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模式 VS 责任链模式
为什么要把观察者模式和责任链模式放在一起对比呢?这两个模式没有太多的相似性呀,真没有嘛?有相似性,我们在观察者模式中也提到了触发链(也叫做观察者链)的问题,一个具体的角色既可以是观察者,也可以是被观察者,如此则形成了一个观察者链,这与责任模式非常类似,都实现了事务的链条化处理,比如说在上课的时候你睡着了,打鼾声音太大,盖过了老师讲课声音,老师火了,捅到了校长这里,校长也处理不了,然后告状到你父母,于是你的魔鬼日子来临了,这是责任链模式,老师、校长、父母都是链中的一个具体角色,事件(你睡觉)在链中传递,最终由一个具体的节点来处理,并反馈结果给调用者(你挨揍了)。那什么是触发链?你还是在课堂上睡觉,还是打鼾声音太大,老师火了,但是老师贼机灵了,掏出个扩音器来讲课,于是你睡不找了,同时其他同学的耳朵遭殃了,这就是触发链,其中老师既是观察者(相对你)也是被观察者(相对其他同学),事件从“你睡觉”到老师这里转化为“扩音器放大声音”,这也是一个链条结构,但是链结构中传递的事件改变了。
我们还是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两者的区别,DNS协议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了,我们只要在“网络设置”中设置一个DNS服务器地址就可以把我们需要的域名翻译成IP地址,DNS协议还是比较简单的,传递过去一个域名以及记录标志(比如是要A记录还是要MX记录),然后DNS就开始查找自己的记录树,找到后把IP地址反馈给请求者。我们可以在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按照如下步骤了解一下DNS解析过程,在DOS窗口下输入nslookup命令后,如图32-6所示。
![]()
图32-1 DNS服务器解析域名
我们的意图就是要DNS服务器192.168.10.1解析出www.xxx.com.cn的IP地址,那DNS服务器是如何工作的呢?也就是我们图中的182.168.10.1这个DNS Server,它存储着全球的域名和IP之间的对应关系吗?不可能,目前全球的域名数量是1.7亿个,如此庞大的数字,每个DNS服务都存储一份,还怎么快速响应?DNS解析响应时间一般都是毫秒级别的,如此高的性能要求还怎么让DNS Server遍地开花呢?而且域名变更也非常频繁,数据读写的量也非常大,不可能这1.7亿数据每个DNS服务器都保留一条,那是怎么设计的呢?DNS协议还是很聪明的,它规定了每个区域的DNS服务器(Local DNS)只保留自己区域的域名解析,对于不能解析的域名,则提交上级域名解析器解析,最终由一台位于美国洛杉矶的顶级域名服务器进行解析,返回结果,这非常明显是一个事物的链结构处理,我们使用两种模式来实现该解析过程。
32.3.1 责任链实现DNS解析过程
猜想大家看到这里,肯定非责任链模式莫属,好,我们就用责任链模式来实现,首先我们定义一下业务场景,这里有三个DNS服务器:上海DNS服务器(区域服务器)、中国顶级DNS服务器(父服务器)、全球顶级DNS服务器,其示意图如图32-7所示。
![]()
图32-2 DNS解析示意图
有请求者发出请求,然后由上海DNS进行解析,如果能够解析,则返回结果,若不能解析,则提交给父服务器中国顶级DNS进行解析,若还不能解析,则提交到全球顶级DNS进行解析,若还不能解析呢?那就返回该域名无法解析,那可能就是外星球的域名了。确实,这与责任链模式非常相似,那我们把这一过程抽象一下,类图如图32-8所示。
![]()
图32-3 责任链模式实现域名解析
我们来解释一下类图,Recorder是一个BO对象,它是记录DNS服务器解析后的结果记录,包括域名、IP地址、属主(即由谁解析的),然后分别有getter/setter方法;DnsServer抽象类中的resolve方法是一个基本方法,每个DNS服务器都必须拥有该方法,它是对DNS进行解析,如何解析呢?具体是由echo方法来实现,每个DNS服务器独自实现。类图还是比较简单的,我们首先看一下解析记录Recorder类,如代码清单32-31所示。
代码清单32-1 解析记录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
public class Recorder {//域名private String domain;//IP地址private String ip;//属主private String owner;public String getDomain() {return domain;}public void setDomain(String domain) {this.domain = domain;}public String getIp() {return ip;}public void setIp(String ip) {this.ip = ip;}public String getOwner() {return owner;}public void setOwner(String owner) {this.owner = owner;}//输出记录信息@Overridepublic String toString(){String str= "域名:" + this.domain;str = str + "\nIP地址:" + this.ip;str = str + "\n解析者:" + this.owner;return str;}} |
为什么要覆写toString方法呢?是为了我们打印展示的需要,可以直接把Recorder的信息打印出来。我们再来看抽象域名服务器,如代码清单32-32所示。
代码清单32-2 抽象域名服务器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
