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TCP三次握手四次分手,之前看资料解释的都很笼统,很多地方都不是很明白,所以很难记,前几天看的一个博客豁然开朗,可惜现在找不到了。现在把之前的疑惑总结起来,方便一下大家。

先上个TCP三次握手和四次分手的图

网上好多都是错的,只能自己画了,一个正确的图的确可以方便理解。

疑问一,上图传递过程中出现的几个字符(SYN,ACK,FIN,seq,ack)各代表什么意思

SYN,ACK,FIN存放在TCP的标志位,一共有6个字符,这里就介绍这三个:

SYN:代表请求创建连接,所以在三次握手中前两次要SYN=1,表示这两次用于建立连接,至于第三次什么用,在疑问三里解答。

FIN:表示请求关闭连接,在四次分手时,我们发现FIN发了两遍。这是因为TCP的连接是双向的,所以一次FIN只能关闭一个方向。

ACK:代表确认接受,从上面可以发现,不管是三次握手还是四次分手,在回应的时候都会加上ACK=1,表示消息接收到了,并且在建立连接以后的发送数据时,都需加上ACK=1,来表示数据接收成功。

seq:序列号,什么意思呢?当发送一个数据时,数据是被拆成多个数据包来发送,序列号就是对每个数据包进行编号,这样接受方才能对数据包进行再次拼接。

初始序列号是随机生成的,这样不一样的数据拆包解包就不会连接错了。(例如:两个数据都被拆成1,2,3和一个数据是1,2,3一个是101,102,103,很明显后者不会连接错误)

ack:这个代表下一个数据包的编号,这也就是为什么第二请求时,ack是seq+1,

(这里要吐槽一下,当初不懂的时候查资料,发现好多地方把ACK和ack都搞混了,害的我被坑了好久...)

如果你仔细看了上面对每个字符的解释,那么相信我画的三次握手和四次分手的图你也就明白了。

再复习一遍    

在创建连接时,

1.客户端首先要SYN=1,表示要创建连接,

2.服务端接收到后,要告诉客户端:我接受到了!所以加个ACK=1,就变成了ACK=1,SYN=1

3.理论上这时就创建连接成功了,但是要防止一个意外(见疑问三),所以客户端要再发一个消息给服务端确认一下,这时只需要ACK=1就行了。

三次握手完成!

在四次分手时,

1.首先客户端请求关闭客户端到服务端方向的连接,这时客户端就要发送一个FIN=1,表示要关闭一个方向的连接(见上面四次分手的图)

2.服务端接收到后是需要确认一下的,所以返回了一个ACK=1

3.这时只关闭了一个方向,另一个方向也需要关闭,所以服务端也向客户端发了一个FIN=1 ACK=1

4.客户端接收到后发送ACK=1,表示接受成功

四次分手完成!

我为什么没有在上面的过程中,加入seq和ack呢?就如我对这两个关键字的解释的一样,这两个是数据拆分和组装必备元素,所以所有的请求都需要这两个元素,只要明白了作用,就可以自己举一反三。

关于握手和分手,主要还是SYN,FIN,ACK的变化,这才是重点!

疑问二,每次发送请求时为什么ack要+1

关于seq和ack关键字的解释中已经说明了。

疑问三,为什么需要三次握手

下面解释明明两次就可以建立连接的为什么还要加第三次的确认。

如果发送两次就可以建立连接话,那么只要客户端发送一个连接请求,服务端接收到并发送了确认,就会建立一个连接。

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一个连接请求在网络中跑的慢,超时了,这时客户端会从发请求,但是这个跑的慢的请求最后还是跑到了,然后服务端就接收了两个连接请求,然后全部回应就会创建两个连接,浪费资源!

如果加了第三次客户端确认,客户端在接受到一个服务端连接确认请求后,后面再接收到的连接确认请求就可以抛弃不管了。

疑问四,为什么需要四次分手

TCP是双向的,所以需要在两个方向分别关闭,每个方向的关闭又需要请求和确认,所以一共就4次。

此概念对我非常有用, 于此记录在博客方便查阅,摘录来自百度知道(非原创)

TCP三次握手与四次分手超简单解析的更多相关文章

  1. TCP三次握手,四次分手

    1.什么是HTTP连接 http是建立在TCP协议之上的一种应用. 最显著的特点是每次请求,都需要服务器响应,请求结束后,会主动释放连接. 1)在HTTP 1.0中,客户端的每次请求都要建立一次单独的 ...

