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实际项目中的用例数量会非常多,几百上千;如果采用单进程串行执行的话会非常耗费时间。假设每条用例耗时2s,1000条就需要2000s $\approx$ 33min;还要加上用例加载、测试前/后置套件等耗时;导致测试执行效率会相对低。
  • 想象一下如果开发改动一块代码,我们需要回归一下,这时候执行一下自动化用例需要花费大半个小时或者好几个小时的时间,这是我们无法容忍的。
  • 为了节省项目测试时间,需要多个测试用例同时并行执行;这就是一种分布式场景来缩短测试用例的执行时间,提高效率。

分布式执行用例的原则

  • 用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依赖关系,完全可以独立运行;
  • 用例执行没有顺序要求,随机顺序都能正常执行;
  • 每个用例都能重复运行,运行结果不会影响其他用例。

项目结构



测试脚本

# test1/test_1.py
import time def test1_test1():
time.sleep(1)
assert 1 == 1, "1==1" def test1_test2():
time.sleep(1)
assert 1 == 1, "1==1" class TestDemo1:
def test_inner_1(self):
time.sleep(1)
assert 1 == 1, "1==1" class TestDemo2:
def test_inner_2(self):
time.sleep(1)
assert 1 == 1, "1==1"
# test1/inner/test_3.py
import time def test3_test1():
time.sleep(1)
assert 1 == 1, "1==1" def test3_test2():
time.sleep(1)
assert 1 == 1, "1==1" # test2/test_2.py
import time def test2_test1():
time.sleep(1)
assert 1 == 1, "1==1" def test2_test2():
time.sleep(1)
assert 1 == 1, "1==1" # test2/inner/test_3.py
import time def test4_test1():
time.sleep(1)
assert 1 == 1, "1==1" def test4_test2():
time.sleep(1)
assert 1 == 1, "1==1"

正常执行:需要8.10s

多进程执行用例之 pytest-xdist

多cpu并行执行用例,直接加个-n参数即可,后面num参数就是并行数量,比如num设置为3

pytest -v -n num

参数:

  1. -n auto : 自动侦测系统里的CPU数目
  2. -n num : 指定运行测试的处理器进程数

多进程并行执行:耗时2.66s大大的缩短了测试用例的执行时间。

pytest-xdist分布式测试的原理:

  1. xdist的分布式类似于一主多从的结构,master负责下发命令,控制slave;slave根据master的命令执行特定测试任务。

  2. 在xdist中,主是master,从是workers;xdist会产生一个或多个workers,workers都通过master来控制,每个worker相当于一个mini版pytest执行器

  3. master不执行测试任务,只对worker收集到的所有用例进行分发;每个worker负责执行测试用例,然后将执行结果反馈给master;由master统计最终测试结果。

pytest-xdist分布式测试的流程:

第一步:master创建worker

  1. master在测试会话(test session)开始前产生一个或多个worker。

  2. master和worker之间是通过execnet网关来通信的。

  3. 实际编译执行测试代码的worker可能是本地机器也可能是远程机器。

第二步:workers收集测试项用例

  1. 每个worker类似一个迷你型的pytest执行器

  2. worker会执行一个完整的test collection过程。【收集所有测试用例的过程】

  3. 然后把测试用例的ids返回给master。【ids表示收集到的测试用例路径】

  4. master不执行任何测试用例。

注意:分布式测试(pytest-xdist)方式执行测试时不会输出测试用例中的print内容,因为master并不执行测试用例。

第三步:master检测workers收集到的测试用例集

  1. master接收到所有worker收集的测试用例集之后,master会进行一些完整性检查,以确保所有worker都收集到一样的测试用例集(包括顺序)。

  2. 如果检查通过,会将测试用例的ids列表转换成简单的索引列表,每个索引对应一个测试用例的在原来测试集中的位置。

  3. 这个方案可行的原因是:所有的节点都保存着相同的测试用例集。

  4. 并且使用这种方式可以节省带宽,因为master只需要告知workers需要执行的测试用例对应的索引,而不用告知完整的测试用例信息。

第四步:master分发测试用例

有以下四种分发策略:命令行参数 --dist=mode选项(默认load)

