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ke 两种变量原理
摘要:
本文记录一下 CMake 变量的定义、原理及其使用。CMake 变量包含 Normal Variables、Cache Variables。通过 set 指令可以设置两种不同的变量。也可以在 CMake 脚本中使用和设置环境变量。set(ENV{<variable>} <value>...)
,本文重点讲述 CMake 脚本语言特有的两种变量。
正文:
1、两种变量的定义参考
Normal Variables
通过
set(<variable> <value>... [PARENT_SCOPE])
这个命令来设置的变量就是 Normal Variables。例如 set(MY_VAL "666") ,此时 MY_VAL 变量的值就是 666。Cache Variables
通过
set(<variable> <value>... CACHE <type> <docstring> [FORCE])
这个命令来设置的变量就是 Cache Variables。例如set(MY_CACHE_VAL "666" CACHE STRING INTERNAL)
,此时 MY_CACHE_VAL 就是一个 CACHE 变量。
2、两种变量的作用域原理及使用
1、Normal Variables
作用域属于整个 CMakeLists.txt 文件,当该文件包含了 add_subdirectory()、include()、macro()、function()
语句时,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效果。
(1)、包含 add_subdirectory()、function()。(本质是值拷贝)
假设,我们在工程根目录 CMakeLists.txt 文件中使用 add_subdirectory(src) 包含另一个 src 目录,在 src 目录中有另一个 CMakeLists.txt 文件。在终端运行的目录结构如下:
$ tree
.
├── CMakeLists.txt
└── src
└── CMakeLists.txt
1 directory, 2 files
以根目录 CMake 文件为父目录,src 目录为子目录,此时子目录 CMake 文件会拷贝一份父目录文件的 Normal 变量。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在子目录中如果想要修改父目录 CMake 文件包含的 Normal 变量。必须通过 set(... PARENT_SCOPE) 的方式。下面通过例子来说明。
在父/根目录的 CMakeLists.txt 文件内容如下:
cmake_minimum_required(VERSION 3.10)
message("父目录 CMakeLists.txt 文件")
set(MY_VAL "666")
message("第一次在父目录 MY_VAL=${MY_VAL}")
add_subdirectory(src)
message("第二次在父目录,MY_VAL=${MY_VAL}")
在子目录 src/CMakeLists.txt 文件内容如下:
cmake_minimum_required(VERSION 3.10)
message("进入子目录 src/CMakeLists.txt 文件")
message("在子目录,MY_VAL=${MY_VAL}")
message("退出子目录")
运行结果:
$ cmake .
父目录 CMakeLists.txt 文件
第一次在父目录 MY_VAL=666
进入子目录 src/CMakeLists.txt 文件
在子目录,MY_VAL=666
退出子目录
第二次在父目录,MY_VAL=666
从结果可以看出,在子目录 CMake 文件中可以直接使用父目录定义的 MY_VAL 变量的值 666。当在子目录 CMake 文件中修改 MY_VAL 变量值,看看在父目录中 MY_VAL 的值如何变化。下面仅仅在子目录 CMake 文件中加入一行代码 set(MY_VAL "777")
,最后的子目录 CMake 文件代码如下:
cmake_minimum_required(VERSION 3.10)
message("进入子目录 src/CMakeLists.txt 文件")
set(MY_VAL "777") # 刚刚加入的
message("在子目录,MY_VAL=${MY_VAL}")
message("退出子目录")
运行结果:
$ cmake .
