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Ip 图论算法专题总结 (3):网络流 & 二分图 简明讲义
系列索引:
网络流
概念 1
容量网络(capacity network)是一个有向图,图的边 \((u, v)\) 有非负的权 \(c(u, v)\),被称为容量(capacity)。
图中有一个被称为源(source)的节点和一个被称为汇(sink)的节点。图中每条边称为弧(arc)。
实际通过每条边的流量记为 \(f(u, v)\)。
残量网络(residual network)是一个结构和容量网络相同的有向图,只不过边的权值为 \(c(u, v) - f(u, v)\)。
所有边上的流量集合被称为网络流(flow network)。
可行流的性质:
容量限制(Capacity constraints):对任意 \(u,v∈V\),\(0\le f(u,v)\le c(u,v).\)
流量守恒(Flow conservation):对于任意非源汇节点 \(u∈V\),满足 \(\sum_{(u,v)\in E} f(u,v)=\sum_{(v,u)\in E} f(v,u).\)
斜对称性(Skew symmetry):对任意 \(u,v∈V\),\(f(u,v)=-f(v,u).\)
最大流
增广路定理:网络达到最大流,当且仅当残留网络中没有增广路。
什么是增广路?
度娘百科:若 P 是图 G 中一条联通两个未匹配顶点的路径,且属于 M 的边和不属于 M 的边在 P 上交替出现,则称 P 为相对于 M 的一条增广路径(augmenting path)。(二分图的概念)
Ford–Fulkerson 方法:


本质:贪心!
首先,假如所有边上的流量都没有超过容量 (不大于容量),那么就把这一组流量,或者说,这个流,称为一个可行流。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零流,即所有的流量都是 0 的流。
我们就从这个零流开始考虑,假如有这么一条路,这条路从源点开始一直一段一段的连到了汇点,并且,这条路上的每一段都满足流量严格 < 容量。那么,我们一定能找到这条路上的每一段的 (容量 – 流量) 的值当中的最小值 Δ。我们把这条路上每一段的流量都加上这个 Δ,一定可以保证这个流依然是可行流,这是显然的。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更大的流,它的流量是之前的流量 +Δ,而这条路就叫做增广路。
我们不断地从起点开始寻找增广路,每次都对其进行增广,直到源点和汇点不连通,也就是找不到增广路为止。当找不到增广路的时候,当前的流量就是最大流,这个结论非常重要。
寻找增广路的时候我们可以简单的从源点开始做 BFS,并不断修改这条路上的 Δ 量,直到找到源点或者找不到增广路。
– nano9th
Edmonds-Karp 算法:
每次增广先在残量网络上找到一条增广路,然后将这条路上每条边的边权减去增广路上边权最小边的边权。再在该边的反向边上加上这个权值(用于撤消增广操作)。
时间复杂度 \(O(VE^2)\)。
建图:为了方便求取反向边,把一对互为反向边的边建在一起。
int pre[N], id[N]; // pre 标记上一个点,id 标记上一条边
bool v[N];
inline bool bfs() { // 寻找增广路
memset(v, 0, sizeof v);
queue<int> q;
v[s]=true; q.push(s);
while (!q.empty()) {
int x=q.front(); q.pop();
for (int i=head[x]; i; i=nex[i]) if (!v[to[i]] && w[i]) {
pre[to[i]]=x, id[to[i]]=i, v[to[i]]=true;
if (to[i]==t) return true;
q.push(to[i]);
}
}
return false;
}
inline int ek() {
int res=0;
while (bfs()) {
int path=inf; // flow 为新的增广路
for (int i=t; i!=s; i=pre[i]) path=min(path, w[id[i]]);
for (int i=t; i!=s; i=pre[i]) w[id[i]]-=path, w[id[i]^1]+=path; // 正向边减、反向边加
res+=path;
}
return res;
}
head[0]=1; // 直接从 2 开始计数,保证正反向边快速访问
add(a,b,c), add(b,a,0); // 添加反向边
Dinic 算法:
每次都走最短的增广路,并且每次增广允许多条增广路一起增广。
采用分层图(level graph)。对于每一个点,我们根据从源点开始的 BFS 序列,为每一个点分配一个深度,然后我们进行若干遍 DFS 寻找增广路,每一次由 \(u\) 推出 \(v\) 必须保证 \(v\) 的深度必须是 \(u\) 的深度 \(+ 1\)。
时间复杂度最坏 \(O(V^2E)\)。
显然,每次寻找增广路都要重复访问先前已查找过的边,可以优化。
当前弧优化:存储下以 \(u\) 开头的节点的当前弧 \(\text{cur}[u]\),之后遇到 \(u\) 直接从 \(\text{cur}[u]\) 这条弧之后开始寻找,而不必再从 \(\text{head}[u]\) 开始。
int dep[N], cur[N];
inline bool bfs() { // 分层图
memset(dep, 0, sizeof dep);
