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的定制实际上就是定制每一层所添加的配置、文件。如果我们可以把每一层修改、安装、构建、操作的命令都写入一个脚本,用这个脚本来构建、定制镜像,那么之前提及的无法重复的问题、镜像构建透明性的问题、体积的问题就都会解决。这个脚本就是 Dockerfile。

Dockerfile 是一个文本文件,其内包含了一条条的指令(Instruction),每一条指令构建一层,因此每一条指令的内容,就是描述该层应当如何构建。


Form指定基础镜像

在 Docker Hub 上有非常多的高质量的官方镜像,有可以直接拿来使用的服务类的镜像,如 nginx、redis、mongo、mysql、httpd、php、tomcat 等;也有一些方便开发、构建、运行各种语言应用的镜像,如 node、openjdk、python、ruby、golang 等。可以在其中寻找一个最符合我们最终目标的镜像为基础镜像进行定制。

### 新建Dockerfile 文件
FROM python:3.6

RUN 执行命令

RUN 指令是用来执行命令行命令的。由于命令行的强大能力,RUN 指令在定制镜像时是最常用的指令之一。

RUN shell

反例

FROM debian:stretch

RUN apt-get update
RUN apt-get install -y gcc libc6-dev make wget
RUN wget -O redis.tar.gz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5.0.3.tar.gz"
RUN mkdir -p /usr/src/redis
RUN tar -xzf redis.tar.gz -C /usr/src/redis --strip-components=1
RUN make -C /usr/src/redis
RUN make -C /usr/src/redis install

之前说过,Dockerfile 中每一个指令都会建立一层,RUN 也不例外。每一个 RUN 的行为,就和刚才我们手工建立镜像的过程一样:新建立一层,在其上执行这些命令,执行结束后,commit 这一层的修改,构成新的镜像。

而上面的这种写法,创建了 7 层镜像。这是完全没有意义的,而且很多运行时不需要的东西,都被装进了镜像里,比如编译环境、更新的软件包等等。结果就是产生非常臃肿、非常多层的镜像,不仅仅增加了构建部署的时间,也很容易出错。 这是很多初学 Docker 的人常犯的一个错误。

上面的 Dockerfile 正确的写法应该是这样

FROM debian:stretch

RUN buildDeps='gcc libc6-dev make wget' \
&& apt-get update \
&& apt-get install -y $buildDeps \
&& wget -O redis.tar.gz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5.0.3.tar.gz" \
&& mkdir -p /usr/src/redis \
&& tar -xzf redis.tar.gz -C /usr/src/redis --strip-components=1 \
&& make -C /usr/src/redis \
&& make -C /usr/src/redis install \
&& rm -rf /var/lib/apt/lists/* \
&& rm redis.tar.gz \
&& rm -r /usr/src/redis \
&& apt-get purge -y --auto-remove $buildDeps

首先,之前所有的命令只有一个目的,就是编译、安装 redis 可执行文件。因此没有必要建立很多层,这只是一层的事情。因此,这里没有使用很多个 RUN 对一一对应不同的命令,而是仅仅使用一个 RUN 指令,并使用 && 将各个所需命令串联起来。将之前的 7 层,简化为了 1 层。在撰写 Dockerfile 的时候,要经常提醒自己,这并不是在写 Shell 脚本,而是在定义每一层该如何构建。

此外,还可以看到这一组命令的最后添加了清理工作的命令,删除了为了编译构建所需要的软件,清理了所有下载、展开的文件,并且还清理了 apt 缓存文件。这是很重要的一步,我们之前说过,镜像是多层存储,每一层的东西并不会在下一层被删除,会一直跟随着镜像。因此镜像构建时,一定要确保每一层只添加真正需要添加的东西,任何无关的东西都应该清理掉。

COPY

支持通配符

COPY file /root/file
COPY dir /root/dir
COPY file* /root/

WORKDIR

使用 WORKDIR 指令可以来指定工作目录(或者称为当前目录),以后各层的当前目录就被改为指定的目录,如该目录不存在,WORKDIR 会帮你建立目录。

之前提到一些初学者常犯的错误是把 Dockerfile 等同于 Shell 脚本来书写,这种错误的理解还可能会导致出现下面这样的错误:

RUN cd /app
RUN echo "hello" > world.txt

如果将这个 Dockerfile 进行构建镜像运行后,会发现找不到 /app/world.txt 文件,或者其内容不是 hello。原因其实很简单,在 Shell 中,连续两行是同一个进程执行环境,因此前一个命令修改的内存状态,会直接影响后一个命令;而在 Dockerfile 中,这两行 RUN 命令的执行环境根本不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容器。这就是对 Dockerfile 构建分层存储的概念不了解所导致的错误。

WORKDIR /root/project

ENV

这个指令很简单,就是设置环境变量而已,无论是后面的其它指令,如 RUN,还是运行时的应用,都可以直接使用这里定义的环境变量。

ENV <key> <value>
ENV <key1>=<value1> <key2>=<value2>...