父目录 CMakeLists.txt 文件
第一次在父目录 MY_VAL=666
进入子目录 src/CMakeLists.txt 文件
在子目录,MY_VAL=777
退出子目录
第二次在父目录,MY_VAL=666
我们发现在 src/CMakeLists.txt 中打印的 MY_VAL 的值是 777,然后退出子目录回到根目录后,打印 MY_VAL 的值仍然是 666。这就说明了:子目录的 CMakeLists.txt 文件仅仅是拷贝了一份父目录的 Normal 变量,即使在子目录 CMake 文件中修改了 MY_VAL 变量,那也只是子目录自己的变量,不是父目录的变量。因为 Normal 变量的作用域就是以 CMakeLists.txt 文件为基本单元。那么我们如何在子目录 CMake 文件中修改父目录 CMake 文件的 Normal 变量呢? 我们需要在子目录 CMakeLists.txt 文件中设置 MY_VAL 时,加上 PARENT_SCOPE 属性。即用如下代码: set(MY_VAL "777" PARENT_SCOPE)
,子目录 CMakeLists.txt 文件如下:
cmake_minimum_required(VERSION 3.10)
message("进入子目录 src/CMakeLists.txt 文件")
set(MY_VAL "777" PARENT_SCOPE) # 修改处
message("在子目录,MY_VAL=${MY_VAL}")
message("退出子目录")
运行结果:
$ cmake .
父目录 CMakeLists.txt 文件
第一次在父目录 MY_VAL=666
进入子目录 src/CMakeLists.txt 文件
在子目录,MY_VAL=666
退出子目录
第二次在父目录,MY_VAL=777
可以看出在第二次回到父目录时,MY_VAL 的值已经变成了 777。同理,对于 function() 最开始的结论也适用。代码如下:
cmake_minimum_required(VERSION 3.10)
message("父目录 CMakeLists.txt 文件")
set(MY_VAL "666")
message("第一次在父目录 MY_VAL=${MY_VAL}")
# 函数定义
function(xyz test_VAL) # 函数定义处!
set(MY_VAL "888" PARENT_SCOPE)
message("functions is MY_VAL=${MY_VAL}")
endfunction(xyz)
xyz(${MY_VAL}) # 调用函数
message("第二次在父目录,MY_VAL=${MY_VAL}")
运行结果:
父目录 CMakeLists.txt 文件
第一次在父目录 MY_VAL=666
functions is MY_VAL=666
第二次在父目录,MY_VAL=888
可以看出在该函数中使用 MY_VAL 这个变量值,其实就是一份父目录变量的值拷贝,此时打印值为 666。在 函数中修改值,那么也是用 set(${MY_VAL} 888 PARENT_SCOPE)。此时,退出函数第二次打印变量值时。该值就是在函数中修改好的值 888。 本质讲,对于 function() 而言,刚刚说到的父目录其实不是严格正确的。因为函数定义可以是在其他 .cmake 模块文件中定义的。也可以在其他 CMakeLists.txt 文件中调用,因此准确的说,这里的父目录应该改为『调用函数的地方所属的 CMakeLists.txt 』,我们做的这个实验是在根目录 CMakeLists.txt 文件中定义了函数,又在本文件中使用了。因此之前的说法理解其意思即可。对于 add_subdirectory() 而言,其实也是说调用的地方。下面的 include()、macro() 例子会涉及到,将 function() 放在一个外部的 .cmake 文件中。那里也会说明 function() 与 macro() 的不同。
(2)、**包含 include()、macro() **(本质有点类似 c 中的 #include 预处理含义)
现在在上面的根目录中加入了一个 cmake_modules 目录。目录中有一个 Findtest.cmake 文件。新的目录结构如下:
$ tree
.
├── CMakeLists.txt
├── cmake_modules
│ └── Findtest.cmake
└── src
└── CMakeLists.txt
2 directories, 3 files
在根目录中的 CMakeLists.txt 文件包含的代码如下:
cmake_minimum_required(VERSION 3.10)
message("父目录 CMakeLists.txt 文件")
set(MY_VAL "666")
message("第一次在父目录 MY_VAL=${MY_VAL}")
# 使用 include() 文件的宏
list(APPEND CMAKE_MODULE_PATH ${PROJECT_SOURCE_DIR}/cmake_modules)
include(Findtest) # 从 CMAKE_MODULE_PATH 包含的路径中搜索 Findtest.cmake 文件
#test(${MY_VAL}) # 调用宏
#xyz(${MY_VAL}) # 调用函数
#find_package(test REQUIRED) # 从 CMAKE_MODULE_PATH 包含的路径中搜索 Findtest.cmake 文件 与 include () 两者的效果是一样的!
