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应用上下文和请求上下文存在的目的,官方文档讲的很清楚,可参考:

http://www.pythondoc.com/flask/appcontext.html

应用上下文对象在没有请求的时候是可以单独存在的,但是请求上下文对象只有在收到请求后才会被创建。请求处理和应用上下文和请求上下文的关系是:

接收请求--》创建请求上下文--》请求上下文入栈--》创建该请求的应用上下文--》应用上下文入栈--》处理逻辑--》请求上下文出栈--》应用上下文出栈

系列文章

请求上下文RequestContext

请求上下文管理着请求对象Request,会话对象Session,当前请求的app应用,为了保证在一个请求的周期内的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访问到Request和Session,又不能发生循环导入的问题,flask使用代理对象request和session来代理当前请求的Request和Session。

request = LocalProxy(partial(_lookup_req_object, 'request'))
session = LocalProxy(partial(_lookup_req_object, 'session'))

RequestContext分析

flask框架处理请求的第一步就是收到请求后创建请求上下文RequestContext.

class RequestContex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app, environ, request=None):
self.app = app
if request is None:
request = app.request_class(environ) # 使用app的Request对象创建一个实例
self.request = request # 请求上下文的request
self.url_adapter = app.create_url_adapter(self.request)
self.flashes = None
self.session = None # 请求上下文的session
self._implicit_app_ctx_stack = [] # 请求上下文的应用上下文临时存放点
self.preserved = False
self._preserved_exc = None
self._after_request_functions = []
self.match_request() # 提取请求的路由创建request对象的Rule对象

request

request作为一个代理对象,其指向的是当前的请求的请求上下文RequestContext对象的request属性,即在请求上下文初始化的时候创建的请求对象,它是程序处理逻辑频繁需要的对象,存储着几乎所有的请求数据信息,本质上是Request对象。生命周期为一次请求期间,当请求处理完成后被销毁;

class Request(RequestBase):
url_rule = None # 记录本次请求的Rule对象
view_args = None # 本次请求的参数,指的是用路由转化器得到的参数
routing_exception = None # 如果路由匹配失败,记录错误对象 # 重要的属性
request.max_content_length # 获取该请求允许的数据包最大字节数
request.endpoint # 获取该请求的rule的标识符
request.url_charset # 获取url的编码
request.blueprint # 请求属于的蓝图 # 和路由相关的属性
print(request.url_root)
print(request.url)
print(request.url_rule)
print(request.host_url)
print(request.base_url)
print(request.path) # 路由路径,如/time
print(request.full_path) # 全路径,包括参数
print(request.script_root)
print(request.host) # 服务器的ip
print(request.access_route) # 所有转发的ip地址列表
print(request.remote_addr) # 客户端远程地址
# 结果
http://192.168.1.112:8000/
http://192.168.1.112:8000/time/time?a=1
/time/time
http://192.168.1.112:8000/
http://192.168.1.112:8000/time/time # 获取请求数据
print(request.is_json) # 判断请求数据是否是json格式
print(request.get_json()) # 获取json数据
print(request.args) # 获取url中的参数作为字典返回,没有返回空对象
print(request.form) # 获取表单数据
print(request.values) # 同时获取表单数据和url参数
print(request.data) # 没有被其他格式解析成功的数据
print(request.files) # 获取上传的文件
print(request.cookies) # 获取cookie
print(request.headers) # 获取头部信息

session

session代理的是请求上下文RequestContext对象的session属性,其是在请求上下文被推送到栈的时候创建的session对象,类似一个字典的容器。每次请求创建的session实例都是新的,随着请求上下文被销毁而销毁。

关于flask的session实现机制和运用参考: flask基础之session机制详解

应用上下文AppContext

应用上下文对象AppContext会在必要时被创建和销毁,它不会在线程间移动,并且也不会在不同的请求之间共享;因此它可以作为在一次请求中临时存放数据的地方,其主要管理本次请求的当前应用app对象和临时全局g对象。

current_app = LocalProxy(_find_app)
g = LocalProxy(partial(_lookup_app_object, 'g'))

AppContext分析

flask的应用上下文可以主动创建,在不需要发生http请求的情况下;当请求上下文被推送到栈后,该请求的应用上下文会跟着创建加入栈中。

class AppContex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app):
self.app = app
self.url_adapter = app.create_url_adapter(None)
self.g = app.app_ctx_globals_class() # app的全局变量

current_app

current_app代理的就是当前的应用,我们可以在业务处理的任何时候通过current_app获取应用app的任何属性,之所以要这样做是为了避免app对象被到处显性传递造成循环导入的错误。current_app存在于应用上下文活跃期间,会在请求处理完成后,随着应用上下文销毁而销毁

from flask import current_app

app = Flask(__name__)
with app.app_context():
current_app.url_map

current_app必须在应用上下文被创建并且被推送后才能使用。

g

g一般的用法是在请求期间管理资源,其指向的是当前应用的app_ctx_globals_class属性,是一个_AppCtxGlobals对象;g对象是随着应用上下文生存或死亡。

class _AppCtxGlobals(object):
# 从g中获取数据
def get(self, name, default=None):
pass
# 获取数据并且弹出
def pop(self, name, default=_sentinel):
pass
# 在g中添加键值对,如果存在则忽略
def setdefault(self, name, default=None):
pass

我们可以将g对象看做dict的数据结构,它支持g.ab方式获取值和赋值。

with app.app_context():
g.ab = 'name' # 将{‘ab’:'name'}键值对添加到g中
x = g.ab # 获取ab的值,如果没有会报错,所以推荐使用g.get('ab')方法

总结

  • 请求上下文面向开发者使用的对象主要是request和session;

  • 应用上下文面向开发者使用的对象主要是current_app和g;

  • 一次请求期间,请求上下文创建后会创建对应的本次请求的应用上下文;

  • 请求上下文一般不可以单独存在,因为创建请求上下文需要请求数据作为参数;但是应用上下文可以单独存在并且可以手动推送;

参考

flask基础之AppContext应用上下文和RequestContext请求上下文(六)的更多相关文章

  1. flask 源码专题(二):请求上下文与全文上下文

    源码解析 0. 请求入口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 def run(self, host=None, port=None, debug=None, lo ...