public abstract class DnsServer {//上级DNS是谁private DnsServer upperServer;//解析域名public final Recorder resolve(String domain){Recorder recorder=null;if(isLocal(domain)){//是本服能解析的域名recorder = echo(domain);}else{//本服不能解析//提交上级DNS进行解析recorder = upperServer.resolve(domain);}return recorder;}//指向上级DNSpublic void setUpperServer(DnsServer _upperServer){this.upperServer = _upperServer;}//每个DNS都有一个DNS的数据处理区(ZONE),检查域名是否在本zone中protected abstract boolean isLocal(String domain);//每个DNS服务器都必须实现解析任务protected Recorder echo(String domain){Recorder recorder = new Recorder();//获得IP地址recorder.setIp(genIpAddress());recorder.setDomain(domain);return recorder;}//随机产生一个IP地址,工具类private String genIpAddress(){Random rand = new Random();String address = rand.nextInt(255) + "." + rand.nextInt(255) + "."+ rand.nextInt(255) + "."+ rand.nextInt(255);return address;}} |
在该类中有一个方法——genIpAddress方法——没有在类图中展现出来,它实现随机生成IP地址,这是我们为模拟DNS解析场景而建立的一个虚拟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是不可能出现的。抽象DNS服务器编写完成,我们再来看具体的DNS服务器,先看上海的DNS服务器,如代码清单32-33所示。
代码清单32-3 上海DNS服务器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public class SHDnsServer extends DnsServer {@Overrideprotected Recorder echo(String domain) {Recorder recorder= super.echo(domain);recorder.setOwner("上海DNS服务器");return recorder;}//定义上海的DNS服务器能处理的级别@Overrideprotected boolean isLocal(String domain) {return domain.endsWith(".sh.cn");}} |
为什么要覆写echo方法?各具体的DNS服务器实现自己的解析过程,个性化处理,它代表的是每个DNS服务器的不同处理逻辑。还要注意一下,我们在这里做了一个简化处理,所有以“.sh.cn”结尾的域名都由上海DNS服务器解析。其他的中国顶级DNS和全球顶级DNS实现过程类似,如代码清单32-34、32-35所示。
代码清单32-4 中国顶级DNS服务器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public class ChinaTopDnsServer extends DnsServer {@Overrideprotected Recorder echo(String domain) {Recorder recorder = super.echo(domain);recorder.setOwner("中国顶级DNS服务器");return recorder;}@Overrideprotected boolean isLocal(String domain) {return domain.endsWith(".cn");}} |
代码清单32-5 全球顶级DNS服务器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public class TopDnsServer extends DnsServer {@Overrideprotected Recorder echo(String domain) {Recorder recorder = super.echo(domain);recorder.setOwner("全球顶级DNS服务器");return recorder;}@Overrideprotected boolean isLocal(String domain) {//所有的域名最终的解析地点return true;}} |
所有的DNS服务器都准备了,那我们就写一个客户端来模拟一下IP地址是怎么解析的,如代码清单32-36所示。
代码清单32-6 场景类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
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上海域名服务器DnsServer sh = new SHDnsServer();//中国顶级域名服务器DnsServer china = new ChinaTopDnsServer();//顶级域名服务器DnsServer top = new TopDnsServer();//定义查询路径china.setUpperServer(top);sh.setUpperServer(china);//解析域名System.out.println("=====域名解析模拟器=====");while(true){System.out.print("\n请输入域名(输入N退出):");String domain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readLine();if(domain.equalsIgnoreCase("n")){return;}Recorder recorder = sh.resolve(domain);System.out.println("----DNS服务器解析结果----");System.out.println(recorder);}}} |
我们来模拟一下,运行结果如下所示:
=====域名解析模拟器=====
请输入域名(输入N退出):www.xxx.sh.cn
----DNS服务器解析结果----
域名:www. xxx.sh.cn
IP地址:69.224.162.154
解析者:上海DNS服务器
请输入域名(输入N退出):www. xxx.com.cn
----DNS服务器解析结果----
域名:www. xxx.com.cn
IP地址:51.28.66.140
解析者:中国顶级DNS服务器
请输入域名(输入N退出):www. xxx.com
----DNS服务器解析结果----
域名:www. xxx.com
IP地址:73.247.80.117
解析者:全球顶级DNS服务器
请输入域名(输入N退出):n
请注意看运行结果,“.sh.cn”结尾的域名确实由上海的DNS服务器解析了,“.cn”结尾的域名由中国顶级DNS解析了,其他域名都由全球顶级DNS解析,这个模拟过程很完整嘛,它完全就是责任链模式的一个具体应用,把一个请求放置到链中的首节点,然后由链中的某个节点进行解析并反馈调用者,很完善是吗?
