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reateInstance实际上并没有直接创建COM组件 ,而是创建了一个被称作是类厂的组件。而所需的组件正是由些类厂创建的。类厂组件的唯一功能就创建其他的组件。创建组件的标准接口是IClassFactory,用CoCreateInstnce创建的组件实际上是通过IClassFactory创建的。

类厂只是创建其它组件的一个简单组件。

为了创建同某个CLSID相应的类厂,需要一个与CoCreateInstance等价的,也可以接收一个CLSID作为参数并把回相应类厂中某个接口指针的函数。这个函数就是COM库中的CoGetClassObject。

CoGetClassObject声明:

STDAPI CoGetClassObject(REFCLSID rclsid,

DWORD dwClsContext,

COSERVERINFO * pServerInfo,

REFIID riid,

LPVOID * ppv);

区别1:CoGetClassObject同CoCreatInstance是非常相似的。只一个参数不同,CoCreatInstance将接收一个Iunknown指针,而CoGetClassObject则将接收一个COSERVERINFO指针。

区别2:CoGetClassObject返回的是指向类厂中某个接口的指针(客户可以用这个指针来创建所需的组件),而CoCreateInstance返回的则是指向组件中某个接口的指针。

IClassFactory:

类厂所支持的用于创建组件的标准接口是IClassFactory。大多数组件均可使用IClassFactory接口来创建。

interface IClassFactory : IUnknown

{

HRESULT _stdcall CreateInstance(IUnknown* pUnknownOuter,

const IID& iid,

void** ppv);

HRESULT _stdcall LockServer(BOOL, bLock);

};

CreateInstance

第一个参数为指向某个Iunknown接口的指针。在聚合再介绍。

其它两个参数同传给QueryInterface的参数是相同的。

CreateInstance并没有接收一个CLSID参数。这意味着些函数只能创建同某个CLSID(即传给CoGetClassObject的CLSID)相应的组件。

IClassFactory2

除了IClassFactory之外,Microsoft还定义了另外一个创建接口IClassFactory2,此接口在IClassFactory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可或权限功能。此时,为使类厂能够创建所需的组件,客户必须通过IClassFactory2给类厂提供正确的关键字或许可。通过使用IClassFactory2,类厂可以保证客户只能获得它能合法访问的组件,并具有对此组件的访问授权。

CoCreateInstance与CoGetClassObject 的比较

在每次创建组件时,先创建相应的组件的类厂,然后用所获取的IClassFactory指针来创建所需的接口需要完成的工作显然比直接调用 CoCreateInstance来创建所需的组件要复杂一些。所以很多时候用CoCreateInstance来创建组件。但CoCreateInstance是能过CoGetClassObject实现的。

HRESULT CoCreateInstance(const CLSID& clsid,

IUnknown* punkonwnDuter,

DWORD dwClsContext,

const IID& iid,

void** ppv)

{

// Set the out paameter to NULL

*ppv = NULL;

// Create the class factory

// and get an IClassFactroy interface pointer.

IClassFactory* pIFactory = NULL;

HRESULT hr = CoGetClassObject(clsid,

dwClsContext,

NULL,

IID_IClassFactory,

(void**)&pIFactory);

if (SUCCEEDED(hr))

{

// create the component.

hr = pIFactory->CreateInstance(punkonwnDuter, iid, ppv);

pIFactory->Release()();

}

return hr;

}

多数情况用CoCreateInstance,何时使用CoGetClassObject

第一种情况:若想用不同于IClassFactory的某个创建接口创建组件,则必须使用CoGetClassObject。因此如果想使用IClassFactory2来创建组件,就应使用CoGetClassObject。

第二种情况:若需要创建同一个组件的多个实例,那么使用CoGetClassObject将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率。因为这样只需要创建相应的类厂一次,而CoCreateInstance使得客户可以对组件的创建过程进行更多控件。

