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讲提到,缓存的容量总是小于后端数据库的。随着业务系统的使用,缓存数据会撑满内存空间,该怎么处理呢?

本节我们来学习内存淘汰机制。在Redis 4.0之前有6种内存淘汰策略,之后又增加2种,一共8种,如下图所示:

  • noeviction策略:内存空间达到maxmemory时,不会淘汰数据,有新写入时会返回错误。
  • volatile-ttl策略:针对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值对,根据过期时间的先后进行修改,越早过期的越先被删除。
  • volatile-random策略:在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值对中,进行随机删除。
  • volatile-lru策略:使用LRU算法筛选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值对,进行删除。
  • volatile-lfu策略:使用LFU算法筛选设置了过期时间的键值对,进行删除。
  • allkeys-random策略:在所有键值对中随机选择并删除数据。
  • allkeys-lru策略:使用LRU算法在所有数据中进行筛选并删除数据。
  • allkeys-lfu策略:使用LFU算法在所有数据中进行筛选并删除数据。

对于TTL、Random比较好理解,下面学习一下LRU和LFU算法。

LRU算法

LRU算法,全称Least Recently Used。

其中MRU端指最近访问的数据;LRU端指最早访问的数据。

被访问的数据和新插入的数据会移到MRU端,空间满了后从LRU端删除。这样一来,最早访问的数据会逐渐被淘汰。

但LRU算法也有其缺点:

  • 需要用链表管理所有缓存数据,带来额外的空间开销
  • 大量数据被访问,就会带来很多链表移动操作,降低Redis性能

而Redis对其进行简化:

  • Redis会记录每个数据的最近一次访问的时间戳(RedisObject中的lru字段)
  • Redis第一次淘汰数据时,会随机选出N个数据,作为一个候选集合。
  • 然后比较这N个数据的lru,把lru最小的从缓存中淘汰。

当再次淘汰数据时,会挑选数据放到第一次淘汰时的候选集合,要求小于候选集合中最小的lru值才能加入。

其中maxmemory-samples配置项:表示选出的个数N。可以通过以下命令进行设置:

CONFIG SET maxmemory-samples 100

LFU算法

LFU算法是在LRU策略基础上,为每个数据增加一个计数器,来统计这个数据的访问次数。

使用LFU策略筛选淘汰数据时,根据数据的访问次数进行筛选,把访问次数最低的数据淘汰。如果两个数据访问次数相同,再比较两个数据的访问时效性,把更久的数据淘汰。

如何实现

LFU也是使用RedisObject的lru字段来实现。

把24bit的lru字段拆分成两部分:

  • ldt值:lru字段的前16bit,表示数据的访问时间戳;
  • counter值:lru字段的后8bit,表示数据的访问次数;

当LFU策略淘汰数据时,Redis在候选集合中,根据lru字段的后8bit选择访问次数最小的数据进行淘汰。如果访问次数相同,再根据lru字段的前16bit值大小,选择更久的数据进行淘汰。

关于counter只有8bit(255)的问题

Redis并没有采用数据每被访问一次,就+1的规则,而是采用一个类似于随机+1的规则:

double r = (double)rand()/RAND_MAX;
...
double p = 1.0/(baseval*server.lfu_log_factor+1);
if (r < p) counter++;

通过设置 lfu_log_factor 配置项来控制计数器值增加的速度,避免counter很快到255。下图是 lfu_log_factor 设置不同值时,counter的增长情况:

总结

  • 如何设置缓存空间大小:设置为总数据量的15%到30%,兼顾访问性能和内存空间开销。
  • 优先使用allkeys-lru策略。如果业务数据中有明显的冷热数据区分,建议使用allkeys-lru策略。
  • 如果业务数据访问频繁相关不大,没有明显的冷热数据区分,建议使用allkeys-random策略。
  • 如果业务中有置顶的需要,可以使用volatile-lru策略,同时不给这些置顶数据设置过期时间。

参考资料

Redis缓存篇(二)淘汰机制:缓存满了怎么办?的更多相关文章

  1. Redis缓存篇(三)缓存污染

    上一讲介绍了缓存满了,通过内存淘汰机制来淘汰掉数据.如果有的数据一直滞留在缓存中,但又没有应用使用,时间长了,就可能会占据大部分的缓存空间.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缓存污染,以及如何解决缓存污染. 缓存污 ...

  2. Redis缓存篇(四)缓存异常

    这一节,我们来学习一下缓存异常.缓存异常有四种类型,分别是缓存和数据库的数据不一致.缓存雪崩.缓存击穿和缓存穿透. 下面通过了解这四种缓存异常的原理和应对方法. 缓存和数据库的数据不一致 缓存和数据库 ...

