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s://www.cnblogs.com/nancyzhu/p/8551506.html
日志
日志是跟踪软件运行时所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方法。软件开发者在代码中调用日志函数,表明发生了特定的事件。事件由描述性消息描述,该描述性消息可以可选地包含可变数据(即,对于事件的每次出现都潜在地不同的数据)。事件还具有开发者归因于事件的重要性;重要性也可以称为级别或严重性。 logging提供了一组便利的函数,用来做简单的日志。它们是 debug()、 info()、 warning()、 error() 和 critical()。
logging函数根据它们用来跟踪的事件的级别或严重程度来命名。标准级别及其适用性描述如下(以严重程度递增排序): 级别 何时使用
DEBUG 详细信息,一般只在调试问题时使用。
INFO 证明事情按预期工作。
WARNING 某些没有预料到的事件的提示,或者在将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示。例如:磁盘空间不足。但是软件还是会照常运行。
ERROR 由于更严重的问题,软件已不能执行一些功能了。
CRITICAL 严重错误,表明软件已不能继续运行了。 级别 数字值
CRITICAL 50
ERROR 40
WARNING 30
INFO 20
DEBUG 10
NOTSET 0 默认等级是WARNING,这意味着仅仅这个等级及以上的才会反馈信息,除非logging模块被用来做其它事情。 被跟踪的事件能以不同的方式被处理。最简单的处理方法就是把它们在控制台上打印出来。另一种常见的方法就是写入磁盘文件。 一、打印到控制台 import logging
logging.debug('debug 信息')
logging.warning('只有这个会输出。。。')
logging.info('info 信息')
由于默认设置的等级是warning,所有只有warning的信息会输出到控制台。 WARNING:root:只有这个会输出。。。 利用logging.basicConfig()打印信息到控制台 复制代码
import logging
logging.basicConfig(format='%(asctime)s - %(pathname)s[line:%(lineno)d] - %(levelname)s: %(message)s',
level=logging.DEBUG)
logging.debug('debug 信息')
logging.info('info 信息')
logging.warning('warning 信息')
logging.error('error 信息')
logging.critical('critial 信息')
复制代码
由于在logging.basicConfig()中的level 的值设置为logging.DEBUG, 所有debug, info, warning, error, critical 的log都会打印到控制台。 日志级别: debug < info < warning < error < critical
logging.debug('debug级别,最低级别,一般开发人员用来打印一些调试信息')
logging.info('info级别,正常输出信息,一般用来打印一些正常的操作')
logging.warning('waring级别,一般用来打印警信息')
logging.error('error级别,一般用来打印一些错误信息')
logging.critical('critical 级别,一般用来打印一些致命的错误信息,等级最高')
所以如果设置level = logging.info()的话,debug 的信息则不会输出到控制台。 二、利用logging.basicConfig()保存log到文件 复制代码
logging.basicConfig(level=logging.DEBUG,#控制台打印的日志级别
filename='new.log',
filemode='a',##模式,有w和a,w就是写模式,每次都会重新写日志,覆盖之前的日志
#a是追加模式,默认如果不写的话,就是追加模式
format=
'%(asctime)s - %(pathname)s[line:%(lineno)d] - %(levelname)s: %(message)s'
#日志格式
)
复制代码
如果在logging.basicConfig()设置filename 和filemode,则只会保存log到文件,不会输出到控制台。 三、既往屏幕输入,也往文件写入log logging库采取了模块化的设计,提供了许多组件:记录器、处理器、过滤器和格式化器。 Logger 暴露了应用程序代码能直接使用的接口。
Handler将(记录器产生的)日志记录发送至合适的目的地。
Filter提供了更好的粒度控制,它可以决定输出哪些日志记录。
Formatter 指明了最终输出中日志记录的布局。