queue<int> q;
dep[s]=1; q.push(s);
while (!q.empty()) {
int x=q.front(); q.pop();
for (int i=head[x]; i; i=nex[i])
if (w[i]>0 && !dep[to[i]]) // 若该残量不为 0,且 to[i] 还未分配深度,则给其分配深度并放入队列
dep[to[i]]=dep[x]+1, q.push(to[i]);
}
// 当汇点的深度不存在时,说明不存在分层图,同时也说明不存在增广路
if (!dep[t]) return false; else return true;
}
int dfs(int x, int dis) { // 寻找增广路
if (x==t) return dis;
for (int& i=cur[x]; i; i=nex[i]) // cur[x] 记录当前弧
if (dep[to[i]]==dep[x]+1 && w[i]) { // 分层图、残量不为 0
int d=dfs(to[i], min(dis, w[i]));
if (d>0) {w[i]-=d, w[i^1]+=d; return d; }
}
return 0; // 没有增广路
}
inline int dinic() {
int res=0, d;
while (bfs(s, t)) {
for (int i=1; i<=n; i++) cur[i]=head[i]; // 重置当前弧
while (d=dfs(s, inf)) res+=d;
}
return res;
}
head[0]=1; // 直接从 2 开始计数,保证正反向边快速访问
add(a,b,c), add(b,a,0); // 添加反向边
ISAP 算法:
基于分层思想,在每次增广完成后自动更新每个点所在的层。
时间复杂度 \(O(V^2E)\)。
实现略。 (其实是还不会)
最小割
一个网络的割(cut) 是这样一个边集,如果把这个集合的边删去,这个网络就不再连通。
这个边集中边的容量和被称为割的容量。容量最小的割被称为最小割(minimum cut)。
最大流最小割定理:对于一个容量网络,其最大流等于最小割的容量。
最小割在数值上等于最大流。
应用
点最大容量限制:
拆点,将一个点 \(u\) 拆成入点 \(u_{in}\) 和出点 \(u_{out}\) 两个,将所有指向 \(u\) 的边连接到 \(u_{in}\),容量不变,从 \(u\) 连出的边改为从 \(u_{out}\) 连出,容量不变;最后再从 \(u_{in}\) 向 \(u_{out}\) 连接一条容量为 \(u\) 容量限制的边。
求多个(不重复)最长不下降子序列:
DP 求最长不下降子序列长度 \(s\)。
拆点。每个点向比它大 \(1\) 的点连一条容量为 \(1\) 的边。\(S\) 向 \(dp[1]\) 连一条容量为 \(1\) 的边,\(dp[s]\) 向 \(T\) 连一条容量为 \(1\) 的边。求最大流。
二分图匹配:
将原二分图的边的容量设为 \(1\),\(S\) 向左部的节点连一条容量为 \(1\) 的边,右部的节点向 \(T\) 连一条容量为 \(1\) 的边。
如果二分图的一条边在匹配中,那么两个点对应的 \(S\) 和 \(T\) 的边一定满流,不可能再被匹配。
费用流
最小费用最大流:
每次在找增广路的时候都找费用最小的增广路;利用 SPFA 算法来寻找,边权就是费用。
int head[N], nex[M], to[M], w[M], c[M];
int d[N], f[N], pre[N], id[N]; // pre 标记上一个点,id 标记上一条边
bool inq[N];
inline void add(int x, int y, int z, int zz) {
nex[++head[0]]=head[x], head[x]=head[0], to[head[0]]=y;
w[head[0]]=z, c[head[0]]=zz;
}
inline bool spfa() { // 寻找增广路
memset(d, 0x3f, sizeof d);
memset(f, 0x3f, sizeof f);
memset(inq, false, sizeof inq);
queue<int> q;
q.push(s), d[s]=0, inq[s]=true;
while (!q.empty()) {
int x=q.front(); q.pop(); inq[x]=false;
for (int i=head[x]; i; i=nex[i])
if (w[i] && d[to[i]]>d[x]+c[i]) {
d[to[i]]=d[x]+c[i];
f[to[i]]=min(w[i], f[x]);
pre[to[i]]=x, id[to[i]]=i;
if (!inq[to[i]]) q.push(to[i]), inq[to[i]]=true;
}
}
return f[t]!=f[s];
}
inline void mcmf() {
int flow=0, cost=0;
while (spfa()) {
for (int i=t; i!=s; i=pre[i]) w[id[i]]-=f[t], w[id[i]^1]+=f[t];
flow += f[t], cost += f[t] * d[t];
}
printf("%d %d\n", flow, cost);
}
head[0]=1;
add(a, b, aa, bb), add(b, a, 0, -bb);
众所周知:
NOI2018 D1T1 出题人:“SPFA 它死了!”