message("第二次在父目录,MY_VAL=${MY_VAL}")
message("include test=${test_VAL}")
#message("macro_val=${macro_val}")
cmake_modules/Findtest.cmake 文件内容如下:
# 该文件定义了一个函数以及一个宏
message("进入 Findtest.cmake 文件")
set(test_VAL "222") # 验证根目录 CMake 文件能够访问这个变量
set(MY_VAL "000") # 测试 include() 效果
# 宏定义
macro(test MY_VA) # 定义一个宏!
set(macro_val "1") # 宏内部定义变量
message("macro is MY_VAL=${MY_VA}")
set(MY_VAL "999") # 直接修改的就是调用该宏所处的文件中的 Normal 变量
endmacro(test)
# 函数定义
function(xyz test_VAL)
set(MY_VAL "888" PARENT_SCOPE) # 修改 调用者的 变量
message("function is MY_VAL=${MY_VAL}")
endfunction(xyz)
运行结果:
$ cmake .
父目录 CMakeLists.txt 文件
第一次在父目录 MY_VAL=666
进入 Findtest.cmake 文件
第二次在父目录,MY_VAL=000
include test=222
从结果可以看出,include() 内部是可以修改调用者 MY_VAL 变量。include() 包含的文件内定义的变量 test_VAL,也可以在调用 include() 的 CMakeLists.txt 文件中直接访问,同样的对于 macro() 也适用,在根目录 CMake 文件中调用宏,即取消 test(\({MY_VAL}) 以及 message("macro_val=\){macro_val}") 部分的注释,此时最后输出结果 :
$ cmake .
父目录 CMakeLists.txt 文件
第一次在父目录 MY_VAL=666
进入 Findtest.cmake 文件
macro is MY_VAL=000
第二次在父目录,MY_VAL=999
include test=222
macro_val=1
可以看出,这次输出的结果在第二次进入父目录后,MY_VAL 变量的值就是 999 了。注意到在根目录中 CMakeLists.txt 中 注释语句中有一个 find_package() ,这个和 include() 其实都是一样的结果。
总结:
结合 include() 、macro() 最后结果,能够得出一个结论:通过 include() 和 macro() 相当于把这两部分包含的代码直接加入根目录 CMakeLists.txt 文件中去执行,相当于他们是一个整体。因此变量直接都是互通的。这就有点像 C/C++ 中的 #include 包含头文件的预处理过程了。这一点其实与刚开始讲的 function() 、add_subdirectory() 完全不同,在函数以及 add_subdirectory() 中,他们本身就是一个不同的作用域范围,仅仅通过拷贝调用者的 Normal 值(仅仅在调用 add_subdirectory() / function() 之前的 Normal 变量),如果要修改调用者包含的 Normal 变量,那么只能通过 set(MY_VAL "某个值" PARENT_SCOPE)
注明我们修改的是调用者 Normal 值。虽然在 C/C++ 中,可以通过指针的方式,通过函数可以修改外部变量值,但是在 CMake 脚本语言中 function() 虽然能够传入形式参数,但是者本质上就是 C/C++ 中的值拷贝。而不是引用。上面所说的 Normal 变量其实就是一个局部变量。
2、Cache Variables
相当于一个全局变量,我们在同一个 cmake 工程中都可以使用。Cache 变量有以下几点说明:
- Cache 变量 CMAKE_INSTALL_PREFIX 默认值是 /usr/local (可以在生成的 CMakeCache.txt 文件中查看),这时候如果我们 在某个 CMakeLists.txt 中,仍然使用 set(CMAKE_INSTALL_PREFIX "/usr"),那么此时我们 install 的时候,CMake 以后面的 /usr 作为 CMAKE_INSTALL_PREFIX 的值,这是因为 CMake 规定,有一个与 Cache 变量同名的 Normal 变量出现时,后面使用这个变量的值都是以 Normal 为准,如果没有同名的 Normal 变量,CMake 才会自动使用 Cache 变量。
- 所有的 Cache 变量都会出现在 CMakeCache.txt 文件中。这个文件是我们键入
cmake .