  • each:master将完整的测试索引列表分发到每个worker,即每个worker都会执行一遍所有的用例。

  • load:master将大约$\frac{1}{n}$的测试用例以轮询的方式分发到各个worker,剩余的测试用例则会等待worker执行完测试用例以后再分发;每个用例只会被其中一个worker执行一次。

  • loadfile:master分发用例的策略为按ids中的文件名(test_xx.py/xx_test.py)进行分发,即同一个测试文件中的测试用例只会分发给其中一个worker;具有一定的隔离性。

  • loadscope:master分发用例对策略为按作用域进行分发,同一个模块下的测试函数或某个测试类中的测试函数会分发给同一个worker来执行;即py文件中无测试类的话(只有测试function)将该模块分发给同一个worker执行,如果有测试类则会将该文件中的测试类只会分发给同一个worker执行,多个类可能分发给多个worker;目前无法自定义分组,按类 class 分组优先于按模块 module 分组。

注意:可以使用pytest_xdist_make_scheduler这个hook来实现自定义测试分发逻辑。

如:想按目录级别来分发测试用例:

from xdist.scheduler import LoadScopeScheduling

class CustomizeScheduler(LoadScopeScheduling):
def _split_scope(self, nodeid):
return nodeid.split("/", 1)[0] def pytest_xdist_make_scheduler(config, log):
return CustomizeScheduler(config, log)
  1. 只需在最外层conftest中继承xdist.scheduler.LoadScopeScheduling并重写_split_scope方法
  2. 重写钩子函数pytest_xdist_make_scheduler
pytest -v -n 4 --dist=loadfile

第五步:worker执行测试用例

  1. workers 重写了pytest_runtestloop:pytest的默认实现是循环执行所有在test_session这个对象里面收集到的测试用例。
  2. 但是在xdist里, workers实际上是等待master为其发送需要执行的测试用例。
  3. 当worker收到测试任务, 就顺序执行pytest_runtest_protocol
  4. 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workers 必须始终保持至少一个测试用例在的任务队列里, 以兼容pytest_runtest_protocol(item, nextitem)hook的参数要求,为了将nextitem传给hook。
  5. master在worker执行完分配的一组测试后,基于测试执行时长以及每个worker剩余测试用例综合决定是否向这个worker发送更多的测试用例。
  6. worker会在执行最后一个测试项前等待master的更多指令。
  7. 如果它收到了更多测试项, 那么就可以安全的执行 pytest_runtest_protocol,因为这时nextitem参数已经可以确定。
  8. 如果它收到一个 shutdown信号, 那么就将nextitem参数设为None, 然后执行 pytest_runtest_protocol

第六步:测试结束

  1. 当master没有更多执行测试任务时,它会发送一个shutdown信号给所有worker。
  2. 当worker将剩余测试用例执行完后退出进程。
  3. 当workers在测试执行结束时,会将结果被发送回master,然后master将结果转发到其他pytest hooks比如:pytest_runtest_logstartpytest_runtest_logreport 确保整个测试活动进行正常运作。
  4. master等待所有worker全部退出并关闭测试会话。

注意:pytest-xdist 是让每个 worker 进程执行属于自己的测试用例集下的所有测试用例。这意味着在不同进程中,不同的测试用例可能会调用同一个 scope 范围级别较高(例如session)的 fixture,该 fixture 则会被执行多次,这不符合 scope=session 的预期。

pytest-xdist 没有内置的支持来确保会话范围的 fixture 仅执行一次,但是可以通过使用锁定文件进行进程间通信来实现;让scope=session 的 fixture 在 test session 中仅执行一次。

