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6学习笔记6--Generator 函数
基本概念
Generator函数有多种理解角度。从语法上,首先可以把它理解成,Generator函数是一个状态机,封装了多个内部状态。
执行Generator函数会返回一个遍历器对象,也就是说,Generator函数除了状态机,还是一个遍历器对象生成函数。返回的遍历器对象,可以依次遍历Generator函数内部的每一个状态。
形式上,Generator函数是一个普通函数,但是有两个特征。
function关键字与函数名之间有一个星号;- 函数体内部使用
yield语句,定义不同的内部状态(yield语句在英语里的意思就是“产出”)。
function* helloWorldGenerator() {
yield 'hello';
yield 'world';
return 'ending';
}
var hw = helloWorldGenerator();
上面代码定义了一个Generator函数helloWorldGenerator,它内部有两个yield语句“hello”和“world”,即该函数有三个状态:hello,world和return语句(结束执行)。
然后,Generator函数的调用方法与普通函数一样,也是在函数名后面加上一对圆括号。不同的是,调用Generator函数后,该函数并不执行,返回的也不是函数运行结果,而是一个指向内部状态的指针对象,也就是上一章介绍的遍历器对象(Iterator Object)。
下一步,必须调用遍历器对象的next方法,使得指针移向下一个状态。也就是说,每次调用next方法,内部指针就从函数头部或上一次停下来的地方开始执行,直到遇到下一个yield语句(或return语句)为止。换言之,Generator函数是分段执行的,yield语句是暂停执行的标记,而next方法可以恢复执行。
hw.next()
// { value: 'hello', done: false } hw.next()
// { value: 'world', done: false } hw.next()
// { value: 'ending', done: true } hw.next()
// { value: undefined, done: true }
上面代码一共调用了四次next方法。
第一次调用,Generator函数开始执行,直到遇到第一个yield语句为止。next方法返回一个对象,它的value属性就是当前yield语句的值hello,done属性的值false,表示遍历还没有结束。
第二次调用,Generator函数从上次yield语句停下的地方,一直执行到下一个yield语句。next方法返回的对象的value属性就是当前yield语句的值world,done属性的值false,表示遍历还没有结束。
第三次调用,Generator函数从上次yield语句停下的地方,一直执行到return语句(如果没有return语句,就执行到函数结束)。next方法返回的对象的value属性,就是紧跟在return语句后面的表达式的值(如果没有return语句,则value属性的值为undefined),done属性的值true,表示遍历已经结束。
第四次调用,此时Generator函数已经运行完毕,next方法返回对象的value属性为undefined,done属性为true。以后再调用next方法,返回的都是这个值。
总结一下,调用Generator函数,返回一个遍历器对象,代表Generator函数的内部指针。以后,每次调用遍历器对象的next方法,就会返回一个有着value和done两个属性的对象。value属性表示当前的内部状态的值,是yield语句后面那个表达式的值;done属性是一个布尔值,表示是否遍历结束。
ES6没有规定,function关键字与函数名之间的星号,写在哪个位置。这导致下面的写法都能通过。
function * foo(x, y) { ··· }
function *foo(x, y) { ··· }
function* foo(x, y) { ··· }
function*foo(x, y) { ··· }
由于Generator函数仍然是普通函数,所以一般的写法是上面的第三种,即星号紧跟在function关键字后面。本书也采用这种写法。
yield语句
由于Generator函数返回的遍历器对象,只有调用next方法才会遍历下一个内部状态,所以其实提供了一种可以暂停执行的函数。yield语句就是暂停标志。
遍历器对象的next方法的运行逻辑如下。
(1)遇到yield语句,就暂停执行后面的操作,并将紧跟在yield后面的那个表达式的值,作为返回的对象的value属性值。
(2)下一次调用next方法时,再继续往下执行,直到遇到下一个yield语句。
(3)如果没有再遇到新的yield语句,就一直运行到函数结束,直到return语句为止,并将return语句后面的表达式的值,作为返回的对象的value属性值。
(4)如果该函数没有return语句,则返回的对象的value属性值为undefined。
需要注意的是,yield语句后面的表达式,只有当调用next方法、内部指针指向该语句时才会执行,因此等于为JavaScript提供了手动的“惰性求值”(Lazy Evaluation)的语法功能。
function* gen() {
yield 123 + 456;
}
上面代码中,yield后面的表达式123 + 456,不会立即求值,只会在next方法将指针移到这一句时,才会求值。
Generator函数可以不用yield语句,这时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的暂缓执行函数。
function* f() {
console.log('执行了!')
