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java中可有两种方式实现多线程,一种是继承Thread类,一种是实现Runnable接口;Thread类是在java.lang包中定义的。一个类只要继承了Thread类同时覆写了本类中的run()方法就可以实现多线程操作了,但是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父类,这是此方法的局限。

下面看例子:

 package org.thread.demo;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MyThread(String name) {
super();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run(){
for(int i=0;i<10;i++){
System.out.println("线程开始:"+this.name+",i="+i);
}
}
}
package org.thread.demo;
public class ThreadDemo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Thread mt1=new MyThread("线程a");
MyThread mt2=new MyThread("线程b");
mt1.run();
mt2.run();
}
}

但是,此时结果很有规律,先第一个对象执行,然后第二个对象执行,并没有相互运行。在JDK的文档中可以发现,一旦调用start()方法,则会通过JVM找到run()方法。下面启动start()方法启动线程:

 package org.thread.demo;
public class ThreadDemo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Thread mt1=new MyThread("线程a");
MyThread mt2=new MyThread("线程b");
mt1.start();
mt2.start();
}
};

这样程序可以正常完成交互式运行。

那么为啥非要使用start()方法启动多线程呢?
       在JDK的安装路径下,src.zip是全部的java源程序,通过此代码找到Thread中的start()方法的定义,可以发现此方法中使用了private native void start0();其中native关键字表示可以调用操作系统的底层函数,那么这样的技术成为JNI技术(java Native Interface)
Runnable接口
       在实际开发中一个多线程的操作很少使用Thread类,而是通过Runnable接口完成。

 public interface Runnable{
public void run();
}
例子:
package org.runnable.demo;
class My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MyThread(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void run(){
for(int i=0;i<100;i++){
System.out.println("线程开始:"+this.name+",i="+i);
}
}
};

但是在使用Runnable定义的子类中没有start()方法,只有Thread类中才有。此时观察Thread类,有一个构造方法:public Thread(Runnable targer)此构造方法接受Runnable的子类实例,也就是说可以通过Thread类来启动Runnable实现的多线程。(start()可以协调系统的资源)

 package org.runnable.demo;
import org.runnable.demo.MyThread;
public class ThreadDemo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Thread mt1=new MyThread("线程a");
MyThread mt2=new MyThread("线程b");
new Thread(mt1).start();
new Thread(mt2).start();
}
}

两种实现方式的区别和联系:
       在程序开发中只要是多线程肯定永远以实现Runnable接口为主,因为实现Runnable接口相比继承Thread类有如下好处:
       •避免点继承的局限,一个类可以继承多个接口。
       •适合于资源的共享
以卖票程序为例,通过Thread类完成:

 package org.demo.dff;
class MyThread extends Thread{
private int ticket=10;
public void run(){
for(int i=0;i<20;i++){
if(this.ticket>0){
System.out.println("卖票:ticket"+this.ticket--);
}
}
}
};

下面通过三个线程对象,同时卖票:

 package org.demo.dff;
public class ThreadTicke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Thread mt1=new MyThread();
MyThread mt2=new MyThread();
MyThread mt3=new MyThread();
mt1.start();//每个线程都各卖了10张,共卖了30张票
mt2.start();//但实际只有10张票,每个线程都卖自己的票
mt3.start();//没有达到资源共享
}
}

如果用Runnable就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下面看例子:

 package org.demo.runnable;
class My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private int ticket=10;
public void run(){
for(int i=0;i<20;i++){
if(this.ticket>0){
System.out.println("卖票:ticket"+this.ticket--);
}
}
}
}
package org.demo.runnable;
public class RunnableTicke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Thread mt=new MyThread();
new Thread(mt).start();//同一个mt,但是在Thread中就不可以,如果用同一
new Thread(mt).start();//个实例化对象mt,就会出现异常
new Thread(mt).start();
}
};

虽然现在程序中有三个线程,但是一共卖了10张票,也就是说使用Runnable实现多线程可以达到资源共享目的。

第一:
      Runnable接口和Thread之间的联系:
      public class Thread extends Object implements Runnable
      发现Thread类也是Runnable接口的子类。
第二:
      Thread是系统给你的资源,有了Thread你才有从CPU那里得到可执行时间片的权力, Thread并不认识你的程序,不知道有test 这样的类,因为编序员有千千万,每个人命名都不一样,想要做的事都不一样, 所以 Thread只认识一个! 那就是Runnable 。 Thread认识Runnable 并且知道Runnable 里面有一个run方法. 一旦调用Thread的start方法,Runnable 方法里的run就会被Thread自动运行。 所以,当我们把我们的类继承(这里应该叫实现接口)自Runnable 的时候,我们的程序就是属于Runnable 一个类型的了。 虽然是Runnable 的子类,但人家认识你爸爸,当然也知道了你。 Thread可以不管你内部有什么情况,他只管你有run()方法就行了,他就调start让你去运行run 所以我们在run里面写点东西,这样就可以让系统运行我们想要做的代码了。 是不是很通俗很易懂呢? 所以要运行线程的步骤是:

1、生成我们自己的类对象

2、从系统那里得到Thread

3、让Threa调我们的类对象,让其start起来

代码: test a=new test();

Thread thread=new Thread(a); //Thread需要一个参数,就是你编的线程类,这样他就认识了你的线程,也有资格向系统申请拿到CPU时间片thread.start();

你可以简单点写: new Thread(a).start(); 
第三:
Runnable 并不一定是新开一个线程,比如下面的调用方法就是运行在UI主线程中的:

     Handler mHandler=new Handler();
mHandler.post(new Runnable(){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
});

官方对这个方法的解释如下,注意其中的:“The runnable will be run on the user interface thread. ”
boolean android.view.View .post(Runnable action)
Causes the Runnable to be added to the message queue. The runnable will be run on the user interface thread.
Parameters:
action The Runnable that will be executed.
Returns:
Returns true if the Runnable was successfully placed in to the message queue. Returns false on failure, usually because the looper processing the message queue is exiting.
       我们可以通过调用handler的post方法,把Runnable对象(一般是Runnable的子类)传过去;handler会在looper中调用这个Runnable的Run方法执行。
Runnable是一个接口,不是一个线程,一般线程会实现Runnable。所以如果我们使用匿名内部类是运行在UI主线程的,如果我们使用实现这个Runnable接口的线程类,则是运行在对应线程的。

具体来说,这个函数的工作原理如下:
       View.post(Runnable)方法。在post(Runnable action)方法里,View获得当前线程(即UI线程)的Handler,然后将action对象post到Handler里。在Handler里,它将传递过来的action对象包装成一个Message(Message的callback为action),然后将其投入UI线程的消息循环中。在Handler再次处理该Message时,有一条分支(未解释的那条)就是为它所设,直接调用runnable的run方法。而此时,已经路由到UI线程里,因此,我们可以毫无顾虑的来更新UI。
     如下图,前面看到的代码,我们这里Message的callback为一个Runnable的匿名内部类
这种情况下,由于不是在新的线程中使用,所以千万别做复杂的计算逻辑。

第四:

在多线程编程这块,我们经常要使用Handler,Thread和Runnable这三个类,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你是否弄清楚了呢? 
       首先说明Android的CPU分配的最小单元是线程,Handler一般是在某个线程里创建的,因而Handler和Thread就是相互绑定的,一一对应。
       而Runnable是一个接口,Thread是Runnable的子类。所以说,他俩都算一个进程。
       HandlerThread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处理消息循环的线程,他是一个拥有Looper的线程,可以处理消息循环。
       与其说Handler和一个线程绑定,不如说Handler是和Looper一一对应的。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UI线程(主线程)中:

 mHandler=new Handler();
  mHandler.post(new Runnable(){
  void run(){
  //执行代码...
  }
  });
  这个线程其实是在UI线程之内运行的,并没有新建线程。
  常见的新建线程的方法是:
  Thread thread = new Thread();
  thread.start();
  HandlerThread thread = new HandlerThread("string");
  thread.start();

第五:

Java Runnable接口在进行相关编写的时候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相关代码。下面我们就来看如何才能使用相关的代码。Runnable接口只有一个方法run(),我们声明自己的类实现Runnable接 口并提供这一方法,将我们的线程代码写入其中,就完成了这一部分的任务。 
      但是Runnable接口并没有任何对线程的支持,我们还必须创建Thread类的实例,这一点通过Thread类的构造函数public Thread(Runnable target);来实现。下面是一个例子:

 public class My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
int count= 1, number;
public MyThread(int num)
{
numnumber = num;
System.out.println("创建线程 " + number);
}
public void run()
{
while(true)
{
System.out.println
("线程 " + number + ":计数 " + count);
if(++count== 6) return;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or(int i = 0; i 〈 5;
i++) new Thread(new MyThread(i+1)).start();
}
}

严格地说,创建Thread子类的实例也是可行的,但是必须注意的是,该子类必须没有覆盖 Thread 类的 run 方法,否则该线程执行的将是子类的 run 方法,而不是我们用以实现Runnable 接口的类的 run 方法,对此大家不妨试验一下。
      使用 Java Runnable接口来实现多线程使得我们能够在一个类中包容所有的代码,有利于封装,它的缺点在于,我们只能使用一套代码,若想创建多个线程并使各个线程执行不同的代码,则仍必须额外创建类,如果这样的话,在大多数情况下也许还不如直接用多个类分别继承Thread 来得紧凑。

转自:http://www.jb51.net/article/37465.htm

Android笔记——Handler Runnable与Thread的区别的更多相关文章

  1. Android开发笔记之:Handler Runnable与Thread的区别详解

    在java中可有两种方式实现多线程,一种是继承Thread类,一种是实现Runnable接口:Thread类是在java.lang包中定义的.一 个类只要继承了Thread类同时覆写了本类中的run( ...