下列指令可以支持环境变量展开:

ADD、COPY、ENV、EXPOSE、LABEL、USER、WORKDIR、VOLUME、STOPSIGNAL、ONBUILD

VOLUME

容器运行时应该尽量保持容器存储层不发生写操作,对于数据库类需要保存动态数据的应用,其数据库文件应该保存于卷(volume)中.为了防止运行时用户忘记将动态文件所保存目录挂载为卷,在 Dockerfile 中,我们可以事先指定某些目录挂载为匿名卷,这样在运行时如果用户不指定挂载,其应用也可以正常运行,不会向容器存储层写入大量数据。

VOLUME /data

这里的 /data 目录就会在运行时自动挂载为匿名卷,任何向 /data 中写入的信息都不会记录进容器存储层,从而保证了容器存储层的无状态化。当然,运行时可以覆盖这个挂载设置。比如:

docker run -d -v mydata:/data xxxx

在这行命令中,就使用了 mydata 这个命名卷挂载到了 /data 这个位置,替代了 Dockerfile 中定义的匿名卷的挂载配置。

数据卷挂载的两个规则

  1. 如果挂载一个空的数据卷到容器中的一个非空目录中,那么这个目录下的文件会被复制到数据卷中。
  2. 如果挂载一个非空的数据卷到容器中的一个目录中,那么容器中的目录中会显示数据卷中的数据。如果原来容器中的目录中有数据,那么这些原始数据会被隐藏掉。

EXPOSE

格式为 EXPOSE <端口1> [<端口2>...]。

EXPOSE 指令是声明运行时容器提供服务端口,这只是一个声明,在运行时并不会因为这个声明应用就会开启这个端口的服务。在 Dockerfile 中写入这样的声明有两个好处,一个是帮助镜像使用者理解这个镜像服务的守护端口,以方便配置映射;另一个用处则是在运行时使用随机端口映射时,也就是 docker run -P 时,会自动随机映射 EXPOSE 的端口。

要将 EXPOSE 和在运行时使用 -p <宿主端口>:<容器端口> 区分开来。-p,是映射宿主端口和容器端口,换句话说,就是将容器的对应端口服务公开给外界访问,而 EXPOSE 仅仅是声明容器打算使用什么端口而已,并不会自动在宿主进行端口映射。

CMD

CMD 指令就是用于指定默认的容器主进程的启动命令的。

shell 格式 CMD <命令>

一些初学者将 CMD 写为:

CMD service nginx start

然后发现容器执行后就立即退出了。甚至在容器内去使用 systemctl 命令结果却发现根本执行不了。这就是因为没有搞明白前台、后台的概念,没有区分容器和虚拟机的差异,依旧在以传统虚拟机的角度去理解容器。

对于容器而言,其启动程序就是容器应用进程,容器就是为了主进程而存在的,主进程退出,容器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从而退出,其它辅助进程不是它需要关心的东西。

正确的做法是直接执行 nginx 可执行文件,并且要求以前台形式运行

CMD nginx -g "daemon off;"

构建镜像

在 Dockerfile 文件所在目录执行(不要忘记加末尾的点)

$ docker build -t django:v1 .

Docker Dockerfile的更多相关文章

  1. docker Dockerfile指令ADD和COPY的区别,添加目录方法

    docker Dockerfile指令ADD和COPY的区别,添加目录方法 ADD指令的功能是将主机构建环境(上下文)目录中的文件和目录.以及一个URL标记的文件 拷贝到镜像中.其格式是: ADD 源 ...

  2. Docker Dockerfile简述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uimiemie/p/6442677.html 作用 Dockerfile的内容是一坨可以执行的代码(或者说是指令)(docker的DSL) ...

