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Vector介绍  

  Vector可以实现可增长的动态对象数组。与数组一样,它包含可以使用整数索引进行访问的组件。不过,Vector的大小是可以增加或者减小的,以便适应创建Vector后进行添加或者删除操作。Vector和ArrayList也很相似,但是Vector是同步访问的(线程安全的),且Vector包含了许多不属于集合框架的传统方法。

1.Vector的继承关系

public class Vector<E>
extends AbstractList<E>
implements List<E>, RandomAccess, Cloneable, java.io.Serializable

Vector的类图关系如下:

  • Vector实现List接口,继承AbstractList类,所以我们可以将其看做队列,支持相关的添加、删除、修改、遍历等功能。
  • Vector实现RandmoAccess接口,即提供了随机访问功能,提供提供快速访问功能。在Vector我们可以直接访问元素。
  • Vector 实现了Cloneable接口,支持clone()方法,可以被克隆。

二.Vector源码解析

1.私有属性

Vector提供了elementData , elementCount, capacityIncrement三个成员变量。其中

elementData :”Object[]类型的数组”,它保存了Vector中的元素。按照Vector的设计elementData为一个动态数组,可以随着元素的增加而动态的增长,其具体的增加方式后面提到(ensureCapacity方法)。如果在初始化Vector时没有指定容器大小,则使用默认大小为10.

elementCount:Vector 对象中的有效组件数。

capacityIncrement:向量的大小大于其容量时,容量自动增加的量。如果在创建Vector时,指定了capacityIncrement的大小;则,每次当Vector中动态数组容量增加时>,增加的大小都是capacityIncrement。如果容量的增量小于等于零,则每次需要增大容量时,向量的容量将增大一倍。

2.Vector的构造方法

Vector提供了四个构造函数:

 /**
* 构造一个空向量,使其内部数据数组的大小为 10,其标准容量增量为零。
*/
public Vector() {
this(10);
} /**
* 构造一个包含指定 collection 中的元素的向量,这些元素按其 collection 的迭代器返回元素的顺序排列。
*/
public Vector(Collection<? extends E> c) {
elementData = c.toArray();
elementCount = elementData.length;
// c.toArray might (incorrectly) not return Object[] (see 6260652)
if (elementData.getClass() != Object[].class)
elementData = Arrays.copyOf(elementData, elementCount,
Object[].class);
} /**
* 使用指定的初始容量和等于零的容量增量构造一个空向量。
*/
public Vector(int initialCapacity) {
this(initialCapacity, 0);
} /**
* 使用指定的初始容量和容量增量构造一个空的向量。
*/
public Vector(int initialCapacity, int capacityIncrement) {
super();
if (initialCapacity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 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this.elementData = new Object[initialCapacity];
this.capacityIncrement = capacityIncrement;
}

3.元素添加

将指定元素添加到此向量的末尾。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addElement(E obj) {
modCount++;
ensureCapacityHelper(elementCount + 1);
elementData[elementCount++] = obj;
}

这个方法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具体过程就是先确认容器的大小,看是否需要进行扩容操作,然后将E元素添加到此向量的末尾。

 private void ensureCapacityHelper(int minCapacity) {
//如果
if (min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 0)
grow(minCapacity);
} /**
* 进行扩容操作
* 如果此向量的当前容量小于minCapacity,则通过将其内部数组替换为一个较大的数组俩增加其容量。
* 新数据数组的大小姜维原来的大小 + capacityIncrement,
* 除非 capacityIncrement 的值小于等于零,在后一种情况下,新的容量将为原来容量的两倍,不过,如果此大小仍然小于 minCapacity,则新容量将为 minCapacity。
*/
private void grow(int minCapacity) {
int oldCapacity = elementData.length; //当前容器大小
/*
* 新容器大小
* 若容量增量系数(capacityIncrement) > 0,则将容器大小增加到capacityIncrement
* 否则将容量增加一倍
*/
int newCapacity = oldCapacity + ((capacityIncrement > 0) ?
capacityIncrement : oldCapacity); if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 0)
newCapacity = minCapacity; if (newCapacity - MAX_ARRAY_SIZE > 0)
newCapacity = hugeCapacity(minCapacity); elementData = Arrays.copyOf(elementData, newCapacity);
} /**
* 判断是否超出最大范围
* MAX_ARRAY_SIZE: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AX_ARRAY_SIZE = Integer.MAX_VALUE - 8;
*/
private static int hugeCapacity(int minCapacity) {
if (minCapacity < 0)
throw new OutOfMemoryError();
return (minCapacity > MAX_ARRAY_SIZE) ? Integer.MAX_VALUE : MAX_ARRAY_SIZE;
}

