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一直在阅读Vue的源码,发现了几个实战中用得上的小技巧,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

同时也可以阅读我之前写的Vue文章

隐藏在源码中的技巧

在实例化Vue时,首先调用的是Vue.prototype._init方法,而在此方法中mergeOptions()方法返回的options将运用在所有的初始化函数中。也就是如下代码:

vm.$options = mergeOptions( resolveConstructorOptions(vm.coustructor), options || {}, vm)

其中mergeOptions方法在core/util/options.js文件中,最后这个方法返回的是一个options对象。

return options

这就说明了mergeOptions方法最终将合并处理后的选项返回,并以该返回值作为vm.$options的值。

自定义选项的合并方法

如果我们在options中添加自定义的属性会怎么样?来自官方的例子:

new Vue({
customOption: 'foo',
created: function () {
console.log(this.$options.customOption) // => 'foo'
}
})

在创建Vue实例的时候传递了一个自定义选项:customOptions,在created中可以通过this.$options.customOption进行访问。原理其实就是使用mergeOptions函数对自定义选项进行合并处理。对于自定义选项的合并,采用的是默认的合并策略:

// 当一个选项没有对应的策略函数时,使用默认策略
const strat = strats[key] || defaultStrat

defaultStrat函数就定义在options.js文件内,源码如下

/** * Default strategy. */
const defaultStrat = function (parentVal: any, childVal: any): any { return childVal === undefined ? parentVal : childVal}

defaultStart作用如其名,它是一个默认的合并策略:只要子选项不是undefined则使用子选项,否则使用父选项。最终的效果就是你初始化了什么,得到的就是什么。

而且Vue也提供了一个全局配置叫Vue.config.optionMergeStrategies,这个对象就是选项合并中的策略对象,所以可以通过它指定某一个选项的合并策略,常用于指定自定义选项的合并策略,比如可以给customOption选项指定一个合并策略,只需要在config.optionMergeStrategies上添加与选项同名的策略函数即可:

Vue.config.optionMergeStrategies.customOption = function (parentVal, childVal) {
return parentVal ? (parentVal + childVal) : childVal
}

自定义customOption的合并策略是:如果没有parentVal则直接返回childVal,否则返回两者的和。

比如下面例子:

// 创建子类
const Sub = Vue.extend({ customOption: 1})
// 以子类创建实例
const vm = new Sub({
customOption: 2,
created () {
console.log(this.$options.customOption) // 3
}
})

结果是在created方法中打印数字3。自定义合并选项的策略函数,这非常实用。

vm.$createElement

initRender中,定义了vm.$createElement()方法,initRendercore/instance/render.js文件。在该函数中有以下一段代码:

// bind the createElement fn to this instance
// so that we get proper render context inside it.
// args order: tag, data, children, normalizationType, alwaysNormalize
// internal version is used by render functions compiled from templates
vm._c = (a, b, c, d) => createElement(vm, a, b, c, d, false)
// normalization is always applied for the public version, used in
// user-written render functions.
vm.$createElement = (a, b, c, d) => createElement(vm, a, b, c, d, true)

这段代码在Vue实例对象上添加了两个方法:

  • vm._c
  • vm.$createElement

这两个方法实际上是对内函数createElement的包装。

render: function (createElement) { return createElement('h2', 'title')}

总所周知,渲染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就是createElement函数,该函数用来创建虚拟节点,通过上面的了解,你也可以这样写

render: function () { return this.$createElement('h2', 'title')}

上面这两段代码是完全等价的。

provide & inject

最后来瞧瞧provide和inject的原理。

如果一个组件使用了provide选项,那么该选项指定的数据将会被注入到该组件的所有子组件中,在子组件中可以使用inject选项选择性注入,这样子组件就拿到了父组件提供的数据。

provideinject都是在Vue.prototype._init方法中完成初始化工作的:

initLifecycle(vm)
initEvents(vm)
initRender(vm)
callHook(vm, 'beforeCreate')
initInjections(vm)
initState(vm)
initProvide(vm)
callHook(vm, 'created')

可以发现initInjections函数在initProvide函数之前被调用,这说明对于任何一个组件来说,总是要优先初始化inject选项,再初始化provide选项的。

先来看看initInjections函数,它定义在src/core/instance/inject.js文件中

export function initInjections (vm: Component) {
const result = resolveInject(vm.$options.inject, vm)
if (result) {
// 省略...
}
}

该函数接收组件实例对象作为参数,在函数内部首先定义了result常量,接下来要判断result为真才执行if语句内的代码。

result常量的值是resolveInject函数的返回值。

export function resolveInject (inject: any, vm: Component): ?Object {  if (inject) {    // 省略...    return result  }}

