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模型分类

五种IO Model

blocking IO      阻塞IO

nonblocking IO     非阻塞IO

IO multiplexing     IO多路复用

signal driven IO    信号驱动IO

asynchronous IO    异步IO

signal driven IO(信号驱动IO)在实际中并不常用,所以只剩下四种IO Model。

网络IO的两个过程

对于一个network IO ,会涉及到两个系统对象,一个是调用这个IO的process (or thread),另一个就是系统内核(kernel)。当一个read操作发生时,它会经历两个阶段:

  • 等待数据准备 (Waiting for the data to be ready):等待系统接收数据
  • 将数据从内核拷贝到进程中 (Copying the data from the kernel to the process):进程从系统缓存中拿到数据

同步IO:在这两个过程中有任意阶段出现阻塞状态。

  阻塞IO、非阻塞IO、IO多路复用都是同步IO

异步IO:全程无阻塞的IO

  异步IO属于异步IO(真的没毛病)

阻塞IO(Blocking IO)

UDP包:当用户进程调用了recvfrom这个系统调用,kernel就开始了IO的第一个阶段:准备数据。对于network io来说,很多时候数据在一开始还没有到达(比如,还没有收到一个完整的UDP包),这个时候kernel就要等待足够的数据到来。而在用户进程这边,整个进程会被阻塞。当kernel一直等到数据准备好了,它就会将数据从kernel中拷贝到用户内存,然后kernel返回结果,用户进程才解除block的状态,重新运行起来。

blocking IO的特点就是在IO执行的两个阶段都被block了。

示例:

 1 #服务端
2 import socket
3 sock=socket.socket() #默认是TCP
4 sock.bind(("127.0.0.1",8088))
5
6 sock.listen(5)
7 while True:
8 conn,addr=sock.accept() #默认是就是阻塞的方式,监听等待客户端连接(阶段一):等待中的阻塞
9 #客户端连接后接收数据(阶段二):socket对象和客户端地址,虽然接收数据的过程很快但是实际上也是阻塞
10 while True:
11 data=conn.recv(1024) #也是两个阶段的阻塞
12 print(data.decode('utf8'))
13 if data.decode('utf8') =='q':
14 break
15 respnse=input('>>>>')
16 conn.send(respnse.encode('utf8'))
17
18
19 #客户端
20 import socket
21 sock=socket.socket()
22 sock.connect(("127.0.0.1",8088))
23
24 while True:
25 data=input('>>>').strip()
26 sock.send(data.encode('utf8'))
27 s_data = sock.recv(1024) #两个阶段的阻塞
28 print(s_data.decode('utf8'))

非阻塞IO(Non-blocking IO)

当用户进程发出read操作时,如果kernel中的数据还没有准备好,那么它并不会block用户进程,而是立刻返回一个error。所以用户进程不需要等待,而是马上就得到了一个结果,用户进程判断结果是一个error时,它就知道数据还没有准备好,于是它可以再次发送read操作。一旦kernel中的数据准备好了,并且又再次收到了用户进程的system call,那么它马上就将数据拷贝到了用户内存,然后返回。这个过程中,用户进程是需要不断的主动询问kernel数据好了没有。

非阻塞实际上是将大的整片时间的阻塞分成N多的小的阻塞,每次recvform系统调用之间,可以干点别的事情,然后再发起recvform系统调用,重复的过程通常被称之为轮询。轮询检查内核数据,直到数据准备好,再拷贝数据到进程,进行数据处理。需要注意,拷贝数据整个过程,进程仍然是属于阻塞的状态。

优点:能够在等待任务完成的时间里干其他活了(包括提交其他任务,也就是 “后台” 可以有多个任务在同时执行)。

缺点:任务完成的响应延迟增大了,因为每过一段时间才去轮询一次read操作,而任务可能在两次轮询之间的任意时间完成。这会导致整体数据吞吐量的降低。

 1 #服务端
2
3 import socket
4 import time
5 sock=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默认是TCP
6 sock.bind(("127.0.0.1",8088))
7 sock.listen(5)
8 sock.setblocking(False)
9
10 while True:
11 try:
12 print('server waiting')
13 conn, addr = sock.accept() # 默认是个阻塞的方式,等待客户端连接
14 while True:
15 data = conn.recv(1024) #这边也是阻塞的IO
16 print(data.decode('utf8'))
17 if data.decode('utf8') == 'q':
18 break
19 respnse = input('>>>>')
20 conn.send(respnse.encode('utf8'))
21 except Exception as e:
22 print (e)
23 time.sleep(4)
24
25 #客户端
26 import socket
27 sock=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socket.SOCK_STREAM) #默认是TCP
28
29 while True:
30 sock.connect(("127.0.0.1", 8088)) #因为服务端recv也是非阻塞,所以要不断重新连接
31 data=input('>>>').strip()
32 sock.send(data.encode('utf8'))
33 s_data = sock.recv(1024)
34 print(s_data.decode('utf8'))

