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C常用同步工具类——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Semaphore
在 JUC 下包含了一些常用的同步工具类,今天就来详细介绍一下,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Semaphore 的使用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一、CountDownLatch
先看一下,CountDownLatch 源码的官方介绍。
意思是,它是一个同步辅助器,允许一个或多个线程一直等待,直到一组在其他线程执行的操作全部完成。
public CountDownLatch(int count) {
if (count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count < 0");
this.sync = new Sync(count);
}
它的构造方法,会传入一个 count 值,用于计数。
常用的方法有两个:
public void awa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sync.acquireSharedInterruptibly(1);
}
public void countDown() {
sync.releaseShared(1);
}
当一个线程调用await方法时,就会阻塞当前线程。每当有线程调用一次 countDown 方法时,计数就会减 1。当 count 的值等于 0 的时候,被阻塞的线程才会继续运行。
现在设想一个场景,公司项目,线上出现了一个紧急 bug,被客户投诉,领导焦急的过来,想找人迅速的解决这个 bug 。
那么,一个人解决肯定速度慢啊,于是叫来张三和李四,一起分工解决。终于,当他们两个都做完了自己所需要做的任务之后,领导才可以答复客户,客户也就消气了(没办法啊,客户是上帝嘛)。
于是,我们可以设计一个 Worker 类来模拟单个人修复 bug 的过程,主线程就是领导,一直等待所有 Worker 任务执行结束,主线程才可以继续往下走。
public class CountDownTest {
static SimpleDateFormat sdf = new SimpleDateFormat("yyyy-MM-dd HH:mm:ss");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CountDownLatch latch = new CountDownLatch(2);
Worker w1 = new Worker("张三", 2000, latch);
Worker w2 = new Worker("李四", 3000, latch);
w1.start();
w2.start();
long start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latch.await();
System.out.println("bug全部解决,领导可以给客户交差了,任务总耗时: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startTime));
}
static class Worker extends Thread{
String name;
int workTime;
CountDownLatch latch;
public Worker(String name, int workTime, CountDownLatch latch) {
this.name = name;
this.workTime = workTime;
this.latch = latch;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name+"开始修复bug,当前时间:"+sdf.format(new Date()));
doWork();
System.out.println(name+"结束修复bug,当前时间: "+sdf.format(new Date()));
latch.countDown();
}
private void doWork() {
try {
//模拟工作耗时
Thread.sleep(workTime);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本来需要 5 秒完成的任务,两个人 3 秒就完成了。我只能说,这程序员的工作效率真是太太太高了。
二、CyclicBarrier
barrier 英文是屏障,障碍,栅栏的意思。cyclic是循环的意思,就是说,这个屏障可以循环使用(什么意思,等下我举例子就知道了)。源码官方解释是:
A synchronization aid that allows a set of threads to all wait for each other to reach a common barrier point . The barrier is called cyclic because it can be re-used after the waiting threads are released.
一组线程会互相等待,直到所有线程都到达一个同步点。这个就非常有意思了,就像一群人被困到了一个栅栏前面,只有等最后一个人到达之后,他们才可以合力把栅栏(屏障)突破。
CyclicBarrier 提供了两种构造方法:
public CyclicBarrier(int parties) {
this(parties, null);
}
public CyclicBarrier(int parties, Runnable barrierAction) {
if (parties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this.parties = parties;
this.count = parties;
this.barrierCommand = barrierAction;
}
第一个构造的参数,指的是需要几个线程一起到达,才可以使所有线程取消等待。第二个构造,额外指定了一个参数,用于在所有线程达到屏障时,优先执行 barrierAction。
现在模拟一个常用的场景,一组运动员比赛 1000 米,只有在所有人都准备完成之后,才可以一起开跑(额,先忽略裁判吹口哨的细节)。
定义一个 Runner 类代表运动员,其内部维护一个共有的 CyclicBarrier,每个人都有一个准备时间,准备完成之后,会调用 await 方法,等待其他运动员。 当所有人准备都 OK 时,就可以开跑了。
public class Barrie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yclicBarrier barrier = new CyclicBarrier(3); //①
Runner runner1 = new Runner(barrier, "张三");
Runner runner2 = new Runner(barrier, "李四");
Runner runner3 = new Runner(barrier, "王五");
ExecutorService service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3);
service.execute(runner1);
service.execute(runner2);
service.execute(runner3);
service.shutdown();
}
}
class Runner implements Runnable{
private CyclicBarrier barrier;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Runner(CyclicBarrier barrier, String name) {
this.barrier = barrier;
this.name = 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模拟准备耗时
Thread.sleep(new Random().nextInt(5000));
System.out.println(name + ":准备OK");
barrier.await();
System.out.println(name +": 开跑");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BrokenBarrier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
可以看到,我们已经实现了需要的功能。但是,有的同学就较真了,说你这不行啊,哪有运动员都准备好之后就开跑的,你还把裁判放在眼里吗,裁判不吹口哨,你敢跑一个试试。
好吧,也确实是这样一个理儿,那么,我们就实现一下,让裁判吹完口哨之后,他们再一起开跑吧。
这里就要用到第二个构造函数了,于是我把代码 ① 处稍微修改一下。
CyclicBarrier barrier = new CyclicBarrier(3, 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System.out.println("等裁判吹口哨...");
//这里停顿两秒更便于观察线程执行的先后顺序
Thread.sleep(2000);
System.out.println("裁判吹口哨->>>>>");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执行结果:
张三:准备OK
李四:准备OK
王五:准备OK
等裁判吹口哨...
