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参考B站上的大佬做的面试题笔记。大家也可以去看视频讲解!!!

1、分布式架构下,Session共享有什么方案

1、采用无服务状态,抛弃session

2、存入cookie(有安全风险)

3、服务器之间进行session同步,这样可以保证每个服务器上都有全部的session信息,不过当服务器数量比较多的时候,同步是会有延迟甚至同步失败

4、IP绑定策略
使用Nginx(或其他复杂负载均衡硬件)中的IP绑定策略,同一个IP只能在指定的同一个机器访问,但是这样做失去了负载均衡的意义,当挂掉一台服务器的时候,会影响一批用户的使用,风险很大;

5、使用Redis存储
把Session放到Redis中存储,虽然架构上变得复杂,并且访问需要多访问一次Redis,但是这种方案带来的好处也是很大的:

  • 实现了session共享
  • 可以水平扩展(增加Redis服务器)
  • 服务器重启Session不丢失(不过也要注意Session在Redis中的刷新/失效机制);
  • 不仅可以跨服务器Session共享,甚至可以跨平台(例如网页端和APP端)

2、简述你对RPC、RMI的理解

RPC:在本地调用远程的函数,远程过程调用,可以跨语言实现, httpClient

RMI:远程方法调用,java中用于实现RPC的一种机制,RPC的java版本,是J2EE的网路调用机制,跨JVM调用对象的方法,面向对象的思维方式

直接或间接实现接口 java.rmi.Remove 成为存在于服务端的远程对象,供客户端访问并提供一顶的服务
远程对象必须实现java.rmi.server.UniCastRemoteObject类,这样才能保证客户端访问获得远程对象时,该远程对象将会把自身的一个拷贝以Socket的形式传输给客户端。此时客户端所获得的这个拷贝称为”存根“,而服务器端本身已存在的远程对象则称之为”骨架“,其实此时的存根是客户端的一个代理,用于服务器端的通信,而骨架也可以认位是服务器端的一个代理,用于接收客户端的请求之后调用远程方法来响应客户端的请求。

3、分布式id生成方案

uuid

  • 1、当前日期和时间 时间戳
  • 时钟序列。 计数器
  • 全局唯一的IEEE机器识别号,如果有网卡,从网卡MAC地址获得,没有网卡以其他方式获得。

优点:代码简单,性能好(本地生成,没有网络消耗),保证唯一(相对而言,重复概率极低可以忽略)

缺点:

  • 每次生成的ID都是无序的,而且不是全数字,且无法保证趋势递增
  • UUID生成的是字符串,字符串存储性能差,查询效率慢,写的时候由于不能产生顺序的append操作,需要进行insert操作,导致频繁的页分裂,这种操作在记录占用空间比较大的情况下,性能下降比较大,还会增加读取磁盘次数
  • UUID长度过长,不适用于存储,耗费数据库性能。
  • ID无一定业务含义,可读性差。
  • 有信息安全问题,有可能泄漏mac地址

数据库自增序列

单机模式:
优点:

  • 实现简单,依靠数据库即可,成本小。
  • ID数字化,单调自增,满足数据库存储和查询性能。
  • 具有一定的业务可读性。(结合业务code)

缺点:

  • 强依赖DB,存在单点问题,如果数据库宕机,则业务不可用。
  • DB生成ID性能有限,单点数据库压力大,无法抗高并发场景。
  • 信息安全问题,比如暴露订单量,url查询改一下id查到别人的订单
    数据库高可用:多主模式做负载,基于序列的起始值和步长设置,不同的初始值,相同的步长,步长大于节点数。

优点:解决了ID生成的单点问题,同时平衡了负载。
缺点:

  • 系统扩容困难:系统定义好步长之后,增加机器之后调整步长困难。
  • 数据库压力大:每次获取一个ID都必须读写一次数据库。
  • 主从同步的时候,电商下单---->支付insert master db select 数据,因为数据同步延迟导致查不到这个数据。加cache(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数据要求比较严谨的话查master主库

leaf-sagmnet
-采用每次获取一个ID区间段的方式来解决,区间段用完之后再去数据库获取新的号段,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减轻数据库的压力