  2. flask基础之请求处理核心机制(五)

    前言 总结一下flask框架的请求处理流程. 系列文章 flask基础之安装和使用入门(一) flask基础之jijia2模板使用基础(二) flask基础之jijia2模板语言进阶(三) flask ...

  3. flask 源码专题(三):请求上下文和应用上下文入栈与出栈

    1.请求上下文和应用上下文入栈 # 将ctx入栈,但是内部也将应用上下文入栈 ctx.push() def push(self): # 获取到的 top == ctx top = _request_c ...

  4. Flask基础(12)-->请求上下文和应用上下文

    请求上下文和应用上下文 请求上下文:可以简单理解为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数据交互请求的容器 请求上下文对象有:request.Session request:封装了HTTP请求的内容,针对的是http的请 ...

  5. Flask基础全套

    Flask简介 Flask是主流PythonWeb三大框架之一,其特点是短小精悍以及功能强大从而获得众多Pythoner的追捧,相比于Django它更加简单更易上手,Flask拥有非常强大的三方库,提 ...

  6. flask基础之app初始化(四)

    前言 flask的核心对象是Flask,它定义了flask框架对于http请求的整个处理逻辑.随着服务器被启动,app被创建并初始化,那么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呢? 系列文章 flask基础之安装和使用入 ...

  7. flask基础之session原理详解(十)

    前言 flask_session是flask框架实现session功能的一个插件,用来替代flask自带的session实现机制,flask默认的session信息保存在cookie中,不够安全和灵活 ...

  8. flask基础之jijia2模板语言进阶(三)

    前言 前面学习了jijia2模板语言的一些基础知识,接下来继续深挖jijia2语言的用法. 系列文章 flask基础之安装和使用入门(一) flask基础之jijia2模板使用基础(二) 控制语句 和 ...

  9. flask基础之jijia2模板使用基础(二)

    前言 在以前前后端不分离的时代,后台程序员往往又当爹又当妈,需要将前端程序员写的h5页面填充模板语言.而jijia2是一门十分强大的python的模板语言,是flask框架的核心模块之一.先简单介绍一 ...

随机推荐

  1. STL stack 容器

    STL stack 容器 Stack简介 stack是堆栈容器,是一种“先进后出”的容器.      stack是简单地装饰deque容器而成为另外的一种容器.      #include <s ...

  2. Vue设置不同的环境发布程序

    原文地址: http://www.cnblogs.com/JimmyBright/p/7307486.html 通常应用程序上线都会经过开发环境.测试环境.生产环境三个阶段,三个环境通常会对应有三个不 ...

  3. 【BZOJ2118】墨墨的等式(最短路)

    [BZOJ2118]墨墨的等式(最短路) 题面 BZOJ 洛谷 题解 和跳楼机那题是一样的. 只不过走的方式从\(3\)种变成了\(n\)种而已,其他的根本没有区别了. #include<ios ...

  4. BZOJ3834 [Poi2014]Solar Panels 【数论】

    题目链接 BZOJ3834 题解 容易想到对于\(gcd(x,y) = D\),\(d\)的倍数一定存在于两个区间中 换言之 \[\lfloor \frac{a - 1}{D} \rfloor < ...

  5. BZOJ2529 [Poi2011]Sticks 【贪心】

    题目链接 BZOJ2529 题解 要组成三角形,当且仅当最长边长度小于另两条边之和 我们就枚举最长边,另两条边当然是越大越好 我们将所有边排序,从小枚举并记录各个颜色的最长边 当枚举到当前边时,找到除 ...

  6. Codeforces Educational Round 57

    这场出题人好像特别喜欢998244353,每个题里都放一个 A.Find Divisible 考察选手对输入输出的掌握 输出l 2*l即可(为啥你要放这个题,凑字数吗 #include<cstd ...

  7. git<Commit和Push的区别>

    git作为支持分布式版本管理的工具,它管理的库(repository)分为本地库.远程库. git commit操作的是本地库,git push操作的是远程库. git commit是将本地修改过的文 ...

  8. 【题解】【THUSC 2016】成绩单 LOJ 2292 区间dp

    Prelude 快THUWC了,所以补一下以前的题. 真的是一道神题啊,网上的题解没几篇,而且还都看不懂,我做了一天才做出来. 传送到LOJ:(>人<:) Solution 直接切入正题. ...

  9. 使用MyEclipse 2014创建项目

    1. 打开MyEclipse 2014,如果是第一次运行,会提示设置workspace路径,如图: WorkSpace路径是指日后你自己利用MyEclipse创建项目时,项目文件的存放路径.通常不要放 ...

  10. thinkphp3 行为(behavior)分析和基本使用

    1. 名词解析 官方解析: 来自 http://document.thinkphp.cn/manual_3_2.html#behavior_extend 行为(Behavior)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