命令后自动出现的文件。打开这个文件发现,CMake 本身会有一些默认的全局 Cache 变量。例如:CMAKE_INSTALL_PREFIX、CMAKE_BUILD_TYPE、CMAKE_CXX_FLAGSS 等等。可以自行查看。当然,我们自己定义的 Cache 变量也会出现在这个文件中。Cache 变量定义格式为set(<variable> <value> CACHE STRING INTERNAL)
。这里的STRING
可以替换为BOOL
FILEPATH
PATH
,但是要根据前面 value 类型来确定。参考。 - 修改 Cache 变量。可以通过
set(<variable> <value> CACHE INSTERNAL FORCE)
,另一种方式是直接在终端中使用cmake -D var=value ..
来设定默认存在的CMake Cache 变量。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以上三点:
首先看一下目录树结构:
$ tree
.
├── CMakeLists.txt
└── src
└── CMakeLists.txt
1 directory, 2 files
根目录 CMakeLists.txt 文件内容如下:
cmake_minimum_required(VERSION 3.10)
set(MY_GLOBAL_VAR "666" CACHE STRING INTERNAL )
message("第一次在父目录 CMAKE_INSTALL_PREFIX=${CMAKE_INSTALL_PREFIX}")
message("第一次在父目录 MY_GLOBAL_VAR=${MY_GLOBAL_VAR}")
add_subdirectory(src)
message("第二次在父目录 CMAKE_INSTALL_PREFIX=${CMAKE_INSTALL_PREFIX}")
message("第二次在父目录 MY_GLOBAL_VAR=${MY_GLOBAL_VAR}")
set(CMAKE_INSTALL_PREFIX "-->usr" )
message("第三次在父目录 CMAKE_INSTALL_PREFIX=${CMAKE_INSTALL_PREFIX}")
src/CMakeLists.txt 文件内容如下:
cmake_minimum_required(VERSION 3.10)
message("子目录,CMAKE_INSTALL_PREFIX=${CMAKE_INSTALL_PREFIX}")
message("子目录,MY_GLOBAL_VAR=${MY_GLOBAL_VAR}")
set(CMAKE_INSTALL_PREFIX "/usr" CACHE STRING INTERNAL FORCE)
set(MY_GLOBAL_VAR "777" CACHE STRING INTERNAL FORCE )
运行结果:
$ cmake .
第一次在父目录 CMAKE_INSTALL_PREFIX=/usr/local
第一次在父目录 MY_GLOBAL_VAR=666
子目录,CMAKE_INSTALL_PREFIX=/usr/local
子目录,MY_GLOBAL_VAR=666
第二次在父目录 CMAKE_INSTALL_PREFIX=/usr
第二次在父目录 MY_GLOBAL_VAR=777
第三次在父目录 CMAKE_INSTALL_PREFIX=-->usr
程序说明:首先在根目录中打印一下当前的 Cache 变量 CMAKE_INSTALL_PREFIX 值,主要看看默认值是什么,然后在子目录 src/CMakeLists.txt 中再次打印和修改该 Cache 值,目的是熟悉修改全局 Cache 变量,当返回根目录 CMakeLists.txt 文件中再次执行第二次打印该 Cache 值时,主要看一看在子目录中修改后的效果。接着在根目录中设定一个 CMAKE_INSTALL_PREFIX 的 Normal 同名变量,此时第三次打印 CMAKE_INSTALL_PREFIX 的值,此时是为了证明,当有与 Cache 同名的 Normal 变量出现时,CMake 会优先使用 Normal 属性的值。通过设定 MY_GLOBAL_VAR 主要是为了说明可以自己设定全局 Cache 变量。最后的结果如上面显示,当我们再次执行 cmake .
