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in Network》论文笔记

1.综述

这篇文章有两个很重要的观点:

  1. 1×1卷积的使用 
    文中提出使用mlpconv网络层替代传统的convolution层。mlp层实际上是卷积加传统的mlp(多层感知器),因为convolution是线性的,而mlp是非线性的,后者能够得到更高的抽象,泛化能力更强。在跨通道(cross channel,cross feature map)情况下,mlpconv等价于卷积层+1×1卷积层,所以此时mlpconv层也叫cccp层(cascaded cross channel parametric pooling)。

  2. CNN网络中不使用FC层(全连接层) 
    文中提出使用Global Average Pooling取代最后的全连接层,因为全连接层参数多且易过拟合。做法即移除全连接层,在最后一层(文中使用mlpconv)层,后面加一层Average Pooling层。

以上两点,之所以重要,在于,其在较大程度上减少了参数个数,确能够得到一个较好的结果。而参数规模的减少,不仅有利用网络层数的加深(由于参数过多,网络规模过大,GPU显存等不够用而限制网络层数的增加,从而限制模型的泛化能力),而且在训练时间上也得到改进。

2.网络结构

  • 传统的convolution层 

  • 单通道mlpconv层 

  • 跨通道mlpconv层(cccp层) 

  • 由图可知,mlpconv=convolution+mlp(图中为2层的mlp)。

  • 在caffe中实现上,mlpconv=convolution+1×1convolution+1×1convolution(2层的mlp)

3.Caffe中的实现

原文3层mlpconv的完整网络结构 

Caffe中4层网络示意图(ImageNet) 

说明:

1.方框为网络层,椭圆为blob 
2.黄色pool4为Average Pooling

caffe网络数据数据如下(crop size=224)

Layer channels Filter size Filter stride Padding size Input size
conv1 96 11 4 - 224×224
cccp1 96 1 1 - 54×54
cccp2 96 1 1 - 54×54
pool1 96 3 2 - 54×54
conv2 256 5 1 2 27×27
cccp3 256 1 1 - 27×27
cccp4 256 1 1 - 27×27
pool2 256 3 2 - 27×27
conv3 384 3 1 1 13×13
cccp5 384 1 1 - 13×13
cccp6 384 1 1 - 13×13
pool3 384 3 2 - 13×13
conv4-1024 1024 3 1 1 6×6
cccp7-1024 1024 1 1 - 6×6
cccp8-1000 1000 1 1 - 6×6
pool4-ave 1000 6 1 - 6×6
accuracy 1000 - - - 1×1
  • 对于crop size = 227,则input size的变化为227, 55, 27, 13, 6, 1。

4. 1×1卷积的作用

以下内容摘抄自:http://www.caffecn.cn/?/question/136

问:发现很多网络使用了1X1卷积核,这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另外我一直觉得,1X1卷积核就是对输入的一个比例缩放,因为1X1卷积核只有一个参数,这个核在输入上滑动,就相当于给输入数据乘以一个系数。不知道我理解的是否正确

答1: 
对于单通道的feature map和单个卷积核之间的卷积来说,题主的理解是对的,CNN里的卷积大都是多通道的feature map和多通道的卷积核之间的操作(输入的多通道的feature map和一组卷积核做卷积求和得到一个输出的feature map),如果使用1x1的卷积核,这个操作实现的就是多个feature map的线性组合,可以实现feature map在通道个数上的变化。接在普通的卷积层的后面,配合激活函数,就可以实现network in network的结构了(本内容作者仅授权给CaffeCN社区(caffecn.cn)使用,如需转载请附上内容来源说明。)

答2: 
我来说说我的理解,我认为1×1的卷积大概有两个方面的作用吧: 
1. 实现跨通道的交互和信息整合 
2. 进行卷积核通道数的降维和升维

下面详细解释一下: 
1. 这一点孙琳钧童鞋讲的很清楚。1×1的卷积层(可能)引起人们的重视是在NIN的结构中,论文中林敏师兄的想法是利用MLP代替传统的线性卷积核,从而提高网络的表达能力。文中同时利用了跨通道pooling的角度解释,认为文中提出的MLP其实等价于在传统卷积核后面接cccp层,从而实现多个feature map的线性组合,实现跨通道的信息整合。而cccp层是等价于1×1卷积的,因此细看NIN的caffe实现,就是在每个传统卷积层后面接了两个cccp层(其实就是接了两个1×1的卷积层)。 
2. 进行降维和升维引起人们重视的(可能)是在GoogLeNet里。对于每一个Inception模块(如下图),原始模块是左图,右图中是加入了1×1卷积进行降维的。虽然左图的卷积核都比较小,但是当输入和输出的通道数很大时,乘起来也会使得卷积核参数变的很大,而右图加入1×1卷积后可以降低输入的通道数,卷积核参数、运算复杂度也就跟着降下来了。以GoogLeNet的3a模块为例,输入的feature map是28×28×192,3a模块中1×1卷积通道为64,3×3卷积通道为128,5×5卷积通道为32,如果是左图结构,那么卷积核参数为1×1×192×64+3×3×192×128+5×5×192×32,而右图对3×3和5×5卷积层前分别加入了通道数为96和16的1×1卷积层,这样卷积核参数就变成了1×1×192×64+(1×1×192×96+3×3×96×128)+(1×1×192×16+5×5×16×32),参数大约减少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同时在并行pooling层后面加入1×1卷积层后也可以降低输出的feature map数量,左图pooling后feature map是不变的,再加卷积层得到的feature map,会使输出的feature map扩大到416,如果每个模块都这样,网络的输出会越来越大。而右图在pooling后面加了通道为32的1×1卷积,使得输出的feature map数降到了256。GoogLeNet利用1×1的卷积降维后,得到了更为紧凑的网络结构,虽然总共有22层,但是参数数量却只是8层的AlexNet的十二分之一(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去掉了全连接层)。 

