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ket模块

如果我们需要编写基于网络进行数据交互的程序 意味着我们需要自己通过代码来控制我们之前
所学习的OSI七层(很繁琐 很复杂 类似于我们自己编写操作系统)
socket类似于操作系统 封装了丑陋复杂的接口提供简单快捷的接口 socket 也叫套接字
基于文件类型的套件字家族(单机)
AF_UNIX
基于网络类型的套接字家族(联网)
AF_INET #python支持很多种地址家族,但是由于我们只关心网络编程,所以大部分时候我么只使用AF_INET

代码展示

服务端展示:

import socket
service = socket.socket()
# 默认使用的是TCP协议 service.bind(('127.0.0.1',9999))
# 把地址绑定到套接字上,设定本地的地址,和一个端口号 service.listen(5)
# 最大同时监听连接数量 sock,addr = service.accept()
# 等待客户端传输数据 data = sock.recv(1024)
# 设置接受的最大消息字节 print(data.encode('utf8'))
# 打印接收到的消息 sock.send('回复客户端消息'.encode('utf8'))
# 给客户端发送消息 注意消息必须是bytes类型 sock.close()
# 关闭此次连接通道 server.close
# 关闭服务端服务 客户端展示: import socket client = socket.socket() client.connect(('127.0.0.1',9999))
# 通过服务端的地址 去连接服务端 client.send('客户端发送消息给服务端'.encode('utf8')) data = client.recv(1024)
# 接受服务端发送过来的消息 并设置最大字节
print(data.encode('utf8')) client.close()
# 断开于服务器的连接

黏包现象

1.在TCP协议下服务端连续执行3次接受消息,recv
2.客户端一次连续执行3次发送消息 send
服务端会一次性接收到客户端发的三次消息我们称这种问题为:'黏包现象' 黏包现在产生的原因
1.不知道每次接收的数据到底多大. soke.recv(1024) 这里出现问题导致
2.因为tcp协议是流式协议,数据就像流水一下,都会源源不绝的发送过来,没有间隔,所以导致会针对一些数据量小的,间隔时间短的信息误认为是同一条数据一起接收,或一起发送 如果解决黏包现象:核心 如何明确的知道接下来要接收的数据是多大,这样就能控制一次性接收多少数据,不会导致多收 # 如何将长度变化的数据全部完成制作成固定长度的数据

struct模块

import struct

msg = b'我是要发送的内容'
print(len(msg))
# 这样可以获取到待发送数据的真实长度
res = struct.pack('i',len(msg))
# 将数据打包成固定长度,打包模式'i'
print(len(res))
# 经过这样打包后的数据长度为 4 可以作为报头 real_len = struct.uppack('i',res)
# 这样可以解压打包,获取到真实数据的真实长度 msg = b'我是要发送的内容,即使我非常长 也是可以直接打包的哦'
res = struct.pack('i',len(msg))
print(len(res))
# 较长的数据打包后还是长度为 4 可以作为报头
real_lan = struct.uppick('i',res)
# 解包后还是会展示出真实长度的 '''
利用这个struct模块就可以生成出报头,
客户端:
1.将真实数据转换为bytes类型并计算长度
2.利用该模块,将真实长度制作成一个固定长度的报头 报头长度为4
3.将固定长度的报头先发送给服务端,服务端只需要在recv括号内填写固定长度的报头数字4
4.发完报头后再发送真实数据 服务端:
1.服务端发送消息前会先发送一个固定长度的报头
2.收到报头,利用struct模块反向解包获得真实数据长度
3.在用recv接收准确真实数据长度即可
''' 此方法可以暂时解决黏包问题,但是也有弊端
弊端:
1. struct模块无法打包数据量较大的数据,任何模式都不可以,大概可以打包的数据大小是 1字节- 8000字节左右
res = struct.packe('i',18888)
# 不建议打包相对较大的数据哦 2.报头是否可以传递更多信息,例如除了传递真实数据的大小,还有其他数据,电影名称 电影大小 电影简介等

struct模块正确用法

相对完美利用struct解决黏包问题的方法

设置一个字典,字典内可以包含多种信息,例如 :电影标题,电影文件大小,电影简介等 然后将字典左右报头 打包发送

data_dict = {'file_name':'倚天屠龙记',
'file_size': 2812819,
'file_desc': '一代经典,人人皆知'} 先利用 json 模块 把字典转换为bytes类型, data_json = json.dumps(data_dict)
res = struct.pack('i',data_json.encode('utf8')) '''
完美解决方案
客户端
1.制作一个真实数据的信息字典(数据长度,数据简介,数据名称)
2.然后把字典作为报头发送
3.发送字典数据
4.发送真实数据 服务端
1.接收固定长度的字典报头
2.解析出字典的真实长度并接收
3.通过字典获得真实数据的各项信息
4.接收真实数据长度 '''