  2. TCP三次握手与四次分手

    TCP简介 首先来看看OSI的七层模型: 我们需要知道TCP工作在网络OSI的七层模型中的第四层--Transport层,IP在第三层--Network层,ARP在第二层--Data Link层:在第 ...

  3. 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状态变迁解析

    TCP是TCP/IP的传输层控制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确认建立一个连接: 首先需要了解几个名词:tcp标志位,有6种分别为:SYN(synchronous建立联机) .ACK(ackn ...

  4. 学习笔记——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简单介绍

    TCP/IP协议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 (1)第一次握手: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2)第二次 ...

  5. 简析TCP的三次握手与四次分手【转】

    转自 简析TCP的三次握手与四次分手 | 果冻想http://www.jellythink.com/archives/705 TCP是什么? 具体的关于TCP是什么,我不打算详细的说了:当你看到这篇文 ...

  6. 通俗大白话来理解TCP协议的三次握手和四次分手

    通俗理解: 但是为什么一定要进行三次握手来保证连接是双工的呢,一次不行么?两次不行么?我们举一个现实生活中两个人进行语言沟通的例子来模拟三次握手. 引用网上的一些通俗易懂的例子,虽然不太正确,后面会指 ...

  7. 脑残式网络编程入门(一):跟着动画来学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引言 网络编程中TCP协议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的问题,在面试中是最为常见的知识点之一.很多读者都知道“三次”和“四次”,但是如果问深入一点,他们往往都无法作出准确回答. 本篇文章尝试使用动画图片的方 ...

  8. 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通俗易懂)

      概述 我们都知道 TCP 是 可靠的数据传输协议,UDP是不可靠传输,那么TCP它是怎么保证可靠传输的呢?那我们就不得不提 TCP 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 下图为三次握手的流程图 下面通 ...

  9. [转帖]脑残式网络编程入门(一):跟着动画来学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脑残式网络编程入门(一):跟着动画来学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http://www.52im.net/thread-1729-1-1.html     1.引言 网络编程中TCP协议的三次握手和 ...

随机推荐

  1. ALINX公众号

    请大家加一下ALINX公众号,后续FPGA资料更新,活动信息,新产品发布将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第一时间通知.

  2. linux的shadow文件

    在<Python绝技>这本书的第一个小程序首先展示了针对与unix系统中shadow文件密码的暴力破解的能力,因为之前只是对shadow文件停留在保存了用户密码的阶段,但并没有详细研究,所 ...

  3. 实现Ajax异步的layui分页

    https://www.e-learn.cn/content/java/1084522

  4. Java模版方法的另一种实现

    面试荔枝FM杯具,遂死磕AQS途中发现一个有趣的模版用法,记下来. 模版方法是很重要的设计模式,在数据访问层.众多的插件接口都可见其影子,一般的实现都是在模版中定义抽象方法并使用其方法进行算法,让具体 ...

  5. TCP、UDP详解与抓包工具使用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HPAHPA/p/7737641.html TCP.UDP详解 1.传输层存在的必要性 由于网络层的分组传输是不可靠的,无法了解数据到达终点的时间 ...

  6. js运用2

    1.变量提升 变量提升是浏览器的一个功能,在运行js代码之前,浏览器会给js一个全局作用域叫window,window分两个模块,一个叫内存模块,内存模块找到当前作用域下的所有的带var和functi ...

  7. redis数据库通过dump.rdb文件恢复数据库或者数据库迁移

    环境:centos7.2软件:redis-3.2.10(yum安装) 情景一:公司之前的redis没有开启aof模式,一直是rdb模式,但是数据又非常重要,数据一点也不能丢失,所以需要开启aof,但是 ...

  8. x86汇编

    ● 实模式下32bit处理器,与8086兼容,例如loop 指令结束标志,只判断cx,而不是ecx ● IO端口 实际上是一些寄存器,在IO接口当中.向外设读写数据,要通过读写IO端口来实现. 有些计 ...

  9. Oracle11g 配置DG broker

    在配置DG broker之前需要确保Dataguard配置正常且主库和备库均使用spfile. 1. 主库配置 配置DG_BROKER_START参数 检查主库dg_broker_start设置 SQ ...

  10. qt opencv编译错误 /usr/local/lib/libopencv_imgcodecs.so.3.1:-1: error: error adding symbols: DSO missing from command line

    转载自:http://tbfungeek.github.io/2016/03/05/Opencv-%E5%AE%89%E8%A3%85%E8%BF%87%E7%A8%8B%E4%B8%AD%E5%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