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lock关键字的本质

是调用Monitor.Enter(object obj)并且在finally的时候调用Monitor.Exit(obj)

在obj是不同数据类型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的情况

1.锁定类型 例如lock(typeof(int))  lock(typeof(ClassA))   // CalssA 是一个类的定义

  备注:前者作用范围跨AppDomain 不跨Process, 后者不跨AppDomain(默认设置)

  使用范围:绝不推荐使用

2.锁定字符串 例如lock("abc") 和lock(s)//s是一个字符串的实例变量

  备注:当字符串已经驻留在内存的时候 这个lock是有效的, 如果字符串未驻留在内存那么这个lock就失效了,该lock是跨Appdomain不跨Process

  使用范围: 一般不推荐使用

  以下代码显示了非驻留字符串导致的无法lock的问题,请在实际应用中避免lock(a+b)即使他们的值一样 (vs2008 Debug)

代码

);
Console.WriteLine("Thread1 End Lock");
}
}
}
}

3.所有继承于System.MarshalByRefObject 的对象  ,例如Remoting Service之类的

  备注:锁定的是代理对象,在远端的对象并没有被锁定(byValue 和byRef 两种类型传数据也有影响)

  使用范围:不推荐

4.值类型, 由于众所周知的装箱的问题...实际上锁定根本不生效

  使用范围:不推荐

5. 应用[MethodImpl(MethodImplOptions.Synchronized)]标记的类

  实例方法锁定的是this   lock(this)

  静态方法锁定的是typeof(ClassName)   lock(typeof(ClassName)) //ClassName是你当前的类名

  使用范围:不推荐, 调用静态方法将导致锁定类型, 实例方法之间也相互影响锁定关系

6.lock(this)

  很容易误用,例如在web page上调用 lock(this)....由于asp.net会为每次httpRequest , new一个类的实例...所以lock(this)在这里一点作用都没有

  在其他的情况下:lock(this)锁定了本身,那么但其他外部对象试图使用这个类的时候会有困扰

  如果你的类是public给其他人用的,那么最好不要lock(this)

  请参考以下代码(不推荐使用)

  

代码

);
Console.WriteLine("Thread2 End Lock");
}
});
classA.Test();
Console.ReadLine();
}
}
}

7. lock(null) 必然抛出一个异常

8.推荐使用以下方法lock

  private static object asyncLock=new object();

  lock(asyncLock)

  使用 private object asyncLock=new object(); 也是ok的,但是请注意避免之前提到的WebPage每次new一个类导致lock失效的问题

  影响范围不跨AppDomain

  PS1:关于跨不跨AppDomain的问题,其实用处不大,大部分应用程序都只是创建一个DefaultDomain

  PS2:可以将一些Assembly设置为跨AppDomain的,以减少内存浪费和提高性能, 例如string和一些基本类型都是这样实现的

  PS3:本人水平有限,如果错漏还请大家帮忙...

C# 使用lock关键字lock不同的对象的更多相关文章

  1. C#中Monitor对象与Lock关键字的区别分析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C#中Monitor对象与Lock关键字的区别,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Monitor对象 1.Monitor.Enter(object)方法是获取 锁,Monitor.Exit(ob ...

  2. 转:C#中Monitor对象与Lock关键字的区别分析

    Monitor对象1.Monitor.Enter(object)方法是获取 锁,Monitor.Exit(object)方法是释放锁,这就是Monitor最常用的两个方法,当然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避免获取 ...

  3. lock和Monitor(锁对象)

    Monitor对象 1.Monitor.Enter(object)方法是获取锁,Monitor.Exit(object)方法是释放锁,这就是Monitor最常用的两个方法,当然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避免获取 ...

  4. C#的lock关键字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Threading; namespace Test { class Program { //一.Lock定义 //lock 关键字可以用来确保代码 ...

  5. C#中Monitor类、Lock关键字和Mutex类

    线程:线程是进程的独立执行单元,每一个进程都有一个主线程,除了主线程可以包含其他的线程.多线程的意义:多线程有助于改善程序的总体响应性,提高CPU的效率.多线程的应用程序域是相当不稳定的,因为多个线程 ...

  6. C#中的lock关键字有何作用

    作为C#的程序员来说,在遇到线程同步的需求时最常用的就是lock关键字.但如何正确并有效地使用lock,却是能否高效地达到同步要求的关键.正因为如此,程序员需要完全理解lock究竟为程序做了什么. 所 ...

  7. Thread锁 Monitor类、Lock关键字和Mutex类

    Monitor 类锁定一个对象 当多线程公用一个对象时,也会出现和公用代码类似的问题,这种问题就不应该使用lock关键字了,这里需要用到System.Threading中的一个类Monitor,我们可 ...

  8. lock关键字理解

    >可以把lock关键字可以看成 try{ Monitor.Enter(x); //.. } finally{ Monitor.Exit(x); } 这样子的结构,当然使用lock关键字更方便 & ...

  9. C#中的lock关键字;就是lock住一个大家都共同访问的(静态static的)东东就行了

    public class ChatService : IChat //继承IChat接口或者说IChat的实现类 { //定义一个静态对象用于线程部份代码块的锁定,用于lock操作 private s ...

随机推荐

  1. 《最终幻想XV》中角色AI的意识决策系统解析

    http://gad.qq.com/article/detail/7155321

  2. loadrunner11.0 安装破解详解使用教程

    loadrunner11.0 安装破解详解使用教程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时间:01-21 10:25:34 [大 中 小] 很多朋友下载了loadrunner11但不是很会使用,这里简单介绍下安 ...

  3. Qt常用命令收集

    qt的命令很多,用到的时候到网上查,常常不能一下查到.这里记录下一些备用 1 从.ui文件生成头文件: uic xxx.ui > xxx.h 2 moc生成 moc yourfilename.h ...

  4. 检测PC端和移动端的方法总结(转)

    正在苦逼的实习中,昨天公司让做一个页面,涉及到检测终端的问题,如果是手机设备,就跳转到指定的网页上,以前写响应式布局只要用@media screen来实现布局的差异化适应,但是现在不仅仅是布局,还要针 ...

  5. Nginx 反向代理学习(一)

    反向代理apache等http资源 ## Basic reverse proxy server ## upstream apachephp{ server 127.0.0.1:8560; #php5. ...

  6. 并发队列ConcurrentLinkedQueue和阻塞队列LinkedBlockingQueue用法

    在Java多线程应用中,队列的使用率很高,多数生产消费模型的首选数据结构就是队列(先进先出).Java提供的线程安全的Queue可以分为阻塞队列和非阻塞队列,其中阻塞队列的典型例子是BlockingQ ...

  7. spring与redis简单整合

    项目结构 整合需要的依赖 <dependencies>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groupId& ...

  8. iOS,plist文件、pct文件,工程设置

    1.使用pch文件 2.在info.plist中配置URL Schemes 3.plist配置拍照界面,复制,粘贴等菜单的显示语言 显示中文 4.使用非ARC库/ARC库 5.链接选项-Objc &a ...

  9. JSONP使用笔记

    JSONP JSONP是实现跨域GET请求的一种方法, 原理上利用script标签可以动态加载JS文件, 将不同源站点的JSON数据加载到本网站来,如果给定回调函数,将回调函数名传递到服务器端, 在服 ...

  10. http cache 原理实战演习

    有篇博文介绍的原理已经比较清楚了,见下面链接, 本文给出实验结果. http://www.cnblogs.com/cocowool/archive/2011/08/22/2149929.html L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