处理黏包代码实战

import socket
import struct
import json 服务端: import json
import socket
import struct server = socket.socket()
# 1.创建一个TCP协议对象
server.bind(('192.168.1.99',8889))
# 2.服务端设定地址
server.listen(3)
# 3.设定半连接池等待接受最大人数
while True:
print('等待用户接入中....')
sock,addr = server.accept()
# 4.开启接收信息状态。sock=数据,addr = 对方 ip + 端口
print(f'用户:{addr[0]}已接入...')
while True:
data_dict_head = sock.recv(4)
# 接收报头 data_dict_len = struct.unpack('i',data_dict_head)[0]
# 获得报头字典真实长度
data_dict_bayes = sock.recv(data_dict_len)
# 接收真实字典 data_dict = json.loads(data_dict_bayes)
# 反序列化字典,拿到字典内容 total_size = data_dict.get('file_size') # 拿到真实数据长度
print(total_size)
with open(data_dict.get('file_name'),'wb')as f:
recv_size = 0
# 设置已接收字节数量
while recv_size < total_size:
# 循环接收数据,判断已接收字节是否和真实全部字节相同
data = sock.recv(2048)
# 一次最大接收2048字节
f.write(data)
recv_size += len(data)
print(f'文件:{data_dict.get("file_name")}接收完毕')
break 客户端: import socket
import struct
import os
import json client = socket.socket()
# 创建一个TCP协议对象
client.connect(('192.168.1.99', 8889))
# 连接一个服务端地址
file_size = os.path.getsize('/Users/moongod/Desktop/IMG_2368.MOV')
# 获取要传输文件的真实大小
print(file_size)
data_dict = {'file_name': 'IMG_2368.MOV', 'file_size': file_size,
'file_info': '设计文件'}
# 构建报头字典
data_dict_bytes = json.dumps(data_dict).encode('utf8')
# 打包报头字典
data_dict_len = struct.pack('i', len(data_dict_bytes))
client.send(data_dict_len)
# 发送字典报头
client.send(data_dict_bytes)
# 发送字典
with open('/Users/moongod/Desktop/IMG_2368.MOV', 'rb') as f:
for line in f:
client.send(line)
# 循环发送真实数据 '''
个人理解:
客户端: 1.制作字典报头 发字典报头 2.发真实字典 3.发真实数据 服务端: 1.收字典报头 解压出来字典字节长短
2.收真实字典数据, 解压出来 真实数据字节
3.收真实数据
'''

socket模块/TCP协议/黏包处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 全栈开发,Day35(TCP协议 粘包现象 和解决方案)

    一.TCP协议 粘包现象 和解决方案 黏包现象让我们基于tcp先制作一个远程执行命令的程序(命令ls -l ; lllllll ; pwd)执行远程命令的模块 需要用到模块subprocess sub ...

  2. 铁乐学Python_Day34_Socket模块2和黏包现象

    铁乐学Python_Day34_Socket模块2和黏包现象 套接字 套接字是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它体现了C/S结构中"通信端点"的概念. 在任何类型的通信开始之前,网络应用程序必 ...

  3. TCP协议粘包问题详解

    TCP协议粘包问题详解 前言 在本章节中,我们将探讨TCP协议基于流式传输的最大一个问题,即粘包问题.本章主要介绍TCP粘包的原理与其三种解决粘包的方案.并且还会介绍为什么UDP协议不会产生粘包. 基 ...

  4. tcp传输黏包

    tcp传输黏包 tcpip协议使用"流式"(套接字)进行数据的传输,就是说它保证数据的可达以及数据抵达的顺序,但并不保证数据是否在你接收的时候就到达,特别是为了提高效率,充分利用带 ...

