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大意:

要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维护两个操作:

1.在平面上加入一条线段。记第 i 条被插入的线段的标号为 i

2.给定一个数 k,询问与直线 x = k 相交的线段中,交点最靠上的线段的编号。

若有多条线段符合要求,输出编号最小的线段的编号

(省略输入以及在线操作的要求)

分析:

明显的线段树特征:

1.有固定的 区间长度,(<=39989)

2.插入元素支持合并,(一个线段可以拆成两段线段)

所以我们用线段树来做这道题。

线段树维护什么元素开始不太好想。

发现要求一个交点最靠上的线段的编号,所以类似维护区间最大值,我们可以在每个区间内维护一个线段(这个线段两端坐标就是l和r,也就是说,恰好放在这个区间内),保证这个线段和x=mid这条竖直的线的交点的纵坐标是有史以来最大的。

我们在区间里记录下来这个线段的所属编号(注意不是线段编号,因为真实情况的一条线段可能会被劈成许多段,但是它们本质上还是同一个线段,在贡献答案的时候,还是要输出它们所代表的真实线段的编号的)。

同时用一个结构体记录下来每个线段的x1,x2,y1,y2以及所属编号hao。

注意由于要劈断,纵坐标不一定是整数,所以y1,y2都是double类型的。

struct duan{
int x1,x2;
double y1,y2;
int hao;
}line[N*];
struct node{
int id;
}t[*(mod1+)];
发现不需要build,pushup,pushdown,但是。。。