Loggers: Logger 对象要做三件事情。首先,它们向应用代码暴露了许多方法,这样应用可以在运行时记录消息。其次,记录器对象通过严重程度(默认的过滤设施)或者过滤器对象来决定哪些日志消息需要记录下来。第三,记录器对象将相关的日志消息传递给所有感兴趣的日志处理器。 常用的记录器对象的方法分为两类:配置和发送消息。 这些是最常用的配置方法: Logger.setLevel()指定logger将会处理的最低的安全等级日志信息, debug是最低的内置安全等级,critical是最高的内建安全等级。例如,如果严重程度为INFO,记录器将只处理INFO,WARNING,ERROR和CRITICAL消息,DEBUG消息被忽略。
Logger.addHandler()和Logger.removeHandler()从记录器对象中添加和删除处理程序对象。处理器详见Handlers。
Logger.addFilter()和Logger.removeFilter()从记录器对象添加和删除过滤器对象。 Handlers 处理程序对象负责将适当的日志消息(基于日志消息的严重性)分派到处理程序的指定目标。Logger 对象可以通过addHandler()方法增加零个或多个handler对象。举个例子,一个应用可以将所有的日志消息发送至日志文件,所有的错误级别(error)及以上的日志消息发送至标准输出,所有的严重级别(critical)日志消息发送至某个电子邮箱。在这个例子中需要三个独立的处理器,每一个负责将特定级别的消息发送至特定的位置。 常用的有4种: 1) logging.StreamHandler -> 控制台输出 使用这个Handler可以向类似与sys.stdout或者sys.stderr的任何文件对象(file object)输出信息。 它的构造函数是:
StreamHandler([strm])
其中strm参数是一个文件对象。默认是sys.stderr 2) logging.FileHandler -> 文件输出 和StreamHandler类似,用于向一个文件输出日志信息。不过FileHandler会帮你打开这个文件。它的构造函数是:
FileHandler(filename[,mode])
filename是文件名,必须指定一个文件名。
mode是文件的打开方式。默认是’a',即添加到文件末尾。 3) logging.handlers.RotatingFileHandler -> 按照大小自动分割日志文件,一旦达到指定的大小重新生成文件 这个Handler类似于上面的FileHandler,但是它可以管理文件大小。当文件达到一定大小之后,它会自动将当前日志文件改名,然后创建 一个新的同名日志文件继续输出。比如日志文件是chat.log。当chat.log达到指定的大小之后,RotatingFileHandler自动把 文件改名为chat.log.1。不过,如果chat.log.1已经存在,会先把chat.log.1重命名为chat.log.2。。。最后重新创建 chat.log,继续输出日志信息。它的构造函数是:
RotatingFileHandler( filename[, mode[, maxBytes[, backupCount]]])
其中filename和mode两个参数和FileHandler一样。
maxBytes用于指定日志文件的最大文件大小。如果maxBytes为0,意味着日志文件可以无限大,这时上面描述的重命名过程就不会发生。
backupCount用于指定保留的备份文件的个数。比如,如果指定为2,当上面描述的重命名过程发生时,原有的chat.log.2并不会被更名,而是被删除。 4) logging.handlers.TimedRotatingFileHandler -> 按照时间自动分割日志文件 这个Handler和RotatingFileHandler类似,不过,它没有通过判断文件大小来决定何时重新创建日志文件,而是间隔一定时间就 自动创建新的日志文件。重命名的过程与RotatingFileHandler类似,不过新的文件不是附加数字,而是当前时间。它的构造函数是:
TimedRotatingFileHandler( filename [,when [,interval [,backupCount]]])
其中filename参数和backupCount参数和RotatingFileHandler具有相同的意义。
interval是时间间隔。
when参数是一个字符串。表示时间间隔的单位,不区分大小写。它有以下取值:
S 秒
M 分
H 小时
D 天
W 每星期(interval==0时代表星期一)
midnight 每天凌晨 配置方法: setLevel()方法和日志对象的一样,指明了将会分发日志的最低级别。为什么会有两个setLevel()方法?记录器的级别决定了消息是否要传递给处理器。每个处理器的级别决定了消息是否要分发。
setFormatter()为该处理器选择一个格式化器。
addFilter()和removeFilter()分别配置和取消配置处理程序上的过滤器对象。
