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介

本文将介绍 Go 语言中的 sync.Cond 并发原语,包括 sync.Cond的基本使用方法、实现原理、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的使用使用场景。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Cond 来实现 goroutine 之间的同步。

2. 基本使用

2.1 定义

sync.Cond是Go语言标准库中的一个类型,代表条件变量。条件变量是用于多个goroutine之间进行同步和互斥的一种机制。sync.Cond可以用于等待和通知goroutine,以便它们可以在特定条件下等待或继续执行。

2.2 方法说明

sync.Cond的定义如下,提供了Wait ,Singal,Broadcast以及NewCond方法

type Cond struct {
noCopy noCopy
// L is held while observing or changing the condition
L Locker notify notifyList
checker copyChecker
} func NewCond(l Locker) *Cond {}
func (c *Cond) Wait() {}
func (c *Cond) Signal() {}
func (c *Cond) Broadcast() {}
  • NewCond方法: 提供创建Cond实例的方法
  • Wait方法: 使当前线程进入阻塞状态,等待其他协程唤醒
  • Singal方法: 唤醒一个等待该条件变量的线程,如果没有线程在等待,则该方法会立即返回。
  • Broadcast方法: 唤醒所有等待该条件变量的线程,如果没有线程在等待,则该方法会立即返回。

2.3 使用方式

当使用sync.Cond时,通常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 定义一个互斥锁,用于保护共享数据;
  • 创建一个sync.Cond对象,关联这个互斥锁;
  • 在需要等待条件变量的地方,获取这个互斥锁,并使用Wait方法等待条件变量被通知;
  • 在需要通知等待的协程时,使用SignalBroadcast方法通知等待的协程。
  • 最后,释放这个互斥锁。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代码的示例,展示了大概的代码结构:

var (
// 1. 定义一个互斥锁
mu sync.Mutex
cond *sync.Cond
count int
)
func init() {
// 2.将互斥锁和sync.Cond进行关联
cond = sync.NewCond(&mu)
}
go func(){
// 3. 在需要等待的地方,获取互斥锁,调用Wait方法等待被通知
mu.Lock()
// 这里会不断循环判断 是否满足条件
for !condition() {
cond.Wait() // 等待任务
}
mu.Unlock()
} go func(){
// 执行业务逻辑
// 4. 满足条件,此时调用Broadcast唤醒处于等待状态的协程
cond.Broadcast()
}

2.4 使用例子

下面通过描述net/http中的 connReader,来展示使用sync.Cond实现阻塞等待通知的机制。这里我们不需要理解太多,只需要知道connReader下面两个方法:

func (cr *connReader) Read(p []byte) (n int, err error) {}
func (cr *connReader) abortPendingRead() {}

Read方法则是用于从HTTP连接中读取数据,不允许并发访问的。而abortPendingRead则是用于终止正在读取的连接。

abortPendingRead方法的语意来看,是需要成功终止其他协程进行数据的读取之后,才能正常返回,也就是此时没有协程再继续读取数据了,才可以返回。

那abortPendingRead如何得知是否还有协程在读取数据呢,其实是可以通过定时轮训connReader的状态,从而判断当前Read方法是否仍在读取数据。但是定时轮训效率太低,可能会造成cpu的大量空转。更好的方式,应该是让协程进入阻塞状态,然后等条件满足了,其他协程再来唤醒当前协程,然后再继续运行下去。

这个其实就是sync.Cond设计的用途,当不满足运行条件时,先进入阻塞状态,等待条件满足时,再由其他协程来唤醒,然后再继续运行下去,能够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其中Wait方法便是让协程进入阻塞状态,而SingalBoardcast便是唤醒处于阻塞状态的协程,告知其条件满足了,可以继续向下执行了。

回到我们connReader的例子,我们使用sync.Cond实现阻塞等待通知的效果。

type connReader struct {
// 是否正在读取数据
inRead bool
mu sync.Mutex // guards following
cond *sync.Cond
} func (cr *connReader) abortPendingRead() {
if !cr.inRead{
return
}
//1. 通过一定手段,让Read方法中断
cr.mu.Lock()
// 判断Read方法是否仍然在读取数据
for cr.inRead {
//2. 此时Read方法仍然在读取数据, 不满足条件,等待通知
cr.cond.Wait()
}
cr.mu.Unlock()
} func (cr *connReader) Read(p []byte) (n int, err error) {
cr.mu.Lock()
cr.inRead = true
// 1. 读取数据
// 2. abortPendingRead通过某种手段,让Read方法中断 cr.inRead = false
cr.mu.Unlock()
// 3. 现在已经满足abortPendingRead继续执行下去的条件了,可以唤醒abortPendingRead协程了
cond.Boardcast()
}