我们不能将区间原有线段因为中点处的值小了而“一 棒子打死”,它中点左边或者右边的值可能还会对答案产生贡献。
所以最关键的是add操作。 .特判l==r 已经到了一个点上。 如果该点之前没有维护线段,直接维护现在的线段。 如果有,选择纵坐标靠上的直线(点),纵坐标相同,选择编号较小的。 .如果没有恰好放在区间里。 如果不过mid,根据与mid关系左右查找。 如果过mid,劈两半分别查找。 .如果找到了恰好的区间 如果该区间没有维护线段,维护该线段。 如果有, ①如果中点处新的优,留下新的,把旧的中,稍微大的一半留下(全劣则淘汰),下放到对应的子区间。 ②如果中点处值相同。一般情况选择新的劈断的下放(省的建线段)。但是当新的编号较小,并且新的线段的右端点的纵坐标大于等于旧的,这时就要劈断旧的,将旧的右半部分下放。(使得mid处一定取得是新的线段,也就是编号较小的) ③如果中点处旧的优,同理。 查询的时候,直接沿着一条logn的路径查询,时刻更新最大值和ans即可。没有什么可多说的。 详见代码:(写的很丑,但是比较容易看懂)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1e5+;
const int mod1=;
const int mod2=1e9;
int n;
int has;
int la;
int cntpool,cntdel;
int del[N];
struct duan{
int x1,x2;
double y1,y2;
int hao;
}line[N*]; inline int newnode(int x1,int x2,double y1,double y2)
{
int r=cntdel?del[cntdel--]:++cntpool;
memset(line+r,,sizeof (duan));
line[r].x1=x1,line[r].x2=x2,line[r].y1=y1,line[r].y2=y2;
return r;
}//取新节点
void dele(int x)
{
del[++cntdel]=x;
}//删除节点,回收空间 struct node{
int id;
}t[*(mod1+)];//树
double lv(int x1,int x2,double y1,double y2)
{
return (double)(y1-y2)/(1.0*x1-1.0*x2);
}//斜率
void add(int x,int l,int r,int x1,int x2,double y1,double y2,int hh)
{
if(l==r)
{
if(!t[x].id)
{
int tt=newnode(x1,x2,y1,y2);
line[tt].hao=hh;
t[x].id=tt;
}
else{
double mx1=max(y1,y2);
double mx2=max(line[t[x].id].y1,line[t[x].id].y2);
if(mx1>mx2)
{
int tt=newnode(x1,x2,y1,y2);
line[tt].hao=hh;
dele(t[x].id);
t[x].id=tt;
}
else if(mx1==mx2)
{
if(hh<line[t[x].id].hao)
{
int tt=newnode(x1,x2,y1,y2);
line[tt].hao=hh;
dele(t[x].id);
t[x].id=tt;
}
}
}
return;
}//l==r情况 int mid=(l+r)>>;
if(x1!=l||x2!=r)
{
if(x2<=mid) add(x<<,l,mid,x1,x2,y1,y2,hh);
else if(x1>mid) add(x<<|,mid+,r,x1,x2,y1,y2,hh);
else{
double k=lv(x1,x2,y1,y2);
double d=y1+((double)mid-x1)*k;
add(x<<,l,mid,x1,mid,y1,d,hh);
add(x<<|,mid+,r,mid+,x2,d+k,y2,hh);
}
}//find
else{
if(!t[x].id)
{
int tt=newnode(x1,x2,y1,y2);
line[tt].hao=hh;
t[x].id=tt;
}
else{
int p1=line[t[x].id].x1,p2=line[t[x].id].x2;
double q1=line[t[x].id].y1,q2=line[t[x].id].y2;
int oldh=line[t[x].id].hao; double k1=lv(x1,x2,y1,y2);
double k2=lv(p1,p2,q1,q2);
double d1=y1+1.0*(mid-x1)*k1;//new d在中点的纵坐标
double d2=q1+1.0*(mid-p1)*k2;//old d
if(d1>d2)//new > old
{
int tt=newnode(x1,x2,y1,y2);
line[tt].hao=hh;
dele(t[x].id);
t[x].id=tt;
if(q1<y1&&q2<y2) return;//warning!!
else if(q1>=y1)
{
add(x<<,l,mid,p1,mid,q1,d2,oldh);
}
else if(q2>=y2)
{
add(x<<|,mid+,r,mid+,p2,d2+k2,q2,oldh);
}
}
else if(d1==d2)//new = old
{
if(q1<y1)
{
add(x<<,l,mid,x1,mid,y1,d1,hh);
}
else if(q2<=y2)
{
if(hh<oldh)//move old
{
int tt=newnode(x1,x2,y1,y2);
line[tt].hao=hh;
dele(t[x].id);
t[x].id=tt;
add(x<<,l,mid,p1,mid,q1,d2,oldh);
}
else{
add(x<<|,mid+,r,mid+,x2,d1+k1,y2,hh);
}
}
}
else if(d1<d2)//new < old
{
if(y1<q1&&y2<q2) return;//warning!!
else if(y1>=q1)
{
add(x<<,l,mid,x1,mid,y1,d1,hh);
}
else if(y2>=q2)
{
add(x<<|,mid+,r,mid+,x2,d1+k1,y2,hh);
}
}
}
}//update
} int ans;
double zui;
void query(int x,int l,int r,int to)
{
if(l==r) {
if(!t[x].id) return;//warning!!
double mx=max(line[t[x].id].y1,line[t[x].id].y2);
if(zui<mx)
{
zui=mx;
ans=line[t[x].id].hao;
}
else if(zui==mx)
{
if(ans>line[t[x].id].hao)
ans=line[t[x].id].hao;
}
return;
} if(!t[x].id)
{
int mid=(l+r)>>;
if(to<=mid) query(x<<,l,mid,to);
else query(x<<|,mid+,r,to);
}
else{ int x1=line[t[x].id].x1,x2=line[t[x].id].x2;
double y1=line[t[x].id].y1,y2=line[t[x].id].y2; if(x1<=to&&to<=x2)
{
double k1=lv(x1,x2,y1,y2);
double d1=y1+((double)to-x1)*k1;
if(d1>zui)
{
zui=d1;
ans=line[t[x].id].hao;
}
else if(zui==d1)
{
if(ans>line[t[x].id].hao)
ans=line[t[x].id].hao;
}
}
int mid=(l+r)>>;
if(to<=mid) query(x<<,l,mid,to);
else query(x<<|,mid+,r,to);
}
}
int main()
{
scanf("%d",&n);
int q,a,b,c,d;
for(int i=;i<=n;i++)
{
scanf("%d",&q);
if(q&)
{
has++;
scanf("%d%d%d%d",&a,&b,&c,&d);
a=(a+la-)%mod1+;
b=(b+la-)%mod2+;
c=(c+la-)%mod1+;
d=(d+la-)%mod2+; if(a>c) swap(a,c),swap(b,d);
add(,,mod1+,a,c,b,d,has);
}
else{
scanf("%d",&a);
zui=0.0,ans=;
a=(a+la-)%mod1+;
query(,,mod1+,a);
printf("%d\n",ans);
la=ans;
}
}
return ;
}

 

upda:2018.12.27

其实这个东西叫做李超线段树

就是每个区间保留最靠上的直线,实现O(log^2n)的复杂度。

好像应用只有模板题?

Segment 李超线段树的更多相关文章

  1. 【BZOJ-3165】Segment 李超线段树(标记永久化)

    3165: [Heoi2013]Segment Time Limit: 40 Sec  Memory Limit: 256 MBSubmit: 368  Solved: 148[Submit][Sta ...

