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C51存储器与C51内存优化
80C51在物理结构上有四个存储空间:片内程序存储器、片外程序存储器、片内数据存储器和片外数据存储器。但在逻辑上,即从用户使用的角度上,80C51有三个存储空间:片内外统一编址的64KB的程序存储器地址空间(用16位地址)、256B的片内数据存储器的地址空间(用8位地址,其中128B的专用寄存器地址空间仅有21个字节有实际意义)以及64KB片外存储器地址空间。
1、程序存储器
程序存储器用于存放编好的程序和表格常数。80C51片内有4KB ROM,片外16位地址线最多可扩展64KB ROM,两者是统一编址的。如果EA端保持高电平,80C51的程序计数器PC在0000H——0FFFH范围内(即前4KB地址)是执行片内ROM的程序。当寻址范围在1000H——FFFFH时,则从片外存储器取指令。当EA端保持低电平时,80C51的所有取指令操作均在片外程序存储器中进行,这时片外存储器可以从0000H开始编址。
程序存储器中,以下6个单元具有特殊功能。
0000H:80C51复位后,PC=0000H,即程序从0000H开始执行指令。
0003H:外部中断0入口。
000BH:定时器0溢出中断入口。
0013H:外部中断1入口。
001BH:定时器1溢出中断入口。
0023H:串行口中断入口。
2、数据存储器
数据存储器用于存放中间运算结果、数据暂存和缓冲、标志位等。80C51片内有256B RAM,片外最多可扩充64KB RAM,构成了两个地址空间。
片内数据存储器为8位地址,最大可寻址256个单元,片内低128B(及00H~7FH)的地址区域为片内RAM,对其访问可采用直接寻址和间接寻址的方式。高128B地址区域(即80H~FFH)为专用寄存器区,只能采用直接寻址方式。
在低128B RAM区中,00H~1FH地址为通用工作寄存器区,共分为4组,每组由8个工作寄存器(R0~R7)组成,共占用32个单元。下表为工作寄存器的地址表。每组寄存器均可选作CPU当前的工作寄存器,通过对程序状态字PSW中RS1、RS0的设置来决定CPU当前使用哪一组。若程序中并不需要4组,那么其余的可用做一般的数据缓冲器。CPU在复位后,选中第0组工作寄存器。
| 
 组  | 
 RS1  | 
 RS0  | 
 R0  | 
 R1  | 
 R2  | 
 R3  | 
 R4  | 
 R5  | 
 R6  | 
 R7  | 
| 
 0  | 
 0  | 
 0  | 
 00H  | 
 01H  | 
 02H  | 
 03H  | 
 04H  | 
 05H  | 
 06H  | 
 07H  | 
| 
 1  | 
 0  | 
 1  | 
 08H  | 
 09H  | 
 0AH  | 
 0BH  | 
 0CH  | 
 0DH  | 
 0EH  | 
 0FH  | 
| 
 2  | 
 1  | 
 0  | 
 10H  | 
 11H  | 
 12H  | 
 13H  | 
 14H  | 
 15H  | 
 16H  | 
 17H  | 
| 
 3  | 
 1  | 
 1  | 
 18H  | 
 19H  | 
 1AH  | 
 1BH  | 
 1CH  | 
 1DH  | 
 1EH  | 
 1FH  | 
工作寄存器区后的16B(即20H~2FH)可用位寻址方式访问其各个位,这128个位的位地址(位地址指的是某个二进制位的地址)为00H~7FH,它们可用做软件标志位或用于1位(布尔)处理。
3、专用寄存器SFR
80C51有21个专用寄存器SFR,亦称特殊功能寄存器。它们离散地分布在片内数据存储器的高128 B地址80H~FFH中,访问这些专用寄存器仅允许使用直接寻址的方式。专用寄存器并未占满80H~FFH整个地址空间,对空闲地址的操作是无意义的,若访问到空闲地址,则读出的是随机数。
在21个专用寄存器中有11个专用寄存器具有位寻址能力,它们的字节地址正好能被8整除。