IO多路复用IO multiplexing

IO多路复用,也叫做event driven IO,实现方式:select,poll或epoll

IO多路复用的好处就在于单个process就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网络连接的IO

用户进程调用了select,那么整个进程会被block,而同时,kernel会“监视”所有select负责的socket,当任何一个socket中的数据准备好了,select就会返回。这个时候用户进程再调用read操作,将数据从kernel拷贝到用户进程。这个过程中有两次system call(系统调用) select阻塞时候 和 recvfrom阻塞时候。用多路复用的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同时处理大批量的connection,不适用单个或少量,少量还不如multi-threading + blocking IO。

select示例:

 1 #服务端
2 import socket
3 import select
4 sock=socket.socket()
5 sock.bind(("127.0.0.1",8088))
6 sock.listen(5)
7
8 inp=[sock,] #定义监听的套接字对象列表,列表列表里可以有多个对象
9
10 while True:
11 #字段顺序:input list 、output list、error list、date(可以不写)
12 r=select.select(inp,[],[],None) #对比的是sock.accept(),这一步只做了监听的事情,监听哪个socket对象活动,当没有客户端连接时候会阻塞
13 # 当监听到有活动的socket对象时候,将返回值给r
14 print('r',r)
15 print('r',r[0])
16 #r接收的返回是一个元组,r[0]是活动的对象列表
17
18 for obj in r[0]:
19 if obj == sock: #如果活动的对象是sock,那么将客户端对象加入监听列表,客户端再发数据时候,触发客户端的对象活动
20 conn,addr=obj.accept() #accept只做第二个阶段的事情,取回数据:client的socket对象和地址
21 print(conn,addr)
22 inp.append(conn)
23 else:
24 data=obj.recv(1024)
25 print(data.decode('utf8'))
26 resp=input('>>>')
27 obj.send(resp.encode('utf8'))
28
29 #客户端
30 import socket
31 sock=socket.socket()
32 sock.connect(("127.0.0.1", 8088))
33 while True:
34 data=input('>>>').strip()
35 sock.send(data.encode('utf8'))
36 s_data = sock.recv(1024)
37 print(s_data.decode('utf8'))

因为使用的是for循环,当多个客户端发消息给服务端,只能一个个顺序处理。

在windows下只能用select实现多路复用

在Linux可以使用select、poll、epoll实现,推荐使用epoll,对比:

  select和poll的监听方式为轮询方式,即每次都要循环一遍监听列表,效率低,另外select有连接数限制,poll无限

  epoll连接数无限,区别在于监听方式不同,每个socket对象绑定一个回调函数,当socket对象活动了就触发回调函数,把自己写到活动列表中,epoll直接调用活动列表

信号驱动IO(signal driven IO)

不常用,不做说明

异步IO(Asynchronous I/O)

用户进程发起read操作之后,立刻就可以开始去做其它的事。而另一方面,从kernel的角度,当它受到一个asynchronous read之后,首先它会立刻返回,所以不会对用户进程产生任何block。然后,kernel会等待数据准备完成,然后将数据拷贝到用户内存,当这一切都完成之后,kernel会给用户进程发送一个signal,告诉它read操作完成了。

IO模型区别

selectors模块

该模块能够按照系统平台,自动选择多路复用的方式。

 1 #服务端
2 import selectors
3 import socket
4
5 sel=selectors.DefaultSelector()
6
7 def accept(sock,mask):
8 conn,addr=sock.accept() #4、获取客户端的conn对象和地址
9 print('accetped',conn,'from',addr)
10 conn.setblocking(False)
11 sel.register(conn,selectors.EVENT_READ,read) #5、注册conn对象,将conn对象和函数read绑定
12
13 def read(conn,mask):
14 data=conn.recv(1024) #9、服务端通过conn对象接收消息,进行下面的逻辑处理
15 if data:
16 print('echoing',repr(data),'to',conn)
17 conn.send(data)
18 else:
19 print('closing',conn)
20 sel.unregister(conn)
21 conn.close()
22
23 sock=socket.socket()
24 sock.bind(('127.0.0.1',8088))
25 sock.listen(100)
26 sock.setblocking(False)
27 sel.register(sock,selectors.EVENT_READ,accept) #sock对象注册绑定accept函数
28
29 while True:
30 #不管是哪个方式,都是使用select方法监听活动的socket对象
31 events=sel.select() #1、执行sel阻塞监听,当有客户端连接,激活sock对象,返回一个存放活动sock对象相关信息的列表
32 #6、客户端通过conn对象发送消息,激活sel监听列表中的的conn对象,返回一个存放活动conn对象相关信息的列表
33 print(events,type(events))
34 for key,mask in events:
35 print(mask)
36 print(key.data) #socket对象注册绑定的accept函数
37 print(key.fileobj)
38 callback=key.data #2、取得返回的sock绑定的函数
39 #7、取得返回conn绑定的函数
40 callback(key.fileobj,mask) #3、key.fileobj是sock对象,执行函数
41 #8、执行函数read,并传入conn对象
42
43
44 #客户端
45 import socket
46 sock=socket.socket()
47 sock.connect(("127.0.0.1", 8088))
48 while True:
49 data=input('>>>').strip()
50 sock.send(data.encode('utf8'))
51 s_data = sock.recv(1024)
52 print(s_data.decode('utf8'))

python基础之IO模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基础(17)-IO模型&selector模块

    先说一下IO发生时涉及的对象和步骤.对于一个network IO (这里我们以read举例),它会涉及到两个系统对象,一个是调用这个IO的process (or thread),另一个就是系统内核(k ...