这里abortPendingRead方法首先判断是否还在读取数据,是的话,调用Wait方法进入阻塞状态,等待条件满足后继续执行。

对于Read方法,因为其不运行并发访问,当其将退出时,说明此时已经没有协程在读取数据了,满足abortPendingRead继续执行下去的条件了,此时可以调用Boardcast来唤醒等待条件满足的协程。之后调用abortPendingRead方法的协程此时能够接收到通知,便能够顺利被唤醒,从而正确返回。

这里便展示了一个简单的,使用sync.Cond实现阻塞等待通知的例子。

3. 原理

3.1 基本原理

Sync.Cond存在一个通知队列,保存了所有处于等待状态的协程。通知队列定义如下:

type notifyList struct {
wait uint32
notify uint32
lock uintptr // key field of the mutex
head unsafe.Pointer
tail unsafe.Pointer
}

当调用Wait方法时,此时Wait方法会释放所持有的锁,然后将自己放到notifyList等待队列中等待。此时会将当前协程加入到等待队列的尾部,然后进入阻塞状态。

当调用Signal 时,此时会唤醒等待队列中的第一个协程,其他继续等待。如果此时没有处于等待状态的协程,调用Signal不会有其他作用,直接返回。当调用BoradCast方法时,则会唤醒notfiyList中所有处于等待状态的协程。

sync.Cond的代码实现比较简单,协程的唤醒和阻塞已经由运行时包实现了,sync.Cond的实现直接调用了运行时包提供的API。

3.2 实现

3.2.1 Wait方法实现

Wait方法首先调用runtime_notifyListAd方法,将自己加入到等待队列中,然后释放锁,等待其他协程的唤醒。

func (c *Cond) Wait() {
// 将自己放到等待队列中
t := runtime_notifyListAdd(&c.notify)
// 释放锁
c.L.Unlock()
// 等待唤醒
runtime_notifyListWait(&c.notify, t)
// 重新获取锁
c.L.Lock()
}

3.2.2 Singal方法实现

Singal方法调用runtime_notifyListNotifyOne唤醒等待队列中的一个协程。

func (c *Cond) Signal() {
// 唤醒等待队列中的一个协程
runtime_notifyListNotifyOne(&c.notify)
}

3.2.3 Broadcast方法实现

Broadcast方法调用runtime_notifyListNotifyAll唤醒所有处于等待状态的协程。

func (c *Cond) Broadcast() {
// 唤醒等待队列中所有的协程
runtime_notifyListNotifyAll(&c.notify)
}

4.使用注意事项

4.1 调用Wait方法前未加锁

4.1.1 问题

如果在调用Wait方法前未加锁,此时会直接panic,下面是一个简单例子的说明: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sync"
"time"
) var (
count int
cond *sync.Cond
lk sync.Mutex
) func main() {
cond = sync.NewCond(&lk)
wg := sync.WaitGroup{}
wg.Add(2)
go func() {
defer wg.Done()
for {
time.Sleep(time.Second)
count++
cond.Broadcast()
}
}() go func() {
defer wg.Done()
for {
time.Sleep(time.Millisecond * 500)
//cond.L.Lock()
for count%10 != 0 {
cond.Wait()
}
t.Logf("count = %d", count)
//cond.L.Unlock()
}
}()
wg.Wait()
}

上面代码中,协程一每隔1s,将count字段的值自增1,然后唤醒所有处于等待状态的协程。协程二执行的条件为count的值为10的倍数,此时满足执行条件,唤醒后将会继续往下执行。

但是这里在调用sync.Wait方法前,没有先获取锁,下面是其执行结果,会抛出 fatal error: sync: unlock of unlocked mutex 错误,结果如下:

count = 0
fatal error: sync: unlock of unlocked mutex

因此,在调用Wait方法前,需要先获取到与sync.Cond关联的锁,否则会直接抛出异常。

4.1.2 为什么调用Wait方法前需要先获取该锁

强制调用Wait方法前需要先获取该锁。这里的原因在于调用Wait方法如果不加锁,有可能会出现竞态条件。

这里假设多个协程都处于等待状态,然后一个协程调用了Broadcast唤醒了其中一个或多个协程,此时这些协程都会被唤醒。

如下,假设调用Wait方法前没有加锁的话,那么所有协程都会去调用condition方法去判断是否满足条件,然后都通过验证,执行后续操作。

for !condition() {
c.Wait()
}
c.L.Lock()
// 满足条件情况下,执行的逻辑
c.L.Unlock()