考虑使用 Dijkstra 替换 SPFA。
如何实现负权边?暴力加上一个值!(爆
long long)给每个点定义一个势 \(h\),将转移从 \(d(u)=d(v)+w\) 改成 \(d(u)=d(v)+w+h(v)−h(u)\),并保证 \(w+h(v)−h(u)≥0\)。参见 Link
。
概念 2
点覆盖集(vertex cover)是无向图的一个点集,使得该图中的所有边至少有一个端点在该集合内。
点数最少的点覆盖集被称为最小点覆盖集。
点独立集(independent set)是无向图的一个点集,使得该集合中任意两个点之间不连通。
点数最多的点被称为最大点独立集。
引理:
最小点覆盖集 \(=\) 最大匹配 \(= V -\) 最大点独立集 \(= V -\) 最小边覆盖。
最大点权独立集 \(= \sum \textrm{val}(x) -\) 最小点权覆盖集。
最小点权覆盖集 \(=\) 最小割。
最大点权闭合子图 \(= \sum \{\textrm{val}(x)| \textrm{val}(x)>0\} -\) 最小割
二分图
概念
什么是二分图(bipartite graph)?

性质:不存在节点个数为奇数的环。
二分图染色
二分图染色(判断是否二分图):
int col[N]; bool v[N];
bool dfs(int x) {
v[x] = true;
for (int i=head[x]; i; i=nex[i]) {
if (!v[to[i]]) {
col[to[i]] = col[x] ^ 1;
if (!dfs(to[i])) return false;
} else if (col[x]==col[to[i]])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int flag = true;
for (int i=1; i<=n; i++) if (!v[i] && !dfs(i)) {
flag = false; break;
}
if (flag) printf("Yes\n"); else printf("No\n");
二分图匹配
二分图的匹配(matching)是一些边,要求满足每个节点最多只被这些边里面的一条边覆盖。
所有匹配中,边数最多的匹配被称为二分图的最大匹配。
匈牙利算法:
从二分图中找出一条增广路(augmenting path),让路径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还没有匹配过的点,并且路径经过的连线是一条没被匹配、一条已经匹配过,再下一条又没匹配这样交替地出现。
找到这样的路径后,显然路径里没被匹配的连线比已经匹配了的连线多一条,于是修改匹配图,把路径里所有匹配过的连线去掉匹配关系,把没有匹配的连线变成匹配的,这样匹配数就比原来多 \(1\) 个。
不断执行上述操作,直到找不到这样的路径为止。
时间复杂度 \(O(VE)\)。
int mat[N], v[N], cnt; // N 为左子图的大小,v 为时间戳
bool hungary(int x, int vt) {
for (register int i=head[x]; i; i=nex[i]) if (v[to[i]]<vt) {
v[to[i]]=vt;
if (!mat[to[i]] || hungary(mat[to[i]], vt)) {
mat[to[i]]=x;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for (int i=1; i<=n; ++i) if (hungary(i, i)) ++cnt;
网络流解二分图匹配:参见上面 [[网络流]] 部分。
NOIp 图论算法专题总结 (3):网络流 & 二分图 简明讲义的更多相关文章
- NOIp 图论算法专题总结 (1):最短路、最小生成树、最近公共祖先
系列索引: NOIp 图论算法专题总结 (1) NOIp 图论算法专题总结 (2) NOIp 图论算法专题总结 (3) 最短路 Floyd 基本思路:枚举所有点与点的中点,如果从中点走最短,更新两点间 ...