注意:由于SFR是离散地分布在片内数据存储器的高128 B地址80H~FFH中,因此,当定义的数据长度大于128 B字节时,有可能会与某些SFR的地址冲突,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应当尽量把数据控制在128 B之内,特别是数组,如果数据量比较大,可以使用xdata,定义到外部ram中。
如:
unsigned char xdata gTagId[2500*11] _at_ 0x0000;//定义数组gTagId,此数据存放在外部ram中,规定其起始地址为0x0000。
unsigned short xdata gTagIdNum;//定义数据gTagIdNum。
注意以下定义的区别:
unsigned char * xdata pWriteTagId;//定义指针,此指针存放在外部ram中,此指针指向的数据类型为unsigned char。
unsigned char xdata *pWriteTagId;//定义指针,此指针存放在内部ram中,此指针指向的数据存放在外部ram中,类型为unsigned char。
unsigned char xdata * xdata pWriteTagId;//定义指针,此指针存放在外部ram中,此指针指向的数据也存放在外部ram中,类型为unsigned char。
对于外部ram的使用,只要硬件把相应的引脚连接好之后,软件不需要进行任何设置,直接使用xdata进行访问即可。
关于对51单片机内存的认识
对 51 单片机内存的认识,很多人有误解,最常见的是以下两种
① 超过变量128后必须使用compact模式编译。
实际的情况是只要内存占用量不超过 256.0 就可以用 small 模式编译。
② 128以上的某些地址为特殊寄存器使用,不能给程序用。
与 PC 机不同,51 单片机不使用线性编址,特殊寄存器与 RAM 使用重复的地址,但访问时采用不同的指令,所以并不会占用 RAM 空间。
由于内存比较小,一般要进行内存优化,尽量提高内存的使用效率。
以 Keil C 编译器为例,small 模式下未指存储类型的变量默认为data型,即直接寻址,只能访问低128 个字节,但这 128 个字节也不是全为我们的程序所用,寄存器 R0-R7必须映射到低RAM,要占去8 个字节,如果使用寄存组切换,占用的更多。
所以可以使用 data 区最大为 120 字节,超出 120 个字节则必须用 idata 显式的指定为间接寻址,另外堆栈至少要占用一个字节,所以极限情况下可以定义的变量可占 247 个字节。当然,实际应用中堆栈为一个字节肯定是不够用的,但如果嵌套调用层数不深,有十几个字节也够有了。
为了验上面的观点,写了个例子(测试环境为 XP + Keil C 7.5)。
#define LEN 120
data unsigned char  tt1[LEN];
idata unsigned char tt2[127];
void main()
{
unsigned char  i, j;
for(i = 0;  i < LEN; ++i )
{
j = i;
tt1[j] = 0x55;
}
}
可以计算 R0-7(8) + tt1(120) + tt2(127) + SP(1) 总共 256 个字节
keil 编译的结果如下:
Program Size: data=256.0 xdata=0 code=30
creating hex file from "./Debug/Test"...
"./Debug/Test" - 0 Error(s), 0 Warning(s).
这段代码已经达到了内存分配的极限,再定义任何全局变量或将数组加大,编译都会报错 107,这里要引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变量 i、j 不计算在内?这是因为 i、j 是局部变量,编译器会试着将其优化到寄存器 Rx 或栈。问题也就在这了,如果局部变量过多或定义了局部数组,编译器无法将其优化,就必须使用 RAM 空间,虽然全局变量的分配经过精心计算没有超出使用范围,仍会产生内存溢出的错误!而编译器是否能成功的优化变量是根据代码来的。
