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有三个属性和模板有关,官网上是这样解释的:

el     ;提供一个在页面上已存在的 DOM 元素作为 Vue 实例的挂载目标

template  ;一个字符串模板作为 Vue 实例的标识使用。模板将会 替换 挂载的元素。挂载元素的内容都将被忽略,除非模板的内容有分发插槽。

render    ;字符串模板的代替方案,允许你发挥 JavaScript 最大的编程能力。该渲染函数接收一个 createElement 方法作为第一个参数用来创建 VNode

简单说一下,就是:

  Vue内部会判断如果没有render属性则把template属性的值作为模板,如果template不存在则把el对应的DOM节点的outerHTML属性作为模板,经过一系列正则解析和流程生成一个render函数,最后通过with(this){}来执行。

  也就是说template的优先级大于el。

  render的参数是Vue内部的$createElement函数(位于4486行),它的可扩展性更强一些,在一些项目的需求中,可以用很简单的代码得到一个模板。例如Vue实战9.3里介绍的例子,有兴趣可以看看

render可以带3个参数,分别如下:

tag          ;元素的标签名,也可以是组件名
    data        ;该VNode的属性,是个对象
    children        ;子节点,是个数组
其中参数2可以省略的,在4335行做了修正,最后执行_createElement()函数,如下:

function createElement (  //第4335行
context,
tag,
data,
children,
normalizationType,
alwaysNormalize
) {
if (Array.isArray(data) || isPrimitive(data)) { //如果data是个数组或者是基本类型
normalizationType = children;
children = data; //修正data为children
data = undefined; //修正data为undefined
}
if (isTrue(alwaysNormalize)) {
normalizationType = ALWAYS_NORMALIZE;
}
return _createElement(context, tag, data, children, normalizationType)     //最后执行_createElement创建一个虚拟VNode
}

例如下面三个Vue实例,分别用el、template和rentder指定模板,它们的输出是一样的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script src="https://cdn.bootcss.com/vue/2.5.16/vue.js"></script>
<title>Document</title>
</head>
<body>
<div id="app1">{{message}}</div>
<div id="app2"></div>
<div id="app3"></div>
<script>
var data={message:'you are so annoying'}
new Vue({el:'#app1',data}) //用el做模板
new Vue({el:'#app2',data,template:"<div>{{message}}</div>"}) //用template做模板
new Vue({el:'#app3',data,render:function(h){return h('div',this.message)}}) //直接用render函数指定模板
</script>
</body>
</html>

、浏览器显示结果:

可以看到输出是一摸一样的

 源码分析

Vue实例后会先执行_init()进行初始化,快结束时会判断是否有el属性,如果存在则调用$mount进行挂载,$mount函数如下:

writer by:大沙漠 QQ:22969969

Vue.prototype.$mount = function (    //定义在10861行
el,
hydrating
) {
el = el && query(el); /* istanbul ignore if */
if (el === document.body || el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 {
"development" !== 'production' && warn(
"Do not mount Vue to <html> or <body> - mount to normal elements instead."
);
return this
} var options = this.$options;
// resolve template/el and convert to render function
if (!options.render) { //如果render属性不存在
var template = options.template; //则尝试获取template属性并将其编译成render
if (template) {
if (typeof template === 'string') {
if (template.charAt(0) === '#') {
template = idToTemplate(template);
/* istanbul ignore if */
if ("development" !== 'production' && !template) {
warn(
("Template element not found or is empty: " + (options.template)),
this
);
}
}
} else if (template.nodeType) {
template = template.innerHTML;
} else {
{
warn('invalid template option:' + template, this);
}
return this
}
} else if (el) { //如果templtate不存在但是el存在,则获取调用getOuterHTML()函数获取el的outerHTML属性,getOuterHTML()定义在10933行,也就是末尾,用户获取DOM的outerHTML
template = getOuterHTML(el);
}
if (template) {
/* istanbul ignore if */
if ("development" !== 'production' && config.performance && mark) {
mark('compile');
} var ref = compileToFunctions(template, {
shouldDecodeNewlines: shouldDecodeNewlines,
shouldDecodeNewlinesForHref: shouldDecodeNewlinesForHref,
delimiters: options.delimiters,
comments: options.comments
}, this); //这里调用compileToFunctions()将template解析成一个render函数,并返回
var render = ref.render;
var staticRenderFns = ref.staticRenderFns;
options.render = render;
options.staticRenderFns = staticRenderFns; /* istanbul ignore if */
if ("development" !== 'production' && config.performance && mark) {
mark('compile end');
measure(("vue " + (this._name) + " compile"), 'compile', 'compile end');
}
}
}
return mount.call(this, el, hydrating)
};
compileToFunctions函数是由createCompiler()返回的(这里有点绕,研究代码的时候在里面绕了好几天),我把大致主体贴出来,如下:
var baseOptions ={}                                                     //编译的配置项 第9802行
function createCompileToFunctionFn(compile){
var cache = Object.create(null);
return return function compileToFunctions(template, options, vm) { //编译时先执行这里
/**/
compile(template,options)
/**/
}
}
function createCompilerCreator(baseCompile){
return function(baseOptions){
function compile(template, options) {/**/}
return {
compile: compile,
compileToFunctions: createCompileToFunctionFn(compile) //难点:匿名函数返回的值中又调用了createCompileToFunctionFn函数
}
}
}
var createCompiler = createCompilerCreator(function(){ //传入一个匿名函数
var ast = parse(template.trim(), options); //编译时,第二步:再执行这里
if (options.optimize !== false) {
optimize(ast, options);
}
var code = generate(ast, options);
return {ast: ast,render: code.render,staticRenderFns: code.staticRenderFns} //最后返回一个对象
})
var ref$1 = createCompiler(baseOptions);
var compileToFunctions = ref$1.compileToFunctions; //编译的入口文件

是不是有点晕呢,我举一个例子就能看明白了,如下:

    function show(show){      //shou函数也直接返回一个匿名函数,带一个参数
return function(info){
show(info) //show通过作用域链就可以访问到参数的show函数了
}
} var info=show(function(info){
console.log(info)
})     //这里执行show函数,传入一个匿名函数
info({name:'gsz'})     //控制台输出:{name: "gsz"}

Vue内部看得晦涩是因为传参的时候都注明了一个函数名,其实这个函数名是可以忽略的,这样看起来会更清晰一点    注:这样设计是为了跨平台一些代码的复用和存放吧,代码结构在node下更好理解一点

compileToFunctions函数内部会调用parse()将模板经过一系列的正则解析,用一个AST对象保存,然后调用generate()做静态节点标记,最后调用generate生成一个render函数

以上面的第一个Vue实例来说,parse()解析后的AST对象如下:

、再通过generate()后生成如下一个对象,其中render就是最终要执行的render函数了

compileToFunctions函数返回值是一个对象,以上面的第一个vue实例为例,返回后的信息如下:
{
render:"(function anonymous() {with(this){return _c('div',{attrs:{"id":"app1"}},[_v(_s(message))])}})",     //最终渲染出来的render函数
staticRenderFns:Function[]                                                 //如果是静态节点,则保存到这里
}
以后分析到每个API时这里会单独分析的
最后在mountcomponent()函数内会以当前Vue实例为上下文,执行该render函数(在2739行),此时就会完成渲染watch的收集,并生成虚拟VNode,最后调用_update()方法生成真实DOM节点。

Vue.js 源码分析(三) 基础篇 模板渲染 el、emplate、render属性详解的更多相关文章

  1. Vue.js 源码分析(十七) 指令篇 v-if、v-else-if和v-else 指令详解

    v-if 指令用于条件性地渲染一块内容.这块内容只会在指令的表达式返回true值的时候被渲染. v-else-if,顾名思义,充当 v-if 的“else-if 块”,可以连续使用: 也可以使用 v- ...

  2. Vue.js 源码分析(八) 基础篇 依赖注入 provide/inject组合详解

    先来看看官网的介绍: 简单的说,当组件的引入层次过多,我们的子孙组件想要获取祖先组件的资源,那么怎么办呢,总不能一直取父级往上吧,而且这样代码结构容易混乱.这个就是这对选项要干的事情 provide和 ...

  3. Vue.js 源码分析(十三) 基础篇 组件 props属性详解

    父组件通过props属性向子组件传递数据,定义组件的时候可以定义一个props属性,值可以是一个字符串数组或一个对象. 例如: <!DOCTYPE html> <html lang= ...