此时会出现的情况为,本来是需要在满足condition方法的前提下,才能执行的操作。现在有可能的效果,为前面一部分协程执行时,还是满足condition条件的;但是后面的协程,尽管不满足condition条件,还是执行了后续操作,可能导致程序出错。

正常的用法应该是,在调用Wait方法前便加锁,只会有一个协程判断是否满足condition条件,然后执行后续操作。这样子就不会出现即使不满足条件,也会执行后续操作的情况出现。

c.L.Lock()
for !condition() {
c.Wait()
}
// 满足条件情况下,执行的逻辑
c.L.Unlock()

4.2 Wait方法接收到通知后,未重新检查条件变量

调用sync.Wait方法,协程进入阻塞状态后被唤醒,没有重新检查条件变量,此时有可能仍然处于不满足条件变量的场景下。然后直接执行后续操作,有可能会导致程序出错。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sync"
"time"
) var (
count int
cond *sync.Cond
lk sync.Mutex
) func main() {
cond = sync.NewCond(&lk)
wg := sync.WaitGroup{}
wg.Add(3)
go func() {
defer wg.Done()
for {
time.Sleep(time.Second)
cond.L.Lock()
// 将flag 设置为true
flag = true
// 唤醒所有处于等待状态的协程
cond.Broadcast()
cond.L.Unlock()
}
}() for i := 0; i < 2; i++ {
go func(i int) {
defer wg.Done()
for {
time.Sleep(time.Millisecond * 500)
cond.L.Lock()
// 不满足条件,此时进入等待状态
if !flag {
cond.Wait()
}
// 被唤醒后,此时可能仍然不满足条件
fmt.Printf("协程 %d flag = %t", i, flag)
flag = false
cond.L.Unlock()
}
}(i)
}
wg.Wait()
}

在这个例子,我们启动了一个协程,定时将flag设置为true,相当于每隔一段时间,便满足执行条件,然后唤醒所有处于等待状态的协程。

然后又启动了两个协程,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开始执行后续操作,但是这里协程被唤醒后,没有重新检查条件变量,具体看第39行。这里会出现的场景是,第一个协程被唤醒后,此时执行后续操作,然后将flag重新设置为false,此时已经不满足条件了。之后第二个协程唤醒后,获取到锁,没有重新检查此时是否满足执行条件,直接向下执行,这个就和我们预期不符,可能会导致程序出错,代码执行效果如下:

协程 1 flag = true
协程 0 flag = false
协程 1 flag = true
协程 0 flag = false

可以看到,此时协程0执行时,flag的值均为false,说明此时其实并不符合执行条件,可能会导致程序出错。因此正确用法应该像下面这样子,被唤醒后,需要重新检查条件变量,满足条件之后才能继续向下执行。

c.L.Lock()
// 唤醒后,重新检查条件变量是否满足条件
for !condition() {
c.Wait()
}
// 满足条件情况下,执行的逻辑
c.L.Unlock()

5.总结

本文介绍了 Go 语言中的 sync.Cond 并发原语,它是用于实现 goroutine 之间的同步的重要工具。我们首先学习了 sync.Cond 的基本使用方法,包括创建和使用条件变量、使用WaitSignal/Broadcast方法等。

在接下来的部分中,我们介绍了 sync.Cond 的实现原理,主要是对等待队列的使用,从而sync.Cond有更好的理解,能够更好得使用它。同时,我们也讲述了使用sync.Cond的注意事项,如调用Wait方法前需要加锁等。

基于以上内容,本文完成了对 sync.Cond 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Go语言中的并发原语。

深入理解Go语言中的sync.Cond的更多相关文章

  1. [转]理解Go语言中的nil

    最近在油管上面看了一个视频:Understanding nil,挺有意思,这篇文章就对视频做一个归纳总结,代码示例都是来自于视频. nil是什么 相信写过Golang的程序员对下面一段代码是非常非常熟 ...

  2. 对C语言中static的理解

    对C语言中的static关键字的深入理解 在一次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我static全局变量与全局变量的区别,之前虽然用过但是并没仔细去搞懂他,这次来细心的学习一下. 基本概念 使用static有三种情况 ...

  3. C语言中malloc函数的理解

    在C语言中malloc函数主要是用在堆内存的申请上,使用malloc函数时,函数会返回一个void *类型的值,这个值就是你申请的堆内存的首地址:为什么返回的地址是一个void *类型的地址呢?首先我 ...