上面的代码中,循环是臃肿的,变量 j 完全不必要,那么将代码改成
unsigned char i;
unsigned char j;
for(i = 0;  i < LEN; ++i )
{
tt1[i] = 0x55;
}
再编译看看,出错了吧!因为编译器不知道该如何使用 j,所以没能优化,j 须占 RAM 空间,RAM 就溢出了。(智能一点的编译器会自动将这个无用 的变量去掉,但这个不在讨论之列了)。
另外,对 idata 的定义的变量最好放在 data 变量之后。
对于这一种定义:
unsigned char c1;
idata unsigned char c2;
unsigned char c3;
变量 c2 肯定会以间接寻址,但它有可能落在 data 区域,就浪费了一个可直接寻址的空间。
变量优化一般要注意几点:
①让尽可能多的变量使用直接寻址,提高速度。
假如有两个单字节的变量和一个长119的字符型数组,因为总长超过 120 字节,不可能都定义在 data区。
按这条原则,定义的方式如下:
data unsigned char tab[119];
data unsigned char c1;
idata unsigned char c2;
但也不是绝的,如果 c1, c2 需要以极高的频率访问,而 tab 访问不那么频繁
则应该让访问量大的变量使用直接寻址:
data unsigned char c1;
data unsigned char c2;
idata UCHAR tab[119];
这个是要根据具体项目需求来确定的
②提高内存的重复利用率
就是尽可能的利用局部变量,局部变量还有个好处是访问速度比较快,由前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局部变量 i, j 是没有单独占用内存的,子程序中使用内存数目不大的变量尽量定义为局部变量。
③对于指针数组的定义,尽可能指明存储类型,尽量使用无符号类型变量,一般指针需要一个额外的字节指明存储类型,8051 系列本身不支持符号数,需要外加库来处理符号数,一是大大降低程序运行效率,二是需要额外的内存。
④避免出现内存空洞
可以通过查看编译器输出符号表文件(.M51)查看
对前面的代码,M51文件中关于内存一节如下:
* * * * * * *   D A T A   M E M O R Y   * * * * * * *
REG     0000H     0008H     ABSOLUTE     "REG BANK 0"
DATA    0008H     0078H     UNIT                   ?DT?TEST
IDATA   0080H     007FH     UNIT                  ?ID?TEST
IDATA   00FFH     0001H     UNIT                  ?STACK
第一行显示寄存器组0从地址0000H开始,占用0008H个字节
第二行显示DATA区变量从0008H开 始,占用0078H个字节
第三行显示IDATA区变量从0080H开始,占用007F个字节
第四行显示堆栈从00FFH开始,占 0001H个字节
由于前面代码中变量定义比较简单,且连续用完了所有空间,所以这里显示比较简单,变量定义较多时,这里会有很多行,如果全局变量与局部变量分配不合理,就有可能出现类似下面的行:
0010H     0012H                  *** GAP ***
该行表示从0010H开始连续0012H个字节未充分利用或根本未用到,出现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原因是局变量太多、多个子程序中的局部变量数目差异太大、使用了寄存器切换但未充分利用。
80C51存储器与C51内存优化的更多相关文章
- 浅谈C51内存优化
		