类厂的若干特性

类厂的一个实例将只能创建同某个CLSID相应的组件。

类厂和它所创建的组件是由同一个开发人员实现的。

类厂就是需要知道如何创建相应的组件并将这一点封装起来,以便客户能够尽可能地同组件所具有的特殊需要分开。

类厂的实现

DllGetClassObject的使用

CoGetClassObject需要DLL中一个特定函数来创建组件类厂。此函数的名称的为DllGetClassObject。

STDAPI DllGetClassObject(const CLSID & rclsid,

const IID & riid,

void ** ppv);

组件的创建过程

(vs2008)代码下载

本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fangyukuan/archive/2010/06/12/1757417.htm

回一楼:(因为写的东西比较多,就写在这里了)


先看看CoCreateInstance(参数相关说明请看:COM笔记-CoCreateInstance和CoGetClassObject的参数。其中clsid和dwClsContext是由CoCreateInstance函数直接传给CoGetClassObject的。

接着看CoGetClassObject:(参数请参考MSDN 

HRESULT hr = CoGetClassObject(clsid,
dwClsContext,
NULL,
IID_IClassFactory,
(void**)&pIFactory);

因为CoGetClassObject源代码没有公开,所以现在只能是看msdn和从它前后的代码以及用法来推测,它在里面做了什么事情。

CoGetClassObject之前 

(可以参考我们是怎么使用com组件的。)

 
HRESULThr = CoInitialize(NULL);    //初始化COM
if(SUCCEEDED(hr))
{
hr =CoCreateInstance(CLSID_kuan,
NULL,
CLSCTX_INPROC_SERVER,
IID_Ikuan,
(void **)&IkuanATL);
if(SUCCEEDED(hr))
{
      // 使用 接口IkuanATL
   }
}
CoUninitialize();//释放COM
 

可以看到。CoInitialize初始化COM库后,就调用了CoCreateInstance,后面就是直接使用接口了。

推断:所以有一件很重要的事CoCreateInstance要做。就是把实现com的DLL加载起来。

CoGetClassObject之后

    if (SUCCEEDED(hr))
{
// create the component.
hr = pIFactory->CreateInstance(punkonwnDuter, iid, ppv);
pIFactory->Release()();
}

可见它已经得到组件的类厂接口。所以可以推断

CoGetClassObject调用了DLL的导出函数DllGetClassObject。(参考图)

STDAPI DllGetClassObject(const CLSID& clsid,
const IID& iid,
void** ppv);

 

总结

  CoGetClassObject要加载DLL,但是我们并没有给他传递DLL的路径(DLL相关请参考DLL-使用DLL)。所以它要用参数clsid(即组件id,它是从CoCreateInstance传递过来的)去注册表找到这个组件DLL路径(请见:COM笔记-Widows注册表),然后把DLL加载起来。

加载起来之后我们就可以调用DLL的导出函数DllGetClassObject。并把clsid(组件ID),IID_IclassFactory(接口ID)传递它。(可以看一下DllGetClassObject的实现,看看COM笔记-类厂源代码)。

  DllGetClassObject执行成功则返回类工厂接口pIFactory(见图)。

接着就是 类工厂接口pIFactory 调用 它的方法CreateInstance,去创建我们需要的组件,并返回我们需要的接口了。(同样可以看看COM笔记-类厂源代码

  关于参数punkonwnDuter这个没用传递CoGetClassObject,而是传递给了类厂的一个方法CreateInstance,主要是聚合方面的东西。(见:COM笔记-包容与聚合

参数dwClsContext限定所创建的组件的执行上下文。(见:COM笔记-CoCreateInstance

com这东西就是绕来绕去。不知道我说清楚了没了。

COM笔记-类厂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笔记——类定义

    Python笔记——类定义 一.类定义: class <类名>: <语句> 类实例化后,可以使用其属性,实际上,创建一个类之后,可以通过类名访问其属性 如果直接使用类名修改其属 ...

  2. 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笔记——类

    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笔记——类 #coding=gbk #Python编程从入门到实践笔记——类 #9.1创建和使用类 #1.创建Dog类 class Dog():#类名首字母大写 " ...

  3. 《python基础教程(第二版)》学习笔记 类和对象(第7章)

    <python基础教程(第二版)>学习笔记 类和对象(第7章) 定义类class Person:    def setName(self,name):        self.name=n ...