  4. 条件变量 sync.Cond

    sync.Cond 条件变量是基于互斥锁的,它必须有互斥锁的支撑才能发挥作用. sync.Cond 条件变量用来协调想要访问共享资源的那些线程,当共享资源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它可以用来通知被互斥锁阻 ...

  5. C语言中,头文件和源文件的关系(转)

    简单的说其实要理解C文件与头文件(即.h)有什么不同之处,首先需要弄明白编译器的工作过程,一般说来编译器会做以下几个过程: 1.预处理阶段 2.词法与语法分析阶段 3.编译阶段,首先编译成纯汇编语句, ...

  6. C语言中的static 详细分析

    转自:http://blog.csdn.net/keyeagle/article/details/6708077/ google了近三页的关于C语言中static的内容,发现可用的信息很少,要么长篇大 ...

  7. C语言中void*详解及应用

    void在英文中作为名词的解释为“空虚:空间:空隙”:而在C语言中,void被翻译为“无类型”,相应的void *为“无类型指针”.void似乎只有“注释”和限制程序的作用,当然,这里的“注释”不是为 ...

  8. 【转载】C语言中的undefined behavior/unspecified behavior - 序

    嗷嗷的话: 这都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我想不做编译器的话,大部分都很难碰到.研究学习这些只是出于对C语言一种偏执狂. 写出来是为了找到和我一样的偏执狂. 在随后的的文章中,首先我写一写191种unde ...

  9. (七)C语言中的void 和void 指针类型

    许多初学者对C中的void 和void 的指针类型不是很了解.因此常常在使用上出现一些错误,本文将告诉大家关于void 和void 指针类型的使用方法及技巧. 1.首先,我们来说说void 的含义: ...

  10. 转:C语言中的static变量和C++静态数据成员(static member)

    转自:C语言中的static变量和C++静态数据成员(static member) C语言中static的变量:1).static局部变量        a.静态局部变量在函数内定义,生存期为整个程序 ...

随机推荐

  1. Kubernetes--创建Ingress资源

    创建Ingress资源 Ingress资源是基于HTTP虚拟主机或URL的转发规则,它在资源配置清单的spec字段中嵌套了rules.backend和tls等字段进行定义.下面的示例中定义了一个Ing ...

  2. 「SOL」Hamiltonian Cycle (AtCoder)

    原来一般的四度图也没法快速构造哈密顿回路 QwQ # 题面 给定质数 \(P\) 和正整数 \(a,b\),构造一个长为 \(P\) 的数列 \(G=(g_1,g_2,\dots,g_P)\),满足: ...

  3. 【python】界面学习

    最近开始要用python做界面了,又是在百度的洪流中不断呛水.下面列举了很多我在过程中查询的内容以及我认为相对对我的认知有益的链接. 1.python有哪些做界面的工具 三个:python gui 中 ...

  4. Opengl数学markdown

    # opengl数学 $$\begin{Bmatrix} {A_{x}}\\ {A_{y}}\\ {A_{z}}\\ \end{Bmatrix} * \begin{Bmatrix} {B_{x}}\\ ...

  5. Vue的学习(2)

    Vue.js的模板语法 1.数据绑定的最常见的方法是插值法,写法{{}} 2.输出html代码,命令为v-html 例如: <div id="app"> <p v ...

  6. 3dmax专用卸载修复工具,一键完全彻底卸载删除3dmax软件的专用卸载工具

    标题:3dmax重新安装方法经验总结,利用卸载清理工具完全彻底排查删除干净3dmax各种残留注册表和文件.3dmax显示已安装或者报错出现提示安装未完成某些产品无法安装的问题,怎么完全彻底删除清理干净 ...

  7. 虚拟机VMware15的CentOS7.3的docker下安装Oracle11g

    1.拉取镜像docker pull registry.cn-hangzhou.aliyuncs.com/helowin/oracle_11g 2.安装容器:docker run -d --name o ...

  8. tail 命令 没有内容输出,记录一种解决

    1. 没有内容输出的命令: tail - f /test/platform/jtimer.log 控制台: 2. 当切换到此文件的当前路径后才有: 使用: tail - f jtimer.log

  9. hdu: 改革春风吹满地(叉乘求面积)

    Problem Description" 改革春风吹满地,不会AC没关系;实在不行回老家,还有一亩三分地.谢谢!(乐队奏乐)" 话说部分学生心态极好,每天就知道游戏,这次考试如此简 ...

  10. RSA模数N因式分解

    模数N: 761909447637507442763246370817136041339966270793430365587662977736265531101333392188403573388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