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讲述怎么实现动态加载组件,并借此阐述适配器模式。

一、普通路由例子

import Center from 'page/center';
import Data from 'page/data'; function App(){
return (
<Router>
<Switch>
<Route exact path="/" render={() => (<Redirect to="/center" />)} />
<Route path="/data" component={Data} />
<Route path="/center" component={Center} />
<Route render={() => <h1 style={{ textAlign: 'center', marginTop: '160px', color:'rgba(255, 255, 255, 0.7)' }}>页面不见了</h1>} />
</Switch>
</Router>
);
}

以上是最常见的React router。在简单的单页应用中,这样写是ok的。因为打包后的单一js文件bundle.js也不过200k左右,gzip之后,对加载性能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当产品经历多次迭代后,追加的页面导致bundle.js的体积不断变大。这时候,优化就变得很有必要。

二、如何优化

优化使用到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按需加载

可以结合例子进行理解为:只加载当前页面需要用到的组件。

比如当前访问的是/center页,那么只需要加载Center组件即可。不需要加载Data组件。

业界目前实现的方案有以下几种:

  • react-router的动态路由getComponent方法(router4已不支持)
  • 使用react-loadable小工具库
  • 自定义高阶组件进行按需加载

而这些方案共通的点,就是利用webpack的code splitting功能(webpack1使用require.ensure,webpack2/webpack3使用import),将代码进行分割。

接下来,将介绍如何用自定义高阶组件实现按需加载。

三、自定义高阶组件

3.1 webpack的import方法

webpack将import()看做一个分割点并将其请求的module打包为一个独立的chunk。import()以模块名称作为参数名并且返回一个Promise对象

因为import()返回的是Promise对象,所以不能直接给<Router/>使用。

3.2 采用适配器模式封装import()

适配器模式(Adapter):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Adapter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当前场景,需要解决的是,使用import()异步加载组件后,如何将加载的组件交给React进行更新。

方法也很容易,就是利用state。当异步加载好组件后,调用setState方法,就可以通知到。

那么,依照这个思路,新建个高阶组件,运用适配器模式,来对import()进行封装。

3.3 实现异步加载方法asyncComponent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export const asyncComponent = loadComponent => (

    class AsyncComponent extends React.Component {
constructor(...args){
super(...args); this.state = {
Component: null,
}; this.hasLoadedComponent = this.hasLoadedComponent.bind(this);
}
componentWillMount() {
if(this.hasLoadedComponent()){
return;
} loadComponent()
.then(module => module.default ? module.default : module)
.then(Component => {
this.setState({
Component
});
})
.catch(error => {
/*eslint-disable*/
console.error('cannot load Component in <AsyncComponent>');
/*eslint-enable*/
throw error;
})
}
hasLoadedComponent() {
return this.state.Component !== null;
}
render(){
const {
Component
} = this.state; return (Component) ? <Component {...this.props} /> : null;
}
}
);
// 使用方式 

const Center = asyncComponent(()=>import(/* webpackChunkName: 'pageCenter' */'page/center'));

如例子所示,新建一个asyncComponent方法,用于接收import()返回的Promise对象。

componentWillMount时(服务端渲染也有该生命周期方法),执行import(),并将异步加载的组件,setstate,触发组件重新渲染。

3.4 释疑

  • state.Component初始化
this.state = {
Component: null,
};

这里的null,主要用于判断异步组件是否已经加载。

  • module.default ? module.default : module

这里是为了兼容具名default两种export写法。

  • return (Component) ? <Component {...this.props} /> : null;

这里的null,其实可以用<LoadingComponent />代替。作用是:当异步组件还没加载好时,起到占位的作用。

this.props是通过AsyncComponent组件透传给异步组件的。

3.5 修改webpack构建

output: {
path: config.build.assetsRoot,
filename: utils.assetsPath('js/[name].[chunkhash].js'),
chunkFilename: utils.assetsPath('js/[id].[chunkhash].js')
}

在输出项中,增加chunkFilename即可。

四、小结

自定义高阶组件的好处,是可以按最少的改动,来优化已有的旧项目。

像上面的例子,只需要改变import组件的方式即可。花最少的代价,就可以得到页面性能的提升。

其实,react-loadable也是按这种思路去实现的,只不过增加了很多附属的功能点而已。

参考

  1. 基于webpack Code Splitting实现react组件的按需加载
  2. react中使用webpack2的import()异步加载组件的实现

React router动态加载组件-适配器模式的应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vue中动态加载组件+开发者模式+JS参数值传递和引用传递

    今天写vue里面通过接口反参动态加载组件时候 跟着同学...学习到了 一.先说说vue 内置组件 component 的用法 component组件可以来专门用来进行组件的切换,使用is来绑定你的组件 ...