裁判吹口哨->>>>>
张三: 开跑
李四: 开跑
王五: 开跑
可以看到,虽然三个人都已经准备 OK了,但是,只有裁判吹完口哨之后,他们才可以开跑。
刚才,提到了循环利用是怎么体现的呢。 我现在把屏障值改为 2,然后增加一个“赵六” 一起参与赛跑。被修改的部分如下:
此时观察,打印结果:
张三:准备OK
李四:准备OK
等裁判吹口哨...
裁判吹口哨->>>>>
李四: 开跑
张三: 开跑
王五:准备OK
赵六:准备OK
等裁判吹口哨...
裁判吹口哨->>>>>
赵六: 开跑
王五: 开跑
发现没,可以分两批,第一批先跑两个人,然后第二批再跑两个人。也就是屏障的循环使用。
三、Semaphore
Semaphore 信号量,用来控制同一时间,资源可被访问的线程数量,一般可用于流量的控制。
打个比方,现在有一段公路交通比较拥堵,那怎么办呢。此时,就需要警察叔叔出面,限制车的流量。
比如,现在有 20 辆车要通过这个地段, 警察叔叔规定同一时间,最多只能通过 5 辆车,其他车辆只能等待。只有拿到许可的车辆可通过,等车辆通过之后,再归还许可,然后把它发给等待的车辆,获得许可的车辆再通行,依次类推。
public class SemaphoreTest {
private static int count = 20;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ervice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count);
//指定最多只能有五个线程同时执行
Semaphore semaphore = new Semaphore(5);
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for (int i = 0; i < count; i++) {
final int no = i;
executorService.execute(new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try {
//获得许可
semaphore.acquire();
System.out.println(no +":号车可通行");
//模拟车辆通行耗时
Thread.sleep(random.nextInt(2000));
//释放许可
semaphore.release();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executorService.shutdown();
}
}
打印结果我就不写了,需要读者自行观察,就会发现,第一批是五个车同时通行。然后,后边的车才可以依次通行,但是同时通行的车辆不能超过 5 辆。
细心的读者,就会发现,这许可一共就发 5 个,那等第一批车辆用完释放之后, 第二批的时候应该发给谁呢?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所有等待的车辆都想先拿到许可,先通行,怎么办。这就需要,用到锁了。就所有人都去抢,谁先抢到,谁就先走呗。
我们去看一下 Semaphore的构造函数,就会发现,可以传入一个 boolean 值的参数,控制抢锁是否是公平的。
public Semaphore(int permits) {
sync = new NonfairSync(permits);
}
public Semaphore(int permits, boolean fair) {
sync = fair ? new FairSync(permits) : new NonfairSync(permits);
}
默认是非公平,可以传入 true 来使用公平锁。(锁的机制是通过AQS,现在不细讲,等我以后更新哦)
这里简单的说一下,什么是公平非公平吧。
公平的话,就是你车来了,就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正常走就行了。不公平的,也许就是,某位司机大哥膀大腰圆,手戴名表,脖子带粗金项链。别人一看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都给这位大哥让道。你就算车走在人家前面了,你也不敢跟人家抢啊。
最后,那就是他先拿到许可证通行了。剩下的人再去抢,说不定又来一个,是警察叔叔的私交好友。(行吧行吧,其他司机只能一脸的生无可恋,怎么过个马路都这么费劲啊。。。)
总结
- CountDownLatch 是一个线程等待其他线程, CyclicBarrier 是多个线程互相等待。
- CountDownLatch 的计数是减 1 直到 0,CyclicBarrier 是加 1,直到指定值。
- CountDownLatch 是一次性的, CyclicBarrier 可以循环利用。
- CyclicBarrier 可以在最后一个线程达到屏障之前,选择先执行一个操作。
- Semaphore ,需要拿到许可才能执行,并可以选择公平和非公平模式。
如果本文对你有用,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学习是枯燥的,也是有趣的。我是「烟雨星空」,欢迎关注,可第一时间接收文章推送。
JUC常用同步工具类——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Semaphore的更多相关文章
- 并发包下常见的同步工具类(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Semaphore)
在实际开发中,碰上CPU密集且执行时间非常耗时的任务,通常我们会选择将该任务进行分割,以多线程方式同时执行若干个子任务,等这些子任务都执行完后再将所得的结果进行合并.这正是著名的map-reduce思 ...