但是,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这个解析过程是有缺陷的,什么缺陷?欲知后事,去看下回分解。
32.3.2 触发链实现DNS解析过程
承上一章节,我们说到使用责任链模式模拟DNS解析过程是有缺陷的,有什么缺陷?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个解析过程很完美了,没什么问题了?那说明你对DNS协议了解得还不太深入,这样,我们做一个实验,在dos窗口下输入nslookup命令,然后你输入多个域名,注意观察返回值有哪些数据是相同的?对了,就是解析者都是相同,都是由同一个DNS服务器解析的,准确地说都是由你本机配置的DNS服务器做的解析,这与我们上面的模拟过程是不相同的,看看我们模拟的过程,对请求者来说,“.sh.cn”是由区域DNS解析了,“.com”却是由全球顶级DNS解析了,这可与真实的过程不相同呀,这是怎么回事呢?
肯定地说,采用责任链模式模拟DNS解析过程是不完美的,或者说是有缺陷的,那我们怎么来修复这个缺陷呢?我们先来看看真实的DNS解析过程,如图32-9所示。
![]()
图32-4 真实的DNS解析示意图
一个域名解析的完整路径如图中的标号①②③④⑤⑥所示,首先由请求者发送一个请求,然后由上海DNS服务进行尝试解析,若不能解析再通过路径②转发给中国顶级DNS进行解析,解析后结果通过路径⑤返回给上海DNS服务器,然后由上海DNS服务器通过路径⑥返回给请求者。同样,若中国顶级DNS不能解析,则通过路径③转由全球顶级DNS进行解析,通过路径④把结果返回给中国顶级DNS,然后再通过路径⑤返回给上海DNS。注意看标号⑥,不管一个域名最终由谁解析,但是最终反馈到请求者的还是第一个节点,也就是说首节点负责对请求者应答,其他节点都不与请求者交互,只与自己左右节点交互。实际上我们的DNS服务器确实是如此处理的,例如本机请求查询一个www.abcdefg.com的域名,上海DNS服务器解析不到这个域名,于是提交到中国顶级DNS服务器,如果中国顶级DNS服务器有该域名的记录,则找到该记录,反馈到上海DNS服务器,上海DNS服务器做两件事务处理:一是响应请求者,二是存储该记录,以备其他请求者再次查询,类似数据缓存。
整个场景我们已经清晰,想想看,我们把请求者看做是被观察者,它的行为或属性变更通知了被观察者上海DNS,上海DNS又作为被观察者出现了自己不能处理的行为(行为改变),通知了中国顶级DNS,依次类推,是不是一个非常标准的触发链?而且还必须是同步的触发,异步触发已经在该场景中失去了意义,读者可以想想为什么。
分析了这么多,我们用触发链来模拟DNS的解析过程,如图32-10所示。
![]()
图32-5 触发链实现DNS解析过程
与责任链模式很相似,仅仅多了一个Observable父类和Observer接口,但是两者的实现有非常大的差异,我们先类解释一下抽象DnsServer的作用,它有两个作用。
- 标示声明
表示所有的DNS服务器都具备双重身份:既是观察者也是被观察者,这很重要,它声明所有的服务器都具有相同的身份标志,具有该标志后就可以在链中随意移动,而无需固定在链中的某个位置(这也是链的一个重要特性)。
- 业务抽象
方法setUpperServer的作用是设置父DNS,也就是设置自己的观察者,update方法不仅仅是一个事件的处理者,也同时是事件的触发者。
我们来看代码,首先说最简单的,Recorder类与责任链中的记录没有任何改变,不再赘述。那我们就先看看我们的核心抽象DnsServer,如代码清单32-37所示。
代码清单32-7 抽象DNS服务器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
public abstract class DnsServer extends Observable implements Observer {//处理请求,也就是接收到事件后的处理public void update(Observable arg0, Object arg1) {Recorder recorder = (Recorder)arg1;//如果本机能解析if(isLocal(recorder)){recorder.setIp(genIpAddress());}else{//本机不能解析,则提交到上级DNSresponsFromUpperServer(recorder);}//签名sign(recorder);}//作为被观察者,允许增加观察者,DNS解析的上级DNS一般是一个public void setUpperServer(DnsServer dnsServer){//先清空,然后再增加super.deleteObservers();super.addObserver(dnsServer);}//向父DNS请求解析,也就是通知观察者private void responsFromUpperServer(Recorder recorder){super.setChanged();super.notifyObservers(recorder);}//每个DNS服务器签上自己的名字protected abstract void sign(Recorder recorder);//每个DNS服务器都必须定义自己的处理级别protected abstract boolean isLocal(Recorder recorder);//随机产生一个IP地址,工具类private String genIpAddress(){Random rand = new Random();String address = rand.nextInt(255) + "." + rand.nextInt(255) + "."+ rand.nextInt(255) + "."+ rand.nextInt(255);return address;}} |