  2. Vue 动态加载组件

    为什么要动态加载呢?而不是一次性加载呢? 一次性?你能保证你拿的内容不多,那从性能方面说还是OK的.否则,就该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取. 得出这想法,源于前几天上班赶产品的故事: A组件是父亲,B组件 ...

  3. Vue加载组件、动态加载组件的几种方式

    https://cn.vuejs.org/v2/guide/components.html https://cn.vuejs.org/v2/guide/components-dynamic-async ...

  4. C# 动态加载组件后怎么在开发环境中调试

    动态加载组件 那就是简单的Assembly.Load动态加载dll而以.这网上资料也有不少.基本的思路基本上就是在本地上一个指定目录如[plugs]存在着一堆dll文件.主程序在初始运行时一般会把指定 ...

  5. vue动态加载组件

    vue动态加载组件,可以使用以下方式 <component :is="propertyname" v-for="tab in tabs"></ ...

  6. VUE 动态加载组件的四种方式

    动态加载组件的四种方式: 1.使用import导入组件,可以获取到组件 var name = 'system'; var myComponent =() => import('../compon ...

  7. vue实践---vue动态加载组件

    开发中遇到要加载10个或者更多的,类型相同的组件时,如果用普通的 import 引入组件,components注册组件,代码显得太啰嗦了,这时候就需要用到 require.context 动态加载这些 ...

  8. React.lazy和React.Suspense异步加载组件

    在React16.6中引入了React.lazy和React.Suspense,这两个组件,可以用来实现异步加载组件. 例如: const johanComponent = React.lazy(() ...

  9. 实现react路由动态加载的组件

    import React, { Component } from 'react'; import Loading from '../../base/nc_Loading'; /* * date: 20 ...

随机推荐

  1. parseInt和map方法使用案例分析

    ["1","2","3"].map(parseInt) //[1,NaN,NaN] 先看map()方法 定义和用法 map() 方法返回一个 ...

  2. Ocelot简易教程(一)之Ocelot是什么

    作者:依乐祝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yilezhu/p/9557375.html Ocelot简易教程目录 Ocelot简易教程(一)之Ocelot是什么 Ocel ...

  3. Jenkins系列之六——拉取指定branch或tag

    一.安装插件 Build With Parameters Git Paramet 系统管理——>管理插件——>可选插件——>右上角过滤框中输入上面两个插件的名字——>直接安装 ...

  4. Lua IUP 环境搭建

    1.从sourceforge.net下载Luabinaries.IUP.CD.IM.LuaGL的源码 2.编译CD 2.1.用cd\mak.vc12中的lua_version53.props替换lua ...

  5. arcgis 加载png图片实现图片跟随地图缩放 和图片的动态播放

    效果图: 主要原理: png加载到地图上是不可能的, 图像本身是没有地理信息的. 这里采用一种办法, 在地图上创建一个图形图层, 图形图层放一个矩形,给这个矩形用一个图片填充符号填充. 关键技术点: ...

  6. [机器学习]集成学习--bagging、boosting、stacking

    集成学习简介 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通过构建并结合多个学习器来完成学习任务. 如何产生"好而不同"的个体学习器,是集成学习研究的核心. 集成学习的思路是通过 ...

  7. Java——String对象

    前言 实际上任何语言都没有提供字符串这个概念,而是使用字符数组来描述字符串.Java里面严格来说也是没有字符串的,在所有的开发里面字符串的应用有很多,于是Java为了应对便创建了String类这个字符 ...

  8. #2 Python面向对象(一)

    前言 对于萌新来说,面向对象,这是一个很陌生的词语.如果你接触过Linux,你一定知道“一切皆文件”,也就是说,在Linux中所有都是文件,鼠标是文件.键盘是文件.目录是文件等等一切都是文件:Pyth ...

  9. 第12章 Linux配置定时任务详解

    12.1 配置定时任务 首先需弄清的概念: (1).crond是一个daemon类程序,路径为/usr/sbin/crond.默认会以后台方式启动,service或systemd方式启动crond默认 ...

  10. 为Linux配置常用源:epel和IUS

    CentOS上,除了os类的yum源,还需要配置几个常用的源:epel.ius. 有很多国内很多镜像站点都提供了各类仓库的镜像站点,个人感觉比较全的是阿里云http://mirrors.aliy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