Formatters Formatter对象设置日志信息最后的规则、结构和内容,默认的时间格式为%Y-%m-%d %H:%M:%S,下面是Formatter常用的一些信息 %(name)s Logger的名字 %(levelno)s 数字形式的日志级别 %(levelname)s 文本形式的日志级别 %(pathname)s 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的完整路径名,可能没有 %(filename)s 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的文件名 %(module)s 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模块名 %(funcName)s 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函数名 %(lineno)d 调用日志输出函数的语句所在的代码行 %(created)f 当前时间,用UNIX标准的表示时间的浮 点数表示 %(relativeCreated)d 输出日志信息时的,自Logger创建以 来的毫秒数 %(asctime)s 字符串形式的当前时间。默认格式是 “2003-07-08 16:49:45,896”。逗号后面的是毫秒 %(thread)d 线程ID。可能没有 %(threadName)s 线程名。可能没有 %(process)d 进程ID。可能没有 %(message)s 用户输出的消息 需求: 输出log到控制台以及将日志写入log文件。
保存2种类型的log, all.log 保存debug, info, warning, critical 信息, error.log则只保存error信息,同时按照时间自动分割日志文件。 按 Ctrl+C 复制代码 import logging
from logging import handlers class Logger(object):
level_relations = {
'debug':logging.DEBUG,
'info':logging.INFO,
'warning':logging.WARNING,
'error':logging.ERROR,
'crit':logging.CRITICAL
}#日志级别关系映射 def __init__(self,filename,level='info',when='D',backCount=3,fmt='%(asctime)s - %(pathname)s[line:%(lineno)d] - %(levelname)s: %(message)s'):
self.logger = logging.getLogger(filename)
format_str = logging.Formatter(fmt)#设置日志格式
self.logger.setLevel(self.level_relations.get(level))#设置日志级别
sh = logging.StreamHandler()#往屏幕上输出
sh.setFormatter(format_str) #设置屏幕上显示的格式
th = handlers.TimedRotatingFileHandler(filename=filename,when=when,backupCount=backCount,encoding='utf-8')#往文件里写入#指定间隔时间自动生成文件的处理器
#实例化TimedRotatingFileHandler
#interval是时间间隔,backupCount是备份文件的个数,如果超过这个个数,就会自动删除,when是间隔的时间单位,单位有以下几种:
# S 秒
# M 分
# H 小时、
# D 天、
# W 每星期(interval==0时代表星期一)
# midnight 每天凌晨
th.setFormatter(format_str)#设置文件里写入的格式
self.logger.addHandler(sh) #把对象加到logger里
self.logger.addHandler(th)
if __name__ == '__main__':
log = Logger('all.log',level='debug')
log.logger.debug('debug')
log.logger.info('info')
log.logger.warning('警告')
log.logger.error('报错')
log.logger.critical('严重')
Logger('error.log', level='error').logger.error('error')
按 Ctrl+C 复制代码
屏幕上的结果如下: 2018-03-13 21:06:46,092 - D:/write_to_log.py[line:25] - DEBUG: debug
2018-03-13 21:06:46,092 - D:/write_to_log.py[line:26] - INFO: info
2018-03-13 21:06:46,092 - D:/write_to_log.py[line:27] - WARNING: 警告
2018-03-13 21:06:46,099 - D:/write_to_log.py[line:28] - ERROR: 报错
2018-03-13 21:06:46,099 - D:/write_to_log.py[line:29] - CRITICAL: 严重
2018-03-13 21:06:46,100 - D:/write_to_log.py[line:30] - ERROR: error
由于when=D,新生成的文件名上会带上时间,如下所示。

