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的变量的作用范围可以在整个顶层环境,而=仅仅在一个局部环境。
但要<-创建的变量如果是在函数实参传递的时候创建的,其的作用范围可以在整个顶层环境,有一个前提条件:对应的形参在函数内部被用到了。
 
(一)
一般情况下我觉得使用<-合适,但当给函数参数传值,以及创建对象,对行/列/组件命名的时候用等号
如:
  1. person <-list(name="payal", x=2,
  2.                 y=9, year=1990)
  3. person
  4. $name
  5. [1]"payal"
  6.  
  7. $x
  8. [1]2
  9.  
  10. $y
  11. [1]9
  12.  
  13. $year
  14. [1]1990
否则,如果写成:
  1. person <-list(name,
  2.                y=9, year=1990)
则运行完后,结果看起来一致,但在内存中多了一个name变量,且我们在顶层空间即可访问。
而我们用的
  1. person <-list(name,
  2.                y=9, year=1990)
这些name,y,year就不能直接在顶层访问了,而需要通过$符号。
 
(二)
简单点说,=和<-这两个赋值操作符的区别在于其作用域。
 
What’s the difference?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assignment operators is scope(作用范围). It’s easiest to see the difference with an example:
        ##Delete x (if it exists)
        > rm(x)
        > mean(x=1:10) #[1] 5.5
        > x #Error: object 'x' not found
        Here x is declared within the function’s scope of the function, so it doesn’t exist in the user workspace. Now, let’s run the same piece of code with using the <- operator:
 
        > mean(x <- 1:10)# [1] 5.5
        > x # [1] 1 2 3 4 5 6 7 8 9 10
        This time the x variable is declared within the user workspace.
        When does the assignment take place?
 (三)
        In the code above, you may be tempted to thing that we “assign 1:10 to x, then calculate the mean.” This would be true for languages such as C, but it isn’t true in R. Consider the following function:
        > a <- 1
        > f <- function(a) return(TRUE)
        > f <- f(a <- a + 1); a
        [1] TRUE
        [1] 1
 
        Notice that the value of a hasn’t changed! In R, the value of a will only change if we need to evaluate the argument in the function. This can lead to unpredictable behaviour:
        > f <- function(a) if(runif(1)>0.5) TRUE else a
        > f(a <- a+1);a
        [1] 2
        > f(a <- a+1);a
        [1] TRUE
        [1] 2
        > f(a <- a+1);a
        [1] 3
 
(四)
让我仔细的举几个例子吧
让我来告诉你什么时候会用到吧:
  1. 例子1
  2. > a <-1
  3. > f <- function(a)return(TRUE)
  4. > f <- f(a <- a +1);
  5. > a
  6. [1]1
  7. > f
  8. [1] TRUE
a <- a + 1这条语句并没有被执行。
如上面的解释,这是因为,需要的时候,这个语句才会执行。
我们看以下几个例子。
  1. 例子2
  2. > a <-1
  3. > f <- function(a)return(1+2)
  4. > f <- f(a <- a +1);
  5. > a
  6. [1]1
  7. > f
  8. [1]3
  9. > a <-1
  10. > f <- function(a){
  11. +1+10
  12. +return(1+2)
  13. +}
  14. > f <- f(a <- a +1);
  15. > a
  16. [1]1
  17. > f
  18. [1]3
发现,a <- a + 1还是没有被执行
注意,下面这个例子中,a <- a + 1被执行了
  1. 例子3
  2. > a <-1
  3. > f <- function(a){
  4.  
  5. +   print(a)
  6. +   return(1+2)
  7. +}
  8. > f <- f(a <- a +1);
  9. [1]2
  10. > a
  11. [1]
  12. > f
  13. [1]3
为什么这个例子中,a <- a + 1被执行了呢,按照在函数中需要的时候才计算值的的逻辑,就是,我们的函数体中用到了这个形参a,所以对于的实参被计算了。
还有一点,我们为什么说print中打印的是形参a呢?可以看如下代码:
  1. 例子4
  2. > a <-1
  3. > f <- function(x){
  4. +   print(a)
  5. +   return(1+2)
  6. +}
  7. > f <- f(a <- a +1); 
  8. [1]1
  9. > a
  10. [1]1
  11. > f
  12. [1]3
看吧,a <- a + 1还是没执行了呢,所以说,例子3中的形参,本身作为一个局部变量,是会覆盖全局变量中的a的
 
那么下面的代码为什么还是没执行a <- a + 1呢,因为a<-5这一句,是新生成了一个局部变量a。
  1. 例子5
  2. > f <- function(a){
  3. +   a<-5
  4. +   return(1+2)
  5. +}
  6. > f <- f(a <- a +1); 
  7. > a
  8. [1]1
  9. > f
  10. [1]3
 
再来一个强力的佐证,下面的a<-a+5右侧的a就是形参中的a,所以a <- a + 1再一次被执行了
  1. 例子6
  2. > a <-1
  3. > f <- function(a){
  4.  
  5. +   a<-a+5
  6. +   return(1+2)
  7. +}
  8. > f <- f(a <- a +1);
  9. > a
  10. [1]2
  11. > f
  12. [1]3
 
 
(五)
再来验证下,一开始的结论,我们一开始的结论是<-创建的变量的作用范围可以在整个顶层环境,而=仅仅在一个局部环境。
注意,运行下述例子之前,先清空内存中的a。
  1. 例子7
  2. > f <- function(a){
  3.  
  4. +   a<a+6
  5. +   return(1+2)
  6. +}
  7. > f <- f(a <-1:5);
  8. > a
  9. [1]12345
  10. > f
  11. [1]3
这个单独的例子中,我们事先并没有创建a,但是由于a <- 1:5语句执行了,我们发现我们在函数外的环境,仍然能访问到a。
(这是因为a+6用到了形参a,所以a <- 1:5执行了)
 