注意看一下responseFromUpperServer方法,它只允许设置一个观察者,因为一般的DNS服务都只有一个上级DNS服务器,主备DNS?想清楚什么是主DNS、什么是备用DNS,然后再提问!还有sign方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签名,这个记录是由谁解析出来的,由各个实现类独自来实现。三个DnsServer的实现类都比较简单,如代码清单32-38、32-39、32-40所示。
代码清单32-8 上海DNS服务器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
public class SHDnsServer extends DnsServer {@Overrideprotected void sign(Recorder recorder) {recorder.setOwner("上海DNS服务器");}//定义上海的DNS服务器能处理的级别@Overrideprotected boolean isLocal(Recorder recorder) {return recorder.getDomain().endsWith(".sh.cn");}}代码清单32-9 中国顶级DNS服务器public class ChinaTopDnsServer extends DnsServer {@Overrideprotected void sign(Recorder recorder) {recorder.setOwner("中国顶级DNS服务器");}@Overrideprotected boolean isLocal(Recorder recorder) {return recorder.getDomain().endsWith(".cn");}}代码清单32-10 全球顶级DNS服务器public class TopDnsServer extends DnsServer {@Overrideprotected void sign(Recorder recorder) {recorder.setOwner("全球顶级DNS服务器");}@Overrideprotected boolean isLocal(Recorder recorder) {//所有的域名最终的解析地点return true;}} |
我们再建立一个场景类模拟一下DNS解析过程,如代码清单32-31所示。
代码清单32-11 场景类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
public class Clien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上海域名服务器DnsServer sh = new SHDnsServer();//中国顶级域名服务器DnsServer china = new ChinaTopDnsServer();//顶级域名服务器DnsServer top = new TopDnsServer();//定义查询路径china.setUpperServer(top);sh.setUpperServer(china);//解析域名System.out.println("=====域名解析模拟器=====");while(true){System.out.print("\n请输入域名(输入N退出):");String domain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readLine();if(domain.equalsIgnoreCase("n")){return;}Recorder recorder = new Recorder();recorder.setDomain(domain);sh.update(null,recorder);System.out.println("----DNS服务器解析结果----");System.out.println(recorder);}}} |
与责任链模式中的场景类很相似,读者请注意sh.update(null,recorder)这句话,这是我们虚拟了观察者触发动作,完整的做法是把场景类作为一个被观察,然后设置观察者为上海DNS服务器,再进行测试,其结果完全相同,我们这里为减少代码量采用了简化处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扩充实现。