示例:需要安装 filelock 包,安装命令pip install filelock

  1. 比如只需要执行一次login(或定义配置选项、初始化数据库连接等)。
  2. 当第一次请求这个fixture时,则会利用FileLock仅产生一次fixture数据。
  3. 当其他进程再次请求这个fixture时,则不会重复执行fixture。
import pytest
from filelock import FileLock @pytest.fixture(scope="session")
def login(tmp_path_factory, worker_id):
# 代表是单机运行
if worker_id == "master":
token = str(random())
print("fixture:请求登录接口,获取token", token)
os.environ['token'] = token return token # 分布式运行
# 获取所有子节点共享的临时目录,无需修改【不可删除、修改】
root_tmp_dir = tmp_path_factory.getbasetemp().parent
fn = root_tmp_dir / "data.json"
with FileLock(str(fn) + ".lock"):
if fn.is_file(): # 代表已经有进程执行过该fixture
token = json.loads(fn.read_text())
else: # 代表该fixture第一次被执行
token = str(random())
fn.write_text(json.dumps(token))
# 最好将后续需要保留的数据存在某个地方,比如这里是os的环境变量
os.environ['token'] = token
return token

多线程执行用例之 pytest-parallel

用于并行并发测试的 pytest 插件

pip install pytest-parallel

常用参数配置

  1. --workers=n :多进程运行需要加此参数, n是进程数。默认为1

  2. --tests-per-worker=n :多线程需要添加此参数,n是线程数

如果两个参数都配置了,就是进程并行;每个进程最多n个线程,总线程数:进程数*线程数

【注意】

  1. 在windows上进程数永远为1。

  2. 需要使用 if name == “main” :在命令行窗口运行测试用例会报错

示例:

  • pytest test.py --workers 3 :3个进程运行
  • pytest test.py --tests-per-worker 4 :4个线程运行
  • pytest test.py --workers 2 --tests-per-worker 4 :2个进程并行,且每个进程最多4个线程运行,即总共最多8个线程运行。
    import pytest
    
    def test_01():
    print('测试用例1操作') def test_02():
    print('测试用例2操作') def test_03():
    print('测试用例3操作') def test_04():
    print('测试用例4操作') def test_05():
    print('测试用例5操作') def test_06():
    print('测试用例6操作') def test_07():
    print('测试用例7操作') def test_08():
    print('测试用例8操作') if __name__ == "__main__":
    pytest.main(["-s", "test_b.py", '--workers=2', '--tests-per-worker=4'])

pytest-parallel与pytest-xdist对比说明:

  • pytest-parallel 比 pytst-xdist 相对好用,功能支持多;
  • pytst-xdist 不支持多线程;
  • pytest-parallel 支持python3.6及以上版本,所以如果想做多进程并发在linux或者mac上做,在Windows上不起作用(Workers=1),如果做多线程linux/mac/windows平台都支持,进程数为workers的值。
  • pytest-xdist适用场景为:
    • 不是线程安全的
    • 多线程时性能不佳的测试
    • 需要状态隔离
  • pytest-parallel对于某些用例(如 Selenium)更好:
    • 可以是线程安全的
    • 可以对 http 请求使用非阻塞 IO 来提高性能

简而言之,pytest-xdist并行性pytest-parallel是并行性和并发性。

pytest多进程/多线程执行测试用例的更多相关文章

  1. Selenium_多线程执行测试用例

    多线程执行测试用例 这里以百度搜索为例,通过不同的浏览器来启动不同的线程. #!/usr/bin/env python # _*_ coding:utf-8 _*_ __author__ = 'Yin ...

  2. Python单元测试框架之pytest 1 ---如何执行测试用例

    From: https://www.cnblogs.com/fnng/p/4765112.html 介绍   pytest是一个成熟的全功能的Python测试工具,可以帮助你写出更好的程序. 适合从简 ...

  3. pytest(13)-多线程、多进程执行用例

    有些项目的测试用例较多,测试用例时需要分布式执行,缩短运行时间. pytest框架中提供可用于分布式执行测试用例的插件:pytest-parallel.pytest-xdist,接下来我们来学习这两个 ...

  4. pytest测试框架 -- skip跳过执行测试用例

      跳过执行测试用例 1.@pytest.mark.skip(reason=" ") -- 跳过执行测试函数 可传入一个非必须参数reason表示原因 import pytest@ ...

  5. Pytest(16)随机执行测试用例pytest-random-order

    前言 通常我们认为每个测试用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因此需要保证测试结果不依赖于测试顺序,以不同的顺序运行测试用例,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 pytest默认运行用例的顺序是按模块和用例命名的 ASCII 编码 ...