  2. Luogu P4097 [HEOI2013]Segment 李超线段树

    题目链接 \(Click\) \(Here\) 李超线段树的模板.但是因为我实在太\(Naive\)了,想象不到实现方法. 看代码就能懂的东西,放在这里用于复习. #include <bits/ ...

  3. 【洛谷P4097】Segment 李超线段树

    题目大意:维护一个二维平面,给定若干条线段,支持询问任意整数横坐标处对应的纵坐标最靠上的线段的 id,相同高度取 id 值较小的,强制在线. 题解:初步学习了李超线段树.李超线段树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标 ...

  4. BZOJ3165: [Heoi2013]Segment(李超线段树)

    题意 题目链接 Sol 李超线段树板子题.具体原理就不讲了. 一开始自己yy着写差点写自闭都快把叉积搬出来了... 后来看了下litble的写法才发现原来可以写的这么清晰简洁Orz #include& ...

  5. 【BZOJ 3165】 [Heoi2013]Segment 李超线段树

    所谓李超线段树就是解决此题一类的问题(线段覆盖查询点最大(小)),把原本计算几何的题目变成了简单的线段树,巧妙地结合了线段树的标记永久化与标记下传,在不考虑精度误差的影响下,打法应该是这样的. #in ...

  6. P4097 [HEOI2013]Segment 李超线段树

    $ \color{#0066ff}{ 题目描述 }$ 要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维护两个操作: 在平面上加入一条线段.记第 i 条被插入的线段的标号为 i 给定一个数 k,询问与直线 x = k 相交的线 ...

  7. BZOJ3165[Heoi2013]Segment——李超线段树

    题目描述 要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维护两个操作: 1.在平面上加入一条线段.记第i条被插入的线段的标号为i. 2.给定一个数k,询问与直线 x = k相交的线段中,交点最靠上的线段的编号. 输入 第一行 ...

  8. BZOJ.3165.[HEOI2013]Segment(李超线段树)

    BZOJ 洛谷 对于线段,依旧是存斜率即可. 表示精度误差一点都不需要管啊/托腮 就我一个人看成了mod(10^9+1)吗.. //4248kb 892ms #include <cstdio&g ...

  9. 【BZOJ3165】[HEOI2013]Segment(李超线段树)

    [BZOJ3165][HEOI2013]Segment(李超线段树) 题面 BZOJ 洛谷 题解 似乎还是模板题QwQ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 ...

随机推荐

  1. Python基础(中)

    前言 print(" _ooOoo_ ") print(" o8888888o ") print(" 88 . 88 ") print(&q ...

  2. 【JVM.2】垃圾收集器与内存分配策略

    垃圾收集器需要完成的3件事情: 哪些内存需要回收? 什么时候回收? 如何回收? 在前一节中介绍了java内存运行时区域的各个部分,其中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3个区域随线程而生,随线程而灭:栈 ...

  3. Gitblit版本服务器环境部署记录

    Gitblit介绍Gitblit 是一个纯 Java 库用来管理.查看和处理 Git 资料库.相当于 Git 的 Java 管理工具,支持linux系统.Git是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它强调速度.数据一 ...

  4. Node 系列之url模块

    引入 url: const url = require("url"); 用于URL解析.处理等操作的解决方案 1.url.parse(urlStr[, parseQueryStri ...

  5. package-lock.json的作用

    其实用一句话来概括很简单,就是锁定安装时的包的版本号,并且需要上传到git,以保证其他人在npm install时大家的依赖能保证一致. 引用知乎@周载南的回答 根据官方文档,这个package-lo ...

  6. Python_命名空间和作用域_25

    # 函数进阶 a = def func(): print(a) func() # 命名空间和作用域 # print() # input() # list # #命名空间 有三种 #内置命名空间 —— ...

  7. 《Gogoing》Alpha版会议总结

    一.开会的过程 首先大家对自己的任务进行了汇报,然后大家就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最后相互鼓励,相互帮助,探讨下一步该怎么做. 二.讨论的问题 百度地图API代码和界面代码为什么对接不上? ...

  8. JAVA面对对象(四)——抽象类

    抽象类的作用类似“模板”,可以根据它的格式来修改.创建新的类:但是不能直接由抽象类创建对象只能通过抽象类派生出新的类,再由它来创建对象:抽象类的使用同样是单继承,即一个子类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 抽象类的 ...

  9. Docker中安装Nexus3

    https://blog.csdn.net/sqandczm/article/details/78560710 https://hub.docker.com/r/sonatype/nexus/ htt ...

  10. Oracle重新获取统计信息以及SQLSERVER重建索引

    Oracle重新获取统计信息 exec dbms_stats.gather_schema_stats(ownname =>'LCoe739999',options => 'GATH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