的时候,程序结果如下:
$ cmake .
第一次在父目录 CMAKE_INSTALL_PREFIX=/usr
第一次在父目录 MY_GLOBAL_VAR=777
子目录,CMAKE_INSTALL_PREFIX=/usr
子目录,MY_GLOBAL_VAR=777
第二次在父目录 CMAKE_INSTALL_PREFIX=/usr
第二次在父目录 MY_GLOBAL_VAR=777
第三次在父目录 CMAKE_INSTALL_PREFIX=-->usr
可以发现第一次在父目录打印 CMAKE_INSTALL_PREFIX 和 MY_GOLBAL_VAR 时,他们的结果是上次cmake .
后生成的值,存储在 CMakeCache.txt 中,自己可以找到,解决方案就是可以把 CMakeCache.txt 文件删除,然后在 cmake .
我们以后在实际使用时要注意这个坑。对于修改 Cache 变量的另一种方式就是cmake -D CMAKE_INSTALL_PREFIX=/usr
。可以自己验证。这里说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在终端中输入的 cmake -D var=value .
如果 CMake 中默认有这个 var Cache 变量,那么此时就是赋值,没有的话,CMake 就会默认创建了一个全局 Cache 变量然后赋值。(tips: $CACHE{VAR}
表示获取 CACHE 缓存变量的值)。例子如下:(目录结构同上)
根目录 CMakeLists.txt :
cmake_minimum_required(VERSION 3.10)
set(MY_GLOBAL_VAR "666")
message("第一次在父目录 MY_GLOBAL_VAR=$CACHE{MY_GLOBAL_VAR}")
add_subdirectory(src)
message("第二次在父目录局部 MY_GLOBAL_VAR=${MY_GLOBAL_VAR}")
message("第二次在父目录全局 MY_GLOBAL_VAR=$CACHE{MY_GLOBAL_VAR}")
src/CMakeLists.txt :
cmake_minimum_required(VERSION 3.10)
message("子目录,MY_GLOBAL_VAR=${MY_GLOBAL_VAR}")
set(MY_GLOBAL_VAR "777" CACHE STRING INTERNAL FORCE )
运行结果:
第一次在父目录 MY_GLOBAL_VAR=8
子目录,MY_GLOBAL_VAR=666
第二次在父目录局部 MY_GLOBAL_VAR=666
第二次在父目录全局 MY_GLOBAL_VAR=777
有了上面的基础,相信这个例子很快能看明白。
参考:
3、https://cmake.org/cmake/help/v3.11/command/set.html#set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小北师兄」,好的文章会优先在里面不定期分享!
比如:
「反复研究好几遍,我才发现关于 CMake 变量还可以这样理解!」
打开微信客户端,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CMake 两种变量原理的更多相关文章
- 【转载】CMake 两种变量原理
原文地址:https://cslam.cn/archives/c9f565b5.html 摘要: 本文记录一下 CMake 变量的定义.原理及其使用.CMake 变量包含 Normal Variabl ...
- CMake中的两种变量(Variable types in CMake)
在CMake中存在两种变量:normal variables and cache varialbes .正常变量就像是脚本内部变量,相当于程序设计中定义的局部变量那样.而CMakeLists.txt相 ...
- Scala的两种变量
Scala有两种变量,val和var.val类似于Java的final变量,一旦初始化了,就不能再赋值了.var如同Java中的非final变量,可以在生命周期内被多次赋值.
- 再谈java两种变量(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综合各路大神)
基本类型: 基本类型自然不用说了,它的值就是一个数字,一个字符或一个布尔值. int a: a=250: //声明变量a的同时,系统给a分配了数据空间. 引用类型: 是一个对象类型,值是什么呢? ...