- Java并发编程工具类 CountDownLatch CyclicBarrier Semaphore使用Demo
Java并发编程工具类 CountDownLatch CyclicBarrier Semaphore使用Demo CountDownLatch countDownLatch这个类使一个线程等待其他线程 ...
- Java中的4个并发工具类 CountDownLatch CyclicBarrier Semaphore Exchanger
在 java.util.concurrent 包中提供了 4 个有用的并发工具类 CountDownLatch 允许一个或多个线程等待其他线程完成操作,课题点 Thread 类的 join() 方法 ...
- 同步工具类 CountDownLatch 和 CyclicBarrier
在开发中,一些异步操作会明显加快执行速度带来更好的体验,但同时也增加了开发的复杂度,想了用好多线程,就必须从这些方面去了解 线程的 wait() notify() notifyall() 方法 线程异 ...
- 并发是个什么鬼之同步工具类CountDownLatch
扯淡 写这篇文章,我先酝酿一下,实不相瞒,脱离底层太久了,更确切的情况是,真没曾认真研究过.就目前来说,很多框架包括工具类已经把实现封装的很深,你只需轻轻的调用一下API,便不费半点力气.以至于大家会 ...
- 同步工具类—— CountDownLatch
本博客系列是学习并发编程过程中的记录总结.由于文章比较多,写的时间也比较散,所以我整理了个目录贴(传送门),方便查阅. 并发编程系列博客传送门 CountDownLatch简介 CountDownLa ...
- java 并发工具类CountDownLatch & CyclicBarrier
一起在java1.5被引入的并发工具类还有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Semaphore.ConcurrentHashMap和BlockingQueue,它们都存在于ja ...
- Java多线程同步工具类之CyclicBarrier
一.CyclicBarrier使用 CyclicBarrier从字面上可以直接理解为线程运行的屏障,它可以让一组线程执行到一个共同的屏障点时被阻塞,直到最后一个线程执行到指定位置,你设置的执行线程就会 ...
- JUC学习笔记--JUC中并发工具类
JUC中并发工具类 CountDownLatch CountDownLatch是我目前使用比较多的类,CountDownLatch初始化时会给定一个计数,然后每次调用countDown() 计数减1, ...
随机推荐
- 吴裕雄--天生自然C语言开发:结构体
struct tag { member-list member-list member-list ... } variable-list ; struct Books { ]; ]; ]; int b ...
- 用 Apache Derby 进行 ODBC 编程
用 Apache Derby 进行 ODBC 编程 https://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data/library/techarticles/dm-0409kar ...
- SaaS|PaaS|iaas|
生物医疗大数据:云物移大智 云计算的三种模式:SaaS|PaaS|iaas 互联网:计算机之间的网络 物联网:物品之间的网络 移动:5G的三个特点:快:密:稳 大数据:4v:volume数据量大:ve ...
- 《C Prime Plus》第十节笔记
数组和指针 10.1 数组 10.1.1 初始化数组 标量变量:只储存单个值的变量 创建只读数组,应该用const声明和初始化数组 const int days[] = {1,2,3,5}; 省略方括 ...
- 《C Prime Plus》第八节笔记
第八节 字符输入/输出和输入验证 8.1 单字符I/O:getchar()和putchar() getchar()和putchar()包含在stdio.h头文件中 8.2 缓冲区 无缓冲输入: 直接回 ...
- 双因子方差分析|adjusted R|强度|SSA|SSE|SST|
应用统计学 方差分析的基本假设: 组间组平均与总平均的不同是由treatment引发的.单个值与组平均的不同是由组内error引发的. 如果没有处理误差SSA=SSE,所以右尾假设如果F>1则处 ...
- Zookeeper开源客户端框架Curator的使用
CuratorFramework Curator框架提供了一套高级的API, 简化了ZooKeeper的操作. 话不多说,看代码 package com.donews.data.util import ...
- centos 中文乱码解决办法2
特别注意:vm10自带虚拟机共享工具,自动识别utf-8格式的中文文件内容 下面步骤摘自网络: 两种方案其实差不多,这里提供两个文件的下载地址,免得去网上搜这两个文件了: fonts-chinese- ...
- C语言数据转换
1.在我们编码的时候可能一个表达式中的数字类型是不同的,所以我们的首要的工作就是要把它们转换成相同的类型,然后在进行计算.这个转换的过程就就做隐式类型转换,完全由计算机完成. 2.隐式类型转换有一定的 ...
- deeplearning.ai 改善深层神经网络 week1 深度学习的实用层面
1. 应用机器学习是高度依赖迭代尝试的,不要指望一蹴而就,必须不断调参数看结果,根据结果再继续调参数. 2. 数据集分成训练集(training set).验证集(validation/devel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