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看别人题解才明白的

题目大意——

话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打算修路。他要用n-1条路,将n个城市连接起来,并且使这n-1条路的距离之和最短。最小生成树是不是?不对,还有呢。接着,一个自称徐福的游方道士突然出现,他说他可以不消耗任何人力财力,使用法术凭空造一条路,路的长度无所谓,但是只能造一条。那么问题来了,徐福希望将两座人口数最多的城市连接起来,而秦始皇希望将最长的路修好。最后折中了一下, 将A/B最大的一条路用法术修出来。其中A是两座城市的人口和,B是除了用法术修的路以外,其它需要修建的路,也就是耗费人力财力修建的路。

输入:

第一行一个整数t,表示共有t组数据。

接下来一行一个整数n,表示有n个城市。

接下来n行,每行包括三个数x, y, p,表示这个城市横纵坐标以及人口数。

输出:A/B。

简单总结如下:

共有n个节点。有n*(n-1)/2条边。每个节点有一个点权vi,每条边有一条边权ek。要求的是(vi+vj)/(e-ek),其中e表示形成的树的边权之和,ek表示法术修成的边的边权,vi, vj表示法术修成的边所连接的两节点的权值。

虽然不能直接用最小生成树,但是可以确定,解题方法和最小生成树有关。

可以证明,用法术修成的边有两种情况,1. 在最小生成树上;2. 在最小生成树外。

1. 如果在最小生成树上,那么ek的值就是这条边的值,此时只要将这条边的的值从树的边权之和中删除即可。

2. 如果在最小生成树外,那么此时树上会形成一个环,我们需要将这个环上除了法术形成的边以外的一条边删除,删除的这条边就是ek,为了使(e-ek)尽可能小,那么删除的这条边需要尽可能大。因此,我们需要记录每条路径上的最长边。

无论哪种情况,vi, vj都是我们增添的那条边的两个端点。

附上记录每条路径最长边的代码——

因为使用的是prim算法,所以使每次循环后选择的新边与过去这条路径上的最长边比较。因为每条路径都是从一条边开始扩展的,因此,可以保证每次的新边的上一条边的记录都是最长边。

为此还需要记录新边的出发点,即,是从哪个点找到新点。类似于父节点与子节点的关系。

 int pre[N];             //记录新点的父节点

 void prim()
{
memset(path, , sizeof(path));
memset(vis, , sizeof(vis));
memset(used, , sizeof(used));
for(int i = ; i < n; i++)
{
dis[i] = mp[][i];
pre[i] = ; //由于是从0号节点开始的,所以所有节点的父节点初始为0号
}
vis[] = ;
for(int i = ; i < n; i++)
{
int k = -;
for(int j = ; j < n; j++)
if(!vis[j] && (k == - || dis[j] < dis[k])) k = j;
if(k == -) break; used[k][pre[k]] = used[pre[k]][k] = ; //表示此边在最小生成树上
vis[k] = ;
B += mp[pre[k]][k]; for(int j = ; j < n; j++)
{
if(vis[j] && j != k) path[j][k] = path[k][j] = max(path[j][pre[k]], dis[k]);//核心,用来记录路径上的最长边
if(!vis[j] && dis[j] > mp[j][k])
{
dis[j] = mp[j][k];
pre[j] = k; //更新新节点的父节点
}
}
}
}

此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枚举边,一种是枚举点。我使用的是枚举点的方法。

使用很简单的dp,更新输出结果为所用状态中的最大值即可——每次枚举无偿添加的边的两个端点,然后按照上面所述的1或2进行。

代码如下——

         double ans = -;
for(int i = ; i < n; i++)
{
for(int j = ; j < n; j++)
{
if(i != j)
{
if(used[i][j]) ans = max(ans, (cost[i]+cost[j])/(B-mp[i][j])); //如果枚举的两个点的边在生成树上,则B减去那条边的权
else ans = max(ans, (cost[i]+cost[j])/(B-path[i][j])); //如果不在生成树上,则减去那条添加的边所形成的环中此边以外的最长边。
}
}
}

但是这个dp可以进行优化。

证明:最佳结果中,两个点中一定有一个点的点权是最大点权。

之前我们在逻辑上是先添加一条边,然后判断这条边是否在最小生成树上,然后删边。此时我们逆过来推,先删边。

在删掉任意一条边后,最小生成树T变成了两个子树T1, T2。可以得到条件:具有最大点权的点肯定在T1或T2上。

此时,由于已经删除了一条边,所以B为定值。因此,只需要使A的值尽量大,即可获得最佳答案。因此,我们分别选择两棵子树上具有最大点权的点连接。因此,我们肯定会选择到所有点中,具有最大点权的点。