我们来看看运行结果如何,结果如下所示:
=====域名解析模拟器=====
请输入域名(输入N退出):www.xxx.sh.cn
----DNS服务器解析结果----
域名:www.xxx.sh.cn
IP地址:197.15.34.227
解析者:上海DNS服务器
请输入域名(输入N退出):www.xxx.com.cn
----DNS服务器解析结果----
域名:www.xxx.com.cn
IP地址:201.177.148.99
解析者:上海DNS服务器
请输入域名(输入N退出):www.xxx.com
----DNS服务器解析结果----
域名:www.xxx.com
IP地址:251.41.14.230
解析者:上海DNS服务器
请输入域名(输入N退出):n
看看,所有的解析结果都是由上海DNS服务器返回的,这才是真正的DNS解析过程。各位看官可能要说了,我怎么知道它是由上海DNS服务器解析的还是由别的DNS服务器解析的呢?好办,代码拷贝过去,然后调试跟踪一下就可以了,很简单。或者读者仔细看看代码,理解一下代码逻辑就非常清楚它是如何解析的了。
再仔细看一下我们的代码逻辑,上下两个节点直接的关系很微妙,很有意思。
- 下级节点对上级节点顶礼膜拜
比如我们输入的这个域名www.xxx.com,上海域名服务器只是知道它是由父节点(中国顶级DNS服务器)解析的,而不知道父节点把该请求转发给了更上层节点(顶级域名服务器),也就是说下级节点关注的是上级阶段的响应,只要是上级反馈的结果就认为是上级的。www.xxx.com这个域名最终是由最高节点(全球顶级DNS服务器)解析的,它把解析结果传递给第二个节点(中国顶级DNS服务器)时的签名为“全球顶级DNS服务器”,而第二个节点把请求传递给首节点(上海DNS服务器)时的签名被修改为“中国顶级DNS服务器”,为什么呢?所有从上级节点反馈的响应都认为是上级节点处理的结果,而不追究到底是不是真的是上级节点处理的。
- 上级节点对下级节点极度信任
上级节点只对下级节点负责,它不关心下级节点的请求是从何而来,只要是下级发送的请求,就认为是下级的,还是www.xxx.com域名,当最高节点(全球顶级DNS服务器)获得解析请求时,它认为这个请求是谁?当然是第二个节点(中国顶级DNS服务器)的,否则它也不会把结果反馈给它,但是这个请求的源头却是首节点(上海DNS服务器)的,信任,绝对是信任,上级节点对下级节点太信任了。
32.3.3 小结
通过对DNS解析过程的实现,我们发现触发链和责任链虽然都是链结构,但是还是有区别的:
- 链中的消息对象不同
从首节点开始,到最终的尾节点,两个链中传递的消息对象是不同的,责任链模式基本上是不改变消息对象的结构,虽然每个节点都可以参与消费(一般是不参与消费),类似与“雁过拔毛”性质,但是它的结构不会改变,比如从首节点传递进来是一个String对象或者是Person对象,不会出现到链尾的时候成了int或者Human对象,这在责任链模式中是不可能的,但是在触发链中就允许,链中传递的对象可以自由变化,只要上下级节点对传递对象了解即可,它不要求链中的消息对象不变化,它只要求链中相邻两个节点的消息对象固定即可。
- 上下节点的关系不同
在责任链模式中,上下节点没有关系,都是接受同样的对象,所有传递的对象都是从链首传递过来,上一节点是阿猫阿狗和我没有关系,我只要按照自己的逻辑处理就成。而触发链就不同了,它的上下级关系很亲密,下级对上级顶礼膜拜,上级对下级绝对信任,链中的任意两个相邻节点都是一个牢固的独立团体。
- 消息的分销渠道不同
在责任链模式中,一个消息从链首传递进来后,就开始沿着链条向链尾运动,方向是单一的、固定的;而触发链则不同,由于它采用的是观察者模式,它可以有非常大的灵活性,一个消息传递到链首后,具体怎么传递则是不固定的,可以广播方式传递,也可以跳跃传递,取决于处理消息的逻辑。
观察者模式 VS 责任链模式的更多相关文章
- 【设计模式】 模式PK:观察者模式VS责任链模式
1.概述 为什么要把观察者模式和责任链模式放在一起对比呢?看起来这两个模式没有太多的相似性,真没有吗?回答是有.我们在观察者模式中也提到了触发链(也叫做观察者链)的问题,一个具体的角色既可以是观察者, ...
- 《Android源码设计模式》--状态模式--责任链模式--解释器模式--命令模式--观察者模式--备忘录模式--迭代器模式
[状态模式] No1: Wifi设置界面是一个叫做WifiSetting的Fragment实现的 No2: 在不同的状态下对于扫描Wifi这个请求的处理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初始状态下扫描请求被直接忽略, ...
- JavaEE互联网轻量级框架整合开发(书籍)阅读笔记(5):责任链模式、观察者模式
一.责任链模式.观察者模式 1.责任链模式:当一个对象在一条链上被多个拦截器处理(烂机器也可以选择不拦截处理它)时,我们把这样的设计模式称为责任链模式,它用于一个对象在多个角色中传递的场景. 2. ...
