2的连通性 正常 测试PC1与PC3的连通性 ...

  6. 网络实验 04-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

    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 一.实验目标 掌握交换机Tag VLAN 的配置 掌握三层交换机基本配置方法 掌握三层交换机VLAN路由的配置方法 通过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相互通信 二.实验背景 ...

  7. 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

    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路由 本实验模拟企业网络场景.公司有两个部门一销 售部和客服部,分别规划使用VLAN 10和VLAN 20.其中销售部下有两台终端PC-1和PC-2,客服部下有一台终端PC ...

  8. Vlan 间路由的方法

    vlan间路由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通过路由器上多个接口实现 2.通过路由器上一个接口即单臂路由实现 3.通过三层交换实现   下面将每一中实现方法配合实验说明     第一:通过路由器上多个接口实现 ...

  9. 2.2-VLAN间路由

    2.2-VLAN间路由     第一代LAN间的通信:     不支持VLAN的交换机:由一个路由器和几个交换机组成,每个交换机的所有端口都同属于一个网段/LAN:在路由器上有几个网段就有几个与之相对 ...

随机推荐

  1. laravel框架中所用到的依赖注入

    用Laravel开发前前后后有2个月左右了,之前一直写Java,就像找到Java和PHP之前的共同点,用Java的某些原理去理解PHP会发现还是有很多共通之处的.Java的依赖注入已经是一个很常见的概 ...

  2. 【iOS】7.4 定位服务->2.1.4 定位 - 官方框架CoreLocation 案例:指南针效果

    本文并非最终版本,如果想要关注更新或更正的内容请关注文集,联系方式详见文末,如有疏忽和遗漏,欢迎指正. 本文相关目录: ================== 所属文集:[iOS]07 设备工具 === ...

  3. 使用nginx代理kibana并设置身份验证

    1.在es-sever上安装nginx #wget http://nginx.org/download/nginx-1.8.1.tar.gz #tar xvf nginx-1.8.1.tar.gz # ...

  4. 浏览器访问php脚本通过sendmail用mail函数发送邮件

    前几天做项目遇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当某一个结点下有新的文章发表的时候,以邮件的形式通知该结点下的所有用户.这就需要用到邮件发送的功能. 因为项目是php语言做的,所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php自带的函数 ...

  5. Masonry适配的简单使用

    一.Masonry是什么: 答:是一个很好的三方,用来做适配的 二.怎么使用Masonry 1.先导入头文件 #define MAS_SHORTHAND #define MAS_SHORTHAND_G ...

  6. Android批量验证渠道、版本号

    功能:可校验单个或目录下所有apk文件的渠道号.版本号使用说明:1.copy需要校验的apk文件到VerifyChannelVersion目录下2.双击运行VerifyChannelVersion.b ...

  7. java多线程基本概述(二)——Thread的一些方法

    在Thread类中有很多方法值得我们关注一下.下面选取几个进行范例: 1.1.isAlive()方法 java api 描述如下: public final boolean isAlive() Tes ...

  8. TCP/IP笔记(七)TCP详解

    TCP的特点及其目的 为了通过数据包实现可靠性传输,需要考虑很多事情,例如数据的破坏.丢包.重复记忆分片顺序混乱等问题.如不能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无从谈起可靠传输. TCP通过检验和.序列号.确认应答. ...

  9. 使用Spring标签<form:textarea>时,用readonly=“readonly”属性时不起作用。

    最近的一个项目用到了Spring标签<form:textarea>,当在设置其只读属性时,使用readonly="readonly"不起作用,还是能修改内容. 在网上找 ...

  10. GitHub上非常受开发者欢迎的iOS开源项目(二)

    "每一次的改变总意味着新的开始."这句话用在iOS上可谓是再合适不过的了.GitHub上的iOS开源项目数不胜数,iOS每一次的改变,总会引发iOS开源项目的演变,从iOS 1.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