  对于Vector整个的扩容过程,就是根据capacityIncrement确认扩容大小的,若capacityIncrement <= 0 则扩大一倍,否则扩大至capacityIncrement 。当然这个容量的最大范围为Integer.MAX_VALUE即,2^32 – 1,所以Vector并不是可以无限扩充的。

4.元素删除

 /**
* 从Vector容器中移除指定元素E
*/
public boolean remove(Object o) {
return removeElement(o);
} public synchronized boolean removeElement(Object obj) {
modCount++;
int i = indexOf(obj); //计算obj在Vector容器中位置
if (i >= 0) {
removeElementAt(i); //移除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removeElementAt(int index) {
modCount++; //修改次数+1
if (index >= elementCount) { //删除位置大于容器有效大小
throw new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index + " >= " + elementCount);
}
else if (index < 0) { //位置小于 < 0
throw new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index);
}
int j = elementCount - index - 1;
if (j > 0) {
//从指定源数组中复制一个数组,复制从指定的位置开始,到目标数组的指定位置结束。
//也就是数组元素从j位置往前移
System.arraycopy(elementData, index + 1, elementData, index, j);
}
elementCount--; //容器中有效组件个数 - 1
elementData[elementCount] = null; //将向量的末尾位置设置为null
}

  因为Vector底层是使用数组实现的,所以它的操作都是对数组进行操作,只不过其是可以随着元素的增加而动态的改变容量大小,其实现方法是是使用Arrays.copyOf方法将旧数据拷贝到一个新的大容量数组中。Vector的整个内部实现都比较简单,这里就不在重述了。

5.Vector遍历

Vector支持4种遍历方式。建议使用随机访问方式去遍历Vector。

5.1 随机访问

由于Vector实现了RandomAccess接口,它支持通过索引值去随机访问元素。

 Integer value = null;
int size = vec.size();
for (int i=0; i<size; i++) {
value = (Integer)vec.get(i);
}
5.2 通过迭代器遍历。

即通过Iterator去遍历

 Iterator it = vec.iterator();
while(it.hasNext()){
value = it.next();
//do something
}
5.3 for循环
 Integer value = null;
for (Integer integ:vec) {
value = integ;
}
5.4 Enumeration遍历
 Integer value = null;
Enumeration enu = vec.elements();
while (enu.hasMoreElements()) {
value = (Integer)enu.nextElement();
}

总结:对比Vector的遍历方式,使用索引的随机访问方式最快,使用迭代器最慢。

6.使用示例

示例代码:

 import java.util.Vector;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import java.util.Enumeration; /**
* @desc Vector测试函数:遍历Vector和常用API
*
* @author skywang
*/
public class Vecto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新建Vector
Vector vec = new Vector(); // 添加元素
vec.add("1");
vec.add("2");
vec.add("3");
vec.add("4");
vec.add("5"); // 设置第一个元素为100
vec.set(0, "100");
// 将“500”插入到第3个位置
vec.add(2, "300");
System.out.println("vec:"+vec); // (顺序查找)获取100的索引
System.out.println("vec.indexOf(100):"+vec.indexOf("100"));
// (倒序查找)获取100的索引
System.out.println("vec.lastIndexOf(100):"+vec.lastIndexOf("100"));
// 获取第一个元素
System.out.println("vec.firstElement():"+vec.firstElement());
// 获取第3个元素
System.out.println("vec.elementAt(2):"+vec.elementAt(2));
// 获取最后一个元素
System.out.println("vec.lastElement():"+vec.lastElement()); // 获取Vector的大小
System.out.println("size:"+vec.size());
// 获取Vector的总的容量
System.out.println("capacity:"+vec.capacity()); // 获取vector的“第2”到“第4”个元素
System.out.println("vec 2 to 4:"+vec.subList(1, 4)); // 通过Enumeration遍历Vector
Enumeration enu = vec.elements();
while(enu.hasMoreElements())
System.out.println("nextElement():"+enu.nextElement()); Vector retainVec = new Vector();
retainVec.add("100");
retainVec.add("300");
// 获取“vec”中包含在“retainVec中的元素”的集合
System.out.println("vec.retain():"+vec.retainAll(retainVec));
System.out.println("vec:"+vec); // 获取vec对应的String数组
String[] arr = (String[]) vec.toArray(new String[0]);
for (String str:arr)
System.out.println("str:"+str); // 清空Vector。clear()和removeAllElements()一样!
vec.clear();
// vec.removeAllElements(); // 判断Vector是否为空
System.out.println("vec.isEmpty():"+vec.isEmpty());
}
}

运行结果:

 vec:[100, 2, 300, 3, 4, 5]
vec.indexOf(100):0
vec.lastIndexOf(100):0
vec.firstElement():100
vec.elementAt(2):300
vec.lastElement():5
size:6
capacity:10
vec 2 to 4:[2, 300, 3]
nextElement():100
nextElement():2
nextElement():300
nextElement():3
nextElement():4
nextElement():5
vec.retain():true
vec:[100, 300]
str:100
str:300
vec.isEmpty():true

三. Vector和ArrayList的比较

1.相同点:

  • 都继承于AbstractList,并且实现List接口
  • 都实现了RandomAccess和Cloneable接口
  • 都是通过数组实现的,本质上都是动态数组,默认数组容量是10
  • 都支持Iterator和listIterator遍历

2.不同点:

  • ArrayList是非线程安全,而Vector是线程安全的
  • ArrayList支持序列化,而Vector不支持
  • 容量增加方式不同,Vector默认增长为原来一培,而ArrayList却是原来的一半+1
  • Vector支持通过Enumeration去遍历,而List不支持

四. Stack

java工具包中的Stack是继承于Vector。

五. List应用场景

  截止本文,Java集合框架中有关List的常用的类基本总结完了,下面来看一下各种List类适合的应用场景。如果涉及到“栈”、“队列”、“链表”等操作,应该考虑用List,具体的选择哪个List,根据下面的标准来取舍。

  • 对于需要快速插入,删除元素,应该使用LinkedList。
  • 对于需要快速随机访问元素,应该使用ArrayList。
  • 对于“单线程环境” 或者 “多线程环境,但List仅仅只会被单个线程操作”,此时应该使用非同步的类(如ArrayList);对于“多线程环境,且List可能同时被多个线程操作”,此时,应该使用同步的类(如Vector)。

参考:http://cmsblogs.com/?p=1180

http://www.jb51.net/article/42765.htm

http://www.cnblogs.com/skywang12345/p/3308833.html

Java集合(3):Vector && Stack的更多相关文章

  1. Java 集合系列 06 Stack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java 集合系列目录: Java 集合系列 01 总体框架 Java 集合系列 02 Collection架构 Java 集合系列 03 ArrayList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Java ...

  2. Java基础系列 - JAVA集合ArrayList,Vector,HashMap,HashTable等使用

    package com.test4; import java.util.*; /** * JAVA集合ArrayList,Vector,HashMap,HashTable等使用 */ public c ...

  3. java集合之vector容器

    学完ArrayList和LinkedList之后,我们接着学习Vector.第1部分 Vector介绍第2部分 Vector数据结构第3部分 Vector源码解析(基于JDK1.6.0_45)第4部分 ...