- 第 17 章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Pattern】
以下内容出自:<<24种设计模式介绍与6大设计原则>> 中国古代对妇女制定了“三从四德”的道德规范,“三从”是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也就是说一个女性,在没有结婚的 ...
- 详解java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
详见:http://blog.yemou.net/article/query/info/tytfjhfascvhzxcyt175 从击鼓传花谈起 击鼓传花是一种热闹而又紧张的饮酒游戏.在酒宴上宾客依次 ...
- 我的Java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今天来说说程序员小猿和产品就关于需求发生的故事.前不久,小猿收到了产品的需求. 产品经理:小猿,为了迎合大众屌丝用户的口味,我们要放一张图,要露点的. 小猿:......露点?你大爷的,让身为正义与纯 ...
- 由浅入深讲解责任链模式,理解Tomcat的Filter过滤器
本文将从简单的场景引入, 逐步优化, 最后给出具体的责任链设计模式实现. 场景引入 首先我们考虑这样一个场景: 论坛上用户要发帖子, 但是用户的想法是丰富多变的, 他们可能正常地发帖, 可能会在网页中 ...
- 设计模式之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
责任链的目的是通过特定的设计对请求者和接收者之间进行解耦,请求者调用操作的对象,接收者接收请求并执行相关操作,通过解耦请求者不需要关心接收者的接口,同时也可增强职责的灵活性,通过改变链内的成员或调用次 ...
- Java设计模式(14)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模式)
Chain of Responsibility定义:Chain of Responsibility(CoR) 是用一系列类(classes)试图处理一个请求request,这些类之间是一个松散的耦合, ...
随机推荐
- Mysql学习总结(4)——MySql基础知识、存储引擎与常用数据类型
1.基础知识 1.1.数据库概述 简单地说:数据库(Database或DB)是存储.管理数据的容器: 严格地说:数据库是"按照某种数据结构对数据进行组织.存储和管理的容器". 总结 ...
- Springboot分布式限流实践
高并发访问时,缓存.限流.降级往往是系统的利剑,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期,经常会面临因用户暴涨导致的请求不可用的情况,甚至引发连锁反映导致整个系统崩溃.这个时候常见的解决方案之一就是限流了,当请求达到一 ...
- [Python] for.. not in.. Remove Deduplication
Write a function, remove_duplicates that takes a list as its argument and returns a new list contain ...
- poj Transferring Sylla(怎样高速的推断一个图是否是3—连通图,求割点,割边)
Transferring Sylla 首先.什么是k连通图? k连通图就是指至少去掉k个点使之不连通的图. 题目: 题目描写叙述的非常裸.就是给你一张图要求你推断这图是否是3-连通图. 算法分析: / ...
- 调用google翻译
1. [代码]maven依赖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ependency> <groupId>org.a ...
- Onvif开发之服务端成功对接Rtsp视频流篇
前面篇介绍onvif服务端的发现功能,继续在之前的代码基础上完成一个RTSP流的工作,也就是客户端通过ONVIF协议来预览设备端在这个之前必须确定几个简单的条件1 设备端能被发现2 设备端支持RTSP ...
- 洛谷P1720 月落乌啼算钱
目背景 (本道题目木有以藏歌曲……不用猜了……) <爱与愁的故事第一弹·heartache>最终章. 吃完pizza,月落乌啼知道超出自己的预算了.为了不在爱与愁大神面前献丑,只好还是硬着 ...
- AIX设备四种状态
AIX设备四种状态: Undefined(未定义):表示系统无法识别该设备,也就是系统无法找到该设备.(驱动无法识别) Defined(定义):表示系统可以识别设备,信息保存在ODM,但是系统不能使用 ...
- 商业模式(二):P2P网贷平台,利差和服务费为主的金融玩法
2014~2015,先后在2家P2P平台工作过,还了解过其它若干武汉P2P平台. 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理财经历,说几句~ 1.P2P网贷这种金融类的创业项目和经营风险,远高于制造业和服务业~ ...
- 【Uva 1633】Dyslexic Gollum
[Link]: [Description] 输入正整数n和k(1≤n≤400,1≤k≤10),求长度为n的01串中有多少个不含长度至少 为k的回文连续子串.例如,n=k=3时只有4个串满足条件: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