  6. 『德不孤』Pytest框架 — 6、Mark分组执行测试用例

    目录 1.Pytest中的Mark介绍 2.Mark的使用 3.Mark的注册和使用 4.使用Mark完成失败重试 5.扩展 1.Pytest中的Mark介绍 Mark主要用于在测试用例/测试类中给用 ...

  7. Python单元测试框架之pytest---如何执行测试用例

    介绍   pytest是一个成熟的全功能的Python测试工具,可以帮助你写出更好的程序. 适合从简单的单元到复杂的功能测试 l 模块化parametrizeable装置(在2.3,持续改进) l 参 ...

  8. pthread_create多线程执行顺序诡异现象

    多线程执行顺序诡异现象谈,你不知道的pthread_create 引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总是忙于具体项目,业务功能的实现:关于编程本身的技能都要有些生疏了,于是就选择了几个专题做了一次温习,重点 ...

  9. gdb常用命令及使用gdb调试多进程多线程程序

    一.常用普通调试命令 1.简单介绍GDB 介绍: gdb是Linux环境下的代码调试⼯具.使⽤:需要在源代码⽣成的时候加上 -g 选项.开始使⽤: gdb binFile退出: ctrl + d 或 ...

随机推荐

  1. OpenHarmony 3.1 Beta 样例:使用分布式菜单创建点餐神器

    (以下内容来自开发者分享,不代表 OpenHarmony 项目群工作委员会观点) 刘丽红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科技手段的推陈出新,餐饮行业也在寻求新的突破与变革,手机扫描二维码点餐系统已经成为餐饮行 ...

  2. LCA的离线快速求法

    最常见的LCA(树上公共祖先)都是在线算法,往往带了一个log.有一种办法是转化为"+-1最值问题"得到O(n)+O(1)的复杂度,但是原理复杂,常数大.今天介绍一种允许离线时接近 ...

  3. Go学习-基本语法(一)

    前言 一直对Service Mesh相关内容比较感兴趣,后面一路学习了Dcoker.Kubernetes等相关内容,可以说是对基本概念和使用有一定了解,随着开始学习一些相关的组件的时候,发现基本上全部 ...

  4. 『现学现忘』Git对象 — 16、Tree对象详解

    目录 1.Tree对象介绍 2.Tree对象说明 (1)初始化一个新的本地版本库 (2)创建一个树对象(重点) (3)创建第二个文件(重点) (4)将第一个树对象加入暂存区,使其成为新的树对 3.总结 ...

  5. c# 一些警告的处理方法

    在使用.Net 6开发程序时,发现多了很多新的警告类型.这里总结一下处理方法. CS8618 在退出构造函数时,不可为 null 的 属性"Name"必须包含非 null 值 经常 ...

  6. 【mq】从零开始实现 mq-07-负载均衡 load balance

    前景回顾 [mq]从零开始实现 mq-01-生产者.消费者启动 [mq]从零开始实现 mq-02-如何实现生产者调用消费者? [mq]从零开始实现 mq-03-引入 broker 中间人 [mq]从零 ...

  7. AQS源码三视-JUC系列

    AQS源码三视-JUC系列 前两篇文章介绍了AQS的核心同步机制,使用CHL同步队列实现线程等待和唤醒,一个int值记录资源量.为上层各式各样的同步器实现画好了模版,像已经介绍到的ReentrantL ...

  8. kvm 虚拟化技术 1.2之kvm基础操作

    1.虚拟机基础操作 (1).查看.编辑.备份kvm配置文件以及查看kvm状态 [root@hd1 ~]# cd /etc/libvirt/qemu [root@hd1 qemu]# ls centos ...

  9. 好客租房28-state和this.setState(this.setState修改状态)

    状态是改变的 语法:this.setstate 千万不要直接改变this.setState setState 修改state 更新ui 数据驱动视图 //导入react     import Reac ...

  10. “摆地摊“都找不到全栈工程师?JNPF帮你分分钟搞定!

    大街上捕捉野生程序员 都这样了还找不到全栈工程师 全栈工程师(Full-Stack Engineer)图鉴: 全栈工程师,也叫全端工程师(同时具备前端和后台能力),英文Full Stack  de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