  4. java集合之Vector向量基础

    Vector向量: vector类似动态数组,向量和数组类似,但是数组容量一旦确定不可更改,而向量的容量可变.向量只可以保存任何类型对象且容量不限制,数组对元素类型无限制但是容量有限. 适用场合:向量 ...

  5. Java集合之Vector

    Vector是矢量队列,它继承了AbstractList,实现了List. RandomAccess, Cloneable, java.io.Serializable接口. Vector接口依赖图: ...

  6. Java集合之Vector源码分析

    概述 Vector与ArrayLIst类似, 内部同样维护一个数组, Vector是线程安全的. 方法与ArrayList大体一致, 只是加上 synchronized 关键字, 保证线程安全, 下面 ...

  7. java 集合(Vector)不做重点

    Vector: 底层也是维护了一个Object数组,实现与ArrayList是一样的, 但其线程是安全的,效率低.除了比较老的系统,是不会用到的. 笔试题:ArrayList 和 Vector 的区别 ...

  8. Java 集合系列 05 Vector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java 集合系列目录: Java 集合系列 01 总体框架 Java 集合系列 02 Collection架构 Java 集合系列 03 ArrayList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Java ...

  9. Java 集合系列 09 HashMap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java 集合系列目录: Java 集合系列 01 总体框架 Java 集合系列 02 Collection架构 Java 集合系列 03 ArrayList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Java ...

  10. Java 集合系列 10 Hashtable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java 集合系列目录: Java 集合系列 01 总体框架 Java 集合系列 02 Collection架构 Java 集合系列 03 ArrayList详细介绍(源码解析)和使用示例 Java ...

随机推荐

  1. Layer Normalization

    Ba, Jimmy Lei, Jamie Ryan Kiros, and Geoffrey E. Hinton. "Layer normalization." arXiv prep ...

  2. 下列哪个为JSP的隐含对象。

    下列哪个为JSP的隐含对象. A.env B.page C.jspinfo D.context 解答:B JSP有九个隐士对象 request对象:保存了很多客户端请求的信息. response对象: ...

  3. 多线程之使用读写锁ReentrantReadWriteLock实现缓存系统

    简单地缓存系统:当有线程来取数据时.假设该数据存在我的内存中.我就返回数据.假设不存在我的缓存系统中,那么就去查数据库.返回数据的同一时候保存在我的缓存中. 当中涉及到读写问题:当多个线程运行读操作时 ...

  4. linux和android端的pthread学习

    本文起初主要想写个演示样例实測下pthread_mutex_lock和pthread_mutex_trylock差别.在linux机器上非常快就over了,可是想了一下.pthread是unix系的, ...

  5. Android 4.4 (KitKat) SMS Apis Change——Android 4.4的一个重大变化

    Android团队通过Android开发博客透漏今年会放出Android 4.4 (KitKat) ,同时更新了 SMS 的部分API.博客上讲只有default SMS app才能对短信数据库有写权 ...

  6. mac上用的svn

    Cornerstone是Mac上最佳的SVN管理工具 能破解最好,不会破解的表示mac的最新版本似乎对这款软件不太友好.

  7. phantomjs学习之截图

    1.创建pageload.js文件: pageload.js var page = require('webpage').create(); var address = 'https://www.ba ...

  8. sql---字段类型转换,sql获取当前时间

    一.字段类型转换 convert(要转换成的数据类型,字段名称)例如 convert(varchar(100),col_name)Convert(int,Order_no) 二.sql获取当前时间 s ...

  9. sql---如何把sql查询出来的结果当做另一个sql的条件查询,1、语句2、with as

    '; -- table2 的 name 作为 table1的条件 select * from table1 where name in (select name from table2) --如果有多 ...

  10. VC程序只运行一个实例,并在打开多个时激活原窗口

    (一)单文档应用程序   1.在应用程序类C~~App::InitInstance()函数中判断是否已有一个应用程序实例正在运行 BOOL C~~App::InitInstanc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