}
var generator = f();
setTimeout(function () {
generator.next()
}, 2000);
上面代码中,函数f如果是普通函数,在为变量generator赋值时就会执行。但是,函数f是一个Generator函数,就变成只有调用next方法时,函数f才会执行。
另外需要注意,yield语句不能用在普通函数中,否则会报错。
(function (){
yield 1;
})()
// SyntaxError: Unexpected number
上面代码在一个普通函数中使用yield语句,结果产生一个句法错误。
yield语句如果用在一个表达式之中,必须放在圆括号里面。
console.log('Hello' + yield); // SyntaxError
console.log('Hello' + yield 123); // SyntaxError
console.log('Hello' + (yield)); // OK
console.log('Hello' + (yield 123)); // OK
yield语句用作函数参数或赋值表达式的右边,可以不加括号。
foo(yield 'a', yield 'b'); // OK
let input = yield; // OK
与Iterator接口的关系
上一章说过,任意一个对象的Symbol.iterator方法,等于该对象的遍历器生成函数,调用该函数会返回该对象的一个遍历器对象。
由于Generator函数就是遍历器生成函数,因此可以把Generator赋值给对象的Symbol.iterator属性,从而使得该对象具有Iterator接口。
var myIterable = {};
myIterable[Symbol.iterator] = function* () {
yield 1;
yield 2;
yield 3;
};
[...myIterable] // [1, 2, 3]
上面代码中,Generator函数赋值给Symbol.iterator属性,从而使得myIterable对象具有了Iterator接口,可以被...运算符遍历了。
Generator函数执行后,返回一个遍历器对象。该对象本身也具有Symbol.iterator属性,执行后返回自身。
next方法的参数
yield句本身没有返回值,或者说总是返回undefined。next方法可以带一个参数,该参数就会被当作上一个yield语句的返回值。
function* f() {
for(var i=0; true; i++) {
var reset = yield i;
if(reset) { i = -1; }
}
}
var g = f();
g.next() // { value: 0, done: false }
g.next() // { value: 1, done: false }
g.next(true) // { value: 0, done: false }
上面代码先定义了一个可以无限运行的Generator函数f,如果next方法没有参数,每次运行到yield语句,变量reset的值总是undefined。当next方法带一个参数true时,当前的变量reset就被重置为这个参数(即true),因此i会等于-1,下一轮循环就会从-1开始递增。
这个功能有很重要的语法意义。Generator函数从暂停状态到恢复运行,它的上下文状态(context)是不变的。通过next方法的参数,就有办法在Generator函数开始运行之后,继续向函数体内部注入值。也就是说,可以在Generator函数运行的不同阶段,从外部向内部注入不同的值,从而调整函数行为。
再看一个例子。
function* foo(x) {
var y = 2 * (yield (x + 1));
var z = yield (y / 3);
return (x + y + z);
}
var a = foo(5);
a.next() // Object{value:6, done:false}
a.next() // Object{value:NaN, done:false}
a.next() // Object{value:NaN, done:true}
var b = foo(5);
b.next() // { value:6, done:false }
b.next(12) // { value:8, done:false }
b.next(13) // { value:42, done:true }
上面代码中,第二次运行next方法的时候不带参数,导致y的值等于2 * undefined(即NaN),除以3以后还是NaN,因此返回对象的value属性也等于NaN。第三次运行Next方法的时候不带参数,所以z等于undefined,返回对象的value属性等于5 + NaN + undefined,即NaN。
如果向next方法提供参数,返回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上面代码第一次调用b的next方法时,返回x+1的值6;第二次调用next方法,将上一次yield语句的值设为12,因此y等于24,返回y / 3的值8;第三次调用next方法,将上一次yield语句的值设为13,因此z等于13,这时x等于5,y等于24,所以return语句的值等于42。
注意,由于next方法的参数表示上一个yield语句的返回值,所以第一次使用next方法时,不能带有参数。V8引擎直接忽略第一次使用next方法时的参数,只有从第二次使用next方法开始,参数才是有效的。从语义上讲,第一个next方法用来启动遍历器对象,所以不用带有参数。
如果想要第一次调用next方法时,就能够输入值,可以在Generator函数外面再包一层。
function wrapper(generatorFunction) {
return function (...args) {
let generatorObject = generatorFunction(...args);
generatorObject.next();
return generatorObject;
};
}
const wrapped = wrapper(function* () {
console.log(`First input: ${yield}`);
return 'DONE';
});
wrapped().next('hello!')
// First input: hello!