  5. 网络编程协议(TCP和UDP协议,黏包问题)以及socketserver模块

    网络编程协议 1.osi七层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2.套接字 socket 有两类,一种基于文件类型,一种基于网络类型 3.Tcp和udp协议 ...

  6. 网路编程之socket与 socketserver、黏包

    socket与socketerver才是我们学习python中网络编程的重中之重在介绍他们两个之前我先介绍一些相关知识 一.socket 概念 咱们现在ois模型中找到socket所承担的角色 soc ...

  7. socket基于TCP(粘包现象和处理)

    目录 6socket套接字 7基于TCP协议的socket简单的网络通信 AF_UNIX AF_INET(应用最广泛的一个) 报错类型 单一 链接+循环通信 远程命令 9.tcp 实例:远程执行命令 ...

  8. socket使用TCP协议时,send、recv函数解析以及TCP连接关闭的问题

    Tcp协议本身是可靠的,并不等于应用程序用tcp发送数据就一定是可靠的.不管是否阻塞,send发送的大小,并不代表对端recv到多少的数据. 在阻塞模式下, send函数的过程是将应用程序请求发送的数 ...

  9. scoketserver模块(TCP协议 与 udp 协议)

    socketserver模块 ( 基于 TCP 协议 ) import socketserver # 自定义类用来处理通信循环 class MyTCPhanler(socketserver.BaseR ...

  10. 二、网络编程-socket之TCP协议开发客户端和服务端通信

    知识点:之前讲的udp协议传输数据是不安全的,不可靠不稳定的,tcp协议传输数据安全可靠,因为它们的通讯机制是不一样的.udp是用户数据报传输,也就是直接丢一个数据包给另外一个程序,就好比寄信给别人, ...

随机推荐

  1. 常见Content-Type(MIME)列表

    Content-Type(MIME)用于标识发送或接收数据的类型,浏览器根据该参数来决定数据的打开方式.多用于指定一些客户端自定义的文件,以及一些媒体文件的打开方式. 文件扩展名 Content-Ty ...

  2. Gitlab备份以及恢复

    1.迁移准备工作和思路 从a服务器迁移到b服务器,由于Gitlab自身的兼容性问题,高版本的Gitlab无法恢复低版本备份的数据,需要注意在b服务器部署和a服务器一样版本的gitlab,部署好环境后开 ...

  3. Pod的dns记录怎么组成的

    Pod的dns记录怎么组成的 <Pod Name>.<service name>.<namespace name>.svc.cluster.local Pod的Na ...

  4. MES系统和ERP系统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得明白一点: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即制造执行系统)系统跟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两个完 ...

  5. 驱动开发:通过ReadFile与内核层通信

    驱动与应用程序的通信是非常有必要的,内核中执行代码后需要将其动态显示给应用层,但驱动程序与应用层毕竟不在一个地址空间内,为了实现内核与应用层数据交互则必须有通信的方法,微软为我们提供了三种通信方式,如 ...

  6. 驱动开发:通过Async反向与内核通信

    在前几篇文章中给大家具体解释了驱动与应用层之间正向通信的一些经典案例,本章将继续学习驱动通信,不过这次我们学习的是通过运用Async异步模式实现的反向通信,反向通信机制在开发中时常被用到,例如一个杀毒 ...

  7. Spring Cloud Consul 入门指引

    1 概述 Spring Cloud Consul 项目为 Spring Boot 应用程序提供了与 Consul 的轻松集成. Consul 是一个工具,它提供组件来解决微服务架构中一些最常见的挑战: ...

  8. css三角形文本框

    <style type="text/css"> .triangle{/* 三角形图片位置 */ background-image: url(img/traintop.p ...

  9. 【论文翻译】KLMo: Knowledge Graph Enhanced Pretrained Language Model with Fine-Grained Relationships

    KLMo:建模细粒度关系的知识图增强预训练语言模型 (KLMo: Knowledge Graph Enhanced Pretrained Language Model with Fine-Graine ...

  10. Go Micro介绍与入门

    一 什么是Micro? Micro是一个微服务生态系统,致力于提供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以实现现代软件驱动型企业的创新.我们计划成为任何与微服务相关的事实资源,并期待公司能够利用这项技术为自己的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