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附上官网说明 
[http://scikit-learn.org/stable/modules/generated/sklearn.cluster.KMeans.html#examples-using-sklearn-cluster-kmeans]

再附上一篇翻译文档 
http://blog.csdn.net/xiaoyi_zhang/article/details/52269242

再给一个百度上找的例子(侵权删):

# -*- coding: utf-8 -*-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from sklearn.externals import joblib
import numpy final = open('c:/test/final.dat' , 'r') data = [line.strip().split('\t') for line in final]
feature = [[float(x) for x in row[3:]] for row in data] #调用kmeans类
clf = KMeans(n_clusters=9)
s = clf.fit(feature)
print s #9个中心
print clf.cluster_centers_ #每个样本所属的簇
print clf.labels_ #用来评估簇的个数是否合适,距离越小说明簇分的越好,选取临界点的簇个数
print clf.inertia_ #进行预测
print clf.predict(feature) #保存模型
joblib.dump(clf , 'c:/km.pkl') #载入保存的模型
clf = joblib.load('c:/km.pkl') '''
#用来评估簇的个数是否合适,距离越小说明簇分的越好,选取临界点的簇个数
for i in range(5,30,1):
clf = KMeans(n_clusters=i)
s = clf.fit(feature)
print i , clf.inertia_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初学者讲解如下: 
参考http://www.cnblogs.com/meelo/p/4272677.html 
sklearn对于所有的机器学习算法有一个一致的接口,一般需要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学习: 
1、初始化分类器,根据不同的算法,需要给出不同的参数,一般所有的参数都有一个默认值。 
 
(1)对于K均值聚类,我们需要给定类别的个数n_cluster,默认值为8; 
(2)max_iter为迭代的次数,这里设置最大迭代次数为300; 
(3)n_init设为10意味着进行10次随机初始化,选择效果最好的一种来作为模型; 
(4) init=’k-means++’ 会由程序自动寻找合适的n_clusters; 
(5)tol:float形,默认值= 1e-4,与inertia结合来确定收敛条件; 
(6)n_jobs:指定计算所用的进程数; 
(7)verbose 参数设定打印求解过程的程度,值越大,细节打印越多; 
(8)copy_x:布尔型,默认值=True。当我们precomputing distances时,将数据中心化会得到更准确的结果。如果把此参数值设为True,则原始数据不会被改变。如果是False,则会直接在原始数据 
上做修改并在函数返回值时将其还原。但是在计算过程中由于有对数据均值的加减运算,所以数据返回后,原始数据和计算前可能会有细小差别。 
属性: 
 
(1)cluster_centers_:向量,[n_clusters, n_features] 
Coordinates of cluster centers (每个簇中心的坐标??); 
(2)Labels_:每个点的分类; 
(3)inertia_:float,每个点到其簇的质心的距离之和。 
比如我的某次代码得到结果: 
 
2、对于非监督机器学习,输入的数据是样本的特征,clf.fit(X)就可以把数据输入到分类器里。 
3、用分类器对未知数据进行分类,需要使用的是分类器的predict方法。

使用sklearn进行K_Means聚类算法的更多相关文章

  1. Python实现 K_Means聚类算法

    使用 Python实现 K_Means聚类算法: 问题定义 聚类问题是数据挖掘的基本问题,它的本质是将n个数据对象划分为 k个聚类,以便使得所获得的聚类满足以下条件: 同一聚类中的数据对象相似度较高 ...

  2. python机器学习(1:K_means聚类算法)

    一.算法介绍 K-means算法是最简单的也是最著名的划分聚类算法,由于简洁和效率使得他成为所有聚类算法中最广泛使用的.算法的目的是使各个样本与所在均值的误差平方和达到最小(这也是评价K-means算 ...

  3. python聚类算法解决方案(rest接口/mpp数据库/json数据/下载图片及数据)

    1. 场景描述 一直做java,因项目原因,需要封装一些经典的算法到平台上去,就一边学习python,一边网上寻找经典算法代码,今天介绍下经典的K-means聚类算法,算法原理就不介绍了,只从代码层面 ...

