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PriorityQueue通过二叉小顶堆实现,可以用一棵完全二叉树表示。本文从Queue接口函数出发,结合生动的图解,深入浅出地分析PriorityQueue每个操作的具体过程和时间复杂度,将让读者建立对PriorityQueue建立清晰而深入的认识。

总体介绍

前面以Java ArrayDeque为例讲解了StackQueue,其实还有一种特殊的队列叫做PriorityQueue,即优先队列。优先队列的作用是能保证每次取出的元素都是队列中权值最小的(Java的优先队列每次取最小元素,C++的优先队列每次取最大元素)。这里牵涉到了大小关系,元素大小的评判可以通过元素本身的自然顺序(natural ordering),也可以通过构造时传入的比较器Comparator,类似于C++的仿函数)。

Java中PriorityQueue实现了Queue接口,不允许放入null元素;其通过堆实现,具体说是通过完全二叉树(complete binary tree)实现的小顶堆(任意一个非叶子节点的权值,都不大于其左右子节点的权值),也就意味着可以通过数组来作为PriorityQueue的底层实现。

上图中我们给每个元素按照层序遍历的方式进行了编号,如果你足够细心,会发现父节点和子节点的编号是有联系的,更确切的说父子节点的编号之间有如下关系:

leftNo = parentNo*2+1

rightNo = parentNo*2+2

parentNo = (nodeNo-1)/2

通过上述三个公式,可以轻易计算出某个节点的父节点以及子节点的下标。这也就是为什么可以直接用数组来存储堆的原因。

PriorityQueuepeek()element操作是常数时间,add()offer(), 无参数的remove()以及poll()方法的时间复杂度都是log(N)

方法剖析

add()和offer()

add(E e)offer(E e)的语义相同,都是向优先队列中插入元素,只是Queue接口规定二者对插入失败时的处理不同,前者在插入失败时抛出异常,后则则会返回false。对于PriorityQueue这两个方法其实没什么差别。

新加入的元素可能会破坏小顶堆的性质,因此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offer(E e)
public boolean offer(E e) {
if (e == null)//不允许放入null元素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modCount++;
int i = size;
if (i >= queue.length)
grow(i + 1);//自动扩容
size = i + 1;
if (i == 0)//队列原来为空,这是插入的第一个元素
queue[0] = e;
else
siftUp(i, e);//调整
return true;
}

上述代码中,扩容函数grow()类似于ArrayList里的grow()函数,就是再申请一个更大的数组,并将原数组的元素复制过去,这里不再赘述。需要注意的是siftUp(int k, E x)方法,该方法用于插入元素x并维持堆的特性。

//siftUp()
private void siftUp(int k, E x) {
while (k > 0) {
int parent = (k - 1) >>> 1;//parentNo = (nodeNo-1)/2
Object e = queue[parent];
if (comparator.compare(x, (E) e) >= 0)//调用比较器的比较方法
break;
queue[k] = e;
k = parent;
}
queue[k] = x;
}

新加入的元素x可能会破坏小顶堆的性质,因此需要进行调整。调整的过程为:k指定的位置开始,将x逐层与当前点的parent进行比较并交换,直到满足x >= queue[parent]为止。注意这里的比较可以是元素的自然顺序,也可以是依靠比较器的顺序。

element()和peek()

element()peek()的语义完全相同,都是获取但不删除队首元素,也就是队列中权值最小的那个元素,二者唯一的区别是当方法失败时前者抛出异常,后者返回null。根据小顶堆的性质,堆顶那个元素就是全局最小的那个;由于堆用数组表示,根据下标关系,0下标处的那个元素既是堆顶元素。所以直接返回数组0下标处的那个元素即可

代码也就非常简洁:

//peek()
public E peek() {
if (size == 0)
return null;
return (E) queue[0];//0下标处的那个元素就是最小的那个
}

remove()和poll()

remove()poll()方法的语义也完全相同,都是获取并删除队首元素,区别是当方法失败时前者抛出异常,后者返回null。由于删除操作会改变队列的结构,为维护小顶堆的性质,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代码如下:

public E poll() {
if (size == 0)
return null;
int s = --size;
modCount++;
E result = (E) queue[0];//0下标处的那个元素就是最小的那个
E x = (E) queue[s];
queue[s] = null;
if (s != 0)
siftDown(0, x);//调整
return result;
}

上述代码首先记录0下标处的元素,并用最后一个元素替换0下标位置的元素,之后调用siftDown()方法对堆进行调整,最后返回原来0下标处的那个元素(也就是最小的那个元素)。重点是siftDown(int k, E x)方法,该方法的作用是k指定的位置开始,将x逐层向下与当前点的左右孩子中较小的那个交换,直到x小于或等于左右孩子中的任何一个为止

//siftDown()
private void siftDown(int k, E x) {
int half = size >>> 1;
while (k < half) {
//首先找到左右孩子中较小的那个,记录到c里,并用child记录其下标
int child = (k << 1) + 1;//leftNo = parentNo*2+1
Object c = queue[child];
int right = child + 1;
if (right < size &&
comparator.compare((E) c, (E) queue[right]) > 0)
c = queue[child = right];
if (comparator.compare(x, (E) c) <= 0)
break;
queue[k] = c;//然后用c取代原来的值
k = child;
}
queue[k] = x;
}

remove(Object o)

remove(Object o)方法用于删除队列中跟o相等的某一个元素(如果有多个相等,只删除一个),该方法不是Queue接口内的方法,而是Collection接口的方法。由于删除操作会改变队列结构,所以要进行调整;又由于删除元素的位置可能是任意的,所以调整过程比其它函数稍加繁琐。具体来说,remove(Object o)可以分为2种情况:1. 删除的是最后一个元素。直接删除即可,不需要调整。2. 删除的不是最后一个元素,从删除点开始以最后一个元素为参照调用一次siftDown()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代码如下:

//remove(Object o)
public boolean remove(Object o) {
//通过遍历数组的方式找到第一个满足o.equals(queue[i])元素的下标
int i = indexOf(o);
if (i == -1)
return false;
int s = --size;
if (s == i) //情况1
queue[i] = null;
else {
E moved = (E) queue[s];
queue[s] = null;
siftDown(i, moved);//情况2
......
}
return true;
}

Java中PriorityQueue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转】 java中HashMap详解

    原文网址:http://blog.csdn.net/caihaijiang/article/details/6280251 java中HashMap详解 HashMap 和 HashSet 是 Jav ...

  2. java中HashMap详解(转)

    java中HashMap详解 博客分类: JavaSE Java算法JDK编程生活       HashMap 和 HashSet 是 Java Collection Framework 的两个重要成 ...

  3. java集合(2)- java中HashMap详解

    java中HashMap详解 基于哈希表的 Map 接口的实现.此实现提供所有可选的映射操作,并允许使用 null 值和 null 键.(除了非同步和允许使用 null 之外,HashMap 类与 H ...

  4. 【Java基础】JAVA中优先队列详解

    总体介绍 优先队列的作用是能保证每次取出的元素都是队列中权值最小的(Java的优先队列每次取最小元素,C++的优先队列每次取最大元素).这里牵涉到了大小关系,元素大小的评判可以通过元素本身的自然顺序( ...

  5. java中多线程详解-synchronized

    一.介绍 当多个线程涉及到共享数据的时候,就会设计到线程安全的问题.非线程安全其实会在多个线程对同一个对象中的实例变量进行并发访问时发生,产生的后果就是“脏读”.发生脏读,就是取到的数据已经被其他的线 ...

  6. JAVA 中 synchronized 详解

    看到一篇关于JAVA中synchronized的用法的详解,觉得不错遂转载之..... 原文地址: http://www.cnblogs.com/GnagWang/archive/2011/02/27 ...

  7. Java 中HashMap 详解

    本篇重点: 1.HashMap的存储结构 2.HashMap的put和get操作过程 3.HashMap的扩容 4.关于transient关键字 HashMap的存储结构 1. HashMap 总体是 ...

  8. Java中List详解

    List是Java中比较常用的集合类,关于List接口有很多实现类,本文就来简单介绍下其中几个重点的实现ArrayList.LinkedList和Vector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List List 是 ...

  9. Java中MVC详解以及优缺点总结

     概念:  MVC全名是Model View Controller,是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的缩写,一种软件设计典范,用一种业务数据.逻辑.界面显示分离的 ...

随机推荐

  1. 前端读者 | 前端面试基础手册(HTML+CSS)

    本文来自@羯瑞:希望前端面试基础手册能帮助要找工作的前端小伙伴~~ HTML 前端需要注意哪些SEO? 合理的title.description.keywords:搜索对着三项的权重逐个减小,titl ...

  2. 一个通用的php正则表达式匹配或检测或提取特定字符类

      在php开发时,日常不可或缺地会用到正则表达式,可每次都要重新写,有时忘记了某一函数还要翻查手册,所以,抽空写了一个关于日常所用到的正则表达式区配类,便于随便移置调用.(^_^有点偷懒). /*/ ...

  3. Codeforces 1082 D. Maximum Diameter Graph-树的直径-最长链-构造题 (Educational Codeforces Round 55 (Rated for Div. 2))

    D. Maximum Diameter Graph time limit per test 2 seconds memory limit per test 256 megabytes input st ...

  4. 洛谷P1196 [NOI2002] 银河英雄传说

    #include<cstdio> #include<cstring> #include<cstdlib> #include<cmath> #includ ...

  5. Web框架以及两种模式MVC,MTV

    一.Web框架的本质 众所周知,对于所有的Web应用,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socket服务端,用户的浏览器其实就是一个socket客户端. import socket def handle_reques ...

  6. 一个菜鸟正在用SSH写一个论坛(2)

    额 一不小心又一个多月没有写过随笔了. 这次是在某次启动服务器的时候报错了: 严重: Exception starting filter struts2 Unable to load configur ...

  7. 网络编程之tcp五层模型

    网络编程 1.客户端与服务端架构:C/S   B/S  架构 client <-------基于网络通信-------->server brower<-------基于网络通信--- ...

  8. cookie实现记住密码功能

    之前在一次面试过程中,被问到前后端如何实现记住密码功能,所以自己也试着做,这是纯js做的. 一.实现思路 1.前端页面,自己简单写了一个页面,如下图,不喜勿喷 2.主要有三个函数 setCookie( ...

  9. VHD命令

    一.命令解说1.diskpart作用:运行分区管理2.Create vdisk file=D:\dpx\win7.Vhd type=fixed maximum=15000作用:在D盘的dpx文件夹里创 ...

  10. 【mybatis】分别按照 天 月 年 统计查询

    页面统计想通过 天 月 年 分别来展示统计效果, 那么查询SQL拼接如下: select *, <if test="groupType == 1"> DATE_FO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