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pack使用来打包前端代码
使用webpack打包js文件(隔行变色案例)
1.webpack安装的两种方式
- 运行
npm i webpack -g全局安装webpack,这样就能在全局使用webpack的命令 - 在项目根目录中运行
npm i webpack --save-dev安装到项目依赖中 
2.初步使用webpack打包构建列表隔行变色案例
项目结构:

- 运行
npm init -y初始化项目,使用npm管理项目中的依赖包 - 创建项目基本的目录结构
 - 使用
npm i jquery -s安装jquery类库 - 创建
main.js并书写隔行变色的代码逻辑: 
// 导入jquery类库
import $ from 'jquery'
$(function () {
 // 设置奇数行背景色
    $('li:odd').css('background-color','lightblue')
     // 设置偶数行背景色,索引从0开始,0是偶数
    $('li:even').css('background-color',function () {
        return '#'+'F15A24'
    })
})
- 直接在页面上引用
main.js会报错,因为浏览器不认识import这种高级的JS语法,需要使用webpack进行处理,webpack默认会把这种高级的语法转换为低级的浏览器能识别的语法; - 运行
webpack 入口文件路径 输出文件路径对main.js进行处理: 
webpack src/js/main.js -o dist/bundle.js
注意如果提示没有webpack-cli,安装:
npm install webpack-cli -g
index.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user-scalable=no, initial-scale=1.0, maximum-scale=1.0, minimum-scale=1.0">
    <title>Title</title>
    <style>
    </style>
    <!--注意不推荐在这里引入任何包和css文件-->
    <!--由于es6语法浏览器不识别 会报错-->
    <script src="../dist/bundle.js"></script>
</head>
<body>
<ul>
    <li>这是第1个li</li>
    <li>这是第2个li</li>
    <li>这是第3个li</li>
    <li>这是第4个li</li>
    <li>这是第5个li</li>
    <li>这是第6个li</li>
    <li>这是第7个li</li>
    <li>这是第8个li</li>
    <li>这是第9个li</li>
    <li>这是第10个li</li>
</ul>
</body>
</html>
3.使用webpack的配置文件简化打包时候的命令
项目结构:

- 在项目根目录中创建
webpack.config.js - 由于运行webpack命令的时候,webpack需要指定入口文件和输出文件的路径,所以,我们需要在
webpack.config.js中配置这两个路径: - 命令:
webpack 
    // 导入处理路径的模块
    var path = require('path');
    // 导出一个配置对象,将来webpack在启动的时候,会默认来查找webpack.config.js,并读取这个文件中导出的配置对象,来进行打包处理
    module.exports = {
        entry: path.resolve(__dirname, 'src/js/main.js'), // 项目入口文件
        output: { // 配置输出选项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 'dist'), // 配置输出的路径
            filename: 'bundle.js' // 配置输出的文件名
        }
    }
4.实现webpack的实时打包构建
- 由于每次重新修改代码之后,都需要手动运行webpack打包的命令,比较麻烦,所以使用
webpack-dev-server来实现代码实时打包编译,当修改代码之后,会自动进行打包构建。 - 运行
cnpm i webpack-dev-server --save-dev安装到开发依赖或者npm i wepack-dev-server -D - 安装完成之后,在命令行直接运行
webpack-dev-server来进行打包,发现报错,此时需要借助于package.json文件中的指令,来进行运行webpack-dev-server命令,在scripts节点下新增"dev": "webpack-dev-server"指令,发现可以进行实时打包,但是dist目录下并没有生成bundle.js文件,这是因为webpack-dev-server将打包好的文件放在了内存中 
- 把
bundle.js放在内存中的好处是:由于需要实时打包编译,所以放在内存中速度会非常快 - 这个时候访问webpack-dev-server启动的
http://localhost:8080/网站,发现是一个文件夹的面板,需要点击到src目录下,才能打开我们的index首页,此时引用不到bundle.js文件,需要修改index.html中script的src属性为:<script src="../bundle.js"></script> - 为了能在访问
http://localhost:8080/的时候直接访问到index首页,可以使用--contentBase src指令来修改dev指令,指定启动的根目录: 
 "dev": "webpack-dev-server --contentBase src"
同时修改index页面中script的src属性为<script src="bundle.js"></script>
这时的index.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user-scalable=no, initial-scale=1.0, maximum-scale=1.0, minimum-scale=1.0">
    <title>Title</title>
    <style>
    </style>
    <!--注意不推荐在这里引入任何包和css文件-->
    <!--由于es6语法浏览器不识别 会报错-->
    <!--<script src="../dist/bundle.js"></script>-->
    <!-- /bundle.js放在了内存中,实际看不到 是在根目录下-->
    <script src="/bundle.js"></script>
</head>
<body>
<ul>
    <li>这是第1个li</li>
    <li>这是第2个li</li>
    <li>这是第3个li</li>
    <li>这是第4个li</li>
    <li>这是第5个li</li>
    <li>这是第6个li</li>
    <li>这是第7个li</li>
    <li>这是第8个li</li>
    <li>这是第9个li</li>
    <li>这是第10个li</li>
</ul>
</body>
</html>
常用命令:
    "dev": "webpack-dev-server --open --port 3000  --contentBase src --hot"
--open表示自动打开
--port 3000  端口3000
--contentBase src根路径
--hot 热启动 不需要手动刷新页面 自动重载
package.json:
{
  "name": "WEBPACK-STUDY",
  "version": "1.0.0",
  "description": "",
  "main": "index.js",
  "scripts": {
    "test": "echo \"Error: no test specified\" && exit 1",
    "dev": "webpack-dev-server --open --port 3000  --contentBase src --hot"
  },
  "keywords": [],
  "author": "",
  "license": "ISC",
  "dependencies": {
    "jquery": "^3.3.1",
    "webpack": "^4.25.1"
  },
  "devDependencies": {
    "webpack-cli": "^3.1.2",
    "webpack-dev-server": "^3.1.10"
  }
}
第二种配置方法:
更改dev:
  "dev": "webpack-dev-server "
修改webpack.config.js,如下: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 启用热更新的 第2步
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导入插件
// 这个配置文件,起始就是一个 JS 文件,通过 Node 中的模块操作,向外暴露了一个 配置对象
module.exports = {
    entry: path.join(__dirname, './src/main.js'),// 入口,表示,要使用 webpack 打包哪个文件
    output: { // 输出文件相关的配置
        path: path.join(__dirname, './dist'), // 指定 打包好的文件,输出到哪个目录中去
        filename: 'bundle.js' // 这是指定 输出的文件的名称
    },
    //配置dev-server第二种形式
    devServer: {
        open: true,//自动打开浏览器
        port:3000,//启动时候的端口
        contentBase:'src',//指定托管的根目录
        hot:true //启用热更新
    },
    plugins:[
        //第三步
        new webpack.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new一个热更新的模块
    ]
}
5.使用html-webpack-plugin插件配置启动页面
由于使用--contentBase指令的过程比较繁琐,需要指定启动的目录,同时还需要修改index.html中script标签的src属性,所以推荐大家使用html-webpack-plugin插件配置启动页面.
- 运行
cnpm i html-webpack-plugin --save-dev安装到开发依赖npm i html-webpack-plugin -D - 修改
webpack.config.js配置文件如下: 
    // 导入处理路径的模块
    var path = require('path');
   // 导入在内存中生成 HTML 页面的 插件
// 只要是插件,都一定要 放到 plugins 节点中去
// 这个插件的两个作用:
//  1. 自动在内存中根据指定页面生成一个内存的页面
//  2. 自动,把打包好的 bundle.js 追加到页面中去
    var htmlWebpackPlugin = require('html-webpack-plugin');