[转]logging使用的更多相关文章

  1.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NoClassDefFoundError: org/apache/commons/logging/LogFactory

    学习架构探险,从零开始写Java Web框架时,在学习到springAOP时遇到一个异常: "C:\Program Files\Java\jdk1.7.0_40\bin\java" ...

  2. Oracle补全日志(Supplemental logging)

    Oracle补全日志(Supplemental logging)特性因其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最小(Minimal),支持所有字段(all),支持主键(primary key),支持唯一键(uni ...

  3. Java程序日志:java.util.logging.Logger类

    一.Logger 的级别 比log4j的级别详细,全部定义在java.util.logging.Level里面.各级别按降序排列如下:SEVERE(最高值)WARNINGINFOCONFIGFINEF ...

  4. python 学习笔记 -logging模块(日志)

    模块级函数 logging.getLogger([name]):返回一个logger对象,如果没有指定名字将返回root loggerlogging.debug().logging.info().lo ...

  5. python logging colorlog

    import logging LOG_LEVEL = logging.NOTSET LOGFORMAT = "[%(log_color)s%(levelname)s] [%(log_colo ...

  6. [转]ASP.NET Core 开发-Logging 使用NLog 写日志文件

    本文转自:http://www.cnblogs.com/Leo_wl/p/5561812.html ASP.NET Core 开发-Logging 使用NLog 写日志文件. NLog 可以适用于 . ...

  7. python 之 logging

    #coding=utf-8 import logging logging.basicConfig(level=logging.DEBUG, format='%(asctime)s %(filename ...

  8. Python Logging模块的简单使用

    前言 日志是非常重要的,最近有接触到这个,所以系统的看一下Python这个模块的用法.本文即为Logging模块的用法简介,主要参考文章为Python官方文档,链接见参考列表. 另外,Python的H ...

  9. python模块(shelve,xml,configparser,hashlib,logging)

    1.1shelve模块 shelve 模块比pickle模块简单,只有一个open函数,返回类似字典对象,可读可写:key必须为字符串, 而值可以是python所支持的数据类型. shelve模块主要 ...

  10. logging 文件日志

    1. 例子 import logging logging.basicConfig(filename='log.txt', #文件名 level=logging.DEBUG, #级别 format=u' ...

随机推荐

  1. MYSQL查询前30条数据

    , LIMIT 接受一个或两个数字参数. 参数必须是一个整数常量. 如果给定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指定第一个返回记录行的偏移量, 第二个参数指定返回记录行的最大数目. 初始记录行的偏移量是 (而不是 )

  2. Html中怎么用CSS让ul中多个li标签不换行横排显示

    布局 通常有三种方式 { 1. position 2. float: left --> 其次是这个 3. block: inline-block  --> 他们推荐我用这个 } 具体描述 ...

  3. SpringBoot系列五:SpringBoot错误处理(数据验证、处理错误页、全局异常)

    声明:本文来源于MLDN培训视频的课堂笔记,写在这里只是为了方便查阅. 1.概念: SpringBoot 错误处理 2.具体内容 在之前的程序里面如果一旦出现了错误之后就会出现一堆的大白板,这个白板会 ...

  4. Java如何设置线程的优先级?

    在Java编程中,如何设置线程的优先级? 以下示例如何使用setPriority()方法来设置线程的优先级. package com.yiibai; public class SettingPrior ...

  5. Spring JDBC StoredProcedure类示例

    org.springframework.jdbc.core.StoredProcedure类是RDBMS存储过程的对象抽象的超类.这个类是抽象的,目的是让子类将提供一个用于调用的类型化方法,该方法委托 ...

  6. e866. 确定可用外观

    UIManager.LookAndFeelInfo[] info = UIManager.getInstalledLookAndFeels(); for (int i=0; i<info.len ...

  7. Iso-seq 必备基础

    Iso-seq , 全称叫做 Isoform-sequencing, 是 Pacbio 公司对自己开发的转录本测序技术的规范化命名:是利用三代测序长读长的特点,不打断转录本,直接测序,从而得到全长转录 ...

  8. Unreal发展史

    Unreal发展史 引子 四年前的一个深夜,或者说是一个早晨,Unreal的传奇开始了.它发生在马里兰州一个不起眼的市镇Rockvill,在一套公寓大楼里回响起一支墨西哥流浪乐队的曲子,那里住着Epi ...

  9. Android Studio 项目中,哪些文件应该忽略而不提交到svn的服务器中?

    Android Studio 中建议过滤的文件: - .idea 文件夹 - .gradle 文件夹 - 所有的 build 文件夹 - 所有的 .iml 文件 - local.properties  ...

  10. css实现图片横向排列滚动

    .imageList{ overflow-x: auto; overflow-y: hidden; height:180px; white-space: nowrap; img{ width:auto ...