核心字段:biz_tag, max_id ,step

biz_tag用来区分业务,max_id表示该biz_tag目前所被分配的ID号段的最大值,step表示每次分配的号段长度,原来每次获取ID都需要访问数据库,现在只需要把Step设置的足够合理如1000,那么现在可以在1000个ID用完之后再去访问数据库

优点:

  • 扩展灵活,性能强能撑起大部分业务场景。
  • ID号码是趋势递增的,满足数据库存储和查询性能要求
  • 可用性高,即使ID生成服务器不可用,也能够使得业务在短时间内可用,为排查问题争取时间。

缺点:

  • 可能存在多个节点同时请求ID区间的情况,依赖DB

对buffer:将获取一个号段的方式优化成获取两个号段,在一个号段用完之后不用立马去更新号段,还有一个缓存号段备用,这样能够有效解决这种冲突问题,而且采用双buffer的方式,在当前号段消耗了10%的时候就去检查下一个号段有没有准备好,如果没有准备好就去更新下一个号段,当前号段用完了就切换到下一个已经缓存好的号段去使用,同时在下一个号段消耗到10%的时候,又去检测下一个号段有没有准备好,如此往复。

优点:

  • 基于JVM存储双buffer的号段,减少了数据库查询,减少了网络依赖,效率更高。

缺点
segment号段长度是固定的,业务量大时可能会频繁更新号段,因为原本分配的号段会一下用完,如果号段长度设置的过长,但凡缓存中有号段没有消耗完,其他节点重新获取的号段与之前相比可能跨度会很大,动态调整Step

基于redis、mongodb、zk等中间件生成

雪花算法:
生成一个64bit的整性数字
第一位符号位固定为0,41位时间戳,10位workid,12位序列号
位数可以有不同实现

优点

  • 每个毫秒值包含的ID值很大,不够可以变动位数来增加,性能佳(依赖workId的实现)。
  • 时间戳值在高位,中间是固定的机器码,自增的序列在低位,整个ID是趋势递增的。
  • 能够根据业务场景数据库节点布置灵活挑战bit位划分,灵活度高。

缺点

  • 强依赖于机器时钟,如果时钟回拨,会导致重复的ID生成,所以一般基于此的算法发现时钟回拨,都会抛异常处理,阻止ID生成,这可能导致服务不可用。

4、分布式锁解决方案

需要这个锁独立于每一个服务之外,而不是在服务里面。
数据库:利用主键冲突控制一次只有一个线程能获取锁,非阻塞、不可重入、单点、失效时间

Zookeeper分布式锁:
zk通过临时节点,解决了死锁的问题,一旦客户端获取到锁之后突然挂掉(Session连接断开),那么这个临时节点就会自动删除,其他客户端自动获取锁。临时顺序节点解决惊群效应。

Redis分布式锁:setNX,单线程处理网络请求,不需要考虑并发安全性
所有服务节点设置相同的key,返回为0,则锁获取失败

setnx问题:

  • 1、早期版本没有超时参数,需要单独设置,存在死锁问题(中途宕机)
  • 2、后期版本提供加锁与设置原子性操作,但是存在任务超时,锁自动释放,导致并发问题,加锁与释放锁不是同一线程问题。

删除锁:判断线程唯一标志,再删除

可重入性及锁续期没有 实现,通过redisson解决(类似AQS的实现,看门狗机制)

redlock:意思的机制都只操作单节点、即使Redis通过sentinel保证高可用,如果这个master节点由于某些原因发生了主从切换,那么就会出现锁丢失的情况(redis同步设置可能数据丢失)。redlock从多个节点申请锁,当一半以上节点获取成功,锁才算获取成功,redission有相应的实现。

5、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

XA规范:分布式事务规范,定义了分布式事务模型

四个角色:事务管理器(协调者TM)、资源管理器(参与者RM)、应用程序AP、通信资源管理器CRM

全局事务:一个横跨多个数据库的事务,要么全部提交、要么全部回滚

JTA事务时java对XA规范的实现,对应JDBC的单库事务。

两阶段协议:

第一阶段(prepare):每个参与者执行本地事务但不提交,进入ready状态,并通知协调者已经准备就绪。
第二阶段(commit)当协调者确认每个参与者都read后,通知参与者进行commit操作,如果有参与者fail,则发送rollback指令,各参与者做回滚。

问题:

  • 单点故障:一旦事务管理器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不可用(参与者都会阻塞住)
  • 数据不一致:在阶段二,如果事务管理器只发送了部分commit消息,此时网络发生异常,那么只有部分参与者接收到commit信息,也就是说只有部分参与者提交了事务,使得系统数据不一致。
  • 响应时间较长:参与者和协调者资源都被锁住,提交或者回滚之后才能释放
  • 不确定性:当协调者管理器发送commit之后,并且此时只有一个参与者收到了commit,那么当该参与者与事务管理器同时宕机之后,重新选举的事务管理器无法确定该条消息是否提交成功。

三阶段协议:主要是针对两阶段的优化,解决了2PC单点故障的问题,但是性能问题和不一致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

引入了超时机制解决参与者阻塞的问题,超时后本地提交,2pc只有协调者有超时机制

  • 第一阶段:CanCommit阶段,协调者询问事务参与者,是否有能力完成此次事务。
    如果都返回yes,则进入第二阶段
    有一个返回no或等待响应超时,则中断事务,并向所有参与者发送abort请求

  • 第二阶段:precommit阶段,此时协调者会向所有的参与者发送precommit请求,参与者收到后开始执行事务操作。参与者执行完事务操作后(此时属于未提交事务的状态),就会向协调者反馈”Ack“表示我已经准备好提交了,并等待协调者的下一步指令。

  • 第三阶段:DoCommit阶段,在阶段二中如果所有的参与者节点都返回Ack,那么协调者就会从”预提交状态“转变为”提交状态“。然后向所有的参与者节点发送”doCommit"请求,参与者节点在收到提交请求后就会各自执行事务提交操作,并向协调者节点反馈“Ack”消息,协调者收到所有参与者的Ack消息后完成事务。相反,如果有一个参与者节点未完成PreCommit的反馈或者反馈超时,那么协调者都会向所有的参与者节点发送abort请求,从而中断事务。

TCC(补偿事务):Try、Confirm、Cancel

  • 针对每个操作,都要注册一个与其对应的确认和补偿(撤销)操作
    Try操作做业务检查及资源预留,Confirm做业务确认,Cancel实现一个与Try相反的操作既回滚操作。TM首先发起所有的分支事务的try操作,任何一个分支事务的try操作执行失败,TM将会发起所有分支事务的Cancel操作,若try操作全部成功,TM将会发起所有分支事务的Confirm操作,其中Confirm/Cancel操作若执行失败,TM会进行重试。

TCC模型对业务的侵入性较强,改造的难度较大,每个操作都需要try、confirm、cancel三个接口实现confirm和cancel接口还必须实现幂等性。

消息队列的事务信息:

  • 发送prepare消息到消息中间件
  • 发送成功后,执行本地事务
    如果事务执行成功,则commit,消息中间件将消息下发至消费端(commit前,消息不会被消费)
    如果事务执行失败,则回滚,消息中间件将这条prepare消息删除
  • 消费端接收到消息进行消费,如果消费失败,则不断重试

一天五道Java面试题----第十一天(分布式架构下,Session共享有什么方案--------->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的更多相关文章

  1. 一天五道Java面试题----第七天(mysql索引结构,各自的优劣--------->事务的基本特性和隔离级别)

    这里是参考B站上的大佬做的面试题笔记.大家也可以去看视频讲解!!! 文章目录 1 .mysql索引结构,各自的优劣 2 .索引的设计原则 3 .mysql锁的类型有哪些 4 .mysql执行计划怎么看 ...

  2. 一天五道Java面试题----第十天(简述Redis事务实现--------->负载均衡算法、类型)

    这里是参考B站上的大佬做的面试题笔记.大家也可以去看视频讲解!!! 文章目录 1.简述Redis事务实现 2.redis集群方案 3.redis主从复制的核心原理 4.CAP理论,BASE理论 5.负 ...

  3. 115个Java面试题和答案——终极列表(下)

    第一篇讨论了面向对象编程和它的特点,关于Java和它的功能的常见问题,Java的集合类,垃圾收集器,本章主要讨论异常处理,Java小应用程序,Swing,JDBC,远程方法调用(RMI),Servle ...