可以看到,resolveInject函数接收两个参数,分别是inject选项以及组件实例对象。如果inject为真,那么将执行if语句块内的代码,最后返回result,否则返回undefined

if语句块内的代码:

const result = Object.create(null)
const keys = hasSymbol ? Reflect.ownKeys(inject).filter(key => { /* istanbul ignore next */ return Object.getOwnPropertyDescriptor(inject, key).enumerable }) : Object.keys(inject)

首先通过Object.create(null)创建一个空对象并赋值给result。接着定义keys常量,保存inject选项对象的每一个键名。

首先对hasSymbol进行判断,如果为真,则使用Reflect.ownKeys获取inject对象中所有可枚举的键名,否则使用Object.keys

使用Reflect.ownKeys的好处是可以支持Symbol类型作为键名。

接下来使用for循环遍历刚刚获取的keys数组

for (let i = 0; i < keys.length; i++) {
const key = keys[i];
const provideKey = inject[key].from
let source = vm
while (source) {
if (source._provided && hasOwn(source._provided, provideKey)) {
result[key] = source._provided[provideKey]
break
}
source = source.$parent
}
}

provideKey常量保存的是每一个inject选项所定义的注入对象的from属性的值。

「题外话:」
在规范化阶段中,inject选项会被规范为一个对象,并且对象必然含有from属性。

inject: ['data1', 'data2']

那么被规范化后vm.$options.inject选项将变为:

{
'data1': { from: 'data1' },
'data2': { from: 'data2' }
}

接着while循环,内部有一个if条件判断,检测source._provided属性是否存在,并且source._provided对象自身是否拥有provideKey键,如果有,则说明找到了注入的数据:source._provided[provideKey],并将其赋值给result对象的同名属性。

如果if为假,则执行source = source.$parent; 重新赋值source变量,使其引用父组件,以及类推就完成了向父代组件查找数据的需求,直到找到数据为止。

如果找不到数据:

if (!source) {
if ('default' in inject[key]) {
const provideDefault = inject[key].default
result[key] = typeof provideDefault === 'function' ? provideDefault.call(vm) : provideDefault
} else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warn(`Injection "${key}" not found`, vm)
}
}

查看inject[key]对象中是否定义了default选项,如果定义了default选项则使用default选项提供的数据作为注入数据,否则在非生产环境下会提示开发者。

最后如果查找到数据,则将result返回。但是result常量的值可能是不存在的,所以需要进行一个result的判断。为真时,说明成功取得注入的数据,此时执行if语句块的内容。

toggleObserving(false)
Object.keys(result).forEach(key => {
/* istanbul ignore else */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defineReactive(vm, key, result[key], () => {
warn(`Avoid mutating an injected value directly since the changes will be ` + `overwritten whenever the provided component re-renders. ` + `injection being mutated: "${key}"`, vm )
})
}else {
defineReactive(vm, key, result[key])
}
})toggleObserving(true)

通过遍历result常量并调用defineReactive函数在当前组件实例对象vm上定义与注入名称相同的变量,并赋予取得的值。

在使用defineReactive之前,调用了toggleObsesrving(false)函数关闭响应式定义的开关,之后又将开关开启,这会导致使用defineReactive定义属性时不会将该属性的值转换为响应式。

provide做的事很简单,先看看initProvide的内容:

export function initProvide (vm: Component) {
const provide = vm.$options.provide
if (provide) {
vm._provided = typeof provide === 'function' ? provide.call(vm) : provide
}
}

同样是接收组件实例对象作为参数。定义provide,是vm.$options.provide选项的引用,接着是if判断语句,只有在provide选项存在时才执行。

procide可以是对象,也可以是函数,所以使用typeof检测类型,如果是函数则执行该函数获取数据,否则直接将provide本身作为数据。最后将数据赋值给组件实例对象的vm._provided属性。也就是前面说的inject内,注入的数据就是从父组件实例的vm._provided属性中获取的。

「最后提示:」
provideinject主要在开发高阶插件/组件库时使用。并不推荐用于普通应用程序代码中。

作者: zhangwinwin
链接:这几个小技巧,让你书写不一样的Vue!
来源:github

这几个小技巧,让你书写不一样的Vue!的更多相关文章

  1. How Javascript works (Javascript工作原理) (二) 引擎,运行时,如何在 V8 引擎中书写最优代码的 5 条小技巧

    个人总结: 一个Javascript引擎由一个标准解释程序,或者即时编译器来实现. 解释器(Interpreter): 解释一行,执行一行. 编译器(Compiler): 全部编译成机器码,统一执行. ...

  2. 11个不常被提及的JavaScript小技巧

    这次我们主要来分享11个在日常教程中不常被提及的JavaScript小技巧,他们往往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但是我们又很容易忽略. 1.过滤唯一值 Set类型是在 ES6中新增的,它类似于数组,但 ...

  3. [转]11个教程中不常被提及的JavaScript小技巧

    原文地址: https://www.cnblogs.com/ld1024/p/10723827.html 这次我们主要来分享11个在日常教程中不常被提及的JavaScript小技巧,他们往往在我们的日 ...