  4. 机器学习:Python实现聚类算法(一)之AP算法

    1.算法简介 AP(Affinity Propagation)通常被翻译为近邻传播算法或者亲和力传播算法,是在2007年的Science杂志上提出的一种新的聚类算法.AP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全部数据点都 ...

  5. Python实现聚类算法AP

    1.算法简介 AP(Affinity Propagation)通常被翻译为近邻传播算法或者亲和力传播算法,是在2007年的Science杂志上提出的一种新的聚类算法.AP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全部数据点都 ...

  6. 机器学习:Python实现聚类算法(二)之AP算法

    1.算法简介 AP(Affinity Propagation)通常被翻译为近邻传播算法或者亲和力传播算法,是在2007年的Science杂志上提出的一种新的聚类算法.AP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全部数据点都 ...

  7. 机器学习Sklearn系列:(五)聚类算法

    K-means 原理 首先随机选择k个初始点作为质心 1. 对每一个样本点,计算得到距离其最近的质心,将其类别标记为该质心对应的类别 2. 使用归类好的样本点,重新计算K个类别的质心 3. 重复上述过 ...

  8. 转载: scikit-learn学习之K-means聚类算法与 Mini Batch K-Means算法

    版权声明:<—— 本文为作者呕心沥血打造,若要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gamer_gyt <—— 目录(?)[+] ================== ...

  9. 机器学习sklearn19.0聚类算法——Kmeans算法

    一.关于聚类及相似度.距离的知识点 二.k-means算法思想与流程 三.sklearn中对于kmeans算法的参数 四.代码示例以及应用的知识点简介 (1)make_blobs:聚类数据生成器 sk ...

随机推荐

  1. linux上部署engineercms、docker和onlyoffice实现文档协作

    等了好久,这次终于下决心在局域网部署了linux系统,并安装docker和load了onlyoffice,利用engineercms进行资料管理和文档协作. 我整理了完整文档,见我的网盘. engin ...

  2. 听说你还不会用Dagger2?Dagger2 For Android最佳实践教程

    前言 Dagger2是现在非常火的一个依赖注入框架,目前由Google维护,在Github上面已经有12K star了.Dagger2的入门门槛其实是比较高的,据了解,目前有很多Android工程师对 ...

  3. 【转】HTTP协议之multipart/form-data请求分析

    原文链接:http://blog.csdn.net/five3/article/details/7181521 首先来了解什么是multipart/form-data请求: 根据http/1.1 rf ...

  4. flask day01

    目标:搭建好一个flask架构,并且可以运行起来,能够访问 ## 一丶配置环境 比较简单,只需要配一个flask pip3 install flask #也可以使用pip install flask ...

  5. Python之逻辑回归

    代码: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ogisticRegress ...

  6. 洗礼灵魂,修炼python(56)--爬虫篇—知识补充—编码之url编码

    其实在最前面的某一篇博文里,是绝对提过编码的,有ASCII,有UTF-8,有GB2312等等,这些我绝对说过的. url编码 首先,Http协议中参数的传输是"key=value" ...

  7. 洗礼灵魂,修炼python(54)--爬虫篇—urllib2模块

    urllib2 1.简介 urllib2模块定义的函数和类用来获取URL(主要是HTTP的),他提供一些复杂的接口用于处理: 基本认证,重定向,Cookies等.urllib2和urllib差不多,不 ...

  8. 基于VMware Workstation在Windows Server 2008 R2上搭建SQL Server 2012高可用性组(AlwaysOn Group)测试环境(二)

    接上篇: 以SERVER02为例,将服务器加入域,并安装故障转移群集:(SERVER02-SERVER-04操作相同)

  9. Centos7系统详细的启动流程

    熟悉系统启动流程对于我们学习Linux系统是非常有帮助的,虽然基础,但能帮助我们更加理解Linux系统的工作机制.以下将以CentOS发行版为例来介绍Linux系统的启动流程,因为在CentOS 5. ...

  10. Axios发送请求时params和data的区别

    在使用axios时,注意到配置选项中包含params和data两者,以为他们是相同的,实则不然. 因为params是添加到url的请求字符串中的,用于get请求. 而data是添加到请求体(bo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