  4. Objective-C学习笔记类目、协议

    不是所有的方法都可以被覆盖的!比如:intValue就不能被覆盖!! 原因正在查找中! 别人的电脑上却可以! 类目.h件 #import <Foundation/Foundation.h> ...

  5. Python 笔记 : 类和继承

    # -*- coding=  utf-8 -*- # 文件编码定义的语法规则是: coding[:=]/s*([-/w.]+) # 未指定编码将默认为 : ASCII # 同时要注意物理文件的编码也要 ...

  6. scala学习笔记——类和对象

    基础语法关于Scala程序,这是非常要注意以下几点. 区分大小写 - Scala是大小写敏感的,这意味着标识Hello 和 hello在Scala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类名 - 对于所有的类名的第一个字 ...

  7. Effective Java2读书笔记-类和接口(五)

    第21条:用函数对象表示策略 这一条其实也没说啥,就是策略模式.碰到这种场景时,定义一个策略接口,然后不同策略子类实现它,主类包含这个接口的引用就可以了. 第22条:优先考虑静态成员类 嵌套类是指被定 ...

  8. Effective Java2读书笔记-类和接口(四)

    第19条:接口只用于定义类型 这一条就举了一个反例,说有些接口中只包含常量.这是对接口的不良使用.要实现相同的功能,应该使用不可实例化的工具类(第4条说过). public class Physica ...

  9. Effective Java2读书笔记-类和接口(二)

    第15条:使可变性最小化 通过一个复数类来看不可变类. public final class Complex { private final double re; private final doub ...

随机推荐

  1. shell 正则表达式一

    正则表达式用于处理文本,精通运用正则表达式可以有效的解决工作的效率 正则表达式有基础正则表达式和扩展正则表达式区别 grep支持基础的正则表达式,grep -E (egrep)支持扩展正则表达式 1. ...

  2. XP共享打印机

    1.开启GUEST:右击"我的电脑"管理--用户--GUEST开启 2.运行--GPEDIT.MSC--计算机管理-WINDOWS设置--安全设置--本地策略--用户权利指派--允 ...

  3. YARN学习总结之架构

    一.yarn产生背景 1) 源于MRv1的缺陷:扩展性受限.单点故障.难以支持MR之外的计算框架: 2) 多计算框架各自为战,数据共享困难,资源利用率低: MR: 离线计算框架 Storm:实时计算框 ...

  4. JavaScript学习之路(个人理解&经验):构造函数、类、实例

    构造函数: 声明:"构造函数"是一类函数的 "名字" 正确的读法是"构造函数"而不是"构造 / 函数" 构造函数形如普通 ...

  5. Leetcode:1305. 两棵二叉搜索树中的所有元素

    Leetcode:1305. 两棵二叉搜索树中的所有元素 Leetcode:1305. 两棵二叉搜索树中的所有元素 思路 BST树中序历遍有序. 利用双指针法可以在\(O(n)\)的复杂度内完成排序. ...

  6. Python urllib翻译笔记一

    22.5.urllib- URL处理模块urllib 是一个收集几个模块以处理URL的包: urllib.request 用于打开和阅读URL urllib.error 包含由urllib.reque ...

  7. Ory Kratos 用户认证

    Ory Kratos 为用户认证与管理系统.本文将动手实现浏览器(React+AntD)的完整流程,实际了解下它的 API . 代码: https://github.com/ikuokuo/start ...

  8. 第二十二篇 -- 事件与信号(自定义label信号的双击功能)

    在第六篇中已经学习过了自定义信号的相关内容了,那一篇中讲的是自定义类中的自定义信号,类和信号都是自己定义的.那么今天想要学习的是事件处理和信号的关系.如同Label标签,它本身有很多的信号,但是它没有 ...

  9. jquey 定位到有某个类

    $active = $('.g-pop-box .box-option a[class="on"]')

  10. 实现html页面转pdf

    实现方式比较简单,使用js代码实现的. 需要引入的js: 1.jQuery.js: 2.html2canvas.js(实现方式是先将Html页面转换成image图片然后在转换为pdf,所以转换之后会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