根据这个结论,我们可以确定一个点,即最大点权的点。如此,将上面的双重循环中的一重循环去掉,变成单重循环的dp。

但此时我们需要在输入时记录点权最大的点。

代码如下——

         double ans = -;
for(int i = ; i < n; i++)
{
if(i != mk) //mk为点权最大的点
{
if(used[i][mk]) ans = max(ans, (cost[i]+cost[mk])/(B-mp[i][mk]));
else ans = max(ans, (cost[i]+cost[mk])/(B-path[i][mk]));
}
}

完整代码如下——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string>
#include <cmath>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 int pre[N]; //记录新点的父节点
double mp[N][N]; //记录距离的地图
double path[N][N]; //记录路径中的最长边
double node[N][]; //记录节点坐标
double cost[N]; //记录节点的权值
double dis[N]; //prim中记录最小生成树的每条边权
bool vis[N], used[N][N];//记录某节点是否在最小生成树上,某边是否在最小生成树上
int n, t;
double B; double getdis(double x1, double y1, double x2, double y2)
{
return sqrt((x1-x2)*(x1-x2)+(y1-y2)*(y1-y2));
} void prim()
{
memset(path, , sizeof(path));
memset(vis, , sizeof(vis));
memset(used, , sizeof(used));
for(int i = ; i < n; i++)
{
dis[i] = mp[][i];
pre[i] = ; //由于是从0号节点开始的,所以所有节点的父节点初始为0号
}
vis[] = ;
for(int i = ; i < n; i++)
{
int k = -;
for(int j = ; j < n; j++)
if(!vis[j] && (k == - || dis[j] < dis[k])) k = j;
if(k == -) break; //原谅这个吧,其实prim算法中不需要这个的,因为prim算法固定循环n-1次,但是我经常会写成n次,并因此爆RE,因此,我就加个这个,保证它在第n次直接跳出来,不执行下面的东西…… used[k][pre[k]] = used[pre[k]][k] = ; //表示此边在最小生成树上
vis[k] = ;
B += mp[pre[k]][k]; for(int j = ; j < n; j++)
{
if(vis[j] && j != k) path[j][k] = path[k][j] = max(path[j][pre[k]], dis[k]);//核心,用来记录路径上的最长边
if(!vis[j] && dis[j] > mp[j][k])
{
dis[j] = mp[j][k];
pre[j] = k; //更新新节点的父节点
}
}
}
} int main()
{
// freopen("test.txt", "r", stdin);
scanf("%d", &t);
while(t--)
{
scanf("%d", &n);
B = ;
double maxn = -;
int mk;
for(int i = ; i < n; i++)
{
scanf("%lf%lf%lf", &node[i][], &node[i][], &cost[i]);
if(cost[i] > maxn)
{
maxn = cost[i];
mk = i;
}
}
for(int i = ; i < n; i++)
for(int j = ; j < n; j++)
mp[i][j] = getdis(node[i][], node[i][], node[j][], node[j][]);
prim();
double ans = -;
/*
for(int i = 0; i < n; i++)
{
for(int j = 0; j < n; j++)
{
if(i != j)
{
if(used[i][j]) ans = max(ans, (cost[i]+cost[j])/(B-mp[i][j])); //如果枚举的两个点的边在生成树上,则B减去那条边的权
else ans = max(ans, (cost[i]+cost[j])/(B-path[i][j])); //如果不在生成树上,则减去那条添加的边所形成的环中此边以外的最长边。
}
}
}
*/
for(int i = ; i < n; i++)
{
if(i != mk) //mk为点权最大的点
{
if(used[i][mk]) ans = max(ans, (cost[i]+cost[mk])/(B-mp[i][mk]));
else ans = max(ans, (cost[i]+cost[mk])/(B-path[i][mk]));
}
}
printf("%.2lf\n", ans);
}
return ;
}

这个其实我也半懂不懂的,哪位巨巨看见什么错误恳请指出来,弱弱这厢有礼了……

hdu 4081 Qin Shi Huang's National Road System(最小生成树+dp)2011 Asia Beijing Regional Contest的更多相关文章

  1. HDU 4081 Qin Shi Huang's National Road System 最小生成树+倍增求LCA

    原题链接: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4081 Qin Shi Huang's National Road System Time Limit: ...