  2. Python之阻塞IO模型与非阻塞IO模型

    Python之阻塞IO模型与非阻塞IO模型 IO模型 1 阻塞IO: 全程阻塞 2 非阻塞IO: 发送多次系统调用: 优点:wait for data时无阻塞 缺点:1 系统调用太多 2 数据不是实时 ...

  3. python 并发编程 io模型 目录

    python 并发编程 IO模型介绍 python 并发编程 socket 服务端 客户端 阻塞io行为 python 并发编程 阻塞IO模型 python 并发编程 非阻塞IO模型 python 并 ...

  4. Python开发基础-Day33 IO模型

    IO模型分类 五种IO Model blocking IO 阻塞IO nonblocking IO 非阻塞IO IO multiplexing IO多路复用 signal driven IO 信号驱动 ...

  5. Day14 - Python基础14 事件驱动模型、IO模型

    本节内容: 1:事件驱动模型 2:IO模型前戏准备 3:4种IO模型 1:事件驱动模型 传统的编程是如下线性模式的: 开始--->代码块A--->代码块B--->代码块C---> ...

  6. python并发之IO模型(二)

    blocking IO (阻塞IO) 在linux中,默认情况下所有的socket都是blocking,一个典型的读操作流程大概是这样: 当用户进程调用了recvfrom这个系统调用,kernel就开 ...

  7. python并发之IO模型(一)

    事件驱动模型 协程:遇到IO操作就切换. 但什么时候切回去呢?怎么确定IO操作完了? 很多程序员可能会考虑使用“线程池”或“连接池”.“线程池”旨在减少创建和销毁线程的频率,其维持一定合理数量的线程, ...

  8. 1、http协议基础及IO模型

    Nginx (web server,web reverse proxy): http协议:80/tcp,HyperText Transfer Procotol http协议版本: HTTP/0.9:原 ...

  9. python基础学习23----IO模型(简)

    对于一个网络IO(network IO),它会涉及到两个系统对象,一个是调用这个IO的process (or thread),另一个就是系统内核(kernel).当一个read操作发生时,该操作会经历 ...

随机推荐

  1. May 15th 2017 Week 20th Monday

    Life is a flower of which love is the honey. 人生是花朵,爱情是花蜜. Not every life can be a flower, not every ...

  2. C 中重载一词中的“重”字读ZHONG4还是CHONG2?

    in my opinion: overload: 重zhong4载override overwrite:覆盖,改写,重写.//csdn上有人问过,没有overwrite这个词 http://bbs.c ...

  3. 搭建 webpack + React 开发环境

    说在开头 上个月断断续续的在研究webpack的配置,但是很多网上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只说了开发环境的配置,而忽略了生产环境的配置.大致研究了一下门路,然后就来写一篇随笔让自己能在以后能有个地方可以做参考 ...

  4. 时空隧道FQ

    给你推荐一款海外网站加速工具,为科技工作者.海外归国人员.企业团队.外贸工作者提供海外上网服务,永久免费. 国外网址:https://chrome.google.com/webstore/detail ...

  5. Mac通过域名查询IP地址

    Mac通过域名查询IP地址 方法一:使用Mac自带的"网络实用工具" 步骤: 搜索"网络使用工具",并打开: 点击LookUp,输入互联网地址,点击Lookup ...

  6. hdu 3966 Aragorn's Story : 树链剖分 O(nlogn)建树 O((logn)²)修改与查询

    /** problem: 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3966 裸板 **/ #include<stdio.h> #include& ...

  7. 转载:EJB到底是什么

    这篇博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EJB进行了介绍,写得很好,笔者在这里转载一下. 链接:https://www.cnblogs.com/strugglion/p/6027318.html

  8. 使用第三方工具连接docker数据库

    一.背景 ​ 为了把测试环境迁移至docker上,我在centos7上安装了docker,具体安装方法可参考<CentOS7下安装docker>本文不再论述.有些同学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要 ...

  9. vue-cli中vuex IE兼容

    vue2.0 兼容ie9及其以上 vue-cli中使用vuex的项目 在IE中会出现页面空白 控制台报错的情况:我们只需要安装一个插件,然后在main.js中全局引入即可 安装 npm install ...

  10. vue组件的基本知识点

    1. 组件中 is 的特性: 有些 HTML 元素,诸如 <ul>.<ol>.<table> 和 <select>,对于哪些元素可以出现在其内部是有严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