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VFS 内核数据结构
<strong>简单归纳:fd只是一个整数,在open时产生。起到一个索引的作用,进程通过PCB中的文件描述符表找到该fd所指向的文件指针filp。</strong>
文件描述符的操作(如: open)返回的是一个文件描述符,内核会在每个进程空间中维护一个文件描述符表, 所有打开的文件都将通过此表中的文件描述符来引用;
而流(如: fopen)返回的是一个FILE结构指针, FILE结构是包含有文件描述符的,FILE结构函数可以看作是对fd直接操作的系统调用的封装, 它的优点是带有I/O缓存
Linux支持各种各样的文件系统格式,如ext2、ext3、reiserfs、FAT、NTFS、iso9660等等,不同的磁盘分区、光盘或其它存储设备都有不同的文件系统格式,然而这些文件系统都可以mount到某个目录下,使我们看到一个统一的目录树,各种文件系统上的目录和文件我们用ls命令看起来是一样的,读写操作用起来也都是一样的,这是怎么做到的呢?Linux内核在各种不同的文件系统格式之上做了一个抽象层,使得文件、目录、读写访问等概念成为抽象层的概念,因此各种文件系统看起来用起来都一样,这个抽象层称为虚拟文件系统(VFS,Virtual Filesystem)。上一节我们介绍了一种典型的文件系统在磁盘上的存储布局,这一节我们介绍运行时文件系统在内核中的表示。
3.1. 内核数据结构
Linux内核的VFS子系统可以图示如下:
<a href="http://www.emacsvi.com/wp-content/uploads/2015/10/linux_vfs1.png"><img src="http://www.emacsvi.com/wp-content/uploads/2015/10/linux_vfs1-297x300.png" alt="linux_vfs" width="297" height="300" class="alignnone size-medium wp-image-288" /></a>
<strong>每个进程在PCB(Process Control Block)即进程控制块中都保存着一份文件描述符表,文件描述符就是这个表的索引,文件描述表中每个表项都有一个指向已打开文件的指针,现在我们明确一下:已打开的文件在内核中用file结构体表示,文件描述符表中的指针指向file结构体。</strong>
在file结构体中维护File Status Flag(file结构体的成员f_flags)和当前读写位置(file结构体的成员f_pos)。在上图中,进程1和进程2都打开同一文件,但是对应不同的file结构体,因此可以有不同的File Status Flag和读写位置。file结构体中比较重要的成员还有f_count,表示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后面我们会讲到,dup、fork等系统调用会导致多个文件描述符指向同一个file结构体,例如有fd1和fd2都引用同一个file结构体,那么它的引用计数就是2,当close(fd1)时并不会释放file结构体,而只是把引用计数减到1,如果再close(fd2),引用计数就会减到0同时释放file结构体,这才真的关闭了文件。
每个file结构体都指向一个file_operations结构体,这个结构体的成员都是函数指针,指向实现各种文件操作的内核函数。比如在用户程序中read一个文件描述符,read通过系统调用进入内核,然后找到这个文件描述符所指向的file结构体,找到file结构体所指向的file_operations结构体,调用它的read成员所指向的内核函数以完成用户请求。在用户程序中调用lseek、read、write、ioctl、open等函数,最终都由内核调用file_operations的各成员所指向的内核函数完成用户请求。file_operations结构体中的release成员用于完成用户程序的close请求,之所以叫release而不叫close是因为它不一定真的关闭文件,而是减少引用计数,只有引用计数减到0才关闭文件。对于同一个文件系统上打开的常规文件来说,read、write等文件操作的步骤和方法应该是一样的,调用的函数应该是相同的,所以图中的三个打开文件的file结构体指向同一个file_operations结构体。如果打开一个字符设备文件,那么它的read、write操作肯定和常规文件不一样,不是读写磁盘的数据块而是读写硬件设备,所以file结构体应该指向不同的file_operations结构体,其中的各种文件操作函数由该设备的驱动程序实现。
每个file结构体都有一个指向dentry结构体的指针,“dentry”是directory entry(目录项)的缩写。我们传给open、stat等函数的参数的是一个路径,例如/home/akaedu/a,需要根据路径找到文件的inode。为了减少读盘次数,内核缓存了目录的树状结构,称为dentry cache,其中每个节点是一个dentry结构体,只要沿着路径各部分的dentry搜索即可,从根目录/找到home目录,然后找到akaedu目录,然后找到文件a。dentry cache只保存最近访问过的目录项,如果要找的目录项在cache中没有,就要从磁盘读到内存中。
每个dentry结构体都有一个指针指向inode结构体。inode结构体保存着从磁盘inode读上来的信息。在上图的例子中,有两个dentry,分别表示/home/akaedu/a和/home/akaedu/b,它们都指向同一个inode,说明这两个文件互为硬链接。inode结构体中保存着从磁盘分区的inode读上来信息,例如所有者、文件大小、文件类型和权限位等。每个inode结构体都有一个指向inode_operations结构体的指针,后者也是一组函数指针指向一些完成文件目录操作的内核函数。和file_operations不同,inode_operations所指向的不是针对某一个文件进行操作的函数,而是影响文件和目录布局的函数,例如添加删除文件和目录、跟踪符号链接等等,属于同一文件系统的各inode结构体可以指向同一个inode_operations结构体。
inode结构体有一个指向super_block结构体的指针。super_block结构体保存着从磁盘分区的超级块读上来的信息,例如文件系统类型、块大小等。super_block结构体的s_root成员是一个指向dentry的指针,表示这个文件系统的根目录被mount到哪里,在上图的例子中这个分区被mount到/home目录下。
file、dentry、inode、super_block这几个结构体组成了VFS的核心概念。对于ext2文件系统来说,在磁盘存储布局上也有inode和超级块的概念,所以很容易和VFS中的概念建立对应关系。而另外一些文件系统格式来自非UNIX系统(例如Windows的FAT32、NTFS),可能没有inode或超级块这样的概念,但为了能mount到Linux系统,也只好在驱动程序中硬凑一下,在Linux下看FAT32和NTFS分区会发现权限位是错的,所有文件都是rwxrwxrwx,因为它们本来就没有inode和权限位的概念,这是硬凑出来的。
linux VFS 内核数据结构的更多相关文章
- 使用 /proc 文件系统来访问 linux操作系统 内核的内容 && 虚拟文件系统vfs及proc详解
http://blog.163.com/he_junwei/blog/static/19793764620152743325659/ http://www.01yun.com/other/201304 ...