  2. Android开发:Handler Runnable和Thread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应用--------------------看完本篇,从此一览无余!

    http://blog.csdn.net/yanzi1225627/article/details/8582081 在java中可有两种方式实现多线程,一种是继承Thread类,一种是实现Runnab ...

  3. ANDROID_MARS学习笔记_S04_009_用java.lang.ref.SoftReference作缓存,android.os.Handler和new Thread异步加载略图片

    一.简介 二.代码流程 1.private Map<String, SoftReference<Drawable>> imageCache = new HashMap<S ...

  4. Java中Runnable和Thread的区别

    在java中可有两种方式实现多线程,一种是继承Thread类,一种是实现Runnable接口:Thread类是在java.lang包中定义的.一个类只要继承了Thread类同时覆写了本类中的run() ...

  5. 彻底理解Runnable和Thread的区别

    昨天去面试,面试官问了一个问题:Runnable和Thread有什么区别,因为针对这个问题以前有背过,并且网上大多数都是这些结论,所以脱口而出: 1.Thread有单继承的问题: 2.Runnable ...

  6. Android 学习开发笔记《Service 与 Thread 的区别 》

    很多时候,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 Service,而不用 Thread 呢,因为用 Thread 是很方便的,比起 Service 也方便多了,下面我详细的来解释一下. 1). Thread:Thre ...

  7. Android笔记:invalidate()和postInvalidate() 的区别及使用

    http://blog.csdn.net/mars2639/article/details/6650876 Android提供了Invalidate方法实现界面刷新,但是Invalidate不能直接在 ...

  8. Android笔记:invalidate()和postInvalidate() 的区别及使用——刷新ui

    Android提供了Invalidate方法实现界面刷新,但是Invalidate不能直接在线程中调用,因为他是违背了单线程模型:Android UI操作并不是线程安全的,并且这些操作必须在UI线程中 ...

  9. Runnable和Thread的区别 (转)

    在java中可有两种方式实现多线程,一种是继承 Thread类,一种是实现Runnable接口:Thread类是在java.lang包中定义的.一个类只要继承了Thread类同时覆写了本类中的 run ...

随机推荐

  1. 聊聊Unity项目管理的那些事:Git-flow和Unity

    0x00 前言 目前所在的团队实行敏捷开发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了.敏捷开发中重要的一个话题便是如何对项目进行恰当的版本管理.项目从最初使用svn到之后的Git One Track策略再到现在的GitFlo ...

  2. .NetCore中的日志(1)日志组件解析

    .NetCore中的日志(1)日志组件解析 0x00 问题的产生 日志记录功能在开发中很常用,可以记录程序运行的细节,也可以记录用户的行为.在之前开发时我一般都是用自己写的小工具来记录日志,输出目标包 ...

  3. JSON.parse()和JSON.stringify()

    1.parse 用于从一个字符串中解析出json 对象.例如 var str='{"name":"cpf","age":"23&q ...

  4. .NET平台开源项目速览(17)FluentConsole让你的控制台酷起来

    从该系列的第一篇文章 .NET平台开源项目速览(1)SharpConfig配置文件读写组件 开始,不知不觉已经到第17篇了.每一次我们都是介绍一个小巧甚至微不足道的.NET平台的开源软件,或者学习,或 ...

  5. JavaScript模仿块级作用域

    avaScript 没有块级作用域的概念.这意味着在块语句中定义的变量,实际上是在包含函数中而非语句中创建的,来看下面的例子: function outputNumbers(count){ for ( ...

  6. Xamarin+Prism小试牛刀:定制跨平台Outlook邮箱应用

    通过本文你将学会如下内容: 1,如何使用Xamarin开发跨平台(Windows,Android,iOS)应用. 2,如何使用微软的登录界面登入Microsoft账号. 3,如何使用Outlook邮箱 ...

  7. AI人工智能系列随笔:syntaxnet 初探(1)

    人工智能是 最近的一个比较火的名词,相信大家对于阿尔法狗都不陌生吧?其实我对人工智能以前也是非常抵触的,因为我认为机器人会取代人类,成为地球乃至宇宙的霸主,但是人工智能带给我的这种冲击,我个人感觉是欲 ...

  8. PHP之Memcache缓存详解

         Mem:memory缩写(内存):内存缓存 1.  断电或者重启服务器内存数据即消失,即临时数据: Memcache默认端口:11211 存入方式:key=>>value    ...

  9. 2Sum

    用哈希表(unordered_map)使得时间复杂度从O(n*n)降到O(n),空间复杂度从O(1)增到O(n):一边找一边插入哈希表 注意 在C++11以前要使用unordered_map需要 #i ...

  10. 【Java大系】Java快速教程

    感谢原作者:Vamei 出处:http://www.cnblogs.com/vamei Java是面向对象语言.这门语言其实相当年轻,于1995年才出现,由Sun公司出品.James Gosling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