上面代码中,Generator函数如果不用wrapper先包一层,是无法第一次调用next方法,就输入参数的。
for...of循环
for...of循环可以自动遍历Generator函数,且此时不再需要调用next方法。
function *foo() {
yield 1;
yield 2;
yield 3;
yield 4;
yield 5;
return 6;
}
for (let v of foo()) {
console.log(v);
}
// 1 2 3 4 5
上面代码使用for...of循环,依次显示5个yield语句的值。这里需要注意,一旦next方法的返回对象的done属性为true,for...of循环就会中止,且不包含该返回对象,所以上面代码的return语句返回的6,不包括在for...of循环之中。
利用for...of循环,可以写出遍历任意对象的方法。原生的JavaScript对象没有遍历接口,无法使用for...of循环,通过Generator函数为它加上这个接口,就可以用了。
function* objectEntries(obj) {
let propKeys = Reflect.ownKeys(obj);
for (let propKey of propKeys) {
yield [propKey, obj[propKey]];
}
}
let jane = { first: 'Jane', last: 'Doe' };
for (let [key, value] of objectEntries(jane)) {
console.log(`${key}: ${value}`);
}
// first: Jane
// last: Doe
上面代码中,对象jane原生不具备Iterator接口,无法用for...of遍历。这时,我们通过Generator函数objectEntries为它加上遍历器接口,就可以用for...of遍历了。加上遍历器接口的另一种写法是,将Generator函数加到对象的Symbol.iterator属性上面。
function* objectEntries() {
let propKeys = Object.keys(this);
for (let propKey of propKeys) {
yield [propKey, this[propKey]];
}
}
let jane = { first: 'Jane', last: 'Doe' };
jane[Symbol.iterator] = objectEntries;
for (let [key, value] of jane) {
console.log(`${key}: ${value}`);
}
// first: Jane
// last: Doe
Generator.prototype.throw()
Generator函数返回的遍历器对象,都有一个throw方法,可以在函数体外抛出错误,然后在Generator函数体内捕获。
var g = function* () {
try {
yield;
} catch (e) {
console.log('内部捕获', e);
}
};
var i = g();
i.next();
try {
i.throw('a');
i.throw('b');
} catch (e) {
console.log('外部捕获', e);
}
// 内部捕获 a
// 外部捕获 b
上面代码中,遍历器对象i连续抛出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被Generator函数体内的catch语句捕获。i第二次抛出错误,由于Generator函数内部的catch语句已经执行过了,不会再捕捉到这个错误了,所以这个错误就被抛出了Generator函数体,被函数体外的catch语句捕获。
如果Generator函数内部没有部署try...catch代码块,那么throw方法抛出的错误,将被外部try...catch代码块捕获。
var g = function* () {
while (true) {
yield;
console.log('内部捕获', e);
}
};
var i = g();
i.next();
try {
i.throw('a');
i.throw('b');
} catch (e) {
console.log('外部捕获', e);
}
// 外部捕获 a
上面代码中,遍历器函数g内部没有部署try...catch代码块,所以抛出的错误直接被外部catch代码块捕获。
如果Generator函数内部部署了try...catch代码块,那么遍历器的throw方法抛出的错误,不影响下一次遍历,否则遍历直接终止。
var gen = function* gen(){
try {
yield console.log('hello');
} catch (e) {
// ...
}
yield console.log('world');
}
var g = gen();
g.next();
g.throw();
g.next();
// hello
// world
上面代码在两次next方法之间,使用throw方法抛出了一个错误。由于这个错误在Generator函数内部被捕获了,所以不影响第二次next方法的执行。
var gen = function* gen(){
yield console.log('hello');
yield console.log('world');
}
var g = gen();
g.next();
try {
throw new Error();
} catch (e) {
g.next();
}
// hello
// world
上面代码中,throw命令抛出的错误不会影响到遍历器的状态,所以两次执行next方法,都取到了正确的操作。
如果Generator函数内部有try...finally代码块,那么return方法会推迟到finally代码块执行完再执行。
function* numbers () {
yield 1;
try {
yield 2;
yield 3;
} finally {
yield 4;
yield 5;
}
yield 6;
}
var g = numbers()
g.next() // { done: false, value: 1 }
g.next() // { done: false, value: 2 }
g.return(7) // { done: false, value: 4 }
g.next() // { done: false, value: 5 }
g.next() // { done: true, value: 7 }
上面代码中,调用return方法后,就开始执行finally代码块,然后等到finally代码块执行完,再执行return方法。
es6学习笔记6--Generator 函数的更多相关文章
- ES6学习笔记<三> 生成器函数与yield
为什么要把这个内容拿出来单独做一篇学习笔记? 生成器函数比较重要,相对不是很容易理解,单独做一篇笔记详细聊一聊生成器函数. 标题为什么是生成器函数与yield? 生成器函数类似其他服务器端语音中的接口 ...