    module.exports = {
        entry: path.resolve(__dirname, 'src/js/main.js'), // 项目入口文件
        output: { // 配置输出选项
            path: path.resolve(__dirname, 'dist'), // 配置输出的路径
            filename: 'bundle.js' // 配置输出的文件名
        },
        plugins:[ // 添加plugins节点配置插件
            new htmlWebpackPlugin({
                template:path.resolve(__dirname, 'src/index.html'),//模板路径
                filename:'index.html'//自动生成的HTML文件的名称
            })
        ]
    }
- 修改
package.json中script节点中的dev指令如下: 
"dev": "webpack-dev-server"
- 将index.html中script标签注释掉,因为
html-webpack-plugin插件会自动把bundle.js注入到index.html页面中! 
实现自动打开浏览器、热更新和配置浏览器的默认端口号
注意:热更新在JS中表现的不明显,可以从一会儿要讲到的CSS身上进行介绍说明!
方式1:
- 修改
package.json的script节点如下,其中--open表示自动打开浏览器,--port 4321表示打开的端口号为4321,--hot表示启用浏览器热更新: 
"dev": "webpack-dev-server --hot --port 4321 --open"
方式2:
- 修改
webpack.config.js文件,新增devServer节点如下: 
devServer:{
        hot:true,
        open:true,
        port:4321
    }
- 在头部引入
webpack模块: 
var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 在
plugins节点下新增: 
new webpack.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使用webpack打包css文件
运行
cnpm i style-loader css-loader --save-devmain.js引入:
//import *** from *** 是es6中导入模块的方式
import $ from 'jquery' //webpack只能打包处理js类型文件,无法处理非js类型的文件
//如果要处理非js的文件 需要手动安装第三方的加载器
//需要安装style-loader css-loader
import './css/index.css' $(function () {
$('li:odd').css('background-color','yellow');
$('li:even').css('background-color',function () {
return '#'+'F15A24'
})
})
修改
webpack.config.js这个配置文件:const path = require('path');
// 启用热更新的 第2步
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导入html插件
//只要是插件,都一定要放到plugins节点中去
const htmlWebpackPlugin = require('html-webpack-plugin')
// 这个配置文件,起始就是一个 JS 文件,通过 Node 中的模块操作,向外暴露了一个 配置对象
module.exports = {
entry: path.join(__dirname, './src/main.js'),// 入口,表示,要使用 webpack 打包哪个文件
output: { // 输出文件相关的配置
path: path.join(__dirname, './dist'), // 指定 打包好的文件,输出到哪个目录中去
filename: 'bundle.js' // 这是指定 输出的文件的名称
},
//配置dev-server第二种形式
devServer: {
open: true,//自动打开浏览器
port:3000,//启动时候的端口
contentBase:'src',//指定托管的根目录
hot:true //启用热更新
},
plugins:[
//第三步
new webpack.HotModuleReplacementPlugin(), //new一个热更新的模块
new htmlWebpackPlugin({//创建一个在内存中生成html页面插件 template:path.join(__dirname,'./src/index.html'),
filename:'index.html' //指定生成页面的名称 })
],
module:{//这个是第三方的加载器
rules:[//正则的文件匹配规则
{test:/\.css$/,use:['style-loader','css-loader']}
]
} }
module: { // 用来配置第三方loader模块的
        rules: [ // 文件的匹配规则
            { test: /\.css$/,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处理css文件的规则
        ]
    }
- 注意:
use表示使用哪些模块来处理test所匹配到的文件;use中相关loader模块的调用顺序是从后向前调用的; 
使用webpack打包less文件
- 运行
cnpm i less-loader less -D - 修改
webpack.config.js这个配置文件: 
{ test: /\.less$/,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less-loader'] },
使用webpack打包sass文件
- 运行
cnpm i sass-loader node-sass --save-dev - 在
webpack.config.js中添加处理sass文件的loader模块: 
{ test: /\.scss$/, use: ['style-loader', 'css-loader', 'sass-loader'] }
使用webpack处理css中的路径
- 运行
cnpm i url-loader file-loader --save-dev - 在
webpack.config.js中添加处理url路径的loader模块: 
{ test: /\.(png|jpg|gif)$/, use: 'url-loader' }
- 可以通过
limit指定进行base64编码的图片大小;只有小于指定字节(byte)的图片才会进行base64编码: 
{ test: /\.(png|jpg|gif)$/, use: 'url-loader?limit=43960' },
使用babel处理高级JS语法
- 运行
cnpm i babel-core babel-loader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save-dev安装babel的相关loader包 - 运行
cnpm i babel-preset-es2015 babel-preset-stage-0 --save-dev安装babel转换的语法 - 在
webpack.config.js中添加相关loader模块,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把node_modules文件夹添加到排除项: 
{ test: /\.js$/, use: 'babel-loader', exclude: /node_modules/ }
- 在项目根目录中添加
.babelrc文件,并修改这个配置文件如下: 
{
    "presets":["es2015", "stage-0"],
    "plugins":["transform-runtime"]
}
- 注意:语法插件
babel-preset-es2015可以更新为babel-preset-env,它包含了所有的ES相关的语法; 
webpack使用来打包前端代码的更多相关文章
- 【grunt第二弹】30分钟学会使用grunt打包前端代码(02)
		