最近大热的MSRA的ResNet同样也利用了1×1卷积,并且是在3×3卷积层的前后都使用了,不仅进行了降维,还进行了升维,使得卷积层的输入和输出的通道数都减小,参数数量进一步减少,如下图的结构。(不然真不敢想象152层的网络要怎么跑起来TAT) 

[1]. https://gist.github.com/mavenlin/d802a5849de39225bcc6 
[2]. http://www.caffecn.cn/?/question/136

Network in Network 2的更多相关文章

  1. Deep Learning 24:读论文“Batch-normalized Maxout Network in Network”——mnist错误率为0.24%

    读本篇论文“Batch-normalized Maxout Network in Network”的原因在它的mnist错误率为0.24%,世界排名第4.并且代码是用matlab写的,本人还没装caf ...

  2. Deep Learning 25:读论文“Network in Network”——ICLR 2014

    论文Network in network (ICLR 2014)是对传统CNN的改进,传统的CNN就交替的卷积层和池化层的叠加,其中卷积层就是把上一层的输出与卷积核(即滤波器)卷积,是线性变换,然后再 ...

  3. Linux: service network/Network/NetworkManager

    Linux:service network/Network/NetworkManager start 这三种有什么不同? 1.network service的制御网络接口配置信息改动后,网络服务必须从 ...

  4. 1×1卷积的用途(Network in Network)

    1×1卷积,又称为Network in Network 如果卷积的输出输入都只是一个平面,那么1x1卷积核并没有什么意义,它是完全不考虑像素与周边其他像素关系. 但卷积的输出输入是长方体,所以1x1卷 ...

  5. Network In Network学习笔记

    Network In Network学习笔记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hjimce/article/details/50458190 作者:hjimce 一.相关理论 本篇 ...

  6. Network In Network——卷积神经网络的革新

    Network In Network 是13年的一篇paper 引用:Lin M, Chen Q, Yan S. Network in network[J]. arXiv preprint arXiv ...

  7. 论文《Network in Network》笔记

    论文:Lin M, Chen Q, Yan S. Network In Network[J]. Computer Science, 2013. 参考:关于CNN中1×1卷积核和Network in N ...

  8. NIN (Network In Network)

    Network In Network 论文Network In Network(Min Lin, ICLR2014). 传统CNN使用的线性滤波器是一种广义线性模型(Generalized linea ...

  9. [DeeplearningAI笔记]卷积神经网络2.5-2.7 Network in Network/1*1卷积/Inception网络/GoogleNet

    4.2深度卷积网络 觉得有用的话,欢迎一起讨论相互学习~Follow Me 参考文献 Inception网络 --Szegedy C, Liu W, Jia Y, et al. Going deepe ...

随机推荐

  1. 一种基于URL数据源的WEB报表插件

    完全支持所见所得的报表设计, 支持 PHP ,Java 等所有支持JSON格式的后端. 立即下载测试版本 需要正式版本?请QQ联系:1565498246 或者留言

  2. compatible with

    和系统函数冲突

  3. Python之路(第二十三篇) 面向对象初级:静态属性、静态方法、类方法

    一.静态属性 静态属性相当于数据属性. 用@property语法糖装饰器将类的函数属性变成可以不用加括号直接的类似数据属性. 可以封装逻辑,让用户感觉是在调用一个普通的数据属性. 例子 class R ...

  4. paxos 练手 推进中

    学习https://github.com/huoyu820125/SecondPaxos 自己编写网络版本 在学习过程将此代码的线程 锁等改成c++11  就不用包含那么多文件 主要更改如下 // M ...

  5. R.java的生成规则

    0x7f010000 开头的是attr 0x7f050000 开头的是anim 0x7f0b0002 开头的是bool 0x7f020000 开头的是drawable 0x7f060000 开头的是i ...

  6. vs2017控制python版本

    在python环境下拉菜单里面任意一个点右键,选择打开此处的命令提示符,就能把cmd开启的python版本切换到这个版本.

  7. 【UI测试】--帮助设施

  8. Proxmox Reset Root Password

    http://c-nergy.be/blog/?p=1777 Step 1 – Boot your Proxmox VE machine. In the boot menu screen, you s ...

  9. Silverlight保存大数据到WCF出现Not Found问题

    Silveright调用WCF保存大数据时,直接在客户端报“ 远程服务器返回了错误:Not Found ”问题,少量是没问题,如下图: 后面在这个文章中找到解决办法: http://www.cnblo ...

  10. Linux运维之shell脚本

    一.bash漏洞 1)bash漏洞 bash漏洞是控制Linux计算机命令提示符的软件中存在的漏洞. bash是一个为GNU计划编写的Unix shell.它的名字是一系列缩写:Bourne-Ag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