  2. HDU 4081 Qin Shi Huang's National Road System 最小生成树

    分析:http://www.cnblogs.com/wally/archive/2013/02/04/2892194.html 这个题就是多一个限制,就是求包含每条边的最小生成树,这个求出原始最小生成 ...

  3. HDU 4081 Qin Shi Huang's National Road System 次小生成树变种

    Qin Shi Huang's National Road System Time Limit: 2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32768/3 ...

  4. hdu 4081 Qin Shi Huang's National Road System (次小生成树)

    Qin Shi Huang's National Road System Time Limit: 2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32768/3 ...

  5. hdu 4081 Qin Shi Huang's National Road System (次小生成树的变形)

    题目:Qin Shi Huang's National Road System Qin Shi Huang's National Road System Time Limit: 2000/1000 M ...

  6. HDU 4081—— Qin Shi Huang's National Road System——————【次小生成树、prim】

    Qin Shi Huang's National Road System Time Limit: 2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32768/3 ...

  7. hdu 4081 Qin Shi Huang's National Road System 树的基本性质 or 次小生成树思想 难度:1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of ancient China(476 BC to 221 BC), there were seven kingdoms in Ch ...

  8. HDU - 4081 Qin Shi Huang's National Road System 【次小生成树】

    题目链接 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4081 题意 给出n个城市的坐标 以及 每个城市里面有多少人 秦始皇想造路 让每个城市都连通 (直接或者 ...

  9. hdu 4081 Qin Shi Huang's National Road System(次小生成树prim)

    题目链接: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4081 题意:有n个城市,秦始皇要修用n-1条路把它们连起来,要求从任一点出发,都可以到达其它的任意点. ...

  10. HDU 4081 Qin Shi Huang's National Road System [次小生成树]

    题意: 秦始皇要建路,一共有n个城市,建n-1条路连接. 给了n个城市的坐标和每个城市的人数. 然后建n-2条正常路和n-1条魔法路,最后求A/B的最大值. A代表所建的魔法路的连接的城市的市民的人数 ...

随机推荐

  1. Apache Ignite——新一代数据库缓存系统

    [编者按]飞速增长的数据需要大量存储,对这些数据的管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相比于存储和管理,如何处理数据才是开发人员真正的挑战.对于TB级别数据的存储和处理通常会让开发人员陷入速度.可扩展性和开销的 ...

  2. POJ2104 K-th number 函数式线段树

    很久没打代码了,不知道为什么,昨天考岭南文化之前突然开始思考起这个问题来,这个问题据说有很多种方法,划分树什么的,不过对于我现在这种水平还是用熟悉的线段树做比较好.这到题今年8月份的时候曾经做过,那个 ...

  3. Android中自定义Checkbox

    custom_checkbox.xml文件: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elector ...

  4. python 时间处理(time和datetime介绍)

    python的有关时间的有哪几种呢?今天我们介绍两个:time和datetime time模块提供各种操作时间的函数 datetime模块定义了下面这几个类: datetime.date:表示日期的类 ...

  5. mapgis处理编辑属性结构时 死机问题

    上午用的好好的mapgis6.7,下午就出错了,一编辑属性结构就出错,到网上查到了解决方法,和大家共享一下. 转自:http://bbs.3s001.com/forum.php?mod=viewthr ...

  6. 3、REST风格的URL

    1.概述 HTTP协议里面,四个表示操作方式的动词:GET.POST.PUT.DELETE,它们分别对应四种基本的操作,GET用来获取资源,POST用来新建资源,PUT用来更新资源,DELETE用来删 ...

  7. Android WIFI 操作

    代码 package com.wifitest;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android.content.Context; import android.net.w ...

  8. 删除单链表的倒数第k个结点

    策略 直接遍历总数为len,再次遍历第len-k+1个就是答案,但是这样遍历了O(N+k)个,可以在O在更短的时间内找到 图示 参考代码 #include <iostream> using ...

  9. 用matlab训练数字分类的深度神经网络Training a Deep Neural Network for Digit Classification

    This example shows how to use Neural Network Toolbox™ to train a deep neural network to classify ima ...

  10. javascript算法汇总(持续更新中)

    1. 线性查找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