  3. PHP+Redis 实例【二】页面缓存 新玩法

    今天算是认识到博客园里的审查团队多内幕了,哈哈,贴个图玩下. 气死宝宝了. 进入主题! 今天就不写什么功能性的了,换下口味说下关于页面级的缓存,应该怎么做. 相信有很多小伙伴查了百度,甚至google ...

  4. Redis操作篇(二)

    redis的发布与订阅,主从架构,哨兵架构,cluster集群 下载编译安装redis # 1. 下载redis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 ...

  5. 关于redis的几件小事(四)redis的过期策略以及内存淘汰机制

    1.数据为什么会过期? 首先,要明白redis是用来做数据缓存的,不是用来做数据存储的(当然也可以当数据库用),所以数据时候过期的,过期的数据就不见了,过期主要有两种情况, ①在设置缓存数据时制定了过 ...

  6. MVC3缓存之一:使用页面缓存

    MVC3缓存之一:使用页面缓存 在MVC3中要如果要启用页面缓存,在页面对应的Action前面加上一个OutputCache属性即可. 我们建一个Demo来测试一下,在此Demo中,在View的Hom ...

  7. Spring Boot 揭秘与实战(二) 数据缓存篇 - Redis Cache

    文章目录 1. Redis Cache 集成 2. 源代码 本文,讲解 Spring Boot 如何集成 Redis Cache,实现缓存. 在阅读「Spring Boot 揭秘与实战(二) 数据缓存 ...

  8. Redis 的缓存淘汰机制(Eviction)

    本文从源码层面分析了 redis 的缓存淘汰机制,并在文章末尾描述使用 Java 实现的思路,以供参考. 相关配置 为了适配用作缓存的场景,redis 支持缓存淘汰(eviction)并提供相应的了配 ...

  9. SpringBoot缓存篇Ⅱ --- 整合Redis以及序列化机制

    一.Redis环境搭建 系统默认是使用ConcurrentMapCacheManager,然后获取和创建ConcurrentMapCache类型的缓存组件,再将数据保存在ConcurrentMap中 ...

随机推荐

  1. 第14.7节 Python模拟浏览器访问实现http报文体压缩传输

    一. 引言 在<第14.6节 Python模拟浏览器访问网页的实现代码>介绍了使用urllib包的request模块访问网页的方法.但上节特别说明http报文头Accept-Encodin ...

  2. autojs websocket 核心示例代码,云控技术

    //初始化方法 function recordInit(scriptName){ //let ipInfoJson = getIP() // let ip = ipInfoJson.cip // le ...

  3. Java基础学习之流程控制语句(5)

    目录 1.顺序结构 2.选择结构 2.1.if else结构 2.2.switch case结构 3.循环结构 3.1.while结构 3.2.do while结构 3.3.for结构 3.3.1.普 ...

  4. Scrum 冲刺 第二篇

    Scrum 冲刺 第二篇 每日会议照片 昨天已完成工作 队员 昨日完成任务 黄梓浩 初步完成app项目架构搭建 黄清山 完成部分个人界面模块数据库的接口 邓富荣 完成部分后台首页模块数据库的接口 钟俊 ...

  5. js实现跳转的几种方式

    1. window.open("url"); 2.用自定义函数 <script> function openWin(tag,obj) { obj.target=&quo ...

  6. Python 反序列化漏洞学习笔记

    参考文章 一篇文章带你理解漏洞之 Python 反序列化漏洞 Python Pickle/CPickle 反序列化漏洞 Python反序列化安全问题 pickle反序列化初探 前言 上面看完,请忽略下 ...

  7. stringbuilder和stringbuffer速度比较

    同样的代码,只改了类型,分别为stringbuilder和stringbuffer,只比较一下,执行引擎为hive. 当数据量为100000条,string builder耗时280秒,stringb ...

  8. hashmap底层:jdk1.8前后的改变

    将hashmap和currenthashmap放一块进行比较,是因为二者的结构相差不多,只不过后者是线程安全的. 首先说hashmap,在jdk1.8之前,hashmap的存储结构是数组+链表的形式, ...

  9. Android原子操作——android_atomic_cmpxchg

    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查阅我们目前认知范围外的道理.但是,凡事也要学会分辨,不然可能会误导你. 话说,最近的一个项目(Mercury-Project),接近尾声中.然而,在调试一个demo时,却遇 ...

  10. Spring Boot 最简单的解决跨域问题

    跨域问题(CORS) CORS全称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意为跨域资源共享.当一个资源去访问另一个不同域名或者同域名不同端口的资源时,就会发出跨域请求.如果此时另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