- es6学习笔记10--箭头函数
基本用法 ES6允许使用“箭头”(=>)定义函数. var f = v => v; 上面的箭头函数等同于: var f = function(v) { return v; }; 如果箭头函 ...
- ES6学习笔记七Generator、Decorators
Generator异步处理 { // genertaor基本定义,next()一步步执行 let tell=function* (){ yield 'a'; yield 'b'; return 'c' ...
- ES6学习笔记<二>arrow functions 箭头函数、template string、destructuring
接着上一篇的说. arrow functions 箭头函数 => 更便捷的函数声明 document.getElementById("click_1").onclick = ...
- ES6学习笔记<五> Module的操作——import、export、as
import export 这两个家伙对应的就是es6自己的 module功能. 我们之前写的Javascript一直都没有模块化的体系,无法将一个庞大的js工程拆分成一个个功能相对独立但相互依赖的小 ...
- ES6学习笔记<四> default、rest、Multi-line Strings
default 参数默认值 在实际开发 有时需要给一些参数默认值. 在ES6之前一般都这么处理参数默认值 function add(val_1,val_2){ val_1 = val_1 || 10; ...
- ES6学习笔记<一> let const class extends super
学习参考地址1 学习参考地址2 ECMAScript 6(以下简称ES6)是JavaScript语言的下一代标准.因为当前版本的ES6是在2015年发布的,所以又称ECMAScript 2015:也 ...
- es6学习笔记-class之一概念
前段时间复习了面向对象这一部分,其中提到在es6之前,Javasript是没有类的概念的,只从es6之后出现了类的概念和继承.于是乎,花时间学习一下class. 简介 JavaScript 语言中,生 ...
- Typescript 学习笔记三:函数
中文网:https://www.tslang.cn/ 官网:http://www.typescriptlang.org/ 目录: Typescript 学习笔记一:介绍.安装.编译 Typescrip ...
- ES6学习笔记之块级作用域
ES6学习笔记:块级作用域 作用域分类 全局作用域 局部作用域 块级作用域 全局作用域示例 var i=2; for (var i = 0; i < 10; i++) { } console.l ...
随机推荐
- xml文件头文件生成策略以及导入约束条件
约束的作用是对配置文件的一种检验 约束条件分为schema约束和DTD约束,schema约束是还有目录结构,DTD约束没有目录结构 这里暂先介绍schema约束的导入 约束的分类: 1.schema ...
- Java学习--循环语句
1. break public class BreakDemo{ // 完成一个四则运算的功能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for(int i=0; ...
- poj 1195 单点更新 区间求和
Mobile phones Time Limit: 5000 MS Memory Limit: 65536 KB 64-bit integer IO format: %I64d , %I64u Jav ...
- oracle 中top-n的使用
对于ms sqlserver数据库中可以直接使用top(n)提取前N 个结果,而oracle中并不能直接使用的.oracle中提供了对于提取前N 条的结果的方法 那就是用行编号 例如:select ...
- BAE上部署Ghost 0.5.1注意事项
BAE上部署Ghost可参考基本安装上述安装使用的是ghost0.4.7版本 在ghost 0.5 中为了解决测试时事件侦听器过多引发的警告,在注册single事件时,将代码由原先的 process. ...
- Python学习--和 Oracle 交互(2)
当在 mac 电脑上用 Python 读取 oracle 数据库中的中文时,有可能返回数据为“?” 解决方案: 在数据库操作的函数前添加以下代码, import sysreload(sys)sys.s ...
- ASP .Net C# ---CSV导入导出
CSV和Excel大致相同 复制下来 数据传到方法里面就可以了 /// <summary> /// DataTable数据写入CSV文件 /// </summary> /// ...
- 为什么主流的 App 看起来都差不多?这可能是件好事
欢迎访问网易云社区,了解更多网易技术产品运营经验. 现在设计师可以把精力都花在真正有意义的地方了. 打开Instagram.Airbnb.Apple Music.Twitter.Dropbox或Lyf ...
- 使用Python请求http/https时设置失败重试次数
设置请求时的重试规则 import requests from requests.adapters import HTTPAdapter s = requests.Session() a = HTTP ...
- Java Calender 类详解
一. 如何创建 Calendar 对象 Calendar 是一个抽象类, 无法通过直接实例化得到对象. 因此, Calendar 提供了一个方法 getInstance,来获得一个Calend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