注意,运行下述例子之前,先清空内存中的a。
  1. 例子8
  2. > f <- function(a){
  3. + a<-6
  4. +return(1+2)
  5. +}
  6. > f <- f(a <-1:5);
  7. > a
  8. Error: object 'a'not found
  9. > f
  10. [1]3
(同理,没用到a,所以a <- 1:5没执行)
 
我们的结论是:
<-创建的变量的作用范围可以在整个顶层环境,而=仅仅在一个局部环境。
但要<-创建的变量如果是在函数实参传递的时候创建的,其的作用范围可以在整个顶层环境,有一个前提条件:对应的形参在函数内部被用到了。
 

R中的<-和=赋值符号的细致区别的更多相关文章

  1. 【Makefile】Makefile中的赋值符号=、:=、?=、+=

    Makefile中主要有四个赋值符号: = 是最基本的赋值:= 是覆盖之前的值?= 是如果没有被赋值过就赋予等号后面的值+= 是添加等号后面的值 1.“=” “=”赋值:make会将整个makefil ...

  2. shell中常用的特殊符号

    在shell中常用的特殊符号罗列如下: # ; ;; . , / \ 'string'| ! $ ${} $? $$ $* "string"* ** ? : ^ $# $@ `co ...

  3. R中的sub替换函数【转】

    R中的grep.grepl.sub.gsub.regexpr.gregexpr等函数都使用正则表达式的规则进行匹配.默认是egrep的规则,也可以选用Perl语言的规则.在这里,我们以R中的sub函数 ...

  4. shell脚本中的一些特殊符号

    在shell中常用的特殊符号罗列如下:  # ;   ;; . , / \\ 'string'| !   $   ${}   $? $$   $*  \"string\"* **  ...

  5. 简单介绍一下R中的几种统计分布及常用模型

    统计学上分布有很多,在R中基本都有描述.因能力有限,我们就挑选几个常用的.比较重要的简单介绍一下每种分布的定义,公式,以及在R中的展示. 统计分布每一种分布有四个函数:d――density(密度函数) ...

  6. R中逻辑运算

    一.是否相等的判断的方法 (1)判断字符串是否相等is.null(x) (2)判断x的每个元素是否在y中出现: x %in% y (3)判断判断每个相对应的元素是否相等: x == y (4)判断近似 ...

  7. R中基本函数学习[转载]

    转自:https://www.douban.com/note/511740050/ 1.数据管理 numeric:数值型向量 logical:逻辑型向量 character:字符型向量list:列表 ...

  8. R语言编程艺术(2)R中的数据结构

    本文对应<R语言编程艺术>第2章:向量:第3章:矩阵和数组:第4章:列表:第5章:数据框:第6章:因子和表 ======================================== ...

  9. (2)R中的数据类型和数据结构

    R中的数据结构主要面向<线性代数>中的一些概念,如向量.矩阵等.值得注意的是,R中其实没有简单数据(数值型.逻辑型.字符型等),对于简单类型会自动看做长度为1的向量.比如: > b= ...

随机推荐

  1. Linux服务器磁盘扩展和oracle表空间文件迁移操作记录

    1.环境介绍 服务器硬件:Dell R710 服务器OS:红帽子Linux   RHEL4.8 数据库:Oracle 10g 2.出现的问题 因为数据表每天有上百万的数据写入表,加上建立索引,导致表空 ...

  2. Nodejs以后台服务启动

    1: 从网上查找  LINUX中我们可以使用这种简单的方式让node.js在后台运行: nohup node your_app.js & 经多次实验一直没有成功   2:使用 forever ...

  3. Android开发资源汇总

    搜索 虫部落快搜(已被墙) Google免FQ镜像汇总 Lantern stackoverflow 博客 Android基础&进阶 深入理解Android 老罗的Android之旅 Andro ...

  4. UVA11324 The Largest Clique[强连通分量 缩点 DP]

    UVA - 11324 The Largest Clique 题意:求一个节点数最大的节点集,使任意两个节点至少从一个可以到另一个 同一个SCC要选一定全选 求SCC 缩点建一个新图得到一个DAG,直 ...

  5. 有关sql server 2008无法导入数据库mdf文件的处理方法

    解决方法1:根据该博客中的引导,加上自己安装版本的细节,可以添加成功 http://www.2cto.com/database/201408/328930.html 解决方法2: 根据<数据库系 ...

  6. 代理延迟加载中proxy和弄no-proxy区别

    Child   <-   many-to-one   ->Parent         class   Child   {         private   Parent   paren ...

  7. XML介绍

    XML [TOC] 1.XML简介 XML是Extend Markup Langue可扩展标签语言,标签由开发着自己定义 作用是: 1.描述带关系的数据(作为软件的配置文件):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2. ...

  8. mysql表复制和修改部分字段

    今天在工作中,需要造大量的加数据,1000多条数据如果都是手工输入的话,那么我今天不要干别的了,就造吧! 当时手工操作重复的事情,对程序员来说,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所以就上网查了一下,需要用到两个知识 ...

  9. Map接口,Map.Entry,hashMap类,TreeMap类,WeakHashMap。

    Collection接口之前接触过,每次保存的对象是一个对象,但是在map中保存的是一对对象,是以key->value形式保存的. 定义: public interface Map<K,V ...

  10. Openjudge 1.13-28:出现次数超过一半的数

    总时间限制:  1000ms 内存限制:  65536kB 描述 给出一个含有n(0 < n <= 1000)个整数的数组,请找出其中出现次数超过一半的数. 数组中的数大于-50且小于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