  4. Vue.js 源码分析(四) 基础篇 响应式原理 data属性

    官网对data属性的介绍如下: 意思就是:data保存着Vue实例里用到的数据,Vue会修改data里的每个属性的访问控制器属性,当访问每个属性时会访问对应的get方法,修改属性时会执行对应的set方 ...

  5. Vue.js 源码分析(二) 基础篇 全局配置

    Vue.config是一个对象,包含Vue的全局配置,可以在启动应用之前修改下列属性,如下: ptionMergeStrategies        ;自定义合并策略的选项silent         ...

  6. Vue.js 源码分析(九) 基础篇 生命周期详解

    先来看看官网的介绍: 主要有八个生命周期,分别是: beforeCreate.created.beforeMount.mounted.beforeupdate.updated   .beforeDes ...

  7. Vue.js 源码分析(七) 基础篇 侦听器 watch属性详解

    先来看看官网的介绍: 官网介绍的很好理解了,也就是监听一个数据的变化,当该数据变化时执行我们的watch方法,watch选项是一个对象,键为需要观察的数据名,值为一个表达式(函数),还可以是一个对象, ...

  8. Vue.js 源码分析(十一) 基础篇 过滤器 filters属性详解

    Vue.js 允许你自定义过滤器,可被用于一些常见的文本格式化.过滤器可以用在两个地方:双花括号插值和 v-bind 表达式 (后者从 2.1.0+ 开始支持).过滤器应该被添加在 JavaScrip ...

  9. Vue.js 源码分析(十) 基础篇 ref属性详解

    ref 被用来给元素或子组件注册引用信息.引用信息将会注册在父组件的 $refs 对象上.如果在普通的 DOM 元素上使用,引用指向的就是 DOM 元素:如果用在子组件上,引用就指向组件实例,例如: ...

随机推荐

  1. Alpine Linux 安装 lxml Pillow 失败

    lixm 需要编译安装,因此需要先安装gcc g++ RUN apk add --update --no-cache g++ gcc libxslt-dev python3-dev openssl-d ...

  2. mysql压缩备份导入导出

    mysqldump工具自带选项没有对导出备份文件压缩功能,可结合gzip只使用一条命令压缩导出文件,方法如下: mysqldump压缩导出:# mysqldump -h192.168.0.3 -P33 ...

  3. Java泛型类型擦除与运行时类型获取

    Java的泛型大家都知道是类型擦除的方式实现的,“编译器会进行泛型擦除”是一个常识了(实际擦除的是参数和自变量的类型).“类型擦除” 并非像许多开发者认为的那样,在 <..> 符号内的东西 ...

  4. netty ByteBuf与String相互转换

    String转为ByteBuf 1)使用String.getBytes(Charset),将String转为byte[]类型 2)使用Unpooled.wrappedBuffer(byte[]),将b ...

  5. java中的常用类(二)

    java中的常用类(二) Math类 Math类的声明:public final class Math extends Object Math类是与数学计算有关的类,里面的方法都是静态方法,直接使用类 ...

  6. 压缩json的一些方式

    有时候系统之间的交互需要传递报文,但是报文的量有时候是巨大的,会占用很大的贷款, 或者有时候是通过加密进行传递比如:RSA非对称加密,如果这样的话,解密方就会花费很多的时间进行解密.因为RSA加密安全 ...

  7. winform批量更新数据_长时间的执行会导致界面卡死

    前言:使用winform触发一个事件后执行的代码,如果耗时非常长,则会导致窗口界面假死!  本人最近通过winform窗体执行一项:需要批量更新一批数据库的数据的操作的任务时,由于数据量达到百万级别, ...

  8. 用 Python 监控知乎和微博的热门话题

    前言 文的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 作者: TED Crossin的编程教室 PS:如有需要Python学习资料 ...

  9. JavaWeb之Cookie&Session

    Cookie 直译是:小饼干.实际上,Cookie就是由服务器给客户端,并且存储在客户端上的一份小数据 应用场景 自动登录,查看浏览记录,购物车 Cookie存在的意义 HTTP请求是无状态的,客户端 ...

  10. MySQL Linux环境的安装配置

    在Kali中已经内置了MySQL(镜像可以从mysql.com/downloads/ 下载安装) 奇怪的是博主我的kali内置的是mariaDB数据库,所以我也懒得弄MySQL了!直接mariaDB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