- NOIp 图论算法专题总结 (2)
系列索引: NOIp 图论算法专题总结 (1) NOIp 图论算法专题总结 (2) NOIp 图论算法专题总结 (3) 树链剖分 https://oi-wiki.org/graph/heavy-lig ...
- 算法专题 | 10行代码实现的最短路算法——Bellman-ford与SPFA
今天是算法数据结构专题的第33篇文章,我们一起来聊聊最短路问题. 最短路问题也属于图论算法之一,解决的是在一张有向图当中点与点之间的最短距离问题.最短路算法有很多,比较常用的有bellman-ford ...
- 图论算法-最小费用最大流模板【EK;Dinic】
图论算法-最小费用最大流模板[EK;Dinic] EK模板 const int inf=1000000000; int n,m,s,t; struct node{int v,w,c;}; vector ...
- 图论算法-网络最大流【EK;Dinic】
图论算法-网络最大流模板[EK;Dinic] EK模板 每次找出增广后残量网络中的最小残量增加流量 const int inf=1e9; int n,m,s,t; struct node{int v, ...
- 图论算法-Tarjan模板 【缩点;割顶;双连通分量】
图论算法-Tarjan模板 [缩点:割顶:双连通分量] 为小伙伴们总结的Tarjan三大算法 Tarjan缩点(求强连通分量) int n; int low[100010],dfn[100010]; ...
- NOIP基本算法
NOIP基本算法 1.二分 poj 2018 Best Cow Fences ▪ http://poj.org/problem?id=2018 ▪ 题意:给定一个正整数数列
- [算法专题] LinkedList
前段时间在看一本01年出的旧书<effective Tcp/Ip programming>,这个算法专题中断了几天,现在继续写下去. Introduction 对于单向链表(singly ...
- 【枚举Day1】20170529-2枚举算法专题练习 题目
20170529-2枚举算法专题练习 题解: http://www.cnblogs.com/ljc20020730/p/6918360.html 青岛二中日期 序号 题目名称 输入文件名 输出文件名 ...
随机推荐
- mariadb(一)基础
一.数据库介绍 1.什么是数据库? 简单的说,数据库就是一个存放数据的仓库,这个仓库是按照一定的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是指数据的组织形式或数据之间的联系)来组织,存储的,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库提供的多种方法来 ...
- poj1742Coins(多重背包)
People in Silverland use coins.They have coins of value A1,A2,A3...An Silverland dollar.One day Tony ...
- linux常用命令介绍
参考博客: https://www.cnblogs.com/caozy/p/9261224.html 学前理论 linux主要特征 :一切且文件(目录.硬盘等都是文件):硬件都在/dev 目录,如硬盘 ...
- postman+xmysql实现postman与数据库的交互,获取数据库的值来作为参数进行请求
安装nodejs和npm详细步骤:https://www.runoob.com/nodejs/nodejs-install-setup.html 安装xmysql 执行命令: npm install ...
- SpringCloud异常
Failed to configure a DataSource: 'url' attribute is not specified and no embedded datasource could ...
- 基于各种基础数据结构的SPFA和各种优化
一.基于各种数据结构的SPFA 以下各个数据均为不卡SPFA的最短路模板:P3371 [模板]单源最短路径(弱化版)的测试时间 1.STL队列:用时: 1106ms / 内存: 8496KB #inc ...
- 爬虫之Js混淆&加密案例
需求: 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分析平台是一个收录全国各大城市天气数据的网站,包括温度.湿度.PM 2.5.AQI 等数据,链接为:https://www.aqistudy.cn/html/city_de ...
- 任务21 :了解ASP.NET Core 依赖注入,看这篇就够了
DI在.NET Core里面被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这篇文章主要再给大家普及一下关于依赖注入的概念,身边有工作六七年的同事还个东西搞不清楚.另外再介绍一下.NET Core的DI实现以及对实例 ...
- RDD缓存
RDD的缓存 Spark速度非常快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不同操作中可以在内存中持久化或缓存数据集.当持久化某个RDD后,每一个节点都将把计算的分片结果保存在内存中,并在对此RDD或衍生出的RDD进行的其他 ...
- JS高级 — 函数的声明和表达式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ht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