  4. [转]115个Java面试题和答案——终极列表(下)

    第一篇讨论了面向对象编程和它的特点,关于Java和它的功能的常见问题,Java的集合类,垃圾收集器,本章主要讨论异常处理,Java小应用程序,Swing,JDBC,远程方法调用(RMI),Servle ...

  5. 挑战10个最难的Java面试题(附答案)【下】【华为云技术分享】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devcloud/article/detai ...

  6. 挑战10个最难的Java面试题(附答案)【下】

    查看挑战10个最难的Java面试题(附答案)[上]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初学者和高级别进行提问, 这对新手和具有多年 Java 开发经验的高级开发人员同样有益. 关于Java序列化的10个面试问题 大多 ...

  7. 2020年大厂Java面试题(基础+框架+系统架构+分布式+实战)

    前言 作为一个Java开发者,Java架构师应该是大家的一个职业目标了吧. 要成为Java架构师,首先你要是一个高级Java工程师,熟练使用各种框架,并知道它们实现的原理.jvm虚拟机原理.调优,懂得 ...

  8. 一天五道Java面试题----第六天(1)

    这里是参考B站上的大佬做的面试题笔记.大家也可以去看视频讲解!!! 文章目录 1.mybatis和hibernate的对比 2 .#{}和${}的区别 3 .mybatis插件运行原理及开发流程 4 ...

  9. 一天五道Java面试题----第八天(怎么处理慢查询--------->简述Myisam和innodb的区别)

    这里是参考B站上的大佬做的面试题笔记.大家也可以去看视频讲解!!! 文章目录 1.怎么处理慢查询 2.ACID靠什么保证的 3.什么是MVCC 4.mysql主从同步原理 5.简述Myisam和inn ...

随机推荐

  1. EPLAN中的edz文件的用法

    1    EDZ 文件的定义 EDZ 是 EPLAN Data Archive Zipped(EPLAN 数据压缩文件包)的缩写,最早是专门为西门子定制的,现在已经 成为 EPLAN 中一种标准的部件 ...

  2. Pycharm5个非常有用的技巧

    PyCharm 是一款非常强大的编写 python 代码的工具.掌握一些小技巧能成倍的提升写代码的效率,本篇介绍几个经常使用的小技巧. 一.分屏展示 当你想同时看到多个文件的时候: 右击标签页: 选择 ...

  3. Dart 异步编程(一):初步认识

    由于 Dart 是单线程编程语言,对于进行网络请求和I/O操作,线程将发生阻塞,严重影响依赖于此任务的下一步操作. 通常,在一个阻塞任务之后还有许许多多的任务等待被执行.下一步任务需要上一步任务的结果 ...

  4. 创建Prism项目

    1.创建Prism Prism是一个用于WPF.Xamarin Form.Uno平台和 WinUI 中构建松散耦合.可维护和可测试的XAML应用程序框架 通过以下方式访问.使用.学习它: https: ...

  5. 【C++】实现D3D9 的 Inline hook

    [C++]实现D3D9 的 Inline hook   简单介绍一下HOOK原理: 函数调用的过程大致是 先push 参数 进去,再执行 call 函数地址 ,进入函数.此时将所调用的函数的前五个字节 ...

  6. 【java】学习路线9-非静态内部类、外部类

    //内部类只能在其外部类当中使用//局部内部类:定义在方法里面//如果内部类和外部类有重名,就近原则在内部类中优先访问内部类.//如果想访问宿主类的同名成员,使用OuterClass.this.xxx ...

  7. 大家都能看得懂的源码之ahooks useInfiniteScroll

    本文是深入浅出 ahooks 源码系列文章的第十七篇,该系列已整理成文档-地址.觉得还不错,给个 star 支持一下哈,Thanks. 简介 useInfiniteScroll 封装了常见的无限滚动逻 ...

  8. sedona(Geospark)读取csv

    package com.grady.sedona import org.apache.sedona.sql.utils.SedonaSQLRegistrator import org.apache.s ...

  9. csp每日习题

    欢迎加入:qq群号:1054587486 做题链接:https://csp.ccf.org.cn/csp/index.action?_access_code=1584494752035 点击模拟考试进 ...

  10. 基于anaconda3的Pytorch环境搭建

    安装anaconda3,版本选择新的就行 打开anaconda prompt创建虚拟环境conda create -n pytorch_gpu python=3.9,pytorch_gpu是环境名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