  4. 11个教程中不常被提及的JavaScript小技巧

    这次我们主要来分享11个在日常教程中不常被提及的JavaScript小技巧,他们往往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经常出现,但是我们又很容易忽略. 1.过滤唯一值 Set类型是在ES6中新增的,它类似于数组,但是 ...

  5. 【js】中的小技巧

    本文主要介绍一些JS中用到的小技巧 1. 类型强制转换   1.1 string强制转换为数字 可以用*1来转化为数字(实际上是调用.valueOf方法) 然后使用Number.isNaN来判断是否为 ...

  6. [原创][FPGA]Quartus实用小技巧(长期更新)

    0. 简介 在使用Quartus软件时,经常会时不时的发现一些小技巧,本文的目的是总结所查阅或者发现到的小技巧,本文长期更新. 1. Quartus中的模板功能 最近在Quartus II的菜单里找到 ...

  7. C#中??和?分别是什么意思? 在ASP.NET开发中一些单词的标准缩写 C#SESSION丢失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C#中INTERFACE与ABSTRACT CLASS的区别 SQL命令语句小技巧 JQUERY判断CHECKBOX是否选中三种方法 JS中!=、==、!==、===的用法和区别 在对象比较中,对象相等和对象一致分别指的是什么?

    C#中??和?分别是什么意思? 在C#中??和?分别是什么意思? 1. 可空类型修饰符(?):引用类型可以使用空引用表示一个不存在的值,而值类型通常不能表示为空.例如:string str=null; ...

  8. 可以提升幸福感的js小技巧(下)

    4.数字 4.1 不同进制表示法 ES6中新增了不同进制的书写格式,在后台传参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 29 // 10进制 035 // 8进制29 原来的方式 0o35 // 8进制29 ES6的方式 ...

  9. 【每日一个小技巧】Python | input的提示信息换行输出,提示信息用变量表示

    [每日一个小技巧]Python | input的提示信息换行输出,提示信息用变量表示 在书写代码的途中,经常会实现这样功能: 请输入下列选项前的序号: 1.选择1 2.选择2 3.选择3 在pytho ...

随机推荐

  1. Maven中使用JSTL

    在pom.xml文件下面增加如下的依赖包: <dependency> <groupId>jstl</groupId> <artifactId>jstl& ...

  2. excel字符串拼接

    函数:CONCATENATE() 参数可以是文本值.数字或单元格引用. 文本值和数字使用双引号括住,单元格引用直接使用.例如 =CONCATENATE("abc",A2),设A2为 ...

  3. SpringMVC的@Validated校验注解使用方法

    validate会对参数进行校验,校验标准为validate后的类中的标准.本例中对User进行校验,User类中设置了校验标准. 在后台开发过程中,对参数的校验成为开发环境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比如参 ...

  4. volatile 关键字精讲

    1.错误案例 通过一个案例引出volatile关键字,例如以下代码示例 : 此时没有加volatile关键字两个线程间的通讯就会有问题 public class ThreadsShare { priv ...

  5. i5 11300H和i5 10300H 的区别

    i5-11300H 为 4 核 8 线程,主频 3.1GHz,睿频 4.4GHz,三级缓存 8MB 选 i5-11300H还是i5 10300h 这些点很重要!看完你就知道了https://list. ...

  6. 【项目实践】一文带你搞定Session和JWT的登录认证方式

    以项目驱动学习,以实践检验真知 前言 登录认证,估计是所有系统中最常见的功能了,并且也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功能.为了做好这一块而诞生了许多安全框架,比如最常见的Shiro.Spring Security ...

  7. Databricks 第5篇:Databricks文件系统(DBFS)

    Databricks 文件系统 (DBFS,Databricks File System) 是一个装载到 Azure Databricks 工作区的分布式文件系统,可以在 Azure Databric ...

  8. 直播预告 | 开源的云原生开发环境 —— Nocalhost

    直播来啦!本次云原生学院邀请到腾讯云 CODING DevOps 后端工程师王炜为大家分享<开源的云原生开发环境 -- Nocalhost>. 直播信息 讲师:王炜 - 腾讯云 CODIN ...

  9. 【JDBC核心】数据库连接池

    数据库连接池 传统模式 使用数据库的传统模式: 在主程序(servlet.beans等)中建立数据库连接: 进行 SQL 操作: 断开数据库连接. 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 JDBC 连接数据库的方式(四 ...

  10. 【剑指 Offer】10-II.青蛙跳台阶问题

    题目描述 一只青蛙一次可以跳上1级台阶,也可以跳上2级台阶.求该青蛙跳上一个 n 级的台阶总共有多少种跳法. 答案需要取模 1e9+7(1000000007),如计算初始结果为:1000000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