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树DTS 学习: 4-uboot 传递 dtb 给 内核
背景
得到 dtb 文件以后,我们需要想办法下载到 板子中,并给 Linux 内核使用。
(高级版本的 uboot也有了 自己使用设备树支持,我们这里不讨论 uboot 使用的设备树)
Linux 内核 有关规定
根据Documentation/arm/Booting
的描述,我们需要提供 参数列表 或者 设备树镜像 地址。
4. Setup boot data
------------------
Existing boot loaders: OPTIONAL, HIGHLY RECOMMENDED
New boot loaders: MANDATORY
The boot loader must provide either a tagged list or a dtb image for
passing configuration data to the kernel. The physical address of the
boot data is passed to the kernel in register r2.
Uboot 有关规定
根据上面的描述,uboot 传参有2种类型。
1)通过 tag 传递 参数列表 给 Linux 内核
通过 tag 给内核传参时,是只需要知道内核的地址就可以了。
因为uboot给内核传的参数一般是放到内存的某个地址,因为tag所占的内存比较小,所以一般都时放在内存的起始地址+0x100的位置
所以可以直接使用: bootm + 内核所在内存的地址 来运行内核
bootm <uImage_addr>
2)使用了设备树之后,一般我们是这样启动的
bootm <uImage_addr> <initrd_addr> <dtb_addr>
uImage_addr : 内核地址,需要是uImage
initrd_addr : initrd的地址(如果不存在initrd,可以用 “-”代替),initrd是一个内存文件系统,因为在内核内启动之前,一般是文件系统还没加载上的。而有些东西必须要通过文件系统才能操作启动。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过渡的文件系统。
dtb_addr : 设备树地址
附录: uboot 的参考设定
以下是基于 以前接手过的一个项目中的一些参考信息。
# uboot 各部分 储存与内存 对应信息
...
tftp 0x100000 boot.bin;
nand write 0x100000 0x0 0x300000;
tftp 0x1000000 logo.bin;
nand write 0x1000000 0x300000 0x200000;
tftp 0x2000000 uImage;
nand write 0x2000000 0x500000 0x500000;
tftp 0x3000000 zynq.dtb;
nand write 0x3000000 0xa00000 0x20000;
tftp 0x4000000 rootfs.img;
nand write.trimffs 0x4000000 0x2000000 0x8000000;
# 启动命令
uboot> print
以下是有关信息(节选)
boot_image=BOOT.bin
bootcmd=nand read 0x1000000 0x500000 0x500000;nand read 0x2000000 0xa00000 0x20000;bootm 0x1000000 - 0x2000000
设备树DTS 学习: 4-uboot 传递 dtb 给 内核的更多相关文章
- 设备树DTS 学习: uboot 传递 dtb 给 内核
背景 得到 dtb 文件以后,我们需要想办法下载到 板子中,并给 Linux 内核使用. (高级版本的 uboot也有了 自己使用设备树支持,我们这里不讨论 uboot 使用的设备树) Linux 内 ...
- 设备树DTS 学习:1-有关概念
背景 设备树在Linux驱动开发中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架构. 参考:<设备树DTS使用总结> .<linux内核设备树及编译> Linux设备树 介绍 在Linux 2.6中,ar ...
- 设备树DTS 学习:2-设备树语法
背景 通过上一讲了解完设备树DTS有关概念,我们这一讲就来基于设备树例程,学习设备树的语法规则. 参考:设备树详解dts.设备树语法详解.设备树使用总结 设备树框架 1个dts文件 + n个dtsi文 ...
- 设备树DTS 学习:4-编写实战
背景 讲完设备树的有关概念以及语法以后,我们接下来就让 我们的驱动 使用 设备树. ref : <内核学习笔记14:内核设备树学习>.<u-boot对设备树的支持> 测试代码 ...
- 设备树DTS 学习:Linux DTS文件加载过程
背景 了解机制有利于对内核有更深的认识. wget https://mirrors.aliyun.com/linux-kernel/v3.x/linux-3.2.61.tar.xz 内核 在drive ...
- 设备树DTS 学习:3-常用的DTS 函数
Linux内核中目前DTS相关的函数都是以of_前缀开头的,它们的实现位于内核源码的drivers/of下面 void __iomem*of_iomap(struct device_node *nod ...
- Linux dts 设备树详解(二) 动手编写设备树dts
Linux dts 设备树详解(一) 基础知识 Linux dts 设备树详解(二) 动手编写设备树dts 文章目录 前言 硬件结构 设备树dts文件 前言 在简单了解概念之后,我们可以开始尝试写一个 ...
- uboot学习之五-----uboot如何启动Linux内核
uboot和内核到底是什么?uboot实质就是一个复杂的裸机程序:uboot可以被配置也可以做移植: 操作系统内核本身就是一个裸机程序,和我们学的uboot和其他裸机程序没有本质的区别:区别就是我们操 ...
- Linux 设备树 dts
1. dtb反编译成dts文件命令:./kernel-4.4/scripts/dtc/dtc_overlay -I dtb -O dts out/target/product/m863ur100_p0 ...
- Linux dts 设备树详解(一) 基础知识
Linux dts 设备树详解(一) 基础知识 Linux dts 设备树详解(二) 动手编写设备树dts 文章目录 1 前言 2 概念 2.1 什么是设备树 dts(device tree)? 2. ...
随机推荐
- Steam中将XBox手柄默认布局改为任天堂手柄布局的方法
1. 在Steam菜单栏找到"查看",选择大屏幕模式. 2. 进入大屏幕模式后,在菜单界面找到"设置". 3. 在设置界面找到"控制器",选 ...
- LVS负载均衡(7)-- LVS+keepalived实现高可用
目录 1. LVS+keepalived实现高可用 1.1 实验环境说明 1.2 路由器配置 1.3 WEB服务器nginx配置 1.4 LVS+keepalived配置 1.4.1 keepaliv ...
- SQL——连续出现的数字
SQL三个排序函数 ROW_NUMBER().RANK().DENSE_RANK() ROW_NUMBER()不并列 连续的 RANK()分组不连续排序(跳跃排序) DENSE_RANK()并列连续 ...
- grads 同时读取多个ctl文件方法
1.不同的文件进行不同的设置:'set dfile 2' 2.读取不同文件的变量:qv.2 实例如下:'reinit''open e:\tskt.CTL''open e:\uwnd.CTL''open ...
- .NET周刊【5月第1期 2024-05-05】
国内文章 一个开源轻量级的C#代码格式化工具(支持VS和VS Code) https://www.cnblogs.com/Can-daydayup/p/18164905 CSharpier是一个开源. ...
- 4G 信令中的 PCO 字段
目录 文章目录 目录 Protocol Configuration Option Protocol Configuration Option PCO(Protocol Configuration Op ...
- Java生成微信小程序码
官网文档地址:获取小程序码 package test; import com.alibaba.fastjson.JSONObject; import com.fasterxml.jackson.cor ...
- .NET 9 预览版:打造云原生及人工智能 AI 平台
前言 微软发布了 .NET 9 首个预览版,分享.NET团队对 .NET 9 的初步愿景,该愿景将于今年年底在 .NET Conf 2024 上发布. 重点关注针对云原生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程序开发以 ...
- GROUP BY clause and contains nonaggregated 报错处理
1055 - Expression #16 of SELECT list is not in GROUP BY clause and contains nonaggregated column 报错处 ...
- [NOIP2004 普及组] 火星人
传送锚点:https://www.luogu.com.cn/problem/P1088 题目描述 人类终于登上了火星的土地并且见到了神秘的火星人.人类和火星人都无法理解对方的语言,但是我们的科学家发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