- linux内核数据结构之链表
linux内核数据结构之链表 1.前言 最近写代码需用到链表结构,正好公共库有关于链表的.第一眼看时,觉得有点新鲜,和我之前见到的链表结构不一样,只有前驱和后继指针,而没有数据域.后来看代码注释发现该 ...
-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读书笔记(六)- 内核数据结构
内核数据结构贯穿于整个内核代码中,这里介绍4个基本的内核数据结构. 利用这4个基本的数据结构,可以在编写内核代码时节约大量时间. 主要内容: 链表 队列 映射 红黑树 1. 链表 链表是linux内核 ...
- Linux内核设计与实现 总结笔记(第六章)内核数据结构
内核数据结构 Linux内核实现了这些通用数据结构,而且提倡大家在开发时重用. 内核开发者应该尽可能地使用这些数据结构,而不要自作主张的山寨方法. 通用的数据结构有以下几种:链表.队列.映射和二叉树 ...
- linux中文件内核数据结构
3.文件io 3.1 文件内核数据结构 3.2 复制文件描述符的内核数据结构 3.3 对指定的描述符打印文件标志 #include "apue.h" #include <fc ...
- Linux VFS机制简析(一)
Linux VFS机制简析(一) 本文主要基于Linux内核文档,简单分析Linux VFS机制,以期对编写新的内核文件系统(通常是给分布式文件系统编写内核客户端)的场景有所帮助. 个人渊源 切入正文 ...
- Linux进程/内核模型
内核必须实现一组服务和相应的接口,应用程序则可以使用这些接口,而不是直接与硬件打交道. Linux内核主要由以下5个子系统组成:进程调度.内存管理.虚拟文件系统.进程间通信以及设备驱动. 在这个组成中 ...
- 四、文件IO——内核数据结构和原子操作
4.1 缓存 buff 说明 一般设置缓存 buff 的大小是由一定的规律的,就是根据磁盘块的大小来定. Linux下输入命令: df -k 查看磁盘 可以用命令查看下 /dev/sda1 磁盘的 ...
- 第3章 文件I/O(3)_内核数据结构、原子操作
3. 文件I/O的内核数据结构 (1) 内核数据结构表 数据结构 主要成员 文件描述符表 ①文件描述符标志 ②文件表项指针 文件表项 ①文件状态标志(读.写.追加.同步和非阻塞等状态标志) ②当前文件 ...
随机推荐
- JDBC第四次学习
传智播客李勇老师的JDBC系列学习终于接近尾声了,好开心,能学到这么多的东西,还不赶快记录下来,留待以后回味! 如何使用开源项目DBCP(实际项目中常用) 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使用DBCP必须用 ...
- Markdown语法和MWeb使用说明
Markdown 语法和 MWeb 写作使用说明 开始写博客,首先熟悉一下Markdown,以前过看GitHub里的README.MD,感受到了这种文字排版的简洁美观. 写博客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总结和分 ...
- 在编辑框(CEdit)控件上追加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 MFC 版本 CEdit* pEdit = GetDlgItem(IDC_EDIT1); ASSERT(pEdit && p ...
- OneThink实现多图片批量上传功能
OneThink原生系统中的图片上传功能是uploadify.swf插件进行上传的,默认是只能上传一张图片的,但是uploadify.swf是支持多图片批量上传的,那么我们稍加改动就可实现OneThi ...
- Path Sum的变体
早上看到一个面经题跟Path Sum很像, 给一个TreeNode root和一个target,找到一条从根节点到leaf的路径,其中每个节点和等于target. 与Path Sum不同是, Path ...
- 280. Wiggle Sort
题目: Given an unsorted array nums, reorder it in-place such that nums[0] <= nums[1] >= nums[2] ...
- [Error]configure: error: Package requirements (fuse >= 2.3 glib-2.0 gthread-2.0) were not met:
No package 'fuse' found #sshfs是基于fuse模块的所以要安装fuse No package 'glib-2.0' found No packag ...
- CentOS系统中常用查看日志命令
cat tail -f 日 志 文 件 说 明 /var/log/message 系统启动后的信息和错误日志,是Red Hat Linux中最常用的日志之一 /var/log/secure 与安 ...
- jstl long类型数据转换为日期格式
一.有WEB-INF下建立一个datetag.tld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tagl ...
- 《大道至简-Team》
已经学习了<大道至简>两章,我们了解了编程的本质和“懒人”造就了方法.书中没有提供给我们编程的技巧,捷径,而是从别的方面为我们讲解了编程的精义.第三章就为我们引入了“团队”这个概念. 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