前言 上一篇博客,我们简单的介绍了grunt的使用,一些基础点没能覆盖,我们今天有必要看看一些基础知识 [grunt第一弹]30分钟学会使用grunt打包前端代码 配置任务/grunt.initCon ...
 - Linux安装npm并打包前端代码
		
查看node版本$ node -v查看npm版本$ npm -v如果没有安装node及npm,需要先安装node及npm#yum install node# yum install npm安装cnpm ...
 - 【grunt整合版】30分钟学会使用grunt打包前端代码
		
grunt 是一套前端自动化工具,一个基于nodeJs的命令行工具,一般用于:① 压缩文件② 合并文件③ 简单语法检查 对于其他用法,我还不太清楚,我们这里简单介绍下grunt的压缩.合并文件,初学, ...
 - 【grunt第一弹】30分钟学会使用grunt打包前端代码
		
前言 以现在前端js激增的态势,一个项目下来几十个js文件轻轻松松对于复杂一点的单页应用来说,文件上百简直是家常便饭,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js文件应该怎么处理呢?另外,对于css文件,又该如何处理呢?? ...
 - 使用grunt打包前端代码
		
grunt 是一套前端自动化工具,一个基于nodeJs的命令行工具,一般用于:① 压缩文件② 合并文件③ 简单语法检查 对于其他用法,我还不太清楚,我们这里简单介绍下grunt的压缩.合并文件,初学, ...
 - 【grunt整合版】  30分钟学会使用grunt打包前端代码
		
grunt 是一套前端自动化工具,一个基于nodeJs的命令行工具,一般用于:① 压缩文件② 合并文件③ 简单语法检查 对于其他用法,我还不太清楚,我们这里简单介绍下grunt的压缩.合并文件,初学, ...
 - 30分钟学会使用grunt打包前端代码【mark】
		
grunt 是一套前端自动化工具,一个基于nodeJs的命令行工具,一般用于:① 压缩文件② 合并文件③ 简单语法检查 对于其他用法,我还不太清楚,我们这里简单介绍下grunt的压缩.合并文件,初学, ...
 - 【grunt整合版】学会使用grunt打包前端代码
		
grunt 是一套前端自动化工具,一个基于nodeJs的命令行工具,一般用于:① 压缩文件② 合并文件③ 简单语法检查 对于其他用法,我还不太清楚,我们这里简单介绍下grunt的压缩.合并文件,初学, ...
 - 30分钟学会使用grunt打包前端代码
		
http://www.cnblogs.com/yexiaochai/p/3603389.html
 
随机推荐
- OpenGL模型视图变换、投影变换、视口变换的理解
			
OpenGL中不设置模型,投影,视口,所绘制的几何图形的坐标只能是-1到1(X轴向右,Y轴向上,Z轴垂直屏幕向外). 产生目标场景的过程类似于用照相机进行拍照: (1)把照相机固定在三角架上,并让他对 ...
 - WindowsPhone 8.1 语音命令资料
			
快速入门:语音命令(XAML) http://msdn.microsoft.com/library/windows/apps/xaml/dn630430.aspx/ 语音命令元素和属性参考(XAML) ...
 - PYQT5实现 关闭 提示弹框
			
当关闭窗口时,要实现如下功能: def closeEvent(self, event): reply = QtWidgets.QMessageBox.question(self, '警告', '退出后 ...
 - SQL 取两日期的记录
			
SELECT TOP 1000 [ID] ,[SourcePageID] ,[PlatformType] ,[CreateTime] FROM [home_sendor ...
 - IIS配置404页面配置,IIS自定义404页面
			
.NET 环境下 用到404页的场景一般有两种: 场景一:报黄页,程序性的错误,代码层可以捕捉到的. 场景二:用户输入不存在的页面,代码层捕捉不到的. IIS 默认会有404的配置,不过这种呈现出的都 ...
 - Linux(Debian)网卡设置
			
debian IP地址配置 vim /etc/network/interface 配置网卡eth0的IP地址 auto eth0 表示网卡随系统自动请 iface eth0 inet static ...
 - [Xamarin]我的Xamarin填坑之旅(二)
			
上一篇交代了我Xamarin填坑的背景,大概聊了聊第一步环境配置,第二步创建项目和开发框架选择.如果有一个可用的梯子,这部分基本不会出错. 接下来就具体聊一聊写代码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事儿. 第三步是码 ...
 - 《JavaScript模式》一书中提到的一些坑
			
1. 应当用数组字面量来创建数组,而不是用new Array() //反模式 var a = new Array('itsy', 'bitsy', 'spider'); //用字面量 var a = ...
 - Java基础学习篇---------多线程
			
一.编写两种多线程的方法 (1).Thread(它是继承Runnable的子类)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private int ticket = 5; @Ove ...
 - (进阶篇)PHP(thinkphp5框架)实现用户注册后邮箱验证,激活帐号
			
本文将结合实例,讲解如何使用thinkphp5+Mysql完成注册帐号.发送激活邮件.验证激活帐号.处理URL链接过期的功能. 业务流程 1.用户提交注册信息. 2.写入数据库,此时帐号状态未激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