对 51 单片机内存的认识,很多人有误解,最常见的是以下两种 超过变量128后必须使用compact模式编译,实际的情况是只要内存占用量不超过 256.0 就可以用 small 模式编译 128以上的 ...
 - Keil C51内存分配与优化
		
C51的内存分配不同于一般的PC,内存空间有限,采用覆盖和共享技术.在Keil编译器中,经过编译后,会形成一个M51文件,在其内部可以详细的看到内存的分配情况. C51内存常见的两个误区: A.变量超 ...
 - C51单片机内存优化
		
52本身有256B的数据存储区,如果没在意一些细节,很容易出现RAM超过128就报错的情况.现讲其问题解释如下: 最常见的是以下两种: ① 超过变量128后必须使用compact模式编译,实际的情况是 ...
 - 大礼包!ANDROID内存优化(大汇总)
		
写在最前: 本文的思路主要借鉴了2014年AnDevCon开发者大会的一个演讲PPT,加上把网上搜集的各种内存零散知识点进行汇总.挑选.简化后整理而成. 所以我将本文定义为一个工具类的文章,如果你在A ...
 - ANDROID内存优化——大汇总(转)
		
原文作者博客:转载请注明本文出自大苞米的博客(http://blog.csdn.net/a396901990),谢谢支持! ANDROID内存优化(大汇总——上) 写在最前: 本文的思路主要借鉴了20 ...
 - Linux性能优化之内存优化(二)
		
前言 不知道大家看完前面一章关于CPU优化,是否受到相应的启发呢?如果遇到任何问题,可以留言和一起探讨这方面的问题.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些关于内存方面的知识.内存管理软件包括虚拟内存系统.地址转换.交换. ...
 - ANDROID内存优化(大汇总——全)
		
写在最前: 本文的思路主要借鉴了2014年AnDevCon开发者大会的一个演讲PPT,加上把网上搜集的各种内存零散知识点进行汇总.挑选.简化后整理而成. 所以我将本文定义为一个工具类的文章,如果你在A ...
 - In-Memory:内存优化表的事务处理
		
内存优化表(Memory-Optimized Table,简称MOT)使用乐观策略(optimistic approach)实现事务的并发控制,在读取MOT时,使用多行版本化(Multi-Row ve ...
 - 试试SQLSERVER2014的内存优化表
		
试试SQLSERVER2014的内存优化表 SQL Server 2014中的内存引擎(代号为Hekaton)将OLTP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现在,存储引擎已整合进当前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而使用先进内存技 ...
 
随机推荐
- CentOs下MySQL5.6.32源码安装
			
. 安装好--安装MySQL需要的包 yum install -y autoconf automake imake libxml2-devel expat-devel cmake gcc gcc-c+ ...
 - BZOJ4894:天赋(矩阵树定理)
			
Description 小明有许多潜在的天赋,他希望学习这些天赋来变得更强.正如许多游戏中一样,小明也有n种潜在的天赋,但有一些天赋必须是要有前置天赋才能够学习得到的. 也就是说,有一些天赋必须是要在 ...
 - divide_3
			
xiao方法 #include<stdio.h> #include<vector>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
 - python is、==区别;with;gil;python中tuple和list的区别;Python 中的迭代器、生成器、装饰器
			
1. is 比较的是两个实例对象是不是完全相同,它们是不是同一个对象,占用的内存地址是否相同 == 比较的是两个对象的内容是否相等 2. with语句时用于对try except finally 的优 ...
 - Jmeter—开篇
			
Jmeter以开源.轻便著称,做接口测试.性能测试都可以借助Jmeter,从这篇开始记录我使用到的Jmeter功能. 安装 Jmeter官网:http://jmeter.apache.org/ 去官网 ...
 - 【转】python直接运行tcl脚本
			
python中调用tcl是通过加载TkInter来实现的. from Tkinter import Tcl tcl = Tcl() tcl.eval('source tu.tcl') tcl.eval ...
 - OpenShift-EFK日志管理
			
1.准备工作 思路: 在OpenShift容器平台上以daemonset方式部署Fluentd收集各节点中的日志.更改其配置让日志输出到外部Elasticsearch中,最终通过Kibana展示. 资 ...
 - 大数据入门第二十天——scala入门(二)scala基础02
			
一. 类.对象.继承.特质 1.类 Scala的类与Java.C++的类比起来更简洁 定义: package com.jiangbei //在Scala中,类并不用声明为public. //Scala ...
 - go语言之行--包与变量
			
一.包的概念 包是go语言中不可缺少部分,在每个go源码的第一行进行定义,定义方式是:package "包名",并且该名称是作为调用该包时候所使用的名称. 包的概念总结: 每个 G ...
 - 预定义的类型“System.Object”未定义或未导入
			
打开一个以前的程序 ,发现报这个错误.检查了程序,发现程序的引用 System 不见了 ,尝试 引用失败.. 查了有人说重新建立 Sln文件有用.. 一头雾水,随后 尝试操作 ,程序有用了 具体步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