  3. Docker - Dockerfile - 常见命令简介

    概述 感觉是个 比较重要的东西 有个疑问 我是先讲 docker build 还是 先讲 Dockerfile 穿插讲 docker build 最基本的东西 原理 -t -f docker file ...

  4. [第十二篇]——Docker Dockerfile之Spring Cloud直播商城 b2b2c电子商务技术总结

    Docker Dockerfile 什么是 Dockerfile? Dockerfile 是一个用来构建镜像的文本文件,文本内容包含了一条条构建镜像所需的指令和说明. 使用 Dockerfile 定制 ...

  5. Docker dockerfile创建Eclipse镜像初试

    抽空初步阅读了Docker技术入门与实战 [Kindle电子书] http://www.cnblogs.com/2018/p/4600116.html 现在想首先在开发环境下引入统一的环境,由于开发中 ...

  6. .Net Core+cenos7+Docker+Dockerfile 部署实践

    因为这段时间比较忙,同时也在抽时间将开发框架转移到 .net Core 上 所以写博客的时间就少了,这次我利用dockerfile成功将.net Core程序部署到了cenos7容器中,特抽时间把我的 ...

  7. Docker Dockerfile详解

    http://blog.csdn.net/wsscy2004/article/details/25878223 如何使用 Dockerfile用来创建一个自定义的image,包含了用户指定的软件依赖等 ...

  8. Docker Dockerfile COPY vs ADD

    http://blog.163.com/digoal@126/blog/static/163877040201410341236664/   在Dockerfile中, 我们可以使用ADD和COPY拷 ...

  9. docker——Dockerfile创建镜像

    写在前面: 继续docker的学习,昨天用docker成功跑了tomcat,但是在centos中镜像跑的容器手动装jdk和tomcat,今天学习用Dockerfile创建镜像,并在上面搭建java环境 ...

  10. docker~Dockerfile优化程序的部署

    回到目录 一些理论 我们都知道docker这个容器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进行环境的部署,这对于运营人员来说,无疑是个福音,而这个工作大叔认为不应该是运营人员干的,而是由开发人员来做,因为只有你知道你干的 ...

随机推荐

  1. SpringMVC之入门程序

    SpringMVC之入门程序——使用浏览器展示商品数据 springMVC执行流程(图片来源:https://www.jianshu.com/p/8a20c547e245) 1.创建pojo(商品实体 ...

  2. Android View的重绘过程之Measure

    博客首页:http://www.cnblogs.com/kezhuang/p/ View绘制的三部曲,  测量,布局,绘画今天我们分析测量过程 view的测量是从ViewRootImpl发起的,Vie ...

  3. Linux中常用来查看进程的命令PS

    查看所有运行中的进程:ps aux | less 显示所有进程: ps -A / ps -e 显示进程的树状图:pstree

  4. JavaScript 节流函数 Throttle 详解

    在浏览器 DOM 事件里面,有一些事件会随着用户的操作不间断触发.比如:重新调整浏览器窗口大小(resize),浏览器页面滚动(scroll),鼠标移动(mousemove).也就是说用户在触发这些浏 ...

  5. Postgres 优雅存储树形数据

    碰到一个树形数据需要存储再数据控制,碰到以下两个问题: 在PG数据库中如何表达树形数据 如何有效率的查询以任意节点为Root的子树 测试数据 为了更加简单一些,我们将使用一下数据 Section A ...

  6. VS Code常用快捷键大全

    常用 General 按 Press 功能 Function Ctrl + Shift + P,F1 显示命令面板 Show Command Palette Ctrl + P 快速打开 Quick O ...

  7. Visual Studio Code自定义快捷键(eclipse习惯)

    左下角设置按钮 -> Keyboard Shortcuts -> keybindings.json. [ { "key": "alt+/", &qu ...

  8. python+selenium运行时,提示元素不可见

    python+selenium运行多次新增项目脚本(出错的元素通过by_id的方式定位),当第三次新增时报Message: element not visible的错误,加入等待时间,等页面加载完成, ...

  9. from语法导入

    """# 在执行文件中能不能直接使用模块中的名字 # import m1# import m1 as m# print(m1.a)# print(m1.b)# print ...

  10. 一个简单的以太坊合约让imtoken支持多签

    熟悉比特币和以太坊的人应该都知道,在比特币中有2种类型的地址,1开头的是P2PKH,就是个人地址,3开头的是P2SH,一般是一个多签地址.所以在原生上比特币就支持多签.多签的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多方对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