- 将应用代码由eclipse导入Android studio的方法NDK-Build和Cmake两种方法(以android_serialport_api为例)
网上翻了几百篇博客,看了半天,要不就是写的乱七八糟看不懂,要不就是隐藏了一些细节,要不就是实现不了,最后还是在Android官网上看明白了,而且说得有条有理,以后遇到不懂的一定要先翻官网. 参考资料: ...
- 批处理命令中set定义的两种变量介绍 计算机基础知识
摘自: http://www.amhl.net/wenzhang/DianNaoChangShi/20101201/127422.html 所谓的自定义变量,就是由我们来给它赋予值的变量. ①赋值变量 ...
- mysql 存储过程中的declare 和 set @的两种变量的区别
两者在手册中的说明: DECLARE var_name[,...] type [DEFAULT value]这个语句被用来声明局部变量.要给变量提供一个默认值,请包含一个DEFAULT子句.值可以被指 ...
- 两个变量交换的四种方法(Java)
对于两种变量的交换,我发现四种方法,下面我用Java来演示一下. 1.利用第三个变量交换数值,简单的方法. (代码演示一下) class TestEV //创建一个类 { public static ...
- 两个变量交换的四种方法(Java) 七种方法(JS)
两个变量交换的四种方法(Java) 对于两种变量的交换,我发现四种方法,下面我用Java来演示一下. 1.利用第三个变量交换数值,简单的方法. (代码演示一下) 1 class TestEV 2 ...
随机推荐
- Git 系列教程(8)- 远程仓库的使用
查看远程仓库 如果想查看你已经配置的远程仓库服务器,可以运行 git remote 命令,它会列出你指定的每一个远程服务器的名称 如果是刚 clone 下来的自己的库,能看到 origin,这是 Gi ...
- 2020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CCPC) - 网络选拔赛总结
1003 Express Mail Taking 题意:有n个柜子(编号1-n),m封信,k号位置有钥匙,现在需要取信封,并且每取一次信封都要从k号位置进行领取一次钥匙,再去有信封的位置领取信封,问最 ...
- HEVC学习(一) —— HM的使用
http://blog.csdn.net/hevc_cjl/article/details/8169182 首先自然是先把这个测试模型下载下来,链接地址如下:https://hevc.hhi.frau ...
- Spring Cloud Gateway 之获取请求体(Request Body)的几种方式
Spring Cloud Gateway 获取请求体 一.直接在全局拦截器中获取,伪代码如下 private String resolveBodyFromRequest(ServerHttpReque ...
- KMP(The Knuth-Morris-Pratt Algorithm)
本文代码来自于中国大学MOOC KMP课件下载 注释内容为自己理解,如有错误请评论,或者私信给我,谢谢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
- QTableWidget - 基础讲解(2) 样式、右键菜单、表头塌陷、多选等
转载:https://www.cnblogs.com/zhoug2020/p/3789076.html 在Qt的开发过程中,时常会用到表单(QTableWidget)这个控件,网上的资料不少,但是都是 ...
- 使用U盘软碟通安装原版Windows10
https://zhuanlan.zhihu.com/p/171534675 使用U盘软碟通安装原版Windows10 一.准备:8G U盘一个,电脑装好UltraISO这个软件下载地址 二.Wind ...
- python类变量的分类和调用方式
#!/usr/bin/python # -*- coding: UTF-8 -*- # 父类 class JustCounter: ''' 类变量:类变量在整个实例化的对象中是公用的.类变量定义在类中 ...
- 配置文件修改java安全级别和站点信息
配置文件修改java安全级别和站点信息原创Green_1001 最后发布于2015-04-22 23:00:09 阅读数 516 收藏展开 通过配置文件修改java安全级别 配置文件名称为deploy ...
- mysql数据库-备份与还原-Percona XtraBackup 2.4备份工具使用
目录 xtrabackup 特点 备份生成的相关文件 xtrabackup 安装 xtrabackup 用法 1 备份 2 预备份 3 还原 